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bookmark

百里無忌在二月底就已經收到情報,知道郭威下旨西征蜀國。

當時是想,郭威二路大軍總共不過七萬餘人,蜀國有數十萬軍隊,加上孟昶的心腹韓繼勳這一個智將在,無論如何都能擋得住周軍侵犯。

而百里無忌對郭威目的的判斷是僅僅收復四州失地。

所以,百里無忌並沒有因此做出應對。

而到三月中旬,百里無忌得知劍門已失時,雖然有心令馬驥雲西進救,卻得不到孟昶的授權,這楚國畢竟是藩國,楚軍雖然已經有進入蜀地的先例,但那次是百里無忌有理在先。

事情就是這麼陰差陽錯。

天意就是這麼難以預料。

而當孟昶率十四萬大軍投降周朝,蜀國滅亡的消息傳來。

已經是四月二十一日。

百里無忌方纔驚覺,楚國的後院起火了。

慶州、江陵等西邊邊疆徹底暴露在周朝的兵鋒之下。

馮道的擔心被應驗了。

而且應驗得如此徹底,竟不給百里無忌一絲補救的時間。

楚國君臣此時在王府已經商議了一整天了,如今形勢只有兩條路,一是向周朝派遣使者,融洽關係後訂立盟約,二是與周朝決戰,一戰而定乾坤。

否則,一旦周朝蜀地、江陵、宿州三個方向對楚國發動攻擊,麻煩就大了。

國土一大,軍隊的調動就非常麻煩,楚國雖說現在也有二十八萬左右的黑旗軍,但這些軍隊都遍佈全國各地,用於當地的鎮守,真正控制在百里無忌手中,能便宜調動的黑旗軍不過一半之數,這其中還包括了百里康的特戰軍和四廂禁衛。

而這幾年間,楚國除了整編南漢、南唐的降軍。再無招募過一個士兵。

百里無忌並不怕周軍南下,楚國已經經營數年,對擋住周軍入侵無疑是充滿信心的。

但現在的關鍵不是擋住周軍入侵,而是要麼不開戰。一旦兩國開戰,就是不死不休,要麼楚滅周,要麼周滅楚。

這不是百里無忌希望的,兩個強者對抗,坐收漁翁之利的卻是北漢和北邊的契丹。

百里無忌知道,現在是逼上梁山了,可這決定依然難下。

正在楚國君臣爲難之際,侍衛來報,蜀國丞相母昭裔、侍中等人求見。

楚國君臣一驚。這蜀帝孟昶都投降了,這蜀國丞相母昭裔、侍中韓保正他們還來做什麼?

不待多想,百里無忌令侍衛將人請進來。

“臣等拜見楚王。”母昭裔、韓保正率了十數人進來向百里無忌施禮拜見。

要說在蜀國朝中,母昭裔等人倒也不用如此正式拜見,但不管母昭裔等人職位如何重要。再怎麼是孟昶的心腹,百里無忌終究是孟昶欽封的王,何況來到了楚國百里無忌的地盤,又有求於百里無忌,這下拜上的禮,總是無法免去的。

百里無忌趕緊起身,扶住母昭裔等人下拜。人家給了臉面,總也得還人家一份臉面。

“成都淪陷,諸位是怎麼來到楚國的?”百里無忌問道。

“成都南北被圍,我等換裝後從左都西門潛出,經邛、雅、嘉、戎州,再東進瀘、渝、涪州至武泰節度使處。再由武泰節度使派兵護送至楚境。”韓保正回答道。

百里無忌點點頭。

“母相率衆官員東來一路辛苦,本王已經獲悉成都陷落的噩耗,深感悲慟,可惜本王得知爲時已晚,竟不能解救陛下於圄囹。哎,本王罪莫大焉。”

母昭裔陪着掉了一會眼淚,說道:“楚王忠心,臣等明白,只是此次周國西征,事先竟無一絲前兆,蜀國毫無防備,空有數十萬大軍,卻屢戰屢敗。”

“母相,本王實在不明白,陛下爲何不在受到攻擊後,第一時間派遣信使令本王出兵援助呢?”

“呃……。”母昭裔、韓保正心中一捫,暗誹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你一個聽宣不聽調的藩王,輕易讓你領兵救援,萬一你賴着不走,鳩佔雀巢,這不是引狼入室嗎?哎,要早知道會被周軍滅國,那還不如讓你率兵西進呢。

“陛下在劍門被周軍攻破時,就已經派使者前往楚國,只可惜,剛到資州,周軍就已經攻陷了資州,所以,無法將陛下的令信送至楚王手中。”韓保正解釋道。

“唔,各位此次總算是大幸,能逃離虎口,不知日後有何打算?”百里無忌問道。

母昭裔、韓保正相視一眼,上前道:“請楚王率兵收復蜀土,解救陛下於水火之中。”

“呃……。”這要求也太高了點吧。孟昶現在已經在郭威手中,哪是百里無忌一聲“放人”就能放得了的。

母昭裔、韓保正見百里無忌沉默不語,母昭裔再上前一步,對百里無忌輕語道:“請楚王屏退左右,陛下有密旨令臣轉給楚王。”

百里無忌一愣,這孟昶此時傳詔,是不是太晚了點。

但還是依母昭裔所言,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徐世銘、孫光憲和馮道三人。

此時,母昭裔道:“陛下旨意立楚王爲監國,可轄制所有蜀國?軍民,收復蜀地,拯救陛下。”

說着,從懷中拿出一方錦帛,雙手呈給百里無忌。

百里無忌打開之後,掃了一眼內容,再細看了一下印璽,然後轉給徐世銘等人。

三人傳閱之後,徐世銘將錦帛呈還給百里無忌。

徐世銘道:“大王,此時周軍士氣正盛,況且周國兵力遠比楚國強盛,一旦開戰,必是一番苦戰,於楚國無益,還請大王斟酌。”

孫光憲上前道:“臣以爲徐相言之有理,周軍以七萬餘衆,竟能在二月間滅了偌大的蜀國,大王不可不慎。”

馮道卻在邊上默不作聲。

百里無忌掃了馮道一眼,心中也很是猶豫。要說不想打,百里無忌還真有與郭威一戰的心願,但如今國內確實沒有準備,倉促開戰又非百里無忌所願,雖說有了孟昶的密旨,也算是師出有名,但密旨終究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以小搏大、以弱戰強,是百里無忌的拿手好戲,但此時已經不比往日,如今楚國已不再是光腳的了,而是穿鞋的,更是穿着一雙好鞋的。

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二章第八十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96章 ,第九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三章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21章 欲刺殺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七十四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1章 逃婚(一)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七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一百三十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23章 江陵盟約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八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四十三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九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十八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四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十九章第三章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二十七章第六十章第八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二章第八十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96章 ,第九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九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三章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21章 欲刺殺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七十四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1章 逃婚(一)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七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一百三十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23章 江陵盟約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八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四十三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九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十八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四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十九章第三章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二十七章第六十章第八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