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bookmark

將六部去掉兵部,爲五部。

百里無忌一直要將軍隊獨立出來,獨立之後,兵部就成了一個空殼,不如去之。

而中書省事實上已經掌握了明國九成以上的權力,除了軍權。

只要中書省自己能擺平的事,已經不需要再來麻煩百里無忌了。

這也是百里無忌試探着將權力下放至中書省的想法,萬事總要邁出第一步,試試總比不試要好,萬一出現問題,手中的軍權能挽回一切。

而武官體系,百里無忌將其完全獨立出來,置軍機院,下設院令一人、院丞二人、軍機參謀若干。

以品級爲軍銜,各地駐軍最高指揮官爲指揮使,最多人數爲廂,轄五千餘人。

凡指揮使以上者皆集中金陵府居住,授品級銜,在軍機處供職,唯有發生戰事,得到皇帝授命許可,方可離京帶兵指揮。

品級設爲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從二品,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從三品,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加授安遠將軍;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從四品,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正五品,初授武德將軍,升授武節將軍;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升授武毅將軍;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從六品,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很明顯,軍職最高只到正二品,這也就是百里無忌認同樑震所說。武懾九州,文治天下。

以文治武,這是不可否定的鐵律。

但百里無忌不想yan割了漢人的血性之氣,所以將軍隊從文臣手下獨立出來。單獨設置體系,爲得是文官不得干涉武事。

文臣治內,武將對外,這是百里無忌理想中的方式。

同時,改編全國軍隊爲駐防軍、禁軍兩種,駐防軍只負責防禦守土,不承擔對外戰事。禁軍正好相反,不負責防禦國內,只承擔對外戰事。而各地駐防軍的數量總和必須與禁軍數量對等。

現有的四廂禁軍將東南西北四個城門改編爲御林軍,軍中將領不變。

特戰軍不在此列。單獨受百里無忌直轄。

這就是百里無忌想出來讓中央與地方相互牽制的辦法,從而使得五代以來,藩鎮作亂的現象成爲歷史。

而按照現在國內的軍隊數量,總計有三十萬左右,這就是說。駐守金陵府周邊的禁軍將達到十五萬人之多。

見四人傳閱之後,百里無忌微笑說道:“諸卿,一應諸事就交給你們了。”

“臣等遵旨。”

九月初一,船舶院院令楊實稟報,歷經三年多時間,兩艘蒸汽和州載建造完成,艦船載重較前兩艘更大。載員一萬人,物資更多,艦船兩側增加至單邊十六門四寸口徑火炮,並下水連續試航十天,無故障發生。

百里無忌將兩艘艦船分別命名爲“平幽艦”、“平雲艦”。

令彭曉杭州、溫州、福州、泉州、興王府等沿海州縣,招募熟悉水性精壯。擴建水師至四萬人,其中包括一萬五千水師,二萬五千水師步兵。

將隨艦船同行,進行登陸作戰的士兵正式從水師中獨立編組,稱之爲水師陸戰軍。並令立即進行整訓。特別是艦炮射擊訓練和步兵登陸訓練。

蜀廣政十四年,九月初九。

楚王百里無忌接受蜀帝蜀昶禪讓,在金陵府登基爲帝,定國號爲明,改元光復元年。

追諡百里無忌父親百里元望爲慶祖莊穆皇帝,母親朱氏爲莊慈皇后。

冊立高蓉蓉爲東宮皇后,冊立孟延意爲西宮皇后。

封百里憶韻爲越國公主。

拜樑震爲上柱國。

拜徐世銘爲左宰相,孫光憲爲右宰相。

所有黑旗軍指揮使以上官員皆被授以相應的軍階。

……。

周國皇帝郭威專程派遣使者送禮祝賀。

這讓百里無忌感覺非常驚訝,這稱帝不象是稱王,稱王還有可能歸附於周國,但一旦稱帝,那就絕了一統的可能,兩國之間最多也就是同盟,但更多的可能是敵人,而中原除了北漢,也就只有周、明二國了,這個時候,最可能的是敵人。

所以,百里無忌對郭威遣使來賀,感覺異常興奮,這也許表示着兩國之間還有和平解決統一的可能性。

但百里無忌隨即想到,郭威僅三年的壽命,這三年中統一的可能僅乎是零。

金陵城中,喧天的熱鬧整整持續了半個月之久。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使得這登基的慶典無休止的持續。

而此時,明國官員已經明顯意識到了一種缺陷,讓他們夜不能寐。

那就是,明國無太子。

皇帝膝下除了越國公主,竟然無子嗣。

這對於家國天下來說,是無法讓人心安的。

陛下後繼無人,成明國官員的一塊心病。

接下來的日子,百里無忌無數次被大臣們的奏摺惹惱,這些大臣都在上奏,希望百里無忌選妃,以興子嗣。

自己已經有了二位皇后,這生孩子的事哪是自己能說了算的,既然孟延意能生出女兒來,那麼百里無忌相信,這肯定不是自己的問題,而奇怪的是,蜀延意自從生了越國公主之後,竟再無一絲消息,而高蓉蓉,那是自始至終都沒有一絲消息。

百里無忌此時也在擔憂這個生理問題,這倒不是繼承江山的問題,而是百里無忌從自己的生理聯想到自己的壽命,如果到時沒有掃平周邊,爲中原百姓未來的好日子打下紮實的基礎,那不是白活了這一遭?

於是,百里無忌發佈了登基後第一道命令,令歸降的徐州原武寧節度使武行德率其所部,由金陵府出發,搭乘水師提督彭曉的艦船,攻取流求。

作戰計劃爲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佔領赤嵌(今臺南),然後駐紮整備,並由艦隊輸送補給和建築材料在赤嵌興建城池固守。

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九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十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二百六十五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九十六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九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九十八章第二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11章 寧江王第3章 高家兄弟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零二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九十九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九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十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二百六十五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九十六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九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九十八章第二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11章 寧江王第3章 高家兄弟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零二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九十九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