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劉家郎君

再說其他三個女孩一路從閨學到煦園,彼此都默不作聲,不願開口。

容嬤嬤的話並不嚴厲,也不曾面露兇光,可無形中就有一種威嚴,讓人不敢造次。那一字一句輕緩的話語彷彿是深山中的晨鐘暮鼓,直擊到聞着心底,令聞者舒暢,不得相駁。

韶華卻只想着容嬤嬤說起川北的事時,那一刻的動容,讓她覺得心酸。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她卻也只能默默裝作不相識。

“娘子們,到了。”麥媽媽一聲輕喚打亂了女孩們的心思。

綰華和燕綏互望一眼,心領神會地笑了笑,一人挽着韶華一邊手,催促着她下車。跟着麥媽媽,一路進到大廳,只見淩氏和另外一位韶華不相識的婦人並排坐着,與劉氏正開心。只不過相對於劉氏的端莊大方和淩氏的雍容福貴,一旁的婦人顯得單薄瘦弱,像是纏綿牀榻的病人。

綰華率先上前給三位婦人拜禮,韶華這才知道那面色憔悴的婦人,竟然是三嬸嬸。一身淺碧色柔柳軟紋素錦細折長裙,上罩了一件藕荷色繡毓秀淺煙石榴枝的褙子,衣衫素雅,頭鬢紋絲不亂,倒也看得出個大家宅出來的娘子。

韶華還記得,崔媽媽說過三房只留下一個遺孀,連嗣子也是臨終前才過繼的。但自從嗣子李斯年裝病回老家以後,就極少看到他出現。雖是與大房、二房同住在一個宅子裡,可龐氏因早年照顧生病的丈夫,自己也落了一身病根。如今,龐氏獨自一人住在燾園裡,沒有逢年過節極少出燾園一步,反倒是劉氏得空常到燾園陪她聊天。

難得今日她有心情出來走走,劉氏便忙把娘子們從閨學上喚回來。

待韶華與燕綏上前行禮,劉氏便讓人給她們搬來小杌子,挨着她們身邊坐下。且看龐氏目光掃過韶華以後,只落在燕綏身上。一想到尚未見過面的二堂兄尚未娶親,韶華便默默地低下頭,想必又是一場夫人相看娘子的戲碼。好在,這戲裡,她不過是個跑龍套的。

“大嫂真是好福氣,有這麼標緻的侄女兒。”龐氏的目光飄回韶華身上,只說了一句就又飄走,“五娘子許多年不見,如今也是個大姑娘了。”

韶華連忙起身給龐氏再禮,淩氏甚得滿意,臉上掛着得意的笑容。

“嬸嬸,你怎麼只念着兩個妹妹,不念着我啊。”綰華撒嬌地依偎過去,惹得龐氏一陣巧笑。

淩氏也似真似假地責怪了綰華一句,“你這還是做姐姐的呢,沒見兩個妹妹都比你端正。”眼神在衆人溜轉了一下,便笑吟吟地對燕綏道:“燕綏,今日上學,可有不適,要是缺個筆墨紙硯的,儘管跟二嬸嬸說?”

“謝二嬸嬸關心,先生脾性極好,學問也極好,五妹妹雖與我同日進學,卻得先生誇獎,讓我好生嫉妒。”燕綏也不扭捏,捱到劉氏身邊撒嬌:“六姑姑,要是知道五妹妹這麼玲瓏,我就不急着今日進學了,反倒是落了差距。”

被燕綏這麼一說,所有的目光都轉移到韶華身上。

淩氏也有些驚異,看着韶華,讓她有些訕訕,心裡腹誹燕綏拖她下水。

卻聽劉氏笑道:“咱家的娘子們個個都聰慧玲瓏,哪個能落了別人後。不過這位女先生脾性雖好,聽說確實極爲嚴厲的,年前還被請到川北教郡主規矩呢。五娘能得先生褒獎,可真是大喜事啊。”容嬤嬤給人的印象就是好脾氣,但不好敷衍。

然而,她的好脾氣其實只僅限於她聲音輕緩,不易發怒。

聽劉氏這麼說,淩氏臉上頓覺有光,疼愛地拍了拍她的身子。

“可不是麼,先生還衝她笑了,我可是頭回見先生笑。”綰華都說得有些嫉妒。

“誰對誰笑了?”

