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丁酉新政

“鐺鐺鐺鐺……”

“出來了出來了!”

三月初三,隨着一陣喧囂聲,等待殿試成績三日的諸多學子們終於看到了皇榜張貼的過程。

隨着“永樂十七年丁酉科殿試金榜”這一行字出現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安靜向下看去……

【呂宋金山、陸愈,第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

【福建長樂、李馬,第一甲第二名,賜進士及第】

【雲南隴川、江淮,第一甲第三名,賜進士及第】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需要扶持幾個能對付楊士奇的人。

與此同時,關注他們的一些官員士紳也紛紛向他們投來橄欖枝。

陸愈的內容主要從軍事、經濟、民生和君臣關係、君民關係多個方面來講解。

相比較他,自幼在養濟院長大的陸愈就差了些,身材堪堪五尺五(約176cm)。

“賜座,好好說說你們想去隴川和車裡的理由。”

顯然,陸愈已經看到了大明工人羣體的壯大,而這是他當選狀元的主要原因。

提起林粟,亦失哈忍不住笑了起來,朱高煦聽後也跟着笑道:

例如雲南雖然蠻荒之地,但滇西隴川一帶卻有許許多多被流放過去的江南文人,能拿到手也不奇怪。

放在後世來看,陸愈的這篇文章看上去中規中矩。

這其中,讓朱高煦感到詫異的,便是狀元陸愈同樣選擇了雲南,並且選擇了環境惡劣的車裡府。

朱棣如此說着,朱高煦也點頭認可,隨後作揖:

“如答卷般,在車裡均田地,種植適合當地的作物,發展屬於當地的手工作坊,招撫移民。”

玉米和土豆已經被鄭和、陳瑄帶回,所以林粟早早就在朱高煦的授意下,在五原、九原一帶種植起了土豆和玉米。

不過對於他的話,朱高煦卻皺眉道:“車裡雖然是朝廷很重要的戰略和經濟要地,但當地漢人根基淺薄,而且戰事還未平定。”

“不過在此之前,你們還是暫時返回驛館好好休息,等待四月初的朝廷任命吧。”

這份身材放在百姓之中自然高挑,但放在注重外表的官員中,就顯得有些平凡了。

“此外抽水機的事情也傳到了九原,林粟那廝知道了抽水機的事情,也叫囂着讓朝廷給他抽水機,而且一要就是一百臺。”

朱高煦詢問起了關鍵點,亦失哈點了點頭:“平安派哨騎找尋,果然在殿下您標註的地方找到了煤礦,而且開採難度不算大。”

以他過往的經歷,朱高煦不相信江淮不善隱藏,也不覺得他野心很大。

車裡的鐵礦儲量很高,不管是出口給老撾還是暹羅、甘孛智等國,亦或者是用作雲南的鐵路建設,都能變相帶動車裡的經濟。

朱高煦毫不吝嗇的給出賞賜,亦失哈聞言也連忙作揖應下。

面對陸愈那精美如印刷的原卷,先前還在叫囂的許多考生紛紛閉嘴,而站在人羣之中的陸愈也瞥了一眼左右,隨後低着頭匆匆離去。

“下教令,賞蘇門答臘銅山一座給任禮、王驥。”

“這倒是……”朱棣突然被喚醒,這纔想起了自己已經沒有空閒的妹妹和女兒了。

感受到目光,江淮也將自己準備做的事情交代出來。

江淮的野心比陸愈還大,或者說江淮不善隱藏,對於自己的想法,他完全信任朱高煦,將想法全盤而出。

林粟想要抽水機,估計是想用修建水渠,挖掘水井,然後用抽水機來抽取地下水,通過灌水沖洗、引洪放淤等手段來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鹽分,以此改良土地。

“您可別浪費苗子,我覺得這幾個苗子都不錯,要是被選成駙馬,人家可不一定高興。”

自解縉被殺,胡廣等人遭受打壓,楊士奇毫無疑問成爲了江西官員官職最大的幾人,並得到了推舉。

雖說朝廷已經有了“抗瘧粉”,但一個缺乏漢人的地方,註定難以發展,更別提這個時代的車裡傣族並不好相與,時常有戰亂髮生。

“嗯。”朱高煦應了一聲:“這兩個都是有才幹的人,只要駕馭好了,對朝廷還是有利的。”

