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

推薦同爲南明題材的《永曆四年》:

永曆四年,陳文出現在大規模抗清運動行將終結的浙江。面前是華夏有史以來最爲兇殘狡詐的敵人,而身邊卻是一羣豬一樣的隊友,孤獨的穿越者決心重新開啓在明朝中後期被截斷的軍事近代化道路。自此,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

前鋒營和蒙古兵敗退下來後,不需鳴金,歸德總兵劉忠和南陽總兵張超便將手下的兵撤了下來,二人下到山腳時,遠遠看到都統納海正鐵青着臉看着他們,想到先前挨的鞭子,二將心下頓時不安,害怕再次捱打,可不敢就此離去,只硬着頭皮上前。不想,納海卻是沒有再鞭打他二人,甚至連句責罵的話也沒有,只冷冷看着他們,半響,帶着戈什哈打馬飛奔中軍大帳而去。

望着納海遠去背影,劉忠和張超齊齊看了一眼,目光中都是狐疑之色,不知這火暴脾氣的滿州都統怎的變了性子。身後山腳下有響動聲傳來,二將回頭一看,臉色也是難看,卻是山上的太平軍正將戰死的河南營兵屍體往山腳拋落,甚至連那些受傷的也不放過,一個個擡起不顧對方的苦苦哀求就這麼兩人合力向下拋去,令得這些傷兵被活活摔死。

敗退下來的河南營兵就這麼眼睜睜看着同伴屍首被太平軍扔下,無奈而又絕望,有相熟的這會也只能是落下幾滴淚,卻是說什麼也不敢上去救人的。漢軍也垂頭喪氣的撤了下來,只剩下三百多人,協領蔡元豐氣鼓鼓的從劉忠和張超身側經過直奔中軍大帳而去。未過多久,便有簡親王的戈什哈前來傳令,命劉忠和張超速至中軍大帳軍議。這命令讓劉忠和張超心頓時直跳,唯恐納海和蔡元豐在簡親王那裡告了他們狀,親王一怒之下要砍他二人腦袋。可害怕歸害怕,二將卻是不敢不去。如難兄難弟般耷拉着腦袋忐忑不安的趕往中軍大帳。

路上,張超甚至對親兵吩咐了後事,交待他們萬一自己真被正了軍法,自己的家產便由次子繼承。至於那個早年管不住胯下鳥和丫鬟生的長子,分他些田產便是。

直隸營兵和潮州營兵也退了下來,不過卻是比河南營兵退得要慢一些。

河南兵退下來時,通州總兵張膽和代戰死吳六奇指揮潮州兵的副將張先勇還在指揮手下朝山上攻去,一度將太平軍逼退。直至發現只剩他們孤軍在戰鬥後,張膽才無奈下令退兵。

通州兵一退,潮州兵獨木難支便也跟着退下,真定兵本就是傷亡慘重,數百殘兵當下在遊擊蔣隆的帶領下也撤了下來。撤退時,那嚷着要爲叔父報仇的少年通州兵叫蘇納領人追上,舉刀反抗時突然聽到蘇納口中喊出的滿州話,那少年兵嚇得失手扔掉武器,如見鬼般往山下狂奔,結果一腳踩空摔了下去。身子落在一根被砍斷的樹尖上,“噗哧”一聲便將他穿了個通透。

那少年死前尚用兩手朝山下的同伴揮舞,口中喊着是“是大兵,是大兵,賊寇裡有大兵!”

......

撤下來後,通州總兵張膽和潮州副將張先勇便接到了命令趕到中軍大帳,受傷的真定總兵楊鎮威也在親兵的架扶下趕了過去。楊鎮威趕到時,中軍大帳已經擠滿了滿州、蒙古、漢軍、綠營大小將校數十人。沒有人說完,所有人都在默默看着統帥定遠大將軍濟度,等着大將軍發話。

楊鎮威因爲失血過多。臉色蒼白,在親兵的架扶下仍是有些不穩,濟度見了,便叫戈什哈去取自己的躺椅叫楊鎮威躺下。此舉讓楊鎮威感動萬分。鼻子一酸竟是抽泣了起來。他這一抽泣,卻讓邊上的前鋒營第三佐領西圖紅了眼眶。

前鋒營四個牛錄1100餘兵現在只剩百餘人,都統季達禮戰死,四個佐領就只剩西圖一人,傷亡不可謂不慘重。那真是慘敗啊,真正的慘敗。前鋒營自組建以來還從未有過一敗,不想今日卻敗得如此慘,連皇帝御賜的軍旗都丟掉了。想到這,西圖更是悲切,直差在這中軍大帳嚎哭起來了。

