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主動出擊

聽其言,耶律璟露出了一抹苦笑:“公之進策,與南院大王相類啊!”

“還望陛下,審時度勢以決之!”耶律琮拜道。

見狀,耶律璟嘆道:“卿等諫言,朕豈不曉!然而,如此國戰,遼漢之間,都是全力以赴。大遼鐵騎固然可以席捲南下,縱掠漢地,然漢軍又豈能無備。綜此前戰例來看,對於我軍剽掠,漢軍已有應對之法。

城池、山水,輔以步騎,再兼那些堅固的堡壘,足可對我軍形成鉗制。南朝戰法,有堅壁清野一說,大軍破關南下,如不能就食於敵,糧草如何維持,軍械如何補充?

即便,我契丹勇士,不以艱險,能夠克除萬難,銳意進取,給漢軍造成重大殺傷,又如何能控制自身的損失。深入其境,征戰能還者,又能有幾人?”

從耶律璟的這番話中,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他憂結所在。既能看出其利處,但又顧慮重重,而最大的顧慮,就怕功難竟,目標難成,而損失過大。

畢竟,耶律璟此番動員的,極大部分,都是契丹本部人馬,這些部族,都是遼國真正的統治根基。不要因爲他們是胡人,就真把他們當未開化的野蠻人來看待,同樣是顧惜傷亡的。

當然,似耶律撻烈、耶律琮者,提出的策略,於遼國而言,確實有可取之處,也更適合他們。但是,策略是好策略,就是有些理想化,想要實現,達成其想要的效果,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行軍打仗,尤其是這種國戰,並不能一廂情願,漢軍也不會被動挨打,在硬實力方面,經過十多年不懈軍事發展的大漢,確實是強過他們的。

而事實上,在此戰早期的時候,遼軍所採取的殺掠幽燕的策略,是取得了不小效果的,田舍被毀,生靈塗炭,百姓只能縮首避難於城池、堡壁之中。

雖然在兩方的纏鬥激戰的過程中,漢軍取得了不少戰果,殺傷不小,但不可否認的是,遼軍確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就目前來說,幽燕地區的百姓,給漢軍作戰提供的有效支持已顯匱乏,丁壯可以參軍,統一編入丁役,賣勞賣力。但是,還有更多的老弱婦孺,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爲負擔。

但爲何沒能擴大,一是漢燕軍隊積極對抗,河北邊軍及時支援。二則是,當時遼軍在南面佈置的軍力不足,實力不夠。

這也是前文所提的,在應對大漢北伐之事上,準備不足,屬於倉促應對。在遼國君臣的規劃中,漢遼戰爭,當由他們發起,卻沒料到,漢軍突然地更改國策,大舉北伐,在主動性上,落了下乘。

等遼國這邊動員得差不多了,漢師已然北上,以極爲強勢的姿態,步步緊逼。使用遼軍這邊,陷入被動,從大局上,一直跟着漢軍的節奏在走。這個過程中,遼軍不是沒有反抗過,幾次派騎兵,主動出擊,就是爲了打斷漢軍的壓迫與緊逼,只是結果不如其意,被強硬地頂回去了。

到如今,漢軍大股部隊,已然強勢北進,逐步封鎖方便遼軍進出的幾道關口,留給遼軍施展的空間,也明顯不足了。

總結得來說,就是漢軍成功地實現了先發制人的目標,以致遼軍,進退不得,處境尷尬。

而綜合各方面的情報,再加上這段時間諸文武的意見,耶律璟對於如今遼軍的處境,雖然認識還不算特別清晰,但終有所得。

別看遼軍,也實實在在動員的三十萬軍,但人員良莠不齊,戰力參差不一,並且也是分散應對。河東的漢軍,由耶律撻烈去對付,兵馬少不了,遼東及灤平營那邊,也徵召了不少人,但是,不足大用。真正靠得住,能夠用以對付漢軍主力的,還只有燕山一線的二十來萬軍。

而如果讓耶律璟梭哈一把,將這些兵力投放到漢境,這個決心,有些難下。畢竟不是一個賭徒,而對於遼國而言,雖然形勢顯蹙,但仍未傷筋動骨,還不到賭國運的時候。

沉吟良久,耶律璟看着耶律琮,說:“即便朕遣大軍入關,今漢師重兵雲集幽燕,如何突破其封鎖?就南口的漢軍,如何突破?河北雖說一馬平川,然那千山萬水,又豈是處處可度?”

“公既然提出此等方略,如何實現,也有所考量吧!”耶律璟問。

聽耶律璟這麼說,耶律琮表情並不輕鬆,面上露出一抹遲疑,而後嚴肅道:“陛下,今漢軍對我,已成扼頸之勢,久峙則必於我不利,當此之時,唯有以堅定無畏的魄力與決心,打破之!”

“說下去!”知道他還有後文,耶律璟一揮手。

見狀,耶律琮不由精神一振,指着居庸關方向,說:“陛下,臣建議,主動出擊,進攻南口的漢軍!”