只是今日一見,那高逾六尺的外表,實實在在彰顯了這位殿下的模樣。

狀元陸愈二十三歲,探花江淮二十一歲,兩人的年紀即便在這個時代,也絕對算不上是成熟,因此面對兩人,朱高煦主動開口道:

陸愈是抓住了這些重點,纔敢選擇前往車裡任職。

其字體看上去規規矩矩,實際卻暗藏鋒芒,不提答卷內容,單說這份書面就能擠進二甲,更別提其中內容了。

“拿來!”聽到王瑄有急報,朱棣還以爲麓川有變。

與他一樣離去的,還有奪得探花的江淮。

當然,爲了彰顯朝廷並不是看不上他們,因此朱高煦也給了他們選擇的權力。

爲此,他特意召見了陸愈、江淮,而李騏由於選擇福建爲官,故此朱高煦沒有召見他。

在江淮和陸愈腦海中,朱高煦雖然創造了南下擒龍的戰績,可世人都以爲他是一副儒將的模樣。

當金榜張貼,圍觀的學子們頓時炸開了鍋,人們不敢相信狀元、榜眼、探花分別被人口稀少的呂宋、福建和雲南摘到手中。

面對陸愈和江淮,春和殿內的朱高煦坐在位子上,仔細打量着這兩位緊張的年輕人。

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朱高煦的老爹朱棣……

朱高煦提起了楊士奇,這個他故意放過,卻有把柄在他手上的江西官員。

朱棣有些生氣,朱高煦聞言卻作揖道:

“今年呂宋出過舉人嗎?”

大明朝還從未出現過類似王驥這般勇猛的文臣,對此朱高煦也十分高興,但同時他也對王驥的做法很滿意。

【臣對皇帝陛下:臣聞聖人之治天下,未嘗不以稽古爲道,今天下有變,不應以稽古爲道,當行新道,不以……】

這其中,不少人還在努力說服自己,例如福建雖然經過幾次遷徙而人口稀少,但畢竟出過好幾年的前三,今年能出現也不例外。

朱高煦詢問亦失哈,亦失哈聞言點頭道;“廣西參議徐碩毛遂自薦左布政使,至於右布政使則是無人自薦。”

“你這隴川伯恐怕早就等着了,金榜纔剛剛張貼,他就迫不及待來要人了。”

清化一戰,王驥比起其它文臣多出了軍功,雖然還不足以封爵,但朱高煦總能想到辦法讓他封爵。

“臣以爲,治理隴川與陸狀元的思念差不多,而隴川爲臣所出生的地方,當地完全可以種植桑樹、甘蔗來發展紡織、糖業和酒類商品。”

不過到了清代,隨着玉米、土豆等作物出現,漢人對這一地方的開發就開始重新步入正軌了。

“這廝以爲抽水機很好生產,倒是真敢開口。”

他的心思,被朱高煦看得一清二楚。

民生如何推動,百姓日子如何變好,陸愈則是以修建道路、堤壩等各類惠民措施,以及因地制宜的對各州府縣制定不同的經濟種植來提升百姓收入,制定工人的保障政策和律法等等……

“哈密的耕地數量不說增長十倍,但增長几倍是不成問題的。”

“這個夯貨……”

部份可耕種的低降水高蒸發的地區,黃河水灌多了,土地很容易鹽鹼化,所以很難開發。

“滇西之地十分重要,先前我看江淮答卷的時候,便覺得他有才幹,本想把他列爲二甲,但二甲之中確實沒有比他內容新穎的人,故此只能將他列爲探花。”

經濟上,他鼓勵朝廷將海外金銀作用於百姓,並且爲了防止豪強富戶及吏員從中作梗,最好派遣官員監督錢糧去向,是否落實到了百姓手中。

面對他的小心思,朱高煦也不揭穿,只是頷首將目光投向了江淮。

例如軍事上需要開疆拓土,但需要開有效之疆土,而非無效之疆土,國家實力的使用要慎重,應當把國家擁有的強大實力與靈活的均勢政策結合起來,以更好地實現國家目標和利益。

當下車裡府尚未平定,甚至缺少漢人,饒是朱高煦都覺得疑惑。

“滇西有隴川伯,故此臣纔想前往車裡。”陸愈身爲狀元,自然第一個作揖發言。

爲了發展車裡,遷徙人口是肯定的,而當下漢民少土民多的局面也會被改變。

“對了,雲南左右布政使有人毛遂自薦嗎?”

