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

“諸如此類若是太平了,大漢何得安享太平?”劉皇帝再度強調了一遍,爾後看着趙普,道:“此議此論,就定下了!”

“是!”趙普更沒多話說了,只能俯首聽命。

劉皇帝則一副意猶未止的模樣,對趙普繼續指示道:“這也是今後朕對大漢周邊國度族部的態度,也當是朝廷今後攘外安內的基本政策。卿領政中樞,當爲表率,引領羣僚,予以落實!”

“臣明白!”趙普表態道。

當然,他也確實開始琢磨了,這還只是劉皇帝表露出的一種意願與態度,如何化爲政策,加以執行,卻需要他更費神了。

至少,如何傳達,如何做得隱晦,拿出一套怎樣說得過去的說辭,是需要動些腦筋的。在垂拱殿,只是他們君臣議政,但是,場面上終究還是不能像劉皇帝這般,赤裸裸地表態。

畢竟,劉皇帝這番言論,鋒芒畢露,攻擊性太強,也實在不符合中原王朝一貫的理念與風格,與中庸持重相悖。

並且,有失大國風度,有傷君德。劉皇帝的意思很直白了,這欲亂四圍以求自安,背後手段,四處拱火,這是怎樣的行爲,用句大不敬的說法,小人之舉,唯恐天下不亂。

當然,趙普可不敢將這種看法說出來,也沒人敢,相反,趙普也不是看不出其中的奧妙與好處。

只是,事情總有其兩面性的,趙普同樣也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處處點火,那會不會引火燒身,若四面不寧,大漢居其中,又真的能穩坐釣魚臺,獨善其身?

對於這一點,趙普也難有個結論,甚至難以說出個對錯來。而此時他能做的,也只是遵循皇帝的意志做事。

趙普是個極有主見的人,這些年,向劉皇帝也有不少進言,但終究是分事情的,像此事,劉皇帝都擺明了態度,他也沒有必要去爭取,甚至連那點顧慮都沒有講出來。

未來如何,在這種對外政策下,今後大漢周邊會是怎樣的一種形勢,誰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大漢自身不出問題,穩定航行,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這一點,也是當下劉皇帝以及趙普致力要做到的!

“對了,一年多以來,國家多事之秋,趙卿主掌中樞,兼顧內外,憂深勞苦,朕甚是感動,未加褒賞,心實有愧。”扭頭,劉皇帝言辭真誠,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樣。

對此,趙普意外之餘,也當即表示道:“陛下言重了,爲國爲民,何談勞苦!”

“旁人只見到沙場上的榮耀與戰功,如何知曉幕後之人的辛酸與勞苦,北伐議功,榜上無名,但朕可記得你的功績!”劉皇帝肯定地說道:“也該當予以犒賞!這樣,徐熙此番送到你府上的禮物,朕做主了,直接轉賜與你,以茲嘉獎,再接再礪!”

“朕的宰相,豈是些許黃白之物,就能動搖的!”劉皇帝又補了一句,意味深長:“朕自有犒賞!”

聞言,趙普略感納罕,但雙目中閃過一抹深思,很快反應過來,拱手道:“臣拜謝陛下恩典!”

同時,在他眼神深處,也有少許的感激之情。趙普是個多智明理的人,也知道當下自己的處境,可以說,他是大漢歷任宰相之中,根基名望最淺,而面臨阻礙最大的一員。

而徐熙獻媚,這種事情,也是最容易引人攻訐,被人拿來做文章的,哪怕他處置得及時,也難免惹上幾分騷。

但是劉皇帝以此施賞,則不只是爲了犒賞,更是爲了給他站臺背書,讓別人息了用此事對付他的可能,甚至於,今後諸如此類的手段,在劉皇帝這裡都難以打擊到趙普了。

一個態度,就能爲趙普避免許多無謂的攻訐,減輕其壓力了。與劉皇帝交換了一下眼神,只覺是如此明亮,如此溫和,趙普屬實有些感動。

當然,這份感動也只是一剎那的事,很快就恢復了平日的深沉。稍加考慮,趙普主動推拒:“臣感激涕零!然,臣不敢受賞,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不待劉皇帝發問,趙普便解釋道:“諸部司衙,臣僚職吏衆多,未嘗有不盡力者,臣薄有苦勞,又豈敢獨攬功勞,忝受賞賜!”

