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稱心兒

開唐 二十五、稱心兒

//

“柘柘在哪兒?”李淺墨喃喃地問。

——夜散了,終南山的一角山麓間,朝霞的紅彩披上了翠綠的林梢;在樹梢邊際的天空,魚肚白的色澤裡摻雜着深淺不定的玫紅;青青的山嵐間,飄浮着薄白的霧……所有的顏色都不孤獨,在一整個孤獨的長夜後,它們找到了各自的對偶。

這一切都是美的,美得令人發顫,彷彿讓人感覺到了冷……可也許哪個密林深處,一頭青色的狼正捕捉到了它生命裡的頭一隻兔子,正把它的肚腹撕開,雪白的皮毛間濺出了猩紅的血……那是同樣的色澤反差。在黎明前最後一刻的黑暗中,它們一個在追,一個在逃,最後,速度碰撞着速度,敏捷衝撞着敏捷……到最後砰地一響,這闊大的自然中某個果實就突然破裂了:蒼青的狼與雪白的兔子,參差的草與噴涌而出的污血……李淺墨靜靜地站在那裡,只覺得渾身發顫。也許,那也是美的,只是那美麗中,裹挾的不只是殘忍,更可驚可怖的,還有那撞擊之後的蒼涼。

這就是這個世界……這是他周遭的世界……他好像頭一次認真地看到了身邊的這個世界。那又美麗又荒涼的一切震顫了他的身子,讓他悲哀而絕麗地發現了這場真實的人生。

他側過臉,望見了小王子那張臉。那張臉,如同雕塑般映襯着四周所有的光線,那雕刻般的五官間,顯現的正是這樣一種,既瑰麗又荒涼的色澤。

李淺墨只覺得一時間若悲若喜,欲哭欲笑。可他問出的只有一句話:

“柘柘在哪兒?”

小王子側過臉來,盯着李淺墨的眼,沒有回答。

他比了一個手勢。那手勢像是在說:我不知道。

可他的手指忽然指向了李淺墨的胸口,像是在說:她、就在你心裡。

李淺墨的心裡一時雜糅起一種又輝煌又荒涼的情感。他微笑地看着小王子,喉頭哽咽,卻說不出話來……她可是在做着與我同樣的事?在那荒涼的大漠間,在黃沙、孤煙、落日之間,獨自面對着大食人那瘋狂的鐵騎追逐?

良久他才能發出聲音:“你是王子?”

那小王子點點頭。

望着李淺墨疑問的目光,他微笑着解釋道:

“我來自昭武九姓,地屬東慄特。我是昭武九姓畢族王室裡最不成材的幼子,所以從小就被派到長安城裡做人質。我從九歲起就在這城裡做人質了。長安城王子數百,我怕是那最不成材的一個了。”

李淺墨忽地忍不住笑了。

“那好,這麼說,你和我就是長安城中最倒黴的兩個王子?我從小就被放逐,而你,卻要爲遠在萬里的家鄉在這裡受到大食人的追殺?”

然後他脫口問道:“你相信宿命嗎?”

小王子搖搖頭:“不。”

可他的脣角忽掛上一個笑:“但我擁抱它。”

說着,他的神色變得深切起來:

“也一直試着去,愛它。”

兩個人一時都沒再說話。畢國、昭武九性、東西慄特、被大食人馬蹄踐踏的家園故國……建成遺腹子,隱太子隱去後留下來的王子,息王息命後的息王子……不需要再說什麼了,“帝高明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們都是宿命的簸箕裡篩出來的兩顆秕子。

兩人相視一笑,那一笑間,如相攬,如執手,如縱歌,如自笑、自失、自慚……也如自傲,如同孤翔於自己命運的海上的孤鴻,一覽間驚見到自己倒映在波光中的影子……其間之默然心許,暗成莫逆,只此一瞬,卻也讓兩人覺得,彼此不再那麼孤獨。

“他們爲什麼要殺你?”

平靜下來後,李淺墨含笑問向那個小王子。

小王子笑答道:“爲了柘柘。”

“要怪她帶回去一大筆財寶,那財寶招攬來了好多人馬。那些人馬讓大食人吃了不小的虧,他們很是憤怒。然後,他們探知了財寶的來路,所以當然也想斷掉這些財寶的來路。所以……” wωω •Tтkan •¢o

他笑笑地看着李淺墨:“他們當然要殺我。”

然後,他笑看着李淺墨:“別說我了,畢竟我清楚地知道,誰要殺我。只是,到了最後,卻是誰想要殺你呢?”

他似乎對李淺墨很是瞭解,扳着指頭數道:“東宮太子?魏王?大野龍蛇會?天下五姓?醜怪盟?大唐皇帝?抑或……最後可能還有那個虯髯客,以及你根本還沒見過的傲來峰上洗心盟中的那些人物?”

“你知道我是個巫,我喜歡算命。自從我知道了你,就開始喜歡推算你的命運,卻一直猜不準,最後會是誰想要殺你呢?”

“只要不是你。”

李淺墨笑笑地說。

那小王子也笑了:“可惜不是我——我一直被人追殺慣了,哪一天,才能輪到我有追殺人的福氣呢?”

