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時辰過後, 阿天立方纔歸來,手中仍舊轉動玩弄着那匕首,似是愛不釋手的模樣, 對阿天孤說道:“族長已允諾此事, 令爾等明日一早出發前往員丘山, 待得到不死之藥, 便即刻離開桃都山, 不得有誤。”
三王子等人聞罷此言喜不自勝,再三道謝。
阿天立又道:“說來亦是湊巧,此番我前往族長處代弟求情, 族長一聽來意便斷然拒絕,不肯應允。後來見罷我手中所持匕首, 好奇之下借來試用一回, 切割待作牲禮之羊肉, 只道是生鐵打造之器較了我族所用之石刀,是鋒利無比, 心下方纔有些釋然。我又對他道你此番攜回不少方外之物,我等雖不識其名目,倒也頗爲實用,族人中有不少心儀這幹方外之物之人。聽罷這話,族長方放緩了態度, 信你心念族人;我又對他道風公子手刃兇鳥, 亦算對我族有功, 不可視若無睹, 知恩不報, 豈非於外人之前壞了我族之名聲。族長聞言,方纔允了此事……”
阿天孤聞阿天立講述事情經過, 對阿天立勸解之法很是佩服:“此番多虧仁兄機敏,愚弟實不及也!”
此事既定,衆人歇息一日,吃飽喝足,養精蓄銳。次日,阿天孤便親自引路,帶領三王子等人前往員丘山。
無啓國桃都山以北,有一河名喚黑水,黑水以東有一地名叫流沙,而那員丘山便位於黑水流沙之間。山下有一泉水名爲赤泉,而那傳說之中的不死之樹甘木則百地不生,惟生於員丘山上。
此番三人一狌乘良駒一路跋山涉水,穿過無啓國人聚居之地,向桃都山北部而去,朝行暮宿,兼程趕路,未過多少時日便已行至員丘山下。三人先行於山下尋找赤泉,此番在此尋找半晌,倒也覓到幾處山泉,然這幾處泉水彼此瞧來卻並無不同,不知其中哪一處方爲赤泉。
正束手無策之時,雲永心生一念,不禁脫口而出道:“若是朌坎大人尚在,只需召喚出這員丘山的山神詢問一回,便也水落石出、萬事無憂……”話至此處,方纔憶起什麼,忙不迭轉了話鋒,對三王子躬身拱手道,“殿下抱歉,屬下並非有意提起朌坎大人,觸動殿下傷心之處……”
三王子聞言則搖首道:“你不必自責,此番他既不在此處,我等便需依靠自己,總會有法尋出那赤泉所在。”
隨後三王子又向阿天孤打聽那赤泉可有其他特徵,阿天孤則道:“因鄙國之人無需藉助不死之藥便可起死回生,遂族人中瞭解不死之藥之人不多。鄙人曾查閱族中傳下的古籍,古籍中記載亦是些隻言片語,並無詳細描述赤泉特徵的文字……”
見阿天孤亦不知詳情,三王子頓時有些煩難,不知從何尋起,正值此時,卻聞一路皆是寡言少語的狌狌忽地開口道句:“吾雖不知詳情,卻聞赤泉泉如其名。”
三王子聞罷這話,暗自忖度一回,說道:“既是泉如其名,便定有那符合‘赤泉’二字的顯著特徵,我等只需細細探查,想必定有所獲。”
待三人就地食用了些乾糧,已是金烏西垂之時,三王子念及煋先生方纔之言,欲再行前往附近幾處泉水探查一回。這員丘山下共計三處泉水,分別位於正西、西南與正南方位。此番三人正位於西南方位的泉水附近,前往探查一陣,仍未發覺有甚特異之處,隨後只得棄了此處,轉向西方的泉水。此番只遠遠地眺望那泉水,三人便已驚喚出聲:“這便是赤泉,確鑿無疑了!”
只見西垂的日暮金光漫天,餘霞投於西邊的泉水之上,與泉水底部的赤色石塊交相輝映,將泉水映照得通紅炫目,宛如赤色綢緞一般,正是赤泉一名之由來。隨後三人又回想一陣,只道是之前來此之時未曾見到赤泉泉水呈赤紅之色,泉底雖有赤色石塊,然泉水本無顏色,若非日光投影,便也顯不出這般奇景來,遂惟有待日頭西斜,泉底赤石與西垂之日光相互映照,方纔呈現出這般需機緣巧合方能得見之奇異景觀。
三人見尋到赤泉,皆是喜不自勝,三王子隨即轉向身後跟隨的煋先生讚道:“先生果真博學多識,不愧智多星之名!待事成回了城中,在下定爲先生沽上美酒,供先生暢飲。”
那狌狌聞言面上神情甚是自得。
隨後三王子取出水壺,將赤泉泉水灌入水壺之中。待此間事畢,三人方牽着坐騎沿路上山。古籍之中記載,甘木惟生於員丘山向陽一面,而被陰之處則棵木不生。那甘木爲叢生,有節,表皮爲紫色,葉片具有肥厚白色的中脈,莖幹去皮可食,內含糖汁水分,甘木即由此得名。
此番三人沿南山徑向山頂攀登,待行至半山以上,便目見大片大片叢生的甘木。阿天孤從身上拔出匕首,砍下一截甘木,去皮嘗莖,只覺其汁甘美異常,方對三王子笑曰:“不錯,此樹正是甘木。”
三王子聞言大喜過望,隨即拔下匕首砍下兩枝甘木莖幹,按節分段,裝入布袋中帶走。又因此樹乃神木,亦不敢貪戀,遂只取幾段。
雲永從旁說道:“赤泉之水並甘木之莖皆已獲得,此行倒也順遂,可見殿下有上天庇佑。”
三王子聞言亦是感慨萬千,只道是令人起死回生本是逆天而爲,極其不易,艱難萬分,此番如此順遂便尋到不死之藥,大抵便是上天垂憐。如此念着,三人並煋先生正待沿來路返回,不提防未行幾步,便聞身後忽地傳來一個人聲,在道:
“站住,爾等何人?取赤泉之水並甘木之莖,是爲作何之用?”