“天子的賞賜,豈有收回的道理!”聞之,劉皇帝微微一笑,目帶深意地看着趙普:“不過,趙卿所慮,也不無道理,朕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對於內外臣工,辛苦盡職者,也該有鼓勵。

聽聞此番徐熙進京,攜帶有大量貢資,既然同意議和,朕就照單受納了。不需收入內帑,也不必上繳國庫,朕再從內帑拿一部分錢帛,合在一起,賞賜職吏,以示慰勞。”

聽劉皇帝這麼說,趙普再度起身,道:“臣代諸職掌者,拜謝陛下恩澤!”

“至於具體的授賞名單,就由趙卿主持擬定吧!”劉皇帝又補了一句。

聞言,趙普心頭一動,應道:“是!”

老臉之上,難以掩飾心頭的驚訝,皇帝這是要做什麼,趙普心中閃過一抹疑問?趙普自認如今自己的權力不小了,可以說是歷任首相實權最重的人,劉皇帝此舉,似乎又是給他一個施恩羣臣,收買人心的機會。

趙普如今在朝廷內部,當然已經形成了以他爲中心的政治勢力,但同樣,不服他,或保持中立的羣體,仍舊大有人在。

劉皇帝呢,這是要繼續加重他權力,提升他影響的意思,而通過此舉,趙普也足以再招撫一部分官吏,引爲臂助,劉皇帝給這個機會,他就有這個手段。

一番思慮,就將此事對自己的益處想清楚了,但是,注意到劉皇帝那平和卻總給人高深莫測之感的劉皇帝的面龐,那股壓抑感也再度充斥其心。

劉皇帝的信任與重視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從他過去二十多年的坐朝經歷來看,對宰相的態度,始終是有所保留的,哪怕幾度放權,但最高權力始終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然而如今,卻如此擴大自己的權威,享受如此深重的恩遇,自然需要付出些什麼。皇帝大方分權,所爲者何,顯然是要做事,要體現出價值來的。

幾乎不用太多費神,趙普便回味過來,大抵就是爲了支持自己近來加速醞釀的改革措施了。而其中,不可避免地對上勳貴這個龐大的階層。

在趙普腦海中,情況儼然清晰起來了,皇帝在此事上的態度,總是顯得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偏向自己是感受得到了。

因此,趙普也平添幾分信心與底氣,哪怕他是趙普,也不是真正的無所畏懼的,伸展手腳的同時,難免沒有遲疑與徘徊。

而不得不說的,這樣一來,自己的餘地也不多了。路,或許是自己選的,而劉皇帝要推上一把,並且截斷退路,只能朝着一條單行道前行。

如若偏離,劉皇帝會糾正,如若放棄,那麼面臨的或許是劉皇帝的打擊了。有那麼一剎那,趙普忽然真正明白自己在宰相位置上的使命了......

心中也不免生出些許的苦澀,高坐宰堂,發號施令,威風八面,曾經一度認爲已是以天下爲棋盤的棋手。

然不知覺間,劉皇帝似乎已經構造一盤棋局,自已以及那些勳貴、重臣,都已深陷其中,執棋手仍是高居寶座的皇帝。

這種恍然的覺悟以及莫名的情緒,迅速被趙普壓制下來,定了定神,再度恢復安然。不論如何,有一點趙普是心裡有數的,哪怕勳貴階層再龐大,再恐怖,但就當下,最恐怖的,只有劉皇帝。

和別人作對,結局難料,但與劉皇帝相逆,那麼下場一定!

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13章 晉王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772章 處置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59章 亂情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8章 楊蘇還京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707章第75章 按*不動第108 狀元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40章 郭黨俊傑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82章 矛盾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79章 勢孤危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41章 “戲言”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95章 遼帝第329章 遊市第80章 京觀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77章 小賢王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60章 “暴斃”第1775章 調整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52章 聯姻第12章 方略第418章 洗禮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398章 換個思路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9章 新官上任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6章 軍中俊才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31章 功成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752章 放手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72章 太子妃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14章 大朝會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40章 農民苦第129章 叔父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85章 異心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27章 延州事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
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13章 晉王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772章 處置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59章 亂情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8章 楊蘇還京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707章第75章 按*不動第108 狀元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40章 郭黨俊傑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82章 矛盾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79章 勢孤危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41章 “戲言”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95章 遼帝第329章 遊市第80章 京觀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77章 小賢王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60章 “暴斃”第1775章 調整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52章 聯姻第12章 方略第418章 洗禮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398章 換個思路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9章 新官上任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6章 軍中俊才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31章 功成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752章 放手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72章 太子妃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14章 大朝會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40章 農民苦第129章 叔父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85章 異心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27章 延州事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