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

諸葛武侯

大道康莊之謂節

節,是人之操持,即節操貞節也。節,乃名節也。死生者也,死生則爲名節也。士大夫莫不敬節死制。忠義亦名節之事。

「節」爲人之儀範也。志操堅貞,操守嚴正,冰清玉潔,守身如玉,如竹節之堅貞,如松柏之耐寒,如菊殘猶傲霜枝,如梅雪爭春不下。男重操持,女慕貞節,人如無守節,則無忠義。婦女如無守節,則無貞操。

「節」之於人也,爲人臣,若無節義者,則貪祿不盡其職,容易被利誘而變其志,貪贓枉法,不愛其國家。爲人臣,如有節義者,則盡忠職守,清廉潔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爲軍人,若無節義者,則貪生怕死,容易變其志,容易屈服敵人。爲軍人,如有節義者,則精忠報國,萬死不辭,視死如歸。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移。

爲士民,若無節義者,則不明大義,逃漏國稅,不守國法,無所不爲非。爲士民,如有節義者,愛國家,修身守法,正直無私,守己安份。

爲朋友,若無節義者,則不守信實,違背良心做事,不顧友誼。爲朋友,如有節義者,情同手足,互助互愛。

爲夫妻,若無節義者,則夫不顧家庭而在外金屋藏嬌,妻不安於室而紅杏出牆等等。

由此觀之,「節」之於人也,實貴而且重,人茍無節義,大而亡其國,小而毀其家,豈可輕忽之哉?爲人應知,宋之文天祥殉國,漢之蘇武盡義節,不降胡,此皆臨大節而不可奪者也。

所以節有五大美德,即:「義、志、氣、貞、操」也。茲分別解釋如下:

義者,義氣也,不屈也。

志者,意志也,中心也,堅定作爲也。

氣者,正氣也,浩然之氣也。

貞者,正也,堅也,定性也。固定也,守禮也。

操者,操持也,操守也,把持也。

人若能修持此五大美德,則「節」成矣。何患乎大道無康莊乎?希男女勉而修之。

8-2 南華帝君

南華帝君

大道由來費苦修 只須堅志願終酬

古今多少成名者 鍛鍊行功幾十秋

節義之心最可珍 不成其事便成仁

浩然正氣天祥瑞 萬古流芳第一人

蘇武留胡節不虧 任他富貴志無移

漢家幸有忠臣義 青史題名萬古知

忠臣節義古流名 典範猶存博好評

願爾世人趨學步 轟轟烈烈作干城

8-3 盡民族氣節的蘇武

史可法夫子

盡民族氣節的蘇武

蘇武字子卿,漢朝時代杜陵人,考中狀元,未幾,受漢武帝的命令以中郎將官銜,派使匈奴爲談和平使節。

蘇武奉帝命帶着副使張勝,和一百多個隨從,用馬和駱駝背了一大批禮物,原是打算和匈奴皇帝單于,講和不要戰爭的。可是,他們到了匈奴的國內,匈奴以爲漢朝害怕他,就驕傲起來,不與蘇武講道理,蘇武看情勢不妙,擬早點回國去覆命。不料匈奴內部適發生內亂,副使張勝,竟然瞞着蘇武,和內亂的一方搭上了關係,打算從中撈一點便宜。不久,內亂的一方失敗了,匈奴皇帝單于追查之下,發覺張勝和自己的反對者有互相勾結,十分惱怒,就把蘇武等一百餘人扣留起來了。

在匈奴,有一個投敵的漢奸叫衛律,他是漢人,無恥投降了匈奴以後,做了大官,匈奴皇帝單于,就命衛律來審問蘇武等一干人。

衛律把蘇武和張勝帶去審問,打算要求他們也像自己一樣叛國,豈知蘇武到了審問的地方,不等衛律開口,就高聲對他說:「派我來做使節,我沒有完成國家的使命,就算匈奴不殺我,我也是沒有面子回國的。說完了,就抽出身上的佩刀,刺到脖子上去。

衛律看見蘇武自殺,倒是出乎意料之外,馬上走上前去,把蘇武抱住,看見蘇武昏迷過去,馬上下令叫醫生來爲蘇武醫治。那時匈奴的醫療方法並不高明,醫生叫人在地下掘一個坑,用火薰熱了,把蘇武放在坑裡,醫生就用腳在蘇武的背上一陣亂踏,踏的背上都出了血,這樣鬧了半天,蘇武才醒過來。

經過一段時日,蘇武的傷口癒合以後,衛律就把蘇武和張勝帶到一個刑場。在這地方有一羣被認爲是「叛國犯」的人,披着枷鎖,亂糟糟的跪在一塊。

衛律大模大樣坐在臺上:蘇武和張勝呢!名義上說是觀審,實際上和囚犯差不多。經過形式下的審訊後,就聽得一聲命令:「殺」!在一陣震耳的吆喝聲中,只見刀光閃閃,囚犯們一個個被砍下了頭。

張勝登時嚇得面色慘白,渾身發抖。就在此時,衛律倏的站起身來,拔出腰間佩劍,指着張勝說:「張勝謀殺皇帝的大臣,罪該斬首。但是,根據皇帝的旨意,漢人投降的可以免罪。張勝!你要降?要死?」一面把劍擱在張勝的脖子上,貪生怕死的張勝,不知不覺的跪了下去,一面叩頭,一面喃喃地說:「饒命!饒命!張勝願意投降。」堂堂漢朝的副使,經不起一嚇就投降了。