相交不深,可李淺墨已經知道,這個畢國的王子,爲了他那遠在萬里的家國,如同大虎倀、柘柘,如同他手下的木姊、魍兒、魎魎一樣,依舊在全力操持着。

這麼想着,他忽然很認真地道:“我佩服你。”頓了頓,“也很羨慕你。”

“因爲,你有那麼多事情可做。宿命留給你的東西何其重,可留給我的,卻何其輕,我甚至找不到可以依傍着活下去的理由。”

卻聽那小王子笑笑地道:

“可理由太多,人也會累的。”

他的目光望向遠處,臉色不只是累,疲累中,還顯出極度的寂寞。

“五月二十五。”

城陽府中,杜荷笑吟吟地道。

“五月二十五什麼?”

李淺墨不由一臉疑惑。今日,他可以說是被杜荷硬生生架到城陽府來的。這時他已見過了城陽公主,此時正與杜荷在他家的後花廳小坐。

論起來,他與城陽公主原是嫡親堂姐弟,只是兩人的父輩間,卻曾拼得你死我活。如今,李建成早已殞命於玄武門下,而城陽公主的父親李世民高居九五之位。這樣的堂姐弟相見,註定彼此也談不了什麼。

何況城陽公主是個富貴淡漠的脾氣,話語極少,難得開口時說的也不過是兩句淡而無味的話。李淺墨於親情什麼的原已看淡了,所以從頭至尾,都是杜荷一個人在說話,難得他還敷衍得八面玲瓏。

這時小宴已撤,城陽公主也告退了,單留下了果酒與兩人小酌。只聽杜荷笑道:“原來硯兄弟還不知道——五月二十五,就是聖上重返長安的日子了。這幾月聖上一直巡幸東都。說起來還是聖上最體恤下情,每到春荒時候,因爲長安城人口衆多,糧食轉運不便,聖上常帶着衆大臣轉幸東都,以減輕天下諸州往長安城的輸運之苦。眼看近日漕運無礙了,前日得到東都那邊傳來旨意,說是聖上已經預備起駕回宮。”

他隨口說來,語氣閒淡,李淺墨卻聽得心中一動。

——李淺墨這次重返長安,已好久沒聽說他那個位尊九五的叔叔的消息了。這時聽杜荷一說,心裡猜知,杜荷說起這個,只怕必含深意。

杜荷見李淺墨聲色不動,便斟了一杯酒,遞與李淺墨,笑道:“說起來,這次聖駕回京,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固然歡喜,不過,小兄卻不免要爲兩個人擔心了。”

李淺墨含笑沒有接話。

卻聽杜荷道:“我擔心的頭一個人,自然是東宮太子。”

他搖頭一嘆:“硯兄弟想來也知道,太子一向年輕氣盛,脾氣又是那樣爽直,不小心冒犯禮法處自然極多。這本來都是小節,也沒什麼的,但架不住旁邊總有人故意挑撥。所以當今聖上對太子屢生不滿,那俱都是小人挑撥之禍。爲此,小兄不免擔心,聖駕回宮後正有人攢了不知多少狀要來告呢。太子是受不得激的脾氣,萬一受激,說不好就要闖出什麼禍來。”

李淺墨情知他所謂的“有人”自是指魏王,只是笑了笑,也不便接話。

可杜荷話鋒一轉,沉吟道:“至於第二個讓爲兄擔心的……”他擡眼望向李淺墨,“就是小兄弟你了。”

李淺墨舉酒就脣,不由怔了下,不自禁拿眼看向杜荷。

卻聽杜荷笑道:“小兄弟你年紀正輕,可爲兄知道你的脾氣,那最是淡泊不過的。可朝中人多嘴雜,又兼之硯兄弟你的出身尷尬,聖上雖然心胸寬大,若遇有人挑撥,一時心情不好的話,卻也不知會鬧出什麼禍事。當年隱太子與聖上相爭之事,至今,還是個結,朝廷裡無人敢輕易談論的。偏小兄弟你又如此年少英發,正不知要遭多少人的忌。如果有人去進讒言的話,那時,這個長安城真不知還容不容得下小兄弟你了。”

說着,他搓搓手,嘆了口氣:“其實,何止是小兄弟你!就是太子貴居東宮之位,可有哪一日安穩過了?說來好笑,前幾日,不知怎麼就傳出個流言,說當今聖上在東都讚許過‘魏王似我’後,一句話惹得太子怨尤,私下裡感嘆:‘說什麼魏王似聖上?只怕除了一心要殺兄長這點相似,其餘,又如何相似了?’這話也不知是哪個人造的謠,卻也着實歹毒。若是傳到聖上耳朵裡,只怕一時又會大大不妥。”

李淺墨一時不由向北望去。城陽府的深宅大院的北面,就是那更加宮深九重的皇宮。那皇宮裡的權位之爭,他還從沒感覺到離自己如此近過。

只不過,自己不過一個遺腹子,魏王與太子都如此看重自己,卻是爲了什麼?想了想,他的思緒不由集中在自己袖中的吟者劍上。難道,只爲此一劍?