“如父親所說,探花做知縣着實有些屈才,因此兒臣想將幹崖、隴川、南甸合併爲隴川府,任其爲隴川知府。”

二人畢恭畢敬的回禮作揖,隨後在殿內太監端來椅子後才小心翼翼坐下。

做完這一切,朱高煦這纔將目光放到了西北和海外。

哪怕到了土默特入駐河套並修建板升城,蒙古人在河套依舊是半農半牧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以放牧爲主。

朱高煦也沒能想到江淮能進入前三,要知道狀元、榜眼、探花都是進翰林的存在,將其中一人下放,不免會讓人覺得皇帝不喜這人。

說到底,車裡對於大明朝控制八百大甸和老撾宣慰司都十分重要,因此朝廷肯定會投入足夠的資源來發展當地。

朱高煦目光看向了陸愈與江淮消失的方向,顯然這兩個人也有一定的才幹,也可以倚重。

【渤海安東、張渤海,第二甲第一名,賜進士出身】

“如此一來,隴川就能依靠蠻莫的大金沙江進入小西洋,進而將商品販賣到天竺、河中、帖木兒及崑崙洲等地。”

不過對於當地來說,沼澤遍佈、地溼苦寒的地區依舊無法耕種。

由於年末他便要即位,因此朱高熾和朱高燧便沒有返回封地,而是在北京休息,等待自己即位後再返回封地。

“爹!”見朱棣對自己愛答不理,朱高煦勸導道:

他們從剛纔入殿開始就隱晦觀察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東宮殿下,說實話,他與他們印象中的那位很不一樣。

“我記得他,調他去做雲南吧,另外四川的蹇義也是時候拔擢了。”朱高煦迴應道:

“南京需要一個留守的尚書,拔擢蹇義爲南京戶部尚書,兼南京吏部尚書,負責江南考功及稅收。”

二千三百多字的答卷如果翻譯爲白話文,那足夠翻譯出上萬字。

可問題在於,人口不過二十餘萬,常年連舉人都出不了的呂宋,憑什麼能拿到狀元這第一名!

一時間,所有人都產生了不服的心理。

在他們離開後,身旁的亦失哈這纔開口道:

“只不過哈密人力不足,恐怕無力開採煤炭。”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覺得有些頭疼,興許就連王瑄都不曾想到,江淮居然能奪得探花。

“殿下,臣以爲,朝廷需要好好經營中南,而經營中南,又以滇西及滇南爲主。”

“即便任職,以朝廷的消息來看,車裡漢人也不過百來戶,相比較漢人,當地土民卻人口數十近百萬,你以爲要如何治理?”

在朱高煦的打算裡,四十歲的孫鋮是一個,三十九歲的王驥是一個,而現在……

想起王瑄那憨厚朴實的臉,興許只有朱高煦和楊展知道這廝有多腹黑。

爲一個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業去打仗,對一個大國來說是不相稱的,也會帶給本國百姓難以承受的痛苦,使得國家被藩屬孤立。

“不會吧!”

想到這裡,朱高煦詢問道:“王驥在交趾乾的怎麼樣?”

按照歷史上的情況來看,楊士奇足足活了八十歲,而如今他不過五十一。

嘖嘖幾聲,朱棣這纔開口道:“那就算了。”

“去吧去吧。”朱棣擺擺手,朱高煦見狀也退了下去。

“謝殿下!”

他之所以敢於提出修建鐵路的事情,恐怕身後有王瑄這廝的身影。

“雲南隴川,說不定是當初被流放的那羣人……”

“對啊,狀元、探花怎麼會是呂宋和雲南考生?”

站在他面前,饒是當下大明朝最驍勇的平安、瞿能等人,都不免顯得有幾分勢弱,更別提江淮和陸愈這樣的文人了。

似乎早就預料到了考生們的舉動,朱高煦特意讓人貼出了陸愈的殿試原卷,並在一旁張貼出來。

“不過就河套的情況來看,如果有抽水機配合,那確實解決許多問題。”

“殿下,這江淮身後估計有王瑄的影子,倒是那陸愈心思縝密,奴婢有些看不清。”

“是不是弄錯了?”

