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bookmark

百里無忌終究還是沒有如願親征,在安排好這些之後,他需要忙碌的是,納妃。

按行程計劃,段思聰將在七天內到達金陵府,而百里無忌冊封他爲大理王的儀式被安排在百里無忌納其女兒段佛音爲妃之前。

這是百里無忌故意安排的順序,這是向天下詔告,明國對大理的政治態度不會因爲皇妃姓段而有所改變,同時,也向大理各部落宣告,段氏的執政權是合法的,是得到明國朝廷認可的。

先冊封后納妃,因爲在冊封之前,段思聰是大理皇帝,那麼百里無忌將納的是大理國公主;而經過冊封之後,段思聰已經成爲明國藩國的大理王,是皇帝之下的一個明國臣子,那麼百里無忌納的就不是公主,也是一個臣子的女兒。

而百里無忌並沒有意識到,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百里康,再次發揮出他優秀的指揮能力,以三千之衆擊潰了三萬高氏叛軍,再次創造了他輝煌的戰績,與他自己在湘鄉——醴陵擊潰原馬楚靜江軍相比,毫不遜色。

而百里康的指揮風格,是以血換血,以命換命,每次百里康領兵作戰,可以說都是以血流成河來形容。

百里康擅長示人以弱,以性命換空間,以鮮血困惑、疲憊對手,然後集中局部絕對優勢,給對手以狠辣一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往往在百里康一擊之後,他的對手就算不被殲滅。也再無戰意,這就使得數千人俘虜數萬人這種天方夜譚之事,變成可能和事實。

百里康領兵前往瀾滄江前就已經取得了段氏朝廷軍的控制權。

其實百里康原本只要段氏軍進行佯動。在瀾滄江兩側爲自己打掩護。

但百里康瞭解百里無忌,在明國即將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不希望出現巨大的損失,特別是人員損失。

所以,百里康把本打算讓三千明軍去執行的任務,交給了三萬段氏軍。

這就造成了段氏軍幾乎全軍覆沒的後果。

段氏軍無論從軍械、士氣還有作戰意志上,是完全不能與明軍相比的。

明軍從它的前身黑旗衛時。百里無忌就刻意地在士兵心中種下“魂”的種子,而這種魂,遇強越強。見血發狂的。

所以,百里康才能如臂使指地以數千人俘虜數萬靜江軍。

否則,能一廂五千人的黑旗衛士兵性命去疲憊三萬靜江軍,換作別的軍隊。譬如眼前的段氏軍。或許還沒開戰就崩潰了。

一支好的軍隊就算是指揮官胡亂指揮,一樣能打出漂亮仗。

就象一支好的樂隊,就算是讓一個絲毫不懂音樂的普通人去指揮,它照樣能完美地進行演奏一樣。

而好的軍隊並不是取決於裝備,也不取決於糧餉,雖然這是兩個重要的方面,而真正所取決的是它的精神力量。

就算輸也要打痛對手,就算死。也要從對手向上撕下一塊肉的精神。

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這句話話糙理不糙,當一支軍隊如果真的文質彬彬,君子之風的時候,也就離覆沒不遠了。

軍人本就是一種特殊的生物,說是殺人機器,雖然有些難聽,但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是合格的軍隊,更稱不上是優秀的軍隊。

但段氏軍士兵卻遠遠達不到這種程度。

百里康出現的失誤源出於此。

兩天後,當百里康率三千士兵趕到瀾滄江東岸戰場時,段氏軍的上流防線已經數處被突破,防線岌岌可危。

百里康並沒有將三千士兵分散充作救火隊員,去填塞這些被突破的漏洞。

而是將這三千士兵集中一起,對瀾滄江中段的主戰場進行全力反擊。

三千明軍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東岸江灘,對已經上岸的高氏軍以全力反衝鋒。

既然高氏軍全線進攻,那麼無論從哪個點去堵截都不能夠抵擋住敵人的進攻。

將三千明軍分散,只能是給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與其這樣,不如集中兵力,將已經正面登陸江灘的高氏軍士兵趕下江去。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攻我全線,我反擊你必救的一點,這一點,就是你的主力,只要打痛你的主力,就算你的散兵遊勇突破瀾滄江防線,進入段氏軍縱深,也無法有所做爲。

百里康的想法很正確,以三千援兵,無論如何都救不了東岸的防禦。

只能猛擊敵人主力,打痛它,打退它,方纔能爲東岸段氏軍爭取一些喘息的機會,同時儘量拖延,爲明軍來援創造時間。

三千明軍如餓虎撲食般地衝向江灘的敵人。

可想而知,這些剛剛洗乾淨泥腿的“農夫士兵”,以多擊少對付段氏軍還能湊乎,但在明軍士兵雷霆般的打擊下,僅支撐了半個時辰,就崩潰了。

近萬已經登陸的高氏軍士兵,被三千明軍僅用半個時辰趕下了瀾滄江,而留在江灘上的屍體卻只增加了一千多具。

太多的高氏軍士兵選擇了跳下瀾滄江泅渡回西岸。

從而使得東岸得到了許多泅渡工具,這爲百里康的計劃增加了物資保障。

百里康知道,上次瀾滄江大戰中,徐守仁的軍情院士兵已經大規模地使用了炸藥,對段氏軍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那麼這次想要故伎重演,實現的可能性不大,作爲旁觀者,高方非常清楚火器的威力,必定對明軍的火器有了刻意的防備。

而火藥的天敵就是水,瀾滄江中唯一不缺的就是水了。

炸藥的使用需要預埋或者預設,百里康沒有那麼多時間進行埋設,對手也不會給他充裕的時間。

如此,百里康便無法在江上有效使用火器。

爲了揚長避短,發揮出明軍火器的威力,百里康決定反擊。

有了這些高氏軍退走時留下的泅渡器具,百里康有理由相信,憑藉着段氏軍三萬多人的全力反擊,必能爲自己的三千明軍打通渡江的通道。

百里康本來的任務是增援東岸段氏軍,防禦住瀾滄江,如果防禦不住,則儘量拖延敵人主力過江的時間,使得敵人延遲對大理府發起總攻的時間。

第五十二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一百零六章第七十八章第73章 南漢滅亡第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七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5章 都將於存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15章 旖旎風情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42章 國和家第五十一章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五十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三章第68章 活捉安思謙第42章 國和家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三十二章第94章 後院不能起火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章第八章第五章第一百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八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一百三十九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二十七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一百零六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九十四章
第五十二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一百零六章第七十八章第73章 南漢滅亡第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七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5章 都將於存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15章 旖旎風情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42章 國和家第五十一章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五十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三章第68章 活捉安思謙第42章 國和家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三十二章第94章 後院不能起火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章第八章第五章第一百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八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一百三十九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二十七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一百零六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九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