卻聽杜荷聲音壓低下來,顯得極爲親密:“不瞞你說,太子生性直率,最見不得有些人的陰謀詭計。那一日見到小兄弟後,忽忽自失,常唸叨着,盼可以如你一般自由。近日來還常笑說:‘大肚子若待我好,倒也罷了,但他如此待我,使我有天下後,寧分一半與我那硯兄弟,也再不要他輕染一指。’”

他呵呵笑着:“這自是因爲太子對硯兄弟一見如故,還有,只怕就是兔死狐悲之感了。當年硯兄弟的令尊……哎,不提也罷,可不就是慘死在這儲嗣之爭中?太子常恐他也如當年的隱太子一般,不明不白地死在玄武門裡。所以近來常說,硯兄弟的令尊,於李唐原有大功,如今身死名裂,只得封了個‘息王’,着實不公。若他繼位,定要讓這位伯父重新配享於太廟列祖列宗之側。”

李淺墨一時不由默然。

杜荷這一番話,用意至爲明顯,他還有什麼聽不懂?

他年少之心忽起,一剔眉,笑道:“怎麼,要我幫你殺了魏王嗎?”

他一語既出,脣角帶笑,只管笑吟吟地看着杜荷。

杜荷心裡一驚,面上卻更加不帶任何表情。看着李淺墨笑吟吟的臉,一時也測不準他這是真話還是玩笑。李淺墨就是要看到他這個表情——這樣的話,換在幾日前,他斷說不出口。可昨日,他剛經歷了一場與大食人的絕殺,那一戰後,那些屍首,那些生命,那些鮮血,卻一下讓他覺得自己長大了。

他是有意撩撥撩撥杜荷,可好玩之餘,卻也有一個少年感覺自己長大後,想測算一下自己力量的好奇心。他甚至在想,王子宴上,見到魏王,自己如也同樣問他這樣一句:“怎麼,要我替你殺了太子嗎?”看他會是如何反應。

這還是李淺墨頭一次感到這樣自信。劍,原來非只可以用來自肆、自保、自守,劍鋒一轉,未嘗不可拼求天下權柄。他看了一眼杜荷,心中不由一笑:那話,那藏於他們心底的話,無論是杜荷,還是魏王,終究都不敢明說。

卻見杜荷一時想不出怎麼答好,卻一伸手,拍在李淺墨大腿上,口裡哈哈大笑道:“硯兄弟啊硯兄弟……”除此一句感慨,竟什麼落實的話也不說。

李淺墨心裡一笑,暗道自己還是太過天真了。跟這些整日在權勢利益中間打轉的人鬥心眼,一時只怕還鬥他們不過。

可杜荷的神情卻似更親密了些,哈哈一笑:“今日你我兄弟相聚,先不說這些擾興的了。硯兄弟,咱們清飲無趣,怕不悶着你。要不,咱們還是去找太子耍耍?”

說着,他一夾眼:“有公主在此,小兄我一向也不敢多蓄聲伎的。倒是太子那兒熱鬧。如今聖上又不在,要什麼耍的都有。走走走!硯兄弟,且隨我同去一樂。”

東宮之地,杜荷想來走慣了的,也不用通報,帶着李淺墨徑直就往裡面走。

他們穿宅過院,一路上回廊麗舍,卻也跟連雲第差不多。李淺墨一路匆匆而過,也無暇細看。

杜荷邀他時,他本不想來,可一轉念之下,猛然想及:這裡,不正是自己生父住過的地方?他與生父李建成雖談不上什麼感情,但自幼孤獨的他,自從知道自己並非談容娘與張五郎所生後,對於那個遙遠的僅只在傳說中的生父不由就充滿了好奇與想象,心裡一直揣摩着,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身爲東宮太子,那種並世只有一個的人物,又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他這麼想着,眼看着東宮內種種建構,忽然念頭一忿,竟然想及:如果當日玄武門外,死的不是父親,而是李世民呢?那自己現在會不會就住在這裡?然後,每日裡都要操心自己的權位……又或者,自己是住在魏王府那樣的府第,也有一個瞿長史一般的人物就在自己身邊,於是,整日裡算計着那個住在東宮的哥哥……

這麼想他忽有一種荒誕的感覺,卻也覺得有趣。可接着,他忽想起了生母雲韶。

據說,她當年就是在這裡受辱,而後纔有了自己。

他心中的感受一時又是蒼涼又是荒唐。自己真的也算是一個王子?“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的心裡突然不好受起來。然後,他在心裡默唸起了肩胛。自從跟從了肩胛,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王子。不是爲了息王,不是爲隱太子,也不爲自己的祖父,只是因爲肩胛。

所以每當他爲自己的出身感到難過時,不由就會去默然想起肩胛,想起他當時的那句話:

“……好,我就是那個王,你是王子,咱們統轄自己,在兩個人的國度,一把劍就是我們的軍隊,樹木爲籬,草地是茵褥,天爲穹,地爲輿,再說下去,就要說到‘方地爲車,圓天爲蓋,長劍耿耿倚天外’了,聊遨遊兮宇宙,偶息駕乎滄海……”

這麼一想,總會讓他感到平靜快樂起來。

一時到了後院,這後院卻讓李淺墨小吃了一驚——李承乾的喜好果然與衆不同,這裡竟然如此混亂!