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健步進來,身着一件雨過天青色暗刻金絲的圓領長袍,長髮束金冠,濃眉大眼,神采飛揚。他身後的少年略顯老成,比前者稍矮几分,玄青色長衫令他顯得穩重許多。

“以琛表哥,你瞧瞧咱們家一屋子的老少美人,我都快以爲我要走錯門了。”一屋子的女人女孩們都被他口氣誇張的奉承給都樂了,劉氏無奈地笑着搖頭,他笑着上前,“斯晏給阿孃請安,二嬸嬸萬福,三嬸嬸萬福。”

“四郎的嘴巴越來越甜了,這上上下下就沒他哄不住的。”淩氏掩了嘴輕笑。

“他就這張嘴而已,要能及上二郎的十分之一就足夠了。”劉氏的話讓龐氏有些受寵若驚,雖說李斯年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可記在她名下,論起來也是她三房的香火。

淩氏聞言,笑容便僵了僵,但沒讓人瞧出失態。但心裡總歸有些不適,妯娌三人,現在就她落了下風。她最不喜人提這事,但也不好阻着別人話頭。

劉氏似乎也看透了淩氏的心事,話鋒一轉,“不過要論起來,最有福氣的還是二弟妹,有兒有女的,不知讓人多羨慕呢。”

“就是就是。”龐氏也跟着搭腔才讓淩氏的臉色好一些。

“阿孃,您喚我們來就是爲了貶低您兒子啊?”斯晏鼓着臉抱怨道。斜睨到掩嘴輕笑的燕綏,故意朝她扮了個鬼臉,燕綏挑了眼,不去看他。

劉氏把兒子的行爲都看在眼裡,只道:“瞧瞧你這性子,怎麼不學學你以琛表哥,這還說是今年要秋闈的人,我看你是去湊熱鬧纔是,琛郎纔是正經讀書人。”劉氏所生的兩個兒子都遺傳到父親。

不說三元及第的李斯晉,便是自小頑劣的李斯晏也十二歲考中了稟生,這才讓百川閣的風水更加旺起來。所有人都堅信除了遺傳之外,一定是李家的風水好,要不然怎麼會出這麼多讀書人。但他們顯然忘了,李家幾百號人中才出了這麼一房讀書人。

以琛聽劉氏提到自己名字,連忙上前一步,中規中矩地給淩氏和龐氏行禮。

劉氏滿意點點頭,望向兩妯娌,口氣卻是對淩氏說的:“這便是琛郎,比四郎虛長兩歲,其實也就是一個年初,一個年末罷了。”

淩氏聞言,特意打量了以琛幾眼,以琛立刻挺直了腰板,顯得嚴素謹慎狀。

韶華也發覺跟在斯晏身後的劉家郎君,打從他們進門開始,以琛的目光就沒離開過她們姐妹身上。熱烈得讓人渾身不自在,若不是劉氏喊到他的名字,怕是根本都忘了魂。就算知道劉李兩家的關係,他這番探尋目光也未免太過赤果果了,綰華似乎也察覺到,拉着韶華往淩氏身後躲了躲。

以琛倒也不是不懂非禮勿視,雖知道劉李兩家世婚的事,但這次前來本着是爲了讓他秋闈的事,並沒提婚配。他深知族裡耆老意思,眼看李家在京城站穩根基,他們自然也想來沾沾運氣。否則劉家又不只他一人讀書,劉氏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六姑姑。除了他聰明好學外,另外便是因爲他與燕綏自幼養在宗祠裡,頗得族長寵愛,才能到京城李家家塾聽學。

