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

bookmark

陳佑這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想象中的援軍沒有了,不過沒有區別,不管有沒有援軍,只要不想在攥着這不到八千人在長安城內等死,他就必須拼這一把。

說到底還是思想沒往軍事上轉,否則他會多出兩個月來修城牆,或許就能完成縮小長安城的工程,八千多人守着小長安也能安穩些。

離開長安的第二天,陳佑抵達鄠城,跟着他進鄠城的只有兩千餘人。

早上出發之前,鄠城縣尉抵達豐邑,三人商議之後,縣尉帶着一千人前往鄠城東北的鐘官城。

其實應該是鍾官故城,現在只剩下殘垣斷壁以及十幾戶人家。相傳此處是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爲鍾鐻的地方,故名鍾官。

蘇錦帆在城門口迎接陳佑,一看到陳佑,他立馬大踏步上前高聲道:“下官參見使君!城內已經備好營地,快讓府兵入城。”

陳佑上前同蘇錦帆說話,劉守忠則站在城門外指揮兵馬入城。

“我已經讓王縣丞在甘亭築寨,現在甘亭還沒遭遇賊軍,只要安排五百人,在鄠城的協助下,應該可以守住七八天。”

蘇錦帆只是開頭打了個招呼,之後全都是介紹目前的情況:“鄠縣沒有馬,斥候只能離開甘亭三裡。不過之前派人去盩厔探聽消息,盩厔縣令不欲從賊,意圖在縣中固守。不過這已經是前天的事情了,不知道縣中是什麼個情況,但據探子回報,只要城中沒有內應,盩厔令至少能阻攔賊人半天時間。”

陳佑只是點頭,繼續凝神傾聽。

他沒有去感慨盩厔令的選擇,也沒想着去救援盩厔,更沒有問爲什麼不讓盩厔兵馬百姓轉移到京兆府來。

“甘亭寨目前只有五十鄉兵,我覺得應該儘早安排五百府兵過去熟悉熟悉,同時他們也能多帶一些糧草,免得因爲糧草不足而守不住。對了,鄠城裡面的糧草足夠我們這些人吃半個月,事急的時候還可以徵繳私家所藏糧食,糧食方面不需要多擔心。只是守城器械不足,尤其是箭羽,數量非常少。”

“縣裡面沒有存竹子麼?”陳佑皺眉問道。

蘇錦帆早有準備:“存了,都是以前從盩厔縣的司竹園買的,不過羽毛沒有多少,皮革筋角之類的也不多。”

陳佑思忖一陣,猛然揮手:“讓人試試把羽毛換成篾片能不能用,只要能射出去就行,真要是賊人攻城,也不需要那麼精準。”

蘇錦帆點頭記下,陳佑又道:“弓箭之類的也給甘亭和鍾官送去些,大鍋勺子也都送去,叫他們多備些水和木柴,沒有金汁也可以用滾水代替。我不是專業的,你和劉將軍多商議商議,守城器械一定要準備充足。”

“使君放心。”蘇錦帆應下來,繼續給陳佑介紹情況,“目前城裡面還有四家大戶,加起來大概有家丁僕役三百餘人......”

蘇錦帆纔來鄠縣沒多久,城中這些大戶對他來說都是隱患。最終的處置方式就是將各家家丁健僕徵召入鄉兵,由陳佑帶來的府兵管理安排,同大戶們隔離開來。

基礎的東西,例如怎麼配合守城,城內巡邏安排,派哪些人去甘亭,這些事情商量好,三人來到縣衙後宅。

Www _тTk ān _¢Ο

除了那些基礎事務,他們還得考慮三地該如何配合,以免被各個擊破,通信、支援等等都得一一安排。最重要的就是該如何進攻,陳佑不可能說帶人來了鄠縣就只是固守,那樣沒有多大意義。

到了這一步,就主要是劉守忠蘇錦帆在說,陳佑一直認真聽着,時不時提個問題,到後來安排好兵員事務的主簿潘文書也加入討論之中。

就在陳佑等人商議作戰方案的時候,朱重榮帶領兵馬來到盩厔城下。

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山水之曲以名盩厔。

自盩厔割入鳳翔府之後,鳳翔府就是真真正正的戰略要地,一府之內足足有三條入蜀關隘:寶雞的陳倉道、郿縣的斜谷道、盩厔的駱穀道。

當然了,百多年未曾大修,肯定有部分地方阻塞難行,這裡就先不去說它。

朱重榮弒殺上官之後,又殺了不少反對者,到現在也就是勉強將鳳翔軍握在手裡。完全信任的不過五千人,另有一萬五千人只是說能用。

所以他沒想過入蜀,而是想要攻下京兆,畢竟他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騎在馬上,朱重榮擡頭望着盩厔城頭,有些不耐。

不等他催促,城頭突然傳來一聲呼喊:“城下諸軍!我乃天子委任的盩厔令,今告各位!朱重榮弒殺上官、舉旗謀反乃是不忠,殘害同僚、劫掠各縣乃是不義,如此不忠不義之人,焉能不敗!王師一動則若風雷,諸軍切莫從賊自害!若有反戈殺賊者,某向官家保舉!京兆尹陳君亦願保舉!望諸軍細思之!”

朱重榮聽了,怒極反笑,朝身旁諸將看了一眼,揮手令人喊話:“城內之人聽着!京兆府匪患嚴重,節使揮兵平賊,爾等速速打開城門,刀槍無眼,莫要自誤!”

這話一出,早得授意的都頭們皆帶頭呼喊起來:“刀槍無眼,莫要自誤!”

一萬餘人齊聲吶喊,聲勢浩大,衝破雲霄。

站在城頭往下看的盩厔令龐衷臉色有些發白,扶着女牆深吸一口氣,用穩定的聲音吩咐道:“準備好,一定要守住城頭!”

“是!”一個鄉兵隊正立刻轉述吩咐下去。

盩厔城不大,龐衷這邊除了有兩百多鄉兵衙役之外,還有鳳翔軍的一百多人,加上臨時徵召的義勇,這麼些人連城頭都站不滿。

所謂守城,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其實若是駱谷關守將過來支援盩厔城,或許能多守一段時間,但就像龐衷要守土一樣,駱谷關守將的職責也是守住駱谷關。在沒有上官命令之前,只要關城不失,哪怕他坐視盩厔失陷都不會受到斥責。

過了一陣,見城內沒有動靜,城外兵馬開始攻城。

從城頭可以看到,叛軍中軍未動,前軍分成三部,除了一部留在西城牆外,其餘兩部分別前往北牆和南牆。

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
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