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過鄴都

馬蹄勻速踩過披着白霜的雜草,騎在馬上,前行間,郭榮的身形微微顛簸晃動。身邊只數騎相隨,作爲鎮寧軍使,一鎮節度,郭榮的出行排場就如他的穿着一般,很是簡單。

“除了當初災情緩解之際,屬下可從來沒有見過使君心情如此這般愉悅!”樣貌英俊的潘美驅馬跟在其側,笑着對郭榮道。

“唔?”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面頰,郭榮微笑着問道:“仲詢也能看出我的心情了?”

潘美點頭道:“溢於言表!”

舒了一口白汽,郭榮恢復了威嚴之色,說:“仲詢且說說,我喜從何來?”

“使君難道欲以此考我?”潘美頓時應道:“我雖然見識鄙陋,面君之際,卻也能看出,天子對使君的親信看重,那是引爲心腹股肱之臣啊!”

瞥了潘美一眼,郭榮面上並沒有多少意外之色,只是眼神輕忽地閃了下,以一種莫名的情緒道了句:“榮寵之甚,令人惶恐,我與郭氏何以爲報啊......”

郭榮的聲音很低,潘美沒有聽得太清楚,不由投以疑惑的眼神。

郭榮似有思慮,又看向另外一側面龐間尚流露出稚嫩之色的馬仁瑀,少年表情嚴肅,似在學平日的他,不過耳朵豎起,聽得認真。

潘美與馬仁瑀都是兩年前郭榮被外放澶州之時,投奔從軍,爲郭榮慧眼所察,發掘于軍中,收在帳下,以爲親信。潘美年紀比郭榮小個幾歲,但爲人沉穩有度,有主見,辦事極有條理,跟着郭榮的時間漸長,凡事也多有不俗的見解。

至於馬仁瑀,年紀則更小,追隨郭榮的時候還不滿十五歲,個性豪邁,厭學好武。不過悍將之資已顯,經過兩年的成長,膂力大增,十分驚人。

郭榮對這二人,很是看重,常帶在身邊,悉心培養。

把着繮繩輕打在馬頸,郭榮想了想,對二人說道:“你們跟在我身邊已有兩年,澶州雖爲大河重鎮,然處大漢腹地,天下雖則破碎,以如今漸寧之國勢,卻實無多少用武之地。仲詢素有智略,仁瑀勇武過人,皆當世俊傑,再跟在我身邊,只恐耽誤了你們。我意舉薦你們至東京禁軍爲將校,謀個出身,建立功名......”

郭榮言罷,馬仁瑀當即便急了,臉漲得通紅,大聲問:“使君這是欲趕我二人走?我二人若有過錯,還請使君明言,必改之。還請使君收回成命。”

馬仁瑀與潘美,都是早爲郭榮的能力、氣度所折服,對其突出此言,都是有些不解。

相較於馬仁瑀的直白,潘美要冷靜些,皺着眉想了想,道:“使君莫非另有考量?還是與此番面聖有關?”

看着凝神思慮的潘美,郭榮對其機謹不由暗贊,卻無意做過多的解釋。不管如何,爲二人謀個晉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見郭榮不肯言明,潘美又道:“我二人如今就是使君帳下一走卒,不名一文,縱使到了東京,恐怕也難有出頭之日。如欲建功立業,只怕還不如跟在你身邊,賺剿匪擊賊、保境安民之功!”

“正是!仲詢兄說得是極!”馬仁瑀趕忙附和道。

顯然,潘美與馬仁瑀都不想離開郭榮這個恩主。

對潘美的考慮,郭榮直接擺擺手,道:“我父乃樞密院主官,權掌軍機,我去信一封,請照看,難道還怕安排不好你們這兩小子?”

說道這兒的時候,郭榮面額間不禁浮現出了少許的沉凝,似乎有所顧慮。

潘美與馬仁瑀張口還欲言語,被郭榮擡手止住,嚴肅地道:“我意已決,二人勿再作推搪之語。再者,昨夜我已於天子面前舉薦你們,陛下亦允之。難道你們欲力辭,讓我犯欺君之罪?”

“這......”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郭榮這麼一說,潘美與馬仁瑀對視啞口,面露不捨,卻是不敢再多言了。

人無近憂,必有遠慮。郭榮自是個十分聰明人,平日間與其父郭威的書信往來之間,也有對郭家的探討。他父子二人,一內一外,掌重權,備受榮寵,外臣之中,聲勢顯赫,莫過於其者,已爲人所議論。

正因於此,他父子二人卻是不約而同地,想要低調小心。此番面聖,看得出來,劉承祐對他的態度沒有多少變化,甚至親厚更甚於從前。但是,這並不能掩飾劉承祐那“親善”表象下,越加深厚的城府,越加不可捉摸。

昨夜與天子秉燭常談,暢聊軍政,劉承祐輕描淡寫之間,無意中展現出的自信強勢與不容置疑,那種強烈至吞吐天地的野望,而今回憶起,仍舊曆歷在目。

當初辭別之時尚且呼之爲殿下,再見之日,已成陛下。這,大概是前後最大的區別了。

......

過鄴都,入元城。

這是劉承祐北巡以來,第一個進入的城池。鄴都留守高行周率屬下文武齊迎,劉承祐這回沒有拒絕,稍擺排場,畢竟北來,顯示他皇帝的存在感,也是政治目標之一。在鄴都這樣的重要城池,刷存在感的效果會大得多。

爲表對老岳父的信任與榮寵,劉承祐邀之共乘御輦,一同進城。高行周以尊卑有別,力陳辭以拒絕,但耐不住天子的強硬,感動感激之間,恭敬而上鸞駕。

在簡單修繕過的鄴宮之中,劉承祐接見文武將吏,察問軍政,關注民生,又當衆發表了一番以“爲政之道與爲君之道”爲中心思想的言論,激勵上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又下詔,找了一批涵蓋鄴都百業的百姓入宮,親自接見,溫言問對民情生活,使之盡陳問題難處,用以作爲他今後施政的參考調整......

當然,以上只是形式上的事情。

入夜,自鄴宮御宴上歸,高懷德告了個假,親自扶着老父回府。攙着老父,明顯能夠感覺到,高行周的身子骨並不如此前那麼硬朗了。畢竟,年紀大了,隱傷反覆,又有軍政俗重之務勞形。

原本喜悅的心情,盡化作關切之言。

落座後堂,高行周望着身着禁軍軍甲的兒子,直接問道:“你妹妹如何了?”

“有孕已八月,歲末當可臨盆,父親將有天家外孫了......”

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54章 聘納郭女第75章 按*不動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68章 西縣第270章 立場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無題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309章 衡釀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85章 浮雕第230章 主動出擊無題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13章 分食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38章 回宮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06章 倒趙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694章 鹽州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10章 坦白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4章 巡遊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416章 尾聲第380章 開寶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720章 靜默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52章 聽政3第345章 剝削者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85章 異心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73章 被逼無奈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68章 機遇第68章 湖南亂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0章 喜訊第465章 遼奸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4章 監國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
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54章 聘納郭女第75章 按*不動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68章 西縣第270章 立場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無題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309章 衡釀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85章 浮雕第230章 主動出擊無題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13章 分食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38章 回宮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06章 倒趙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694章 鹽州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10章 坦白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4章 巡遊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416章 尾聲第380章 開寶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720章 靜默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52章 聽政3第345章 剝削者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85章 異心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73章 被逼無奈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68章 機遇第68章 湖南亂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0章 喜訊第465章 遼奸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4章 監國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