這是多大的面子,以至於給他們兄妹送行的人裡,羨慕嫉妒遠多於依依不捨。

進京聽學,考取功名固然重要,若能因此娶李家娘子爲妻,得岳家助力,這纔是以琛,乃至族長的想法。

特別是昨夜聽了燕綏的話以後,便對李家兩位娘子好奇起來。一個雍容大度,一個淨明玲瓏,想着若能娶其中一人爲妻,以琛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可他這一番舉動落在對方眼裡,卻是無禮,且放肆。

興許是在外走多,膚色就斯晏來說要黑上不少,但勝在心胸寬厚,看着倒也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過到底也是十七歲的少年郎,想當年李家嫡長孫李斯晉在殿試奪魁時,也讓不少人驚呆。看着這個膚白脂紅,一緊張就會羞澀的少年,任誰都想不到他會是三元及第的狀元郎,而相反同是李家子孫的探花郎李斯年卻長得孔武有力,不知情還以爲是個武狀元。

“劉家郎君果然是年輕俊少一表人才。”淩氏也不點名,只是笑了笑。

“琛郎,這是你二嬸嬸家的兩位娘子。”劉氏眼光落到淩氏身旁的女孩身上,綰華佯作羞澀,低了低頭,見韶華直着眼睛與以琛對視,連忙扯了扯韶華的手指,示意她別太出格。“三娘與斯晏、燕綏同歲,五娘比三娘小兩歲,剛剛你們進來時,我正誇五娘呢。”

“三妹妹、五妹妹。”以琛拱手作揖,客氣道。

“以琛哥哥萬福。”綰華扯着韶華微微欠身。

“不說我倒忘了,昨兒聽阿孃說五妹妹身體大好,已經可以下地出門了。這會兒見着豈止是大好,真真是太好了。這麼久才能見一次五妹妹,一次竟比一次好看,難怪二嬸嬸要把五妹妹藏起來。”斯晏秉着甜死人不償命的宗旨,把韶華打量一番後,讚不絕口,還不忘調侃綰華一句,“三姐姐,如今來了兩位妹妹,可要把你比下去了。”

因綰華比斯晏早幾日出世,斯晏沒少爲排行感到憋屈,所以逮着機會,總要調侃綰華幾句。

綰華卻因長輩在場,心裡對他的調侃蹙眉懟怨,臉上卻佯作不甚在意。暗暗捏着韶華的手指,暗道,待私下見着斯晏非得教訓教訓不可。

韶華被姐姐捏得手指生疼,爲她的佯裝矜持感到無奈,便道:“四哥哥這是誇我呢,還是擠兌我呢。三姐姐聰慧端方,連先生都誇獎,你這麼說的話,可是要讓我們姐妹隔閡呢。”

斯晏聞言微訝,他沒想到韶華會這麼反駁。

綰華卻心裡暗自得意,果然是天下有姐妹的真好。

燕綏忙跟聲:“就是就是,四哥哥昨兒還道三姐姐比我好,這會兒又反話。六姑姑,你瞧瞧四哥哥,盡欺負我們。”

斯晏見狀,拍額大呼:“看來我是獻花不成,反捅了蜂窩。以琛表哥,她們以多欺少,你不能見死不救啊。”站在一旁的以琛默默地挪開半步,表示跟他不同陣營,然後一本正經地說:“三比二,她們還是多了。”言下之意,我可不打算跟她們做對。

斯晏縱觀全場,唯一的男性跟他劃清界限,再說下去,他也是衆矢之的。女孩們已經掩嘴輕笑了,婦人也都個個瞧好戲一樣看着他。

見此,斯晏立刻裝出一副可憐的模樣,垂着眉頭嘆氣:“難怪聖人道,好男不跟女鬥。”