只見這院子分明是東宮裡專闢出來的一方小沙場,院內滿滿鋪了一地的黃沙,而沙子上,隨處可見馬糞,想來是李承乾平日裡盤馬的地方。

此時院子中,正汗水涔涔地立了幾匹馬,地上的馬糞有的還騰騰地冒着熱氣。就在這臭烘烘的味道中,黃沙之間,卻鋪了几席華貴已極的坐毯。那坐毯上的花紋連綿厚密。坐毯中間圍着一方舞茵,那舞茵鮮鮮地紅,紅得好像萬千錦繡花朵濃聚一處,濃得連上面的花紋都看不出了。

那方舞茵上,一個舞兒正在那裡跳着柘枝,旁邊一個西胡坐在那裡敲着手鼓。院內聲音雜亂,有馬打噴鼻的聲音、獵犬的亂吠聲、鼓聲、說話聲、犬師吆喝聲。

舞茵邊上還豎着一頂突厥人的小帳,帳內坐着兩個絕色胡姬,她們一個抱琵琶一個抱着把中阮。而李承乾正自赤着上身,暴曬在陽光底下,他梳了突厥人的椎髻,僅用一枚金環束髮,下穿一條撒花散腳褲,赤着足,一臂支地,坐在一方錦茵之上,涔涔的汗水沁着他被曬成褐色的肌膚。他的左臂上架着一隻鷹。那隻鷹看起來又疲憊又憤怒,說不出的古怪樣子,一雙眼中滿是絕望的兇猛。

卻聽杜荷喚道:“太子……”

他聲音不大,分明是看到了李承乾的臉色。

李淺墨一眼望去,也看出李承乾正自心情不好,滿臉不耐煩的樣子,似是有什麼事正不順心。

沒想李承乾一扭頭之下,看到李淺墨,竟自一躍而起。他有足疾,走路的樣子頗爲顛簸。這時一撲過來,一把就將李淺墨抱住。

李淺墨一時不由又是尷尬又是感動。卻聽李承乾道:“兄弟,你可來了!可是爲了我是什麼太子,就有意跟我疏遠?快坐下,我就在等着你來,好聽到些不一樣的。你在宮外究竟是怎麼長大的,可也有一大堆麻煩的規矩?可是也如我在宮中這等寂寞無聊?”

李淺墨不由四顧一望,只見這小沙場中,胡兒僕傭,鼓師舞女,連上駿馬蒼鷹,獵狗健鷂……

而他說……寂寞?

杜荷在旁邊笑道:“太子,看把你高興的!今日,硯兄弟頭次來,咱們是不是該好好款待一下子?”

說着,他口裡一聲輕“咦”。

“太子,你的眼睛怎麼都凹下去了。”

李承乾似乎一瞬間心情已經轉好,應聲笑道:“還不是爲了熬這隻鷹!它可真夠狠的,也着實野性,我跟着不眠不休整整熬了三天,它還挺得住,我實在撐不住了,只有叫胡兒們跟着它繼續熬,自己先歇着。聽說,後來它把小廝們累得都昏倒了一個。”

他一邊說,一邊賣弄着臂上的鷹——凡弄鷹之人得了好鷹,一開始爲了馴服其野性,有個極其麻煩的法子,就是架在臂上,終日不許那鷹入睡。這活兒一干就要數日,一個人頂不住,常常要三五個人輪流來。那鷹如一想睡覺,就要抖動胳膊,擾醒它。

因爲李淺墨不知,杜荷與李承乾就解釋與他聽。說起馴鷹的這些技法,李承乾一時興致大起,還專門給李淺墨看了樣東西,卻是幾塊用油炸熟了的牛筋。原來馴鷹時,一開始要餓它,也不是全不給它東西吃,而是將一塊牛筋炸了後,用麻線繫着,投給鷹吃。那牛筋本難消化,炸了後,更是又韌又幹。鷹一吞,入了肚裡,人又扯着麻線,再把它抽出來。如此反覆幾次,連同鷹肚裡的黃油一齊帶出,鷹就會陷入一種極度飢餓的狀態。

等它習慣了這些後,待到放鷹日,也是這麼做,還要給它戴上眼罩,連餓它幾日,再架在臂上驅馬去郊外。及至放時,摘下它的眼罩,胳膊猛地一抖,它就飛了出去。那鷹一連困頓幾日,又餓又怒,猛地摘了眼罩,視野忽寬,當然一振高飛。它的眼本尖,這時又餓着,凡是兔子狸子,秋後草枯,再藏不住身形,它於高空俯見後,自然疾衝而下。

李淺墨還是頭一次長了這些見識。一時拿眼去看承乾臂上的鷹,想來是還沒馴熟的,鷹爪上猶自繫了一根皮繩,那皮繩另一端卻縛在李承乾腕上。李承乾剛向自己撲來時,帶動了那鷹,就見那鷹兇惡已極地亂撲,一身毛羽刮在自己臉上,硬生生地疼。

卻聽杜荷笑道:“不知這鷹可勝得過漢王那隻?”

——想來李承乾曾與漢王元昌比鷹,卻是輸了的,他故有此問。

李承乾愛惜已極地伸手去撫那鷹羽,笑道:“就算勝不過,我也捨不得殺它了。熬了好幾天,我都疲了,它居然還不馴服。光爲這犟性子,我也快愛死它了。隨它吧,比時只要盡力,誰確得定輸贏?”