當地基本都是熱帶雨林氣候,地形也十分複雜,想要治理這種地方,還真得花費大代價和大力氣。

“探花做知縣,虧他想得出來。”

【直隸蘇州……】

面對朱高煦的勸導,朱棣自顧自呢喃道:“這李馬不太好聽,堂堂榜眼怎麼能以牲畜做名字呢,給他改名爲李騏。”

洋洋灑灑二千三百四十六字的答卷,字體爲小楷且工整,通篇沒有一個多餘的墨點,令人看上去只覺賞心悅目,沒有任何不舒服。

這樣的情況,正是朱高煦想要看到的。

陸愈三言兩語說完了自己的想法,但這並非是他真心想說的所有。

在朱高煦隱晦的注視下,二人緩緩退出了春和殿。

江淮還好,雖然是農奴之子,但父母被解放的比較早,從小也算不上缺乏營養,因此身材也能達到五尺六(約180cm)。

“王驥得知消息,當即與交趾城指揮使任禮率騎兵五百疾馳山南,調度兵馬大會諸將,集結戰兵五千交予任禮,任禮不負衆望,率五千戰兵擊垮黎利所部,大破殺數萬,斬首一萬六千餘級,黎利倉皇逃竄。”

“陛下,隴川伯王瑄有急報。”

時至三月中旬,天氣已經漸漸變暖。

亦失哈說出擔心,朱高煦卻不在意道:“等抽水機運抵,平安就可以利用坎兒井和抽水機好好灌溉哈密田地。”

說起王驥的勇猛,便是亦失哈這樣隨朱高煦南征北戰的存在都忍不住讚歎。

只是當班值太監急匆匆將急報帶來,朱棣打開一看後,他這才古怪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話音落下,當即便端起了茶杯,二人見狀也知道這是逐客,於是紛紛起身作揖:“臣告退……”

“回殿下……”聽到朱高煦詢問,亦失哈報喜道:

“傅讓領兵進入雲南對臨安府和廣南府、車裡進行改土歸流後,長山之中的黎利集結數萬長山蠻進攻清化。”

文官不得領兵,這是早早定下的規矩,而王驥雖然調度兵馬,但這都是在與任禮協商過後做出的安排,並不算違反規矩。

“哈密的煤礦尋到了嗎?”

“這件事你自己看着辦,我還是覺得應該先讓他進入翰林,然後再下放。”

他們各自返回驛館,隨後便被衙門鑼鼓笙簫的給叫出,官員們與他們交代了幾日後入宮的事宜,討了個彩頭後便紛紛離去。

一個大國有別於小國的基礎,就是極致的國家利己主義,而不是浪漫主義。

“這個月和下個月的抽水機率先發給林粟,但事先和他說好,我要看到河套的耕地得到提升,不然明年的抽水機他就別想要了。”

“另外空下來的四川右布政使,調派楊士奇前往擔任。”

“按照西廠的消息來看,黎利傷重退回長山,雖然最後沒死,但也落下了病根,需要休養數年才行。”

在留京爲官、擇地就官的兩個選項中,大部分進士選擇了留京爲官,唯有七十六名進士選擇擇地就官。

“伱現在前往雲南,恐怕還需要在昆明或臨安府待上一年半載,才能前往車裡任職。”

“況且,幾個妹妹都已經有了婚嫁,您現在就算想嫁,也沒有人選啊!”

但具體的,還是得看他們能在雲南幹出什麼樣的政績才能做出決定。

“隴川沒有直達蠻莫的驛道,只能繞道南甸和幹崖,依靠西江鎮進入蠻莫,如此一來距離便有四百餘里。”

“當地氣候乾燥,儲存糧食也極其方便,按照平安的奏疏,未加工的糧食可以儲存五年之久,這是一件好事。”

朱高煦提出了問題,要知道車裡府的管轄面積可比後世的西雙版納大出了一倍。

“五十臺抽水機如今抵達何處了?”朱高煦詢問抽水機運輸的情況,亦失哈聞言迴應道:

