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死士

大行令王又驚又喜。

他不是沒有請求出戰,但天子一直沒有答應。當時是計劃一路出兵,有曹時、衛青兩個天子親信爲將,根本不需要其他人,連名將李廣都沒有機會。現在不同了,樑嘯建議分兵出擊,不僅李廣有了機會,他王恢也有了機會。

王恢很意外。李廣和樑嘯關係親近,樑嘯推薦他很正常。可是他王恢和樑嘯的關係卻限於公事,私下裡的接觸非常有限,樑嘯推薦他出徵,而且是代替他自己的位置,這讓王恢很感激。

這也讓衆人看到了樑嘯的沉穩持重。他留守後方並不是想偷懶,而是肩負着更重要的責任,萬一前線不利,或者其他方向——比如南越——出了問題,他和韓安國就可以出擊,朝廷不至於無人可用。

原本覺得樑嘯有些衝動輕率的人,現在也放心了不少。至少樑嘯不是那種爲了立功不顧一切的人。

樑嘯提議,天子定案,出征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分頭討論細節。曹時一路如何控制住羌人,李廣一路如何尋找匈奴人的後勤和有生力量,都必須提前有所準備。特別是李廣一路,孤軍深入,沒有後援,如果不能及時捕捉到目標,在草原裡失去了方向,很可能自己就把自己拖死了。

因此,樑嘯對這一路的籌備工作特別上心,親自參加了他們的討論。

他熟悉西部匈奴的地形,也有與右賢王作戰的經驗,最近這些年,漢商來往於河西,對河西及草原上的情況也更加了解,只是沒人有特意去收集罷了。樑嘯經過長安的時候,特地去了一趟西市,找到了如今做珠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雁門鉅商郭禹,讓他推薦了幾個嚮導,帶到了甘泉宮。

與此同時,樑嘯又請示天子,把郭文斌調到李廣身邊。郭文斌因出使西域之功爲郎,不知道是因爲出身商賈,還是另有原因,他一直沒有得到升遷。樑嘯趁着這次機會把他調到李廣軍中,也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經過仔細探討,他們最後繪製出一份地圖,確定了匈奴人最可能經過的幾條路線,由李廣、王恢重點排查,隨機應變。

李廣非常滿意,拍着樑嘯的肩膀說道:“還是有你做副將好,什麼事都安排得好好的,不用我操心。”

樑嘯一腦門黑線,心道你這不是打王恢的臉麼。人家可是堂堂的大行令,都是九卿,屈尊給你做副將,你還不樂意?樑嘯思索片刻,正色道:“大行令,李將軍,有句話可能不太動聽,失禮之處,還請你見諒。”

李廣揚揚眉,漫不經心的說道:“無妨。”

王恢也緩緩地點了點頭。“君侯請直言。”

“想必二位也清楚,這一戰是迫不得已,若非擔心匈奴人得寸進尺,西北糜爛,這一仗寧可不打。”

李廣和王恢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地點點頭。他們雖然沒有參加那一場爭辯,但是多少聽說了一些,知道這一戰是不得不戰。

“可是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清楚,爲什麼在兵力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還要分兵兩路。”

李廣微微蹙眉,王恢長出一口氣,輕聲笑道:“這個問題也一直盤桓在我心裡,有些猜想,但是並不確定。如果能聽君侯當面解釋,再好不過。”

樑嘯點點頭,臉色更加嚴肅,甚至有些肅穆,如臨大喪。“不瞞諸位,你們這一路基本都是死士。”

王恢依然在笑,只是臉上的笑容不太自然。李廣眼神微閃,倒沒有太意外的表情。

“一萬精騎,一人三馬,這是朝廷目前能拿得出的最大賭注。你們拋棄後勤,孤軍深入,要麼是遇不到匈奴人,要麼是遇到數倍於已的敵人,不管怎麼說,後果都不會太好。”

衆人全都沉默了。他們剛纔只顧討論如何捕捉戰機,基本沒有想就算遇到了也是衆寡懸殊。現在被樑嘯一提醒,他們意識到生還的機會渺茫,都不禁心中凜然。

郭文斌顫聲道:“既然如此,那我們豈不是必死無疑。”