說着,他一拉李淺墨的手,牽他到錦茵上同坐,口裡笑問道:“兄弟,你終日流連大野,可也曾弄過鷹?唉,我千不該萬不該就不該錯生爲東宮太子,一天到晚,有無數規矩逼着。就是弄個鷹,也要遭人說教。張玄素那老頭兒前幾日還跟我嘮叨個不行。這也罷了,那老頭兒嘮叨是嘮叨,人還不壞。可卻有人不停地告狀。我管他呢!他告他的,我玩我的。等到幾時,我可以如你一般恣意就好了。”

李淺墨知道張玄素是李世民專門爲承乾(此處原文爲建成,恐有誤)配置的太子少師,其人道德文章,足爲朝中表率,沒想李承乾會這麼提起他。

卻聽李承乾笑向杜荷道:“這隻鷹,再熬它小半個月,只怕也就成了。到時,咱們喊上硯兄弟,一起試鷹,去新豐打兔子如何?”

杜荷笑道:“這麼大夏天的,只怕倒不是打兔子的時候。再說,旨意已下,聖上不日就要回都,太子最近還是謹慎些爲好。”

李承乾聽了,不由就臉色一黯,明顯地不開心起來。

杜荷不想惹這位太子不開心,當即岔過話,玩笑道:“太子剛還問硯兄弟弄不弄鷹,卻沒細想:以硯兄弟那一身好身手,羽門弟子,自己飛騰起來,怕不跟個大鵬似的,怎麼還會去玩鷹?”

他說着哈哈大笑。承乾也羨慕已極地望着李淺墨,怒拍向自己的腿道:“我要不是爲了這個,真要拜你爲師,跟了你去纔好。”

李淺墨方自坐下,李承乾一拍手,就叫人整治筵席。他似對李淺墨頗和脾氣,一迭聲地吩咐把府裡最好的都端上來,一邊笑看向李淺墨道:“你趕得巧,正是時候。前幾日有人送來一頭母豹,正懷着崽,我叫人把它殺了,咱們今晚吃豹胎如何?”

李淺墨也知所謂“豹胎”號稱海內八珍,卻沒想到這些王孫公子當真有人會去吃它。他默然了下,忍不住道:“何苦來吃它?豹子懷胎也不容易,且等它生下來,你把小豹子送給我豈不更好?”

李承乾卻一拍手,叫道:“有理!人人都馴鷹馴狗,卻沒見人馴過豹子的。兄弟,我知道你一身能爲,料來也不怕那豹子。我這就叫人好好養着,等小豹子一出生,就給你送去。他日你若馴好,一定要告訴我方法,我好依樣學學的。”

說起這些來,他興致最高,哈哈笑道:“可笑那大肚子,生平膽小,最不愛畋獵,豈不知,我李唐天下,可不正是由馬上得來的。待兄弟你馴好了豹子,過兩年我們再出去畋獵,我馬後跟着一頭豹子,再找個豹頭環眼的小廝來做豹奴,想想也威風。讓那大肚子看到,怕不要嚇得從馬背上跌了下去?我就得讓他知道知道,他雖有着一雙好腿,卻也是個不中用的。”

他所謂大肚子,自是指魏王。

李淺墨眼看他們嫡親手足之間,交情之惡,竟至如此,不由也覺心寒。可憶及當日魏王送承乾烈馬的一幕,不由也覺得,李承乾這麼罵那個弟弟,卻也非全然無因。

就在這時,卻聽右首後方忽傳來一聲慘叫。

那慘叫聲像是狗的哀嚎。

李淺墨一驚,回頭望去,卻見好機靈的一隻純黑獵犬,正被李承乾的手下按在地上。另有一人按着那狗的尾巴,好讓狗尾平鋪於地。卻有一人拿了一隻擀麪杖,用盡全力,在那狗尾上就是一擀。

李淺墨只覺得一激靈,忍不住都代那畜牲覺得疼,耳中彷彿聽到了狗尾巴上一節節骨頭的碎裂之聲。

那狗一時慘叫不已。李淺墨平生最恨這等虐殺,不由怒道:“這是做什麼?”

卻聽李承乾笑道:“那是他們前幾日才弄來的一條獵狗,長得卻好,皮滑腿短的,着實可喜。不過,要當獵狗,它那條尾巴卻是礙事,追蹤時,只怕它搖來搖去,驚動草木,讓獵物驚覺,它再機敏也都沒用了。所以這麼用杖一擀,它就再不會了。”

他說的原來依舊是獵經。

李淺墨一時不由愕然地坐在那裡,熬鷹馴狗,原本是王孫事業,他事先也該想到的。心中不由暗道,長安城中的王孫,可是人人如此?他暗暗搖了搖頭,起碼有一人不,那個畢國的小王子、幻少師,想來斷沒空弄這些個的。至於魏王,只怕也再沒閒情去弄這些。果真如鄧遠公所說:那可供剝奪的時世,已經就在眼前了。只是他再沒想到,這剝奪,竟連鷹、狗都避它不過。師父一生自肆於草野,想來也是因爲有見於此。

卻見那狗痛極之後,蹣跚地站了起來。一條尾巴本該昂然上卷,這時卻軟耷耷地垂向地面。而那尾巴,原也大半是爲了討人歡喜而搖的。

李淺墨只覺心頭慘然,他畢竟年少,忍不住心酸。心中卻暗道:如何與大食人搏殺之際,手下奪瞭如此多性命,自己也未曾覺得不忍。反是看到了一條狗兒卻會如此,可是自己已越來越學會虛僞?