“五十臺抽水機從元宵後出發,如今已經運抵蘭州,頂多七月就能運抵哈密。”

“可若是修建一條直通蠻莫的驛道,兩者距離就能縮小到不足一百里。”

“奴婢領命……”王彥果斷應下,與此同時的殿外也有班值太監前來傳信。

“王驥見狀,率十餘名護衛追擊,使用馬槍擊中黎利。”

因此能夠對付楊士奇的人,自然要比他活得長,這樣才能保證江西不會再次擡頭。

“你們的提議各有道理,朝廷也會給予一定的支持。”

正因如此,除了擁有河流的幾塊地方可以少量開墾耕地,其它地方根本無法種植作物。

“此外,臣聽說了鐵路的事情,如果朝廷可以支持隴川修建一條直通蠻莫的鐵路,那隴川也會成爲雲南賦稅大縣,對朝廷控制三宣六慰有極大幫助。”

不過不管倆人如何,相較於朱高煦,他們都顯得“渺小”。

武英殿裡,朱高煦對坐在位置上的朱棣勸導,只因朱棣想從其中尋出一個人來做駙馬,而且他把目光投向了狀元陸愈和榜眼李馬。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辦法,因此朱高煦短暫的思考後也決定要對河套地區給予支持。

河套在這一時期還是以荒漠戈壁植被稀少的草原爲主,少數可耕種的地區及其依靠水利設施,更多地方靠機井打地下水,而且可耕地的鹽鹼度極高,土地十分貧瘠。

“既然如此,那兒臣先去春和殿操作,父親您稍許召大哥和老三前來敘舊便是。”

可是放在這個時代來看,陸愈的這篇文章中,最大亮點就是希望制定工人的保障政策,而在他之前,歷朝歷代雖然也注重工人權益,可從未有專門制定一套保障政策及律法的手段。

幾日後,朱高煦將陸愈等人召入翰林,隨後又以雲南、廣西、廣東、湖廣、福建等地新政不穩,將此次的三百餘名進士下放地方。

“奴婢領教……”

見朱高煦這麼說,亦失哈笑着應下,隨後安排人給林粟準備抽水機去了……

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5章 洪武暮色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110章 佈局成功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119章 心態轉變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616章 地府始秦終明第539章 君子之澤第488章 欣欣向榮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396章 先甜後苦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465章 風浪不止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377章 明滅錫蘭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70章 何不燒煤第493章 癸卯貪腐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580章 洪熙始終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470章 洪熙元年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526章 扶危濟困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471章 西南事終第465章 風浪不止第540章 衣錦還鄉第558章 和光同塵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515章 天家無情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27章 積學有待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439章 祖傳畫餅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第83章 擅寡而長第346章 永樂五年第88章 晉府難安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132章 得隴望蜀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55章 道德者死第391章 大明孝子請假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346章 永樂五年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13章 大樹營內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530章 世界局勢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85章 試點江南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123章 北返建功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49章 傲雪欺霜195.第195章 北定南未安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60章 好事成雙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316.第316章 朱教習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7章 東宮名錄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66章 宮中密談第29章 二王相猜第57章 入宮覲見第17章 興亡百姓苦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
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5章 洪武暮色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615章 地府兄友弟恭朱高熾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110章 佈局成功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119章 心態轉變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616章 地府始秦終明第539章 君子之澤第488章 欣欣向榮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396章 先甜後苦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465章 風浪不止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377章 明滅錫蘭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70章 何不燒煤第493章 癸卯貪腐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580章 洪熙始終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470章 洪熙元年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526章 扶危濟困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471章 西南事終第465章 風浪不止第540章 衣錦還鄉第558章 和光同塵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515章 天家無情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27章 積學有待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439章 祖傳畫餅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第83章 擅寡而長第346章 永樂五年第88章 晉府難安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132章 得隴望蜀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55章 道德者死第391章 大明孝子請假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346章 永樂五年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13章 大樹營內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530章 世界局勢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9章 敲山震虎第385章 試點江南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123章 北返建功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49章 傲雪欺霜195.第195章 北定南未安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60章 好事成雙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316.第316章 朱教習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7章 東宮名錄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66章 宮中密談第29章 二王相猜第57章 入宮覲見第17章 興亡百姓苦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