三人聞聲,大吃一驚,忙不迭回過頭來,只見不知何時身後竟出現一模樣怪異之獸,生着豬身蛇尾八條腿,三王子忙拱手道:“在下是中土國三王子云寅,不知閣下是……”
那獸答曰:“本座乃這員丘山山神,千百年來,皆於此守護這神木聖水。”
三王子聞罷此言,隨即解釋道:“原是山神大人,不知大人光降,失禮之處還望見諒。我等取這神木聖水,是爲救人之用,非爲其他,還望山神大人垂憐人命,允在下將其帶回救心儀之人性命!”
不想那山神聞罷此肺腑之言卻道:“不可,本座守衛在此已逾千百年,便是爲守衛此間神木聖水,斷不可令人任意取走使用此物。”
三王子聽罷大驚:“大人之意,便是斷不允我等取走神木聖水?”
山神頷首:“不錯。將神木聖水放下,本座允爾等下山返回。”
三王子聞這話說得決絕,忙不迭跪下請求道:“此番還請山神大人開恩,素聞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帝亦是喜生不喜滅,在下等求藥,亦只爲救人之命,非爲其他……何況此神木聖水亦養育桃都山無啓國民,令該國能綿延千載,生生不息,遂在下等亦望能分沾此雨露之光,受此福澤……”
話已至此,那山神方纔解釋一回:“汝之言差異,天帝令吾在此守衛神木聖水,實爲守護世間萬物生與死之平衡矣……”
三王子聽罷大感意外,隨即追問道:“大人此言何意?”
那山神接着道:“所謂生與死之平衡,即生死有度,不可違逆其本身的規律與宿命;既不可濫殺以至生靈塗炭、萬姓死亡,亦不可任意復活,致使世間因生靈過多而難以承載。若不加以限制,衆生聞知此起死回生之法,豈不爭相搶奪,以至於貪得無厭,妄圖復活命該作古之人?……便如汝方纔所提之無啓國,無啓國人雖受此間神木聖水滋養,上天恩賜,方得如今這般死而復生之能;然亦非沒有代價,上天於賜予他們不死之力之時,亦剝奪了他們生育後代之能。遂無啓國人若遭遇絕對死亡,便無法復活,且國民將永無增加之可能……上天正是以此來維持世間生與死之平衡,令萬物生靈生死有序而又生生不息……”
三王子聞罷這話,支頤沉思默想一回,隨後毅然擡首,直視那山神說道:“聞大人之言,若能不破壞生死之平衡,便可追求起死回生,如無啓國之人那般?”
山神聽罷倒是大感意外,隨即反問道:“汝所言何意?”
三王子答曰:“既是維繫死生之平衡,便是有生有死,而生死有序,不可惟生不死抑或惟死不生。遂在下此番既願復活一人,則需以一命換取一命,如此則不會破壞生死之規則……”
那山神聞言頷首道:“不錯,正是此意。你若定要一人復活,則需另一人償命,如此方能生死有序。”
一旁阿天孤與雲永二人本不明三王子之意,待聞罷此言,心下方生出不祥之感:“殿下意欲爲何?……”
只聽三王子又道:“如此在下願以己之命,換取不死之藥!”
阿天孤二人乍聞這話無不大驚失色,忙不迭開口道:“這便是殿下欲以一命換一命之意?欲犧牲自己之命換朌坎大人起死回生?”
雲永又道:“不過祈求不死之藥,殿下何必做到這般地步?”
三王子聞言則轉向雲永道:“世間自有不可違逆之法則,生死亦是如此,這等法則是爲維繫世間萬物之生存,若輕易違反,平衡不在,萬物不存,遂我等此番亦需遵守。”
雲永則道:“殿下之言甚是,然即便偏要一命換一命,殿下又豈可輕易犧牲?便令屬下代殿下捨命,以復活朌坎大人!……”
不想三王子卻搖首對曰:“彼時是我令他喪命,正是我欠他之命;此生我所有未曾兌現的承諾,便由我之命,嘗他之情!……”
此番便是一旁阿天孤亦道:“此乃生死大事,殿下需三思而行!”
三王子聞言惟搖首不言。
正值此時,忽聞一個聲音傳來,在道:“殿下不可輕生,吾有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