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不義

bookmark

第411章 不義

區景在部曲的攙扶下退往密林深處,其右腿幾被長箭貫穿,傷勢甚爲嚴重,鮮血流了一路。

這樣的箭傷,必須要儘快將箭取出,包紮止血,不然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因流血過多而死。

區景不敢拖延,被扶着坐到一棵大樹下,讓親衛爲他取箭。

當親衛用匕首切開傷口,並猛力拔出深入骨肉的箭矢,巨大的疼痛如潮水般襲來,令區景臉部扭曲成一團,若非口中咬着匕鞘,早就痛得失聲慘叫了。

張津站在一旁,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等區景一包紮好傷口,立刻急催道:“區中郎,我們應趁着此時天黑,趕快突圍,若是等到天亮,恐再難有突圍機會。區中郎腿傷嚴重,難以騎馬,可與部曲共乘一匹馬。”

“哈哈……”區景聞言不禁笑了起來,接着笑聲越來越大,在寂靜的樹林中顯得格外陰森。

“區中郎……”區景反常的行爲,讓張津隱隱有些不安。

區景直笑到上氣不接下氣才停下來,雙眼略顯放肆的盯着張津,喘着粗氣問道:“使君真的認爲,我們能夠突圍成功嗎?”

張津心裡越加不安,道:“難、難道要向敵人投降不成?孤乃一州之主,國家之藩鎮,向一介商賈出身的逆賊投降,必定聲名盡毀,成爲天下笑柄。”

“使君威武不屈,實在令末將佩服,”接着區景話鋒一轉:“末將沒有使君的氣節,爲了活命,只能投降,爲此,需向使君借一樣東西,還望使君恩准。”

如今山窮水盡,區景想要投降,張津也不好苛求對方,可聽他最後的意思,赫然是要取自己的項上人頭,張津不由大怒,瞋目喝道:“區景!爾敢!”

“殺!”區景一聲令下,周圍二十餘名部曲無一遲疑,齊齊向張津撲來,不過眨眼間,張津和左右親衛便被亂刀砍倒在地。

“狗奴!竟然戕主,世間豈能容你?你日後必不得好死!”張津身中數刀,帶着對區景的滿腔怨恨死去,頭顱旋即被砍下。

聽到張津臨死前的詛咒,區景一時陷入沉默,他豈能不知戕主乃是世間大忌,爲禮法所不容,但他別無選擇,只能這麼做。

武將失去部衆,就如同虎豹失去爪牙,他部衆盡失,身邊僅剩二十餘人,必須要送上一份大禮,才能在劉景麾下擁有一席之地,而張津,便是這份大禮。

對張津的處置,無非擒、殺兩種。

若擒張津而降,張津必定對他心生怨恨,張津乃是交州之主,劉景十有八九不會殺他,而是藉助他的名義號令交州。張津只要活着,對他就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所以張津必須死。

…………

平旦,交州軍大營仍然火光沖天,將四野照得亮如白晝,不過戰事卻已停止,包括之前響應張津的數千鬱林漢夷在內,降者過萬,其餘不是死了就是逃了。

正當王彊、吳碭爲善後忙得不可開交時,有騎回報,他們將交州牧張津等人圍困在一處樹林中,之後交州人爆發內訌,中郎將區景斬殺張津,獻首而降。

王彊聞聽消息,大喜過望,此戰己方以微小的代價斬首數千,俘敵過萬,可謂大獲全勝,而張津授首,簡直就是驚天之喜。

吳碭卻是先喜後怒,對王彊道:“明府,區景此人弒殺主君,背逆人理,實乃狼子野心,斷不可留,當梟其首以正人心。”

王彊對此有不同意見,說道:“昔日彭寵違逆天命,叛於幽州,世祖光武告示天下:‘殺彭寵者封侯。’後彭寵家奴子密殺彭寵詣闕,世祖光武雖不齒其人,仍封其爲‘不義侯’。”

王彊出自商賈之家,從小識字,後來投入劉景麾下,除了兵書外,史籍也沒少看。

王彊接着又道:“何況,殺與不殺區景,不是我所能決定的,當上報將軍,由將軍定奪。”

吳碭長嘆道:“兇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惡一,當初呂布殺丁原以事董卓,後董卓亦爲其所殺。希望將軍能夠以前事爲鑑,處死區景這等不忠不義之徒。”

王彊沒有再接話,他認爲劉景多半不會殺區景,畢竟後者出自長沙區氏,也算是劉景的鄉黨,在沒有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劉景又有什麼理由殺他呢?

吳碭亦就此打住,目光望向南方,交州軍大營唯有那裡保持完好,幾乎沒有戰鬥痕跡。

駐紮在那裡的,正是之前充作張津爪牙的數千鬱林漢夷,他們從始至終都在隔岸觀火,當戰事一有結果,立刻遣使來降,將牆頭草的本性展示得淋漓盡致。

吳碭問王彊道:“明府,對這些人,該當如何處置?”

