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bookmark

柴榮卻閉上了眼睛,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李谷只好起身奏道:“皇上。王樸之言不可聽,明帝雖然不會趁人之危,但一旦有了皇上旨意進京,情況就不一樣了,必然會鳩佔雀巢,到時悔之晚矣。”

王樸解釋道:“李相應當知道,若趙匡胤進京,開封依舊不保,與其這樣,不如送給明國,也能換得明國的支持。就算明國鳩佔雀巢,與趙匡胤比起來,明帝更能令人信服。”

柴榮突然睜開眼,看着王樸道:“文伯是鐵了心要追隨明帝了?”

王樸聞言大驚,趕緊跪下道:“臣對皇上絕無二心,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故臣方纔大膽妄言。只怪臣無能,沒有替皇上安國定邦的本事,請皇上治罪。”

柴榮眼中的精光漸漸收斂,他無力地說道:“文伯所說有理,朕不怪罪。只恨朕的身體……哎……,將周國江山給了趙賊到不如給了百里無忌。至少,他也當我是兄弟,這些年,周國也仰仗其不少好處,天下由他治理,朕也能放心……。”

柴榮越說越落寞,王樸聽得不自覺地流下眼淚,他哽咽道:“皇上,這只是防備萬一之策,如果趙匡胤能安分守己地駐守定難,或者念及與皇上結義之情,事情未必會到這一步……。”

柴榮微微搖頭,他不傻,趙匡胤等了這許多年,等得就是他的死亡。趙匡胤絕無可能會一念之仁放棄他終生的夢想。王樸所說的下策正是柴榮這些天來考慮的,柴榮知道,只要自己一死,周國就再無人能壓制得了趙匡胤,與其江山落入他的手中,不如送給百里無忌。以百里無忌的才能。也許周國百姓會活得更好。而自己的家室想必百里無忌也會安排好……,只可惜,自己再也看不到周國開疆擴土的那一天了。

“也許。這就是天意吧。”柴榮吶吶自語道。

柴榮突然轉向李谷,道:“辛苦李相。代朕捉筆,朕要立下遺囑,以備萬一。”

李谷一驚,知道柴榮已有決斷,於是趕緊取過筆墨,靜待柴榮開口。

柴榮讓李谷代筆,用意非常明確,遺旨中的每個字都是李谷自己所寫。那麼王樸之後行事,就能得到李谷的全力支持。

柴榮口述李谷執筆,李谷越寫越驚,他心裡已經知道,只要柴榮一崩,周國就要改姓了。趙匡胤縱然有三頭六臂,但要與明國百里無忌抗衡,恐怕也是螳臂擋車了。

李谷抽空望了一眼王樸,他知道,未來不久。他恐怕要仰仗這個曾經自己救助過的人了。

柴榮口述完了之後,他令王樸保管此囑,令李谷全力協助王樸。若趙匡胤真得揮師開封,則二人立即出使金陵,請百里無忌出兵相助。

另外,柴榮又親自給百里無忌寫了一封信交於王樸保管,信中希望百里無忌能善待自己的子嗣家人……。

柴榮在再三關照二人千萬保密之後,終於抗不住,沉沉睡去了。

夏州的趙匡胤這幾個月可沒有閒着。

他分別會晤了靈州的向訓、鄭恩,也私會了鳳翔節度使王景、靜難節度使折從遠。

趙匡胤不能算是忘恩負義之徒,這個時代的天下本就有能者居之。

趙匡胤當年就是當年“脅迫”郭威做皇帝的諸將之一。當將士們不管不顧,撕下一面黃旗上前就裹在了郭威的身上。衆人伏地山呼萬歲,場面何其壯觀。趙匡胤對這震憾性的場面刻骨銘心。從那時他就在醞釀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來這麼一出。

這與情義無關,只關乎成敗。

對於趙匡胤來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此權是兵權,但最好自然是皇權。沒有人能拒絕“九五之尊”的地位you惑,這是能掌控天下所有生靈生殺的至高權力。

向訓其實與趙匡胤並無二致,只是向訓並趙匡胤的雄心壯志,向訓不想背叛柴榮,但如果柴榮真死了,這就另當別說了。

而鄭恩卻沒有答應趙匡胤,對他來說,柴榮是他的二哥,趙匡胤是他的三哥,柴榮還活得好好的,他自然不會去幹這種謀反的事。在鄭恩心裡,他不想參和進這種兄弟相殘之事,能躲多遠就多遠。

王景沒有表態。

折從遠卻直言拒絕了,有了楊業在明國的這一條路,折從遠自然看不上趙匡胤了。加上這幾年明國蕩平遼國的氣勢,折從遠早已有意歸附明國,只是念及柴榮對自己不薄,才拖延着。

一轉眼,到了六月十九日。

這一天夜裡,柴榮病死滋德殿(五年前郭威也死在這裡),侍從衆人放聲痛哭,壯志未酬的柴榮魂歸空靈,從此不再醒來。

柴榮死後,範質等人在靈前擁立樑王柴宗訓即位,依然以明年爲顯德七年,以示對大行皇帝的崇敬。

同時大封文武,範質、王溥、李谷、魏仁浦依然做宰相,韓通遙領鄆州節度使,趙匡胤爲校檢太尉、定難軍節度使……。

之後,羣臣上諡,尊大行皇帝爲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等陵墓竣工後,將柴榮遺柩奉往慶陵安葬。

柴榮的死訊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剛至徐州正欲動身去開封的百里無忌於是停止了行程,返回金陵。

百里無忌本想去送柴榮一程,畢竟兩人爲結義兄弟,但考慮到趙匡胤,百里無忌不想冒這無意義的險,沒有了柴榮的開封府就如同一顆地雷,隨時都會爆炸。百里無忌對柴榮的死亡早有預料,而此時聞知,卻也五味雜存,有不捨、惋惜,也有一絲輕鬆……。

回到金陵府之後,百里無忌隨即令馮道代表自己去開封府弔唁。

與百里無忌心情不同的是,柴榮的那批手下也有一些人暗自高興。

柴榮活着的時候,誰也不敢多想什麼,柴榮那樣的塊頭,誰敢惹?現在他不在了,柴宗訓七歲的小娃娃懂得什麼。

如果不趁柴宗訓懵懂無知早早下手,等到他成年之後,黃花菜都涼了。()

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七十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二百四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四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零六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86章 醫署衛隊第三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第8章 欲從軍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九十三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三十七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二百五十二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七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百零七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43章 威壓第八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七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82章 販賣火器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一百一十章第45章 雲馬歸隊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四十三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19章 君王之理第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六十一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二百七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四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三十一章
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七十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二百四十章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四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零六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86章 醫署衛隊第三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第8章 欲從軍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一百九十三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三十七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二百五十二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七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百零七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43章 威壓第八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七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82章 販賣火器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一百一十章第45章 雲馬歸隊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四十三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19章 君王之理第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六十一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二百七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四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