“你們可以這麼想。”樑嘯陰冷的目光掃過衆人,又說道:“這是目前能做的最好選擇。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後生。我現在就是把你們先推入火坑,然後再指望你們爬上來,帶着滿身的火焰,將匈奴人燒得焦頭爛額。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是我有責任把這個可能告訴你們。如果誰想退出,現在還來得及。”

王恢低着頭,沉默不語,只有擱在案上的手指不住的捏放,就像猶豫不決的心情,似乎在斟酌得失。

李廣卻不以爲然,哈哈一笑。“伯鳴,你想得太多了。別說現在我軍裝備齊全,戰馬數量充足,足以以一敵十。就算是以前,我軍沒有這麼好的裝備,沒有這麼多的戰馬時,我們也沒少和優勢敵人較量。大行令,我不知道你們燕人如何,我們西北六郡的子弟可沒有懦夫。”

王恢被李廣激了一下,頓時怒了。“李將軍,西北六郡的確多出勇士,可是我們燕人也不是懦夫。”

李廣哈哈一笑,拱拱手。“多說無益,戰場上見高下。”

王恢毫不示弱,雙手抱拳。“敢不奉陪。”

樑嘯看看李廣,再看看王恢,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是該擔心還是該慶幸。這兩人都是四五十歲的人,又是九卿級別的重臣,怎麼還像個毛頭小子似的,火氣這麼大。現在討論軍國大事呢,你們以爲街頭掐架,一言不合,擼胳膊就上?

不過,經過李廣這麼一打岔,那種壓抑的氣氛也不翼而飛,大家再次活躍起來。郭文斌等人紛紛詢問如今漢軍的裝備情況。李廣眉飛色舞,好一通吹噓。樑嘯聽了,也覺得有些意外。

幾年時間,西北六郡的牧苑規模已經擴大了幾倍,如今擁有各種戰馬近四十萬匹,其中由西域馬培育的良種就有近三萬匹。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一是朝廷用心,撥了不少經費,二是匈奴人在河南、陰山接連戰敗之後,生活沒有着落,不少部落只能出售戰馬來換取生活物資,甚至有的部落集體投降。

漢軍現在的戰馬儲備大大增加,理論上說,五萬騎全部配備一人雙馬也沒問題,一萬騎一人三馬更沒什麼難度。人數少,可以配備更好的戰馬,比如月氏馬、烏孫馬等等西域馬。在戰馬的質量上,漢軍已經今非昔比,比匈奴人還有優勢。

除了戰馬之外,漢軍的武器裝備優勢更明顯。朝廷得到了堂邑侯府陳氏兄弟進獻的冶鐵術後,打造的新式甲冑和武器最先裝備的除了中央禁軍就是西部邊軍。就目前來說,五萬人全部裝備新式武器還不太可能,一萬騎卻是綽綽有餘。

有了戰馬和武器的雙重優勢,這一萬騎的戰力足以當得上五萬匈奴騎兵。而右部匈奴前幾年接連在西域和河南遭受重創,就算這幾年有所恢復,又能恢復多少?老弱全部算上,也就是十萬到十五萬左右。即使是正面對壘,只要不中埋伏,漢軍也有一戰之力。

聽完了李廣的分析,衆人大喜,就連樑嘯都心安了不少,同時欣慰不已。不論是戰馬資源的豐富還是武器質量的提高,都有他的功勞。

——

八月末,曹時、李廣等人離開了甘泉宮,奔赴各自的戰場,忙碌了幾個月的甘泉宮終於清靜了些。

樑嘯等人卻依然不能閒,他們幾乎全部住在宮裡,隨時準備應對緊急情況。御史大夫韓安國更是忙得腳打後腦勺,一是全年上計即將開始,他要做好各項準備;二是移民就食的計劃正式批准,他要安排各郡做好做準備工作,還要安排人監督,以免各郡縣出現郡守、縣令長消極抵抗的現象。