看了遼帝一眼,耶律琮將他的想法盡數道來:“臣仔細探查過,漢軍雖發大軍北上,即便合燕軍之衆,算上鄉兵民勇,不足五十萬,其中戰兵不足其中一半,這是可以肯定的。

刨除此前與我軍交鋒傷亡者,剩下的人,一部分東調,對付我灤平之師,再刨除各城關、礙口的駐軍以及保障糧道者,集於幽州者,只有三十萬左右。

而這三十萬衆,乃是此番漢軍北伐最主要的力量。其若集結一處,正面對敵,我們縱使傾力以對,勝算也不大。

然而,漢軍以其勢雄,而分兵來攻我城池,卻給了我們各個擊破的機會!幽州三十萬漢軍衆多,密雲那邊十數萬人,南口十萬,餘者悉在幽州。

南口漢軍,雖有十萬之衆,但正旅戰兵,絕不超過五萬步騎,甚至更少,實力並不如其表現出來的那般雄厚,否則,也不會在搶佔南口後,便採取防禦姿態。

倘若,我們能集中精卒,發起突襲,一舉消滅這支漢軍,則戰局必然得到徹底扭轉!”

聽其言,耶律璟下意識地提了口氣,盯着這個老將,對他胃口之大,略顯詫異。

凝眉沉思幾許,耶律璟問:“公有信心擊敗之?”

“臣不敢言必勝!”耶律琮乾脆地答道:“但我軍有三大優勢!其一,我軍兵力雄厚,精卒勁旅在此,可以十三萬之衆,全力攻其雜合之兵;

其二,我知敵,而敵未必知我,此番陛下秘密率衆東來,消息未擴散之前,發起突擊,可出其不意;

其三,漢軍在南口的防禦佈置,雖則堅固,但難稱面面俱到,尤其是得勝口方向,其並未起到足夠的重視。可遣精兵,自得勝口出擊,繞襲其後,兩面夾擊,可收奇效。”

聞之,耶律璟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目光逐漸變得冷峻起來,沉聲說:“漢軍素強於守,前後交鋒下來,大遼在其軍陣寨壘上,吃的虧不少了,往往能結死陣,強抗我數倍之軍!”

看得出來,耶律璟實則已經動心了,耶律琮慨然道:“漢寨雖固,唯督將士,全力拼殺!值此國戰,國人當效死力,豈能畏難退縮!”

見其豪情,耶律璟表情反倒越發沉凝起來,埋頭沉吟。大帳內的空氣都變得緊張起來了,時間彷彿過得異常緩慢,耶律琮也不打擾遼帝,他也知道,這畢竟不是個容易下的決定。

良久,耶律璟遽然而起,一揮手,正色果斷道:“那就打!”

聞言,耶律琮面色鄭重:“陛下,兵貴從速,還當速作調遣,臣以爲,可於今夜發起進攻!”

耶律璟卻道:“不急,公可暫與諸將,籌劃進攻,秣馬厲兵,做好準備,朕急調文德之師,全數東來,全部投入進攻!”

聽其言,耶律琮微愣。耶律璟則道:“既然決定出擊,何需留力?南口有漢軍十萬之衆,我即以兩倍兵力,攻襲之。如此,即便幽州漢軍來援,亦不懼之!”

對於耶律璟能有這等魄力,耶律琮是又驚又喜,拱手感慨道:“如此,我軍更添勝算!”

商定大事,心頭的糾結,得以放鬆,耶律琮看着遼帝,又忍不住說:“陛下,出擊之事,是否再與諸大臣商議?”

聽其言,耶律璟平淡的語氣中,透着點強勢:“其餘諸卿,朕來說服!”

“是!”

再度行了個禮,耶律琮準備下去籌劃出擊細節,似乎想到了什麼,再拜:“陛下,值此艱難,正當用人之際,臣有意,向陛下舉薦一人!”

“哦?”見其狀,耶律璟微訝,伸手示意了下:“何人得入公眼?”

耶律琮直接道來:“于越耶律曷魯之孫耶律斜軫!”

“耶律斜軫,那個放蕩子啊!”聞言,耶律璟不由笑了。 шшш✿ttκǎ n✿¢O

耶律斜軫和耶律璟算是同輩兄弟,如今年紀還輕。見遼帝的態度,耶律琮道:“陛下,耶律斜軫雖然年歲不盛,但性機敏,放蕩只是其不羈表面,實爲國家難得的人才。能任事,尤擅兵略。前者溫榆河之戰,漢騎急追,臣就是聽取他的建議,設伏於南口,斬殺敵騎上千。此番,出擊方略,臣以其參贊,多獲益處......”

聽耶律琮這麼講,耶律璟也嚴肅了些,想了想,說:“倘若如此,朕倒要抽時間見見!”

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487章 “驚喜”第40章 郭黨俊傑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81章 廝殺漢第157章 劉老四第174章 帝崩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6章 異見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85章 少壯派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05章 河北局勢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417章 輕狂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9章 獨眠孤館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86章 戍卒之心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69章 愛將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80章 博弈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8章 濮州案(1)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344章 打個賭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45章 剝削者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82章 瓦橋關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
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487章 “驚喜”第40章 郭黨俊傑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81章 廝殺漢第157章 劉老四第174章 帝崩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16章 異見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85章 少壯派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05章 河北局勢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417章 輕狂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9章 獨眠孤館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86章 戍卒之心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69章 愛將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80章 博弈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8章 濮州案(1)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344章 打個賭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45章 剝削者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82章 瓦橋關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