李承乾見他不忍,不由哈哈一笑,笑底下,卻似帶着愴然。

他隨口玩笑道:“兄弟可是可惜它?要知,它除卻此尾,卻更加好用,從此美廄佳食,供它享用,卻也不虧待它的。而他日我若不能爲天子,只怕求做一獵犬也不可得。張玄素老頭兒講的古書中那句話怎麼說的?‘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兄弟,我倒想問問你,你爲頭小豹子都能一動仁心,他日,我若果不得爲天子,那時,你會像收養一頭小豹子似的收養惶惶汲汲、如喪家之犬的我嗎?”

短短一句,卻似說盡他今日所面臨之處境。

李淺墨不由低下頭來。

承乾所爲,往往爲他所不喜,但其耿直坦蕩處,卻讓他覺得可交。就在李承乾與杜荷以爲他不會作答時,他忽一擡頭,將雙眼望着李承乾,簡短地道:

“會!”

李承乾也不是什麼有機心的人,剛纔不過是有感而發,偶然冒出來的一句。可這時望着李淺墨的眼,卻怔怔地發覺,那是他從未見過的君子一諾,也是他從未見過的誠摯。

——他爲保太子之位,近兩年來,身邊聚集了草莽之徒與牢盆狎客無數。酒酣耳熱之際,對他表忠心的人不在少數,可那些加起來,彷彿都抵不上眼前這一字。

李承乾心中一時熱血激盪,想說什麼也不知該怎麼說好,忽啞了嗓子,怒衝手下道:“還不拿酒來!”

他手下就整甕地端上了酒來。李承乾喝酒確是海飲,這時斟了一大海碗,自己仰頭灌下,餘瀝順着嘴角流了下來,流到他赤着的胸口,他也不顧,竟自又一連喝了兩大海碗,忽然地,就縱聲放哭。

他這猛然一哭,卻也把李淺墨嚇了一跳。

長安城中人多傳說這個太子腦袋有些毛病,平時最是喜怒不定。有時,分明大喜之中,會突然大怒;有時,大怒之下,卻又忽轉爲喜。更兼歌哭不一,言語錯亂,着實令人恐懼。

這時,只見李承乾哭得卻是痛快,哭到後來,竟砸了那碗,伏在桌上,以首撞桌,口裡喃喃着什麼,也聽不清。

李淺墨一時也覺心下不忍,伸手去扶住了他,含笑勸道:“太子又何至於此?”

卻聽李承乾哭道:“自從母后去世,再沒有人曾對我如此說話……人以欺詐對我,我自當暴虐以還之;人以威權壓我,我自當詭譎以避之;而人若說教以待我,我自會大笑以嘲之……兄弟,你果是個好兄弟。”

不知怎麼,李淺墨這還是頭一次與李承乾說話,可短短几句,卻似已讓李淺墨看到了他心頭的傷。

李淺墨心頭默唸:承乾是自幼即繼太子之位。最開始,還是在武德九年,號爲皇太孫,年紀不過八歲。而那時,他以聰慧知禮著稱;後來方不過十一二歲,皇上命他應答羣臣,謙恭有禮,裁決細務,也無不合體。那時,他卻還是個標準的好太子,也極得皇上歡心。

可及至長大,脾氣就忽地變壞,莫名的古怪,也耽於遊樂。外人不知,只會責怪他,可只怕這一切的變化卻是自他那個慈母長孫皇后去世後纔開始的。做一個太子,想來也壓力極大吧?朝中文武俱是名臣宿將,你不能駕馭他們,他們怕就會駕馭你。再加上他那威嚴已極的父親,李淺墨將心比心,不由暗道:給李世民做兒子,面對着父輩那樣開國的事業,彪炳的功名,只怕也很難尋到自己的做人之道。

他是無法苛責一個心頭有傷的人的,心下感慨,沉吟了有一刻,終於勸道:“其實儲嗣之位,國之大事,無論誰也不敢輕易動搖的。目前境況,並不算太壞,只要、你改了吧。”

勸過李承乾的人可謂無數。李世民爲教導這個孩子,可謂動用了滿朝力量,把德望素著的如張玄素、李靖、魏徵、虞世南等,無不盡都派到他身邊任東宮之職,以爲匡助。可這些名臣宿將,無一人的話,叫李承乾聽得進去。

可今日,這不過第二次謀面的小兄弟的話卻讓他覺得誠摯。

只聽他仰天一嘆:“我不是那個性子,改不了的,且讓我做那頭明知要被殺也不改其倔的驢好了。”