就連天子都忙得不亦樂乎,每天都要到深夜才睡。

整個甘泉宮,最清閒的只有兩個人,兩個“病”人:一個是扭了脖子,臥牀休息的田蚡,一個是懶病發作,三天兩頭溜出去打獵的樑嘯。

深秋的甘泉山正是最美的時候,樹葉有的墨綠,有的深紅,滿山滿谷,生機盎然,卻又沉着老辣。北風漸起,夏天的輕燥漸去,冬天的凜冽卻還沒有到來,氣候宜人,色調也漸顯成熟。不少果子熟了,卻沒人採摘,就落在山谷之間,自然發酵,淡淡的酒香瀰漫在樹林中,若有若無,彷彿酒神下凡。

山林間禽獸甚衆,雖然沒有漢賦所說的夔龍、鳳凰之類的神獸,但鹿狍之類的野獸卻不少,樑嘯還見過雲豹、猞猁之類的小型猛獸,野豬之類的更不稀奇。

夕陽西下,天色依然明亮,山谷中卻早早的暗了下來。樑嘯下了馬,將黑弓扔給荼牛兒,大步走到小溪邊,掬起清涼的溪水,洗了把臉,又看看四周的環境。

“就在這裡宿營吧。”

龐碩等人應了一聲,各自去準備。他們隨樑嘯時間長了,互相之間有默契,樑嘯根本不需要說太多。時間不長,營地準備好了,警戒的人也安排好了,龐碩安排人將今天獵到的野獸打理好,架在火上烤了起來。一會兒功夫,香氣四溢,令人饞涎欲滴。

樑嘯等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吃肉,一邊說笑,氣氛輕鬆,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轟笑。

忽然之間,樑嘯停了一下,瞟了一眼遠處。隱約中,他看到一大一小的兩個身影,警戒的親衛站了起來,向來人行禮。他皺了皺眉,卻當作沒看見,繼續說笑,直到身邊的衛士紛紛站了起來,閉口不言,他才“詫異”的擡起頭,隨即站了起來。

“陛下!”

天子身着便裝,站在樑嘯面前,身後只有霍去病一個隨從。遠處人影綽綽,隱隱地有馬嘶之聲。

“禁苑裡的野物味道怎麼樣?”天子坐了下來,拿出一把小刀,割了一塊烤得焦黃的野豬肉送進嘴裡,慢慢地嚼着。

樑嘯看看四周,低聲問道:“陛下,你怎麼來了,這不安全。”

“本來不想來,可是我怕禁苑的野物被你射光了,只能來看看。”

“喲,陛下這是恩澤禽獸啊,實在是仁德之君,臣佩服。”

“噗!”天子繃不住臉,笑出了聲,險些將嘴裡的肉吐出來。他指了指樑嘯。“坐!”

“陛下面前,哪有臣的位置。”

“那你就站着吧。”

“可是陛下有詔,臣又豈敢不從。”樑嘯說着,一屁股坐在天子面前,順手拿起酒囊,遞給天子。“陛下嚐嚐,這是山裡獵戶用野果子釀的果酒,倒是不錯。”

天子瞅了他一眼,接過果酒灌了一大口,咂了咂嘴,品味了一番。“不錯,有股子山野之味。不過,野物終究是野物,不登大雅之堂。”

樑嘯笑了,收回果酒。“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有人願意刀砍斧削,做棟樑之才,有人偏偏願意野生野長,觀風看雨。”

天子沉默不語,又接連吃了兩塊肉,這才停住。秦歌遞過手帕,他抹淨了嘴,又細細擦去刀上的油脂,收刀入鞘,這才擡起頭,靜靜地看着樑嘯。

樑嘯沉吟片刻,揮手示意荼牛兒等人退下。天子和樑嘯對面而坐,中間篝火熊熊,樹枝不時的發出一聲脆響。霍去病抱腿而坐,將下巴擱在膝蓋上,轉着漆黑的大眼睛,看看天子,又看看樑嘯。

“我就這麼不中用?”天子開了口,聲音淡淡的,有幾分落寞,還有幾分不自信。

樑嘯沒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根樹枝,撥了撥火,將野豬下的火撥得旺了些。火焰舔着野豬皮,吱吱作響,原本就已經烤得焦黃的皮肉漸漸發黑,散出了枯焦的味道。樑嘯鬆開手,靜靜地看着一大塊肉變焦,變黑,變成不可食的木炭。他拿出刀子,割下一塊焦肉,遞給天子。

