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

正德看着手中的名單,手指微微有些顫抖,只見上面寫道:江西巡撫孫隧,副使許逵,御史王金,主事馬思聰,金山,參議黃宏,許效廉,布政使胡廉,參政陳杲,劉棐。僉事賴鳳,指揮許金,白昂,等等等。

正德說道:“他們都是大明的忠臣,是朕一念之差,害了他們。”正德之前還想就將這一場亂子,無聲無息的平息下去,但是現在看來絕對不可能了。他沒有想到他那位只會送禮的寧王叔,居然有這樣的魄力。真敢起兵造反。

這個時候,錦衣衛已經將南昌當日的情形,稟報了正德。

此刻寧王已經以皇太后密旨的名義,廢除正德年號,將南昌城中不服從寧王命令的官員,統統退出斬首。並大軍北上,號稱十萬,此刻正在進攻九江。一路上,官員望風而逃,寧王的進軍順利之極,可以用勢如破竹這四個字來形容。

因爲江西的中心就在南昌,在南昌的江西巡撫被寧王一口氣端了。整個江西已經癱瘓了,雖然各地還有忠於朝廷的官員,但是形不成合力了。

正德剛剛看的就是殉難官員名單。

“陛下,無須自責。並不是陛下之錯,”楊廷和本聲不想打草驚蛇的,但是正德理由非常之充分,楊廷和也不知道怎麼阻攔。而且楊廷和心中未必沒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無他,寧王當年在京城之中,遍撒金銀,楊廷和也不是沒有收過寧王的錢,即便只是成例,楊廷和也想這一件事情,悄無聲息的按下去。

只是發展到這個時候,說什麼也都沒有用了。楊廷和也無疑將所有責任都推到正德身上,一來沒有用,二來也不是爲臣之道。

楊廷和繼續說道:“臣以爲陛下讓寧王提前發動,也是有好處的。寧王受封南昌,已經數代,故而,寧王蕃在江西潛勢力之強,已經如同敵國,而寧王蕃也沒有能力輻射到江西之外,在江西之外與寧王作戰,對我們大有好處。”

朱彬看着地圖上寧王進軍的速度,幾乎是一日下一城,二日下兩城的速度。

這個速度太快了,幾乎就是行軍速度的極限,所以作爲一個打老仗的人,朱彬很輕鬆的判斷出來,寧王軍根本沒有打仗,或者是有內應,或者直接投降。

不過朱彬還是覺得,寧王早已佈置好的手段。

正德苦笑說道:“此刻寧王正在圍攻九江,朕還在山東,寧王軍順流之下,到南京也不過是一二日的功夫,一旦南京有失,就是天下震動。朕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臣願爲先鋒。”許泰大聲說道:“臣願意挑選精騎,晝夜不停,奔赴南京,南京本就是重兵雲集之所,且太祖修南京城堅固之極,臣敢立軍令狀,在陛下到達之前,如果南京有失,請斬我頭。”

朱彬大聲說道:“臣亦請戰。”

朱彬心中暗罵許泰狡猾。首先,九江本就是一座堅城,其次就是算是九江有失,南京在長江上游而是有屏障的。這屏障就是安慶。

安慶是長江上游重鎮,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攻破的。即便是安慶也有失。只要南京城中閉門不出,嚴查奸細,以朱元璋建造南京時的嚴苛,這南京城非經年累月的圍攻才能打下來。可以說只要能趕到寧王之前,到達南京,這一戰就是穩贏。

“好。”正德也知道,南京的重要性,也不廢話,說道:“許泰,這南京城就交給你了,到了南京城之後,要與魏國公精誠合作,一定要保南京城萬無一失。”

許泰大聲道:“臣遵命。”

正德立即讓人寫了聖旨,並讓楊廷和以內閣的名義附署之後。交給許泰。許泰立即下了船,一時間飄在運河裡面的幾十艘船靠岸了,千餘騎兵下了船,許泰稍稍活動一下,就快馬疾馳,向南而去,與他一起,就是身邊千餘鐵騎,這千餘鐵騎全部是一人三馬,一路上換馬前行,日夜不停。

正德看這地圖上蜿蜒的長江,說道:“朕還是擔心,長江水師的實力。”

大明的軍隊從南到北是越來越能打,南方的衛所在正德看來,完全不能用。而南京雖然有操江總督,有完善的江防部隊,但是現在這些軍隊,到底有多少戰鬥力,正德自己都不清楚,他說道:“先生,可知道,哪裡有軍隊,能直接增援長江水師?”

楊廷和皺起眉頭說道:“只能召沿海各衛所的海船入江了。”

不是楊廷和不知道海船與江船的區別,而是楊廷和沒有其他辦法了。無他,大明的水師也就那麼幾支,除卻海邊的各衛所有自己的船隻之外,也就只有長江水師,還有漕運水師了,不過漕運水師,是用來運輸的,哪裡有什麼戰鬥力啊。

能指望的也就是常年與海盜做戰的,海邊的水師。

楊廷和忽然想起來,說道:“好像,還有一支水師,就是雍國的水師。”

說實話,如果不是楊慎曾經在東雍待過一陣子,楊廷和就要將雍國水師給你忘記了。

“煌弟?”正德說道:“煌弟的水師不是新敗給了佛郎機國,他不是正在臥薪嚐膽,以圖報復的嗎?”

正德在朱厚煌身邊沒有少安排人,至少現在朱厚煌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正德的眼睛。

楊廷和說道:“佛郎機水師火炮犀利,船隻堅固。雍國水師雖然敗給了佛郎機水師,並不以爲雍國水師戰鬥力很差。而且,大明已經有了兩次藩王之亂了,再也經不住第三次了。”

正德默然。

從安化王之亂,到現在的寧王之亂。正德對宗室藩王,僅有的一點點的親切之感,消失殆盡、說實話,正德也不想再弄出一個雍王之亂。

所以正德才猶豫。

他能聽得懂楊廷和的潛臺詞,楊廷和想將朱厚煌乾脆拿下來,或者將朱厚煌消弱到,與一般蕃王一樣。

正德已經有一年沒有見過朱厚煌了。正德縱然想相信朱厚煌,但是皇帝的本能卻讓他不能相信任何一個人。

隨即正德將問題從是不是消弱雍國上面撥開,他心中暗道:“這一次平定寧王之亂,朕就要調動雍國的兵馬,看看煌弟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如果朱厚煌抗拒抽調他的兵馬,說不定正德就會乘着大軍將在江南的時候,順手將朱厚煌給消滅了。

如果朱厚煌對自己這個哥哥,還是以前那麼恭順,那就放過他吧。反正是海外荒島,多一個不多,少一個少。

正德眼睛之中神光閃動,說道:“好吧。傳令雍王,讓帶領雍王水師來南京助戰。”

楊廷和以爲朱厚煌已經採納了自己的意見,心中大喜、消除了雍國這個不和諧元素之後,大明就能再次走向正軌之中了。

消息傳得飛快,利用了錦衣衛的消息體系。不過三日工夫,正德才剛剛出了山東的時候,朱厚煌就受到了消息。

“陛下,要孤帶着雍國水師前去南京助戰。”朱厚煌對這陸完說道:“今日之事,孤該如何處理纔好?”

對於官場鬥爭,朱厚煌身邊的很多人都派不上用場,朱厚煌有時候在想,如果楊慎在就好。

楊慎對種種權謀鬥爭,有自己的看法。而現在沒有楊慎,朱厚煌只好向曾經的吏部尚書詢問了,能當上吏部天官,向來陸完的政治智慧應該不差。

陸完輕輕喝了一口茶,說道:“殿下想怎麼應對?”

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
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