他嘆罷,望着李淺墨還一派單純的眼,搖頭道:“你叫我學着勵精圖治,以求垂拱而天下治?可這天下,卻有幾人能做得到?當個皇帝,卻也實在煩難的。父皇即位之初,無論日夜,都命羣臣輪班省內值宿,以便想起什麼,就好日夜召對,這一點勤勉,就算我學得來,可那一份剋制,卻是我學不來的。就是父皇,爲了朝中羣臣的觀感,不得不剋制己欲,可他背地裡鬱悶得發怒大叫,卻是有誰曾看得到?何況我也無那等才能,去對付李靖、長孫無忌這等老狐狸;更無那份耐心,去聽張玄素、蕭瑀這等老古董的諫勸;還無那份謀勇,以駕馭李世績、契必何力這等一代名將……最要命的是,我還不會作僞,不能就是不能,斷學不會魏王那等裝人的樣子。我是一個人——如聖上那等,想努力把自己印在史冊上,以明睿英武之名彪炳千古的事我幹不來。我活着,就不想委屈自己。”

他指了指身邊的人:“何況他們這些人能跟着我,大半不就是爲了我好玩兒?哪怕暴虐,喜怒不定,只管自己的性子,他們也能忍?就是爲這旁人看來奇怪的性子,我手下這些人才會跟着我的。換了個脾氣的,如魏王那等,他們還跟不來。我也只能召來紇幹承基、張師政、封師進、趙節這等人。改了脾氣,豈不是更加孤獨,連他們都要散了的?那時,我真連一拼之力都沒有了。你真的以爲,朝中大臣者,如我那舅舅長孫無忌,是我改了脾氣就會扶持我的?他生性怕不比我更加擅權專制!也只有父皇壓制得住這些人罷了。”

他哈哈一笑:“說起我那舅舅,長孫無忌,我當真一想起他來就忍不住頭疼。大肚子與我相爭,他倒還好,兩不相幫。可我心知,就算我做個好太子,明睿英武,他也不肯幫我的,就如同他不肯幫魏王一樣。他最中意的,怕還是李治。因爲他小,仁懦,好控制。就算父王百年後,他依舊可以保持對朝政的影響力。”

他忽現出一抹苦笑:“所以,你叫我怎麼改自己?去當個好太子?當個好太子,未必就不受人算計,就會真的有人幫自己。他們都說我奸小在側,可那些名臣,有謀略的,儲君之事,就只求對己有利;而所謂道德長者,如張玄素老兒與死了的魏徵,他們何嘗在乎我?他們只在乎一個明君。就如同魏徵在你父死了後跟從了我父一樣。何況這些道德長者,真正朝中角力之時,他們是用不上的。所以我才一聽他們嘮叨就煩得要命!”

他說話也真直率,竟全不管身邊杜荷在座,毫不顧及杜荷的面子。

只聽他微微笑道:“所以,朝廷之上,哪怕親如父子兄弟,倫如君臣僚屬,其實彼此之間,何嘗有情的?人只是對自己能力控制不住的事和人才試圖施以感情影響罷了。或者如我父皇那樣,天縱之姿,再不擔心人背叛,纔有與那些名臣融洽相處、寒溫相慰的餘地。至於我等,想得那皇位,不啻火中取栗。可是……”

他忽仰面大笑:“……若真叫我放手,那我也是萬萬不甘心的。”

說到此,承乾眼中現出一股桀驁不馴的神氣。李淺墨一見之下,只覺得朝局紛繁,人心難定,很多事,終究是解決不了的。

而這時,他腦海中卻想起了一個人的眼,那是他殺父虐母的仇人,可那人端的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只有如他者,面對這樣紛繁的天下棋局,纔會安之若素吧?可哪怕是他,可以開創出一個盛世的格局,要想把它傳承下去,卻終究是陷入兩難,甚或千難萬難的。

——怪不得虯髯客會重入京師!

一念及此,李淺墨只覺得心中一驚。卻見李承乾已撇開這個話題,笑道:“小硯兒,你實是好人。我不該拿這些事來煩你。且等我讓你看個開心的。”

說着,他扯着嗓子,衝宅後面叫道:“稱心,快出來與我跳舞!”

只聽後宅裡響起一聲“來了!”

那聲音清脆利落,李淺墨一聞即知,這說話之人年紀不大,分明還是一小僮兒,可這口聲必然出自俳優子弟之口。如此聲口,聽來悅耳,卻是苦經訓練才能得來的。

一聽那聲音響起,就見適才那茵上舞者當即退下,臉上若有慚色,似是情知再出場的人物要跳得遠勝過自己。

李淺墨先開始還不解——承乾分明也不看,爲什麼還非要一個舞兒、一個鼓手在那兒操弄着。這時聽過李承乾的話後,卻終於明白,他是如此地害怕寂寞。這太子之位,想來也與坐在刀叢劍林裡相似,承乾分明怕稍一撒手,就什麼都沒了。所以哪怕不看不聽,身邊也要犬馬、舞兒、歌姬、侍臣,隨列左右,一遞一遞分別地鬧鬨着,纔可以略略排解開他的不安與寂寞。

這世上,原是有最怕一個人吃飯的人,其實他們別有不安,所以纔會如此害怕寂寞。

可李承乾待那稱心分明不同。

眼見人還沒出來,李承乾就已滿臉期待之色。那神色中,似還帶着炫耀,彷彿就等着與李淺墨獻寶一般。

四周先開始本還吵鬧着,李承乾也不惱,這時卻忽然鴉雀無聲,管馬的勒住了馬,與它罩住了口,不許它再出聲胡鬧。其餘待鷹弄犬的鷹奴犬奴,也各自管束好了自己的畜牲。

卻見那打手鼓的西胡神色一振,輕輕摩挲着那鼓,從懷裡掏出一塊細布來輕輕擦拭着。連杜荷這樣的人,臉上分明都帶上了點期待的神情。李淺墨一時不由大是好奇:這稱心是誰?值得衆人如此相待?