天子沒有接,盯着樑嘯,眼睛眨也不眨。過來半晌,他也拿起一根樹枝,將野豬下的火撥散,輕嘆一聲:“我知道,我有些心急了。”

樑嘯笑了。“陛下大智大勇。誰敢說陛下不中用,那他不是瞎子,就是傻子。”——

(。)

第597章 獵驕靡的發現第110章 嚴助第185章 衛青的任務第552章 偉業第362章 門前冷落第97章 有始有終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291章 受挫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533章 閨女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200章 匈奴少女第391章 上駟對下駟第114章 游泳池第632章 殺手鐗第8章 出醜第188章 軟硬兼施第552章 偉業第442章 幽蘭暗香第455章 四兩撥千斤第114章 游泳池第303章 蒲類王第417章 君心難測第108章 討債第167章 伏波里第27章 民風第313章 娃娃親第509章 保姆第210章 夜襲第530章 心機第135章 優越感第619章 撤退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457章 同路人第619章 撤退第524章 示威第479章 韓嫣之死第215章 強弩之末第235章 不經逗第96章 聽風辨位第52章 小心思第560章 加減第459章 天命第182章 船帆第216章 激戰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8章 出醜第200章 匈奴少女第625章 變陣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312章 致命反擊第525章 威逼第43章 測試第517章 意志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468章 辯日第473章 爭鋒第366章 寶刀第220章 噩夢第498章 滇馬第485章 拖延第253章 甲騎第610章 借兵第47章 主動出擊第340章 受挫第88章 大生意第351章 信佛的太子第636章 困境第384章 伯鳴第365章 暗流涌動第259章 士別三日第161章 意外之喜第277章 滑雪板,副團長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603章 鐵華離俯首第415章 張次公第55章 故舊第377章 偏袒第69章 劫後重逢第467章 寶山第517章 意志第283章 傷別離第375章 董仲舒第487章 心計第11章 約鬥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556章 天道第100章 前夜第626章 臨機應變第300章 狹路相逢第608章 驚弓之鳥第395章 後生可畏第561章 衝陣第449章 射之道第147章 民情第281章 意義第593章 弩車發威第130章 富不過三代第45章 我要殺人第567章 大獄
第597章 獵驕靡的發現第110章 嚴助第185章 衛青的任務第552章 偉業第362章 門前冷落第97章 有始有終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291章 受挫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533章 閨女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200章 匈奴少女第391章 上駟對下駟第114章 游泳池第632章 殺手鐗第8章 出醜第188章 軟硬兼施第552章 偉業第442章 幽蘭暗香第455章 四兩撥千斤第114章 游泳池第303章 蒲類王第417章 君心難測第108章 討債第167章 伏波里第27章 民風第313章 娃娃親第509章 保姆第210章 夜襲第530章 心機第135章 優越感第619章 撤退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457章 同路人第619章 撤退第524章 示威第479章 韓嫣之死第215章 強弩之末第235章 不經逗第96章 聽風辨位第52章 小心思第560章 加減第459章 天命第182章 船帆第216章 激戰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8章 出醜第200章 匈奴少女第625章 變陣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312章 致命反擊第525章 威逼第43章 測試第517章 意志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468章 辯日第473章 爭鋒第366章 寶刀第220章 噩夢第498章 滇馬第485章 拖延第253章 甲騎第610章 借兵第47章 主動出擊第340章 受挫第88章 大生意第351章 信佛的太子第636章 困境第384章 伯鳴第365章 暗流涌動第259章 士別三日第161章 意外之喜第277章 滑雪板,副團長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603章 鐵華離俯首第415章 張次公第55章 故舊第377章 偏袒第69章 劫後重逢第467章 寶山第517章 意志第283章 傷別離第375章 董仲舒第487章 心計第11章 約鬥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556章 天道第100章 前夜第626章 臨機應變第300章 狹路相逢第608章 驚弓之鳥第395章 後生可畏第561章 衝陣第449章 射之道第147章 民情第281章 意義第593章 弩車發威第130章 富不過三代第45章 我要殺人第567章 大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