“如何處置?”王彊平淡無奇的臉上,瞬間充滿陰鷙狠戾之色,冷笑道:“這還用問嗎,自然是誅其魁首,收其徒衆……”

吳碭下意識皺起眉頭:“二十多個魁首、渠帥全部殺掉?”

王彊微微頷首道:“這是自然,諺雲:‘除惡務盡。’這次若不將他們全部殺掉,很難說下次外敵入侵時,會不會有人抱有僥倖心理,再度背叛投敵。”

吳碭雖覺王彊殺戮過重,但他說的也有道理,當即不再多言。

區景因腿上有傷,難以騎馬,直到天亮才坐着鹿車回到交州軍營地,拜見王彊。

兩人泛泛聊了一會,王彊讓他安心養傷,隨後便將他打發。

城外的喊殺聲令布山百姓徹夜難眠,好不容易捱到天亮,百姓紛紛出門打探情況,得知太守王彊率兵夜襲交州軍,不但全殲其軍,連交州牧張津亦被擊殺,百姓登時瞠目結舌,呆若木雞。

午後,王彊在城中設宴,遍邀布山各方,慶祝勝利。

宴上王彊突然發難,坐殺新降魁首、渠帥二十餘人,並隨從三百人,直殺得整個宴會現場血流成河,受邀賓客無不大駭。

隨後王彊派兵直入軍營,斬殺不服,接管漢夷兵五千餘人,王彊從中挑選三千精壯,收入麾下,剩下的人則悉分諸將。

(本章完)

第62章 拔刃第29章 承諾第205章 失望第121章 王粲第211章 計劃第428章 突圍第309章 終抵第109章 難題第242章 三爵第405章 防疫第217章 牀弩第123章 赴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63章 攬才第347章 鬱林第501章 彭虎第327章 西鄂第321章 瀏陽第523章 南下第399章 攻城(3)第482章 預言第60章 跋扈第245章 巡視第197章 喜事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332章 徐庶第214章 定計第383章 李嚴第191章 計議第494章 戰臨第33章 示衆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52章 週歲第395章 悲涼第447章 高義第359章 八月第405章 防疫第383章 李嚴第104章 軍法第423章 戰死第71章 洗手第39章 自負第466章 射策(上)第66章 徙邊第63章 突襲第260章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06章 桃李第513章 斬當第427章 身當第486章 主力第97章 目的第230章 敗走第255章 後續第234章 耀功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82章 圍攻第46章 馬周第59章 嚴肅第246章 名字第229章 鳴金第129章 雙戟第371章 慰問第472章 失策第434章 伏擊第298章 歸來第335章 十哲第64章 擒獲第528章 惡氣第322章 馬鞍第195章 韓廣第111章 歸來第28章 暢談第507章 占卜第290章 可惜第191章 計議第525章 劉曄第79章 命案第178章 來接第345章 騎兵第26章 市樓第425章 中箭第512章 伏兵第135章 歸來第439章 文聘第39章 自負第35章 馬周第517章 古樟第150章 開戰第49章 醫聖第346章 青綬第494章 戰臨第241章 蔣琬第71章 洗手第78章 曬書第126章 六禮第483章 定議第436章 託孤第464章 上書第305章 內附
第62章 拔刃第29章 承諾第205章 失望第121章 王粲第211章 計劃第428章 突圍第309章 終抵第109章 難題第242章 三爵第405章 防疫第217章 牀弩第123章 赴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63章 攬才第347章 鬱林第501章 彭虎第327章 西鄂第321章 瀏陽第523章 南下第399章 攻城(3)第482章 預言第60章 跋扈第245章 巡視第197章 喜事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332章 徐庶第214章 定計第383章 李嚴第191章 計議第494章 戰臨第33章 示衆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52章 週歲第395章 悲涼第447章 高義第359章 八月第405章 防疫第383章 李嚴第104章 軍法第423章 戰死第71章 洗手第39章 自負第466章 射策(上)第66章 徙邊第63章 突襲第260章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06章 桃李第513章 斬當第427章 身當第486章 主力第97章 目的第230章 敗走第255章 後續第234章 耀功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82章 圍攻第46章 馬周第59章 嚴肅第246章 名字第229章 鳴金第129章 雙戟第371章 慰問第472章 失策第434章 伏擊第298章 歸來第335章 十哲第64章 擒獲第528章 惡氣第322章 馬鞍第195章 韓廣第111章 歸來第28章 暢談第507章 占卜第290章 可惜第191章 計議第525章 劉曄第79章 命案第178章 來接第345章 騎兵第26章 市樓第425章 中箭第512章 伏兵第135章 歸來第439章 文聘第39章 自負第35章 馬周第517章 古樟第150章 開戰第49章 醫聖第346章 青綬第494章 戰臨第241章 蔣琬第71章 洗手第78章 曬書第126章 六禮第483章 定議第436章 託孤第464章 上書第305章 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