可等了有一時,那預料中的小僮沒出來,卻走出了一個老婆婆。

奇的是那老婆婆身着舞裙,腰雖佝僂着,裙卻是跳柘枝的裙,着實華麗。她本一頭花白頭髮,頭髮上卻插了花,白色的發上插着藍色的小花兒,一頭一腦的,就同那舞裙套在她粗腫的腰上一樣不般配。

她徑直走到舞茵之上,嘴都是癟的,只見她癟着嘴衝着鼓師一笑,本來也就是那麼普通一笑,不知怎麼,卻顯得相當滑稽,讓李淺墨都忍不住一樂。

卻見杜荷一愣,問道:“這是誰?稱心呢?”

旁邊的李承乾忍不住哈哈一笑,似知道是誰,卻忍住不說。

卻聽那老婆婆道:“稱心?他還在廚子裡等他那盤醬炒鸚鵡舌頭呢,沒吃完斷不肯出來,叫我給他先頂一頂場。”

杜荷詫異道:“那你又是誰?”

那老太婆癟嘴一笑:“我?我是他姥姥,他的舞,可還都是我教的呢。”

三十吐火羅二十一捉刀人十尺蠖劍第8章 息王子三響馬劫序言四十一刑天盟二十五稱心兒十九枇杷女四十一刑天盟三響馬劫二落星野四天羅卷第2章 東西市四參合莊三十四蒼天笑十六連雲第第11章 風角戰第4章 談容娘二十一捉刀人三十五權柄賭二落星野六虎之倀十八喜喪逢二十車馬客十七嗟來堂四十三水中刀四十一刑天盟七市井鬥四十三水中刀七亡國花四參合莊序言三十七連環套十八喜喪逢三十八犯鬥劍八丹霞衣四十運籌手十九枇杷女九西州募二十一捉刀人序言三十七連環套三十六玄武門三十三鷸蚌爭四十二馬球會十二人生別七市井鬥第7章 雲韶變第4章 談容娘五吟者劍第7章 雲韶變二落星野十二人生別十尺蠖劍第1章 宗令白二十五稱心兒六烏瓦肆三十六玄武門五吟者劍二十五稱心兒十七嗟來堂三十九吳鹽兒三十九吳鹽兒二十四麥田戰四十一刑天盟十九枇杷女第10章 長天刺第11章 風角戰第7章 雲韶變二十五稱心兒三十八犯鬥劍二十八百王孫十七嗟來堂二十三大食殺十一夜合歡十三鐵姻緣第9章 破陣樂十八喜喪逢二落星野九柳葉軍二十九春衫碑三十三鷸蚌爭三十八犯鬥劍三響馬劫一樗蒲局十尺蠖劍八索尖兒十一姽嫿書二十八百王孫三用舍刀三十七連環套二十六虎鵬吟四十一刑天盟十六連雲第二十五稱心兒三十七連環套
三十吐火羅二十一捉刀人十尺蠖劍第8章 息王子三響馬劫序言四十一刑天盟二十五稱心兒十九枇杷女四十一刑天盟三響馬劫二落星野四天羅卷第2章 東西市四參合莊三十四蒼天笑十六連雲第第11章 風角戰第4章 談容娘二十一捉刀人三十五權柄賭二落星野六虎之倀十八喜喪逢二十車馬客十七嗟來堂四十三水中刀四十一刑天盟七市井鬥四十三水中刀七亡國花四參合莊序言三十七連環套十八喜喪逢三十八犯鬥劍八丹霞衣四十運籌手十九枇杷女九西州募二十一捉刀人序言三十七連環套三十六玄武門三十三鷸蚌爭四十二馬球會十二人生別七市井鬥第7章 雲韶變第4章 談容娘五吟者劍第7章 雲韶變二落星野十二人生別十尺蠖劍第1章 宗令白二十五稱心兒六烏瓦肆三十六玄武門五吟者劍二十五稱心兒十七嗟來堂三十九吳鹽兒三十九吳鹽兒二十四麥田戰四十一刑天盟十九枇杷女第10章 長天刺第11章 風角戰第7章 雲韶變二十五稱心兒三十八犯鬥劍二十八百王孫十七嗟來堂二十三大食殺十一夜合歡十三鐵姻緣第9章 破陣樂十八喜喪逢二落星野九柳葉軍二十九春衫碑三十三鷸蚌爭三十八犯鬥劍三響馬劫一樗蒲局十尺蠖劍八索尖兒十一姽嫿書二十八百王孫三用舍刀三十七連環套二十六虎鵬吟四十一刑天盟十六連雲第二十五稱心兒三十七連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