蒙古正紅旗固山額真蘇日勒的臉色也難看得很,他是察哈爾人,其始祖顧爾布什,原系蒙牛夸爾誇貝子。後金奴爾哈赤時,顧爾布什率部衆投歸後金,被奴爾哈赤封爲“駙馬”,將部屬之衆成立佐領,編爲蒙古左營。

天聰年間,經洪太三次大規模征討察哈爾,漠南蒙古大部分歸順後金,洪太便將屬於滿洲八旗之外的原有蒙古牛錄再加上新來的內外喀喇沁蒙古合編成八旗蒙古,初時人數只七千八百多人,現蒙八旗連同外藩蒙古有牛錄112個,兵丁餘人。蘇日勒是順治六年得授正紅旗固山額真,也是此次南下蒙古兵統帥,其部是抽調兩紅旗所屬的16個牛錄,共5800兵。

自福建南詔入廣東以來,蒙古兵先後在黃岡嶺、北山村和太平軍騎兵交手兩次,第一次折了80餘兵,第二次則是折了200餘兵,兩戰傷亡316人,不過與之交手的太平軍騎兵傷亡人數比蒙古兵還要多些,這使得自蘇日勒以下的蒙古兵對於太平軍都持了輕視之心。然而今日這一戰卻是讓蘇日勒和那些蒙古將領再也不敢輕視太平軍,蘇日勒更是爲部下的傷亡感到肉疼。

隨前鋒營入山口的3個蒙古牛錄兵有1300餘人,活着退回來的只剩四百多人,佐領阿勒塔都叫太平寇嚇掉了魂,這會喝得爛醉如泥,若不是念着他從前也立下不少戰功,蘇日勒險些將阿勒塔給殺了。

通州總兵張膽因爲第一次攻山時曾不顧真定兵擅自後撤,所以很害怕濟度會追究自己的責任,故而低着頭埋在後面,不敢讓濟度看見自己,和他同樣埋在後面的是歸德總兵劉忠,南陽總兵張超,二人在第一次進攻失敗後頗是有些保存實力,出工不出力的意思,自然也害怕被追究。代領潮州兵的張先勇卻徑直站在蒙古佐領拉克申的旁邊,他們潮州兵已經盡了力。提督大人都戰死了,若渡度還要追究他們的戰敗之責,怎麼也是說不過去的。

25歲的定遠大將軍濟度並沒有追究部下的戰敗責任,也沒有要拿誰腦袋開刀的意思。而是坐在案桌後面望着桌上的地圖怔怔發呆,那樣子就好像老了幾歲似的。濟度不說話,帳中誰也不敢吱聲。清軍大營一片安靜,靜得連微風輕吹大旗的聲音都能聽得到。

這一仗損失太大,綠營連同滿蒙漢各軍。總計傷亡足有五千餘人,加上被太平軍伏擊的烏真超哈炮兵,傷亡不下萬人,南下大軍幾乎去了一半。如此大的傷亡卻仍沒有攻破玄武山的太平軍防線,這讓諸將都不知怎麼辦,玄武山一日被太平軍扼守着,大軍便一日得不到糧草供應。

軍中存糧只十日,若是十日後玄武山還在太平軍手中,那大軍便只能活活餓死了。

事關大軍存亡,總不能沒有人開口。納海站了出來,再次提出應回師攻打守軍兵力較少的陸豐城,取陸豐糧草以化解糧草短缺的危機,爾後再決定是否奪回糧道。納海的提議放在前幾日自然應者寥寥,因爲那陸豐城也不是好打的,前番攻城傷亡了千餘人,卻連城頭都沒上過。在沒有火炮的情況下,單以人命攻城實是智者所不爲。可今日這一戰,納海的提議卻是立即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現在看來。和地形更加利於太平軍的玄武山相比,還是陸豐城更加好取些。

諸將正議論着,參領宜爾圖帶了個前鋒營傷兵進來,卻是太平軍放他回來。要他帶話讓濟度立即投降的。

“賊秀才要本王降他?”

濟度再是頹喪,也不可能因戰事受挫而失了鬥志,他是大清的簡親王,身上流的是老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血液,是大清議政王公大臣會議的次座,是平遠大將軍!更重要的是。他是愛新覺羅!

不過是敗了兩陣,可濟度手上依舊有萬餘大軍,其中騎兵還有數千,周士相卻放人帶話要他投降,也是狂妄得可以。此舉讓濟度的臉瞬間脹得通紅,那是被蔑視,被羞辱所致!

“整兵再戰,本王與賊秀才誓不兩立!蘇日勒,叫你手下的兒郎都上,本王的戈什哈也上,本王就不信這太平寇真是鐵打的不成!”