“非也。聖人道,君子矜而不爭。”

看着以琛一副君子坦蕩蕩的模樣,斯晏忽然有種捶胸吐血的衝動。

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八十七章 報應(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質疑第七十五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千里尋夫第二百五十三章 劫後逢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流往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替罪羔羊第三百五十四章 竟然是死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子萬事足第三百六十二章 父子的默契第二百八十章 天花第一百四十一章 以訛傳訛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一百四十二章 狐妖傳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京兆尹第一百零四章 當歸第二十四章 內務第一百五十一章 黎明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鬧侯府(二)第二百零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君臣(二)第五十三章 金童玉女第二百六十章 一家三口(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家對親家第五十二章 一日爲師第三百五十六章 愛要說出口第二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越攪越渾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百三十五章 言不盡天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氏的報復(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竟然是死胎?第一百三十七章 伊人紅裳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杏要出去第八十五章 相見恨晚第九十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杏要出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恩典第二百八十章 天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體己話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應(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城神醫第四百零七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十五章 英華郡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而復活第三百六十六章 糊塗賬第一百零七章 王府奇遇(二)第三百零六章 辭別第三十六章 興勇伯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四章 甜蜜陷阱第六十一章 人販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婚之日G第三十六章 興勇伯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衛三郎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剛經第二百一十二章 情敵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事多磨第二百一十六章 妒則生怒第一百六十一章 女俠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失寵與嫉妒第四百零三章 欽天監之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情深難報第二百二十章 養胎第三百七十九章 父親的寄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挑釁(二)第二百零九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善惡終有報第一百七十七章 落花有意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七十七章 自毀形象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釁(一)第三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一)第一把一十三章 雙簧(一)第九章 懲罰第三百一十七章 歡喜冤家第九十九章 閒來好養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妒婦不好惹(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二百零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六十二章 父子的默契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事佬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三十七章 中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普天同慶第五十七章 川北之行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三百零二章 休書第五十一章 化險爲夷第一百八十七章 恩典第三百九十章 飛來橫禍
第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八十七章 報應(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質疑第七十五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千里尋夫第二百五十三章 劫後逢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流往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替罪羔羊第三百五十四章 竟然是死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有子萬事足第三百六十二章 父子的默契第二百八十章 天花第一百四十一章 以訛傳訛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一百四十二章 狐妖傳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京兆尹第一百零四章 當歸第二十四章 內務第一百五十一章 黎明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鬧侯府(二)第二百零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君臣(二)第五十三章 金童玉女第二百六十章 一家三口(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家對親家第五十二章 一日爲師第三百五十六章 愛要說出口第二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越攪越渾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百三十五章 言不盡天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氏的報復(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竟然是死胎?第一百三十七章 伊人紅裳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杏要出去第八十五章 相見恨晚第九十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杏要出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恩典第二百八十章 天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體己話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應(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城神醫第四百零七章 本是同根生第二十五章 英華郡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而復活第三百六十六章 糊塗賬第一百零七章 王府奇遇(二)第三百零六章 辭別第三十六章 興勇伯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四章 甜蜜陷阱第六十一章 人販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婚之日G第三十六章 興勇伯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衛三郎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剛經第二百一十二章 情敵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事多磨第二百一十六章 妒則生怒第一百六十一章 女俠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失寵與嫉妒第四百零三章 欽天監之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情深難報第二百二十章 養胎第三百七十九章 父親的寄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挑釁(二)第二百零九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善惡終有報第一百七十七章 落花有意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七十七章 自毀形象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釁(一)第三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一)第一把一十三章 雙簧(一)第九章 懲罰第三百一十七章 歡喜冤家第九十九章 閒來好養肉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妒婦不好惹(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釁第二百零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六十二章 父子的默契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事佬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三十七章 中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普天同慶第五十七章 川北之行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三百零二章 休書第五十一章 化險爲夷第一百八十七章 恩典第三百九十章 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