被激怒的濟顧不得連敗兩陣,軍中上下都是士氣低迷,竟然還要組織兵力再攻。

“王爺,使不得!今日軍心已喪,萬萬不能再戰了,太平寇佔着地利,兒郎們再是奮勇總是強不過那地形,我的人都是騎兵,叫他們去強攻這山口無疑叫他們送死啊!”

一聽濟度要他手下的蒙古兵都上,蘇日勒嚇了一跳,他手下現在還剩四千多兵,可有4個牛錄留在陸豐監視城中太平寇,眼下軍中完整的只有8個牛錄三千來兵。要是按濟度的意思叫這8個牛錄都上,萬一還是打不下來,那恐怕真是要元氣大傷了。

蘇日勒的話讓納海火了,一個箭步上前喝問道:“你的意思是你蒙古人的命比咱們滿州人的命更寶貴不成!....太平寇卡着咱們的糧道,不打?難道要等兒郎們餓得拿不動刀槍,走不動路等着那些賊寇來替我們收屍嗎!”

納海是滿州都統,蒙古人的主子,換在戰前,蘇日勒雖是額真,可卻是不敢頂撞這位滿州都統,但現在敗得這麼慘,前鋒營都快死光了,眼下就屬他蒙古兵最多,實力最強,他竟是生了底氣,頂撞納海道:“我不是說不打,只是今日打不得!滿州子弟性命固然寶貴,可我們蒙古人的命也不是那麼輕賤的!”

這話一說,帳中的蒙古軍官頓時哄聲一片,直把納海氣得直髮抖。蘇日勒爲了不讓自己的部下無謂傷亡,更是將漢軍和直隸營兵拉上一起,說他們都傷亡慘重,軍心士氣低迷,人也疲倦不堪,這會就是他蒙古兵願意上,綠營們也是上不得。

劉忠、張超等綠營將領聽了蘇日勒這話,大有知己之感,今兒這仗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打的,便是要打,也得休整兩天,把死人給埋了,要不然,士兵誰個有力氣有精神還敢往山上攻。可他們不敢出言附和蘇日勒,也不敢表態說自己的兵還能打,都悶在那不吭聲。

蔡元豐是漢軍旗出身,雖是八大家子弟,可現在是滿州主子和蒙古人爭吵,沒有他說話的份,也是小心翼翼的站在人羣中誰也不得罪。

“都給本王住嘴!”

濟度被蘇日勒和納海的爭吵氣得怒上心頭,一拍桌子喝道:“你們還嫌不夠亂嗎!是不是要本王死了你們才能夠安靜下來!”

王爺發了怒,納海和蘇日勒不敢再吵,雙雙閉口。帳中又陷入片刻寧靜,突然杜爾佑往外邁了兩步,朝濟度拱手施禮道:“怎麼打,還請王爺拿個章程出來,若王爺有了章程,我杜爾佑願親自領兵。”說完之後一聲不吭的又退了回去。

“三貝勒。”

濟度大是欣慰,可他能有什麼章程,蘇日勒不願領他的人進攻,自己縱然可以強逼,可結果很可能是蒙古兵不肯出力。

沉默半響之後,濟度也清醒過來,認識到今日再戰已是不可能,便開口吩咐叫諸將回去安營,做好防備太平軍襲營準備,是否再戰玄武山又或是回兵攻打陸豐城待明日再說。聽了這話,除滿州將領外,其他人都是鬆了口氣,尤其劉忠、張膽等綠營將領更是如蒙大赦般。

玄武山上,周士相走到正坐在地上休息的鐵人衛當中,找到那個斬殺了滿州都統季達禮的鐵甲兵,好生激勵對方几句後,尋思是不是要給鐵人衛們訓訓話,再振發振發軍心,便爬到一到大石上,揚聲大喝:“爾等爲何而戰!”

這一喝把瞎子李愣住了,暗道壞了,俺還沒把響應的人安排好,大帥怎的就開始了。

果然,一衆正在休息的鐵人衛被大帥的突然一問給呆住,竟是無人開口迴應,場面很是尷尬,頗是冷場,周士相訕訕一笑,看着瞎子李的目光十分不善。

突然,有一兵有些不安又有些緊張的站了起來,見有人起身,周士相大喜,瞎子李也是精神一振,求菩薩保佑這兵能說些激昂人心的話,如爲大明而戰,爲大帥而戰什麼的。

在周士相和瞎子李期待的眼神中,那兵憋了半天終是大着膽子說了出來:“回大帥話,俺不爲誰而戰,誰給俺肉吃,俺就給誰賣命!”(未完待續。)

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暴雨斷電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
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暴雨斷電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