衛律以爲對付蘇武也不困難,於是向蘇武厲聲地說:「蘇武,你還不趕快投降麼?」可是蘇武連神色也不動一下,衛律把劍鋒貼到蘇武的脖子上,蘇武還是一動也不動,他手裡緊緊握着從漢朝帶來的「節」,(※節是古時使節拿在手裡,代表自己的身份的東西,像一根竿子,上面綴着一串毛。古時的使節,就是現今的外交大使) ,堅定而自信地望着天空。在他看來,這根節就代表着民族氣節,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讓它受到屈辱的。

衛律看見蘇武這種堅貞不屈的神氣,突然感到自己人格的卑鄙。因爲衛律本來就是個漢奸呀!他那把劍靜靜地抽了回去,他沒有膽量敢把蘇武殺死,於是他向蘇武講了一大套漢奸理論,說匈奴皇帝怎樣

好,漢朝皇帝怎樣不好,希用軟索子來屈服蘇武。蘇武呸的一聲,向他唾了一口涎沫,厲聲地說:「衛律,你本是漢人,卻叛國投敵,你還有什麼面目和我說話。你知道嗎?南越殺了漢朝的使者,結果弄得國家滅亡了;宛國的皇帝殺了漢朝的使者,結果自己也被人殺死了。你殺了我,只是破壞了兩國的外交關係,弄得兩國不和;兩國不和,對你有什麼好處呢?老實說,你殺了我,你也沒有好下場的。」衛律滿面通紅,無言可答。

從此以後,蘇武的處境更加艱苦了。起初,他被囚禁在一個大地窖裡,匈奴皇帝故意不給他飲食,那時候,天正下着大雪,蘇武一連餓了幾天,口渴得忍不住了,就抓一把雪來放到嘴裡止渴,肚子餓得慌了,就撕下毯子的毛來和雪嚼着以充飢,這樣過了幾天,匈奴皇帝派人來看他的動靜,見他還活着,覺的很奇怪,認爲必有神助。不久,蘇武又被匈奴帶到一個冰天雪地,人跡不到的北海,交給他一羣公羊,並對他說:「皇帝命令,要你好好的看管這羣羊,等到公羊養出小羊來,你就可以回國了。公羊怎麼會養出小羊來呢?這無非是開他玩笑罷了!

可是蘇武一點也不屈服,也不灰心。在那裡沒有吃的東西,蘇武就打野鼠來吃,掘草根來吃,頑強地生活下去。他很愛共患難的那羣羊,縱使餓極了,也不肯起一個傷害牠們的念頭,他更愛漢朝的節,認爲它是民族氣節的象徵,節上裝飾着的毛完全脫落了,變成一支光扞兒,他看着越覺得它的可愛。就這樣,蘇武在北海邊度過了五六年的時光。

有一天,蘇武驚奇地看見自己的故友李陵來找他,原來李陵是個有名的漢將,因爲和匈奴打仗戰敗而投降了匈奴,匈奴皇帝給他做了大官,如今他是受了匈奴皇帝的命令,前來勸蘇武投降的。李陵雖用盡口舌勸他歸順匈奴,可是蘇武的意志十分堅定,談到最後,蘇武嚴正地對李陵說:「你不必再說了,我所求的只有一個:爲大漢而死。」李陵慚愧得無話可說,並且大哭起來。

再過了幾年,匈奴願意和漢朝停止戰爭,談判和平。漢朝一批新的使者又來到了匈奴,他們以爲蘇武已經死了,匈奴皇帝也撒謊說蘇武已經死了。可是,流落在匈奴地區的蘇武的隨從們,密告漢朝使者,說蘇武還活着,因此漢朝使者向匈奴正式提出歸還蘇武的要求,匈奴皇帝不得已,只好答應。在匈奴地區堅持了十九年,堅貞不屈的蘇武,終於勝利地回到自己的國家了。他出發到匈奴的時候,還是一個壯年人的狀元爺,現在他的頭髮和鬍子都全白了,他出發時所帶一百多個隨從,現在能夠活着回國的只有九個人了。

十九年的時光是艱苦的,考驗是殘酷的。可是,蘇武高貴的民族氣節,永遠受到人們的景仰與讚譽。

蘇武回到漢朝後,賜封關內侯,圖形麒麟閣。蘇武之凜然氣節,青史留名,萬古留芳,作爲後世之殷鑑。

8-4 修道不可以迷信

韓退之夫子

修道不可以迷信

夫,修道乃修學其道理之謂也。理不明,則無法可修。所以欲修學道理者,應先明瞭道之理。道之理,即大道康莊之所謂:「仁、義、禮、智、忠、孝、廉、節」也。此道理自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直傳流至今,數千年而不易,所謂中國固有之倫理道德文化也。

所謂迷信者,就是不瞭解道理,不遵循方法而盲目去信奉的意思。是故,迷者邪也。信者正也。修道者,若不瞭解道理,盲目去信從,則謂之邪迷也。若能瞭解道理,不盲目信從,擇其善者而從之,謂之正信也。簡言之「偏信邪說而行者,謂之迷信,遵循正理而行者,謂之正信也。」

凡是一種宗教,應該具有嚴正而正確的道理,可靠的方法,並且能例舉出可以考查的事實,予以證明。這些證明,不但以前的人可以做到,就是現在的人也可以做到。例如:大道康莊之所謂忠、所謂孝,古人可以做忠臣孝子,現在的人亦可以做忠臣孝子。古人如何去做忠臣孝子。現在的人亦應如何去做忠臣孝子。此乃人人若能正其心,誠其意,對國家盡其忠,對父母盡其孝,則可成爲忠臣孝子,自古皆然也。

修道者,若不修大道,背道而行,其所信奉者皆是邪說異端,此乃迷信也。人若能打破迷信,鹹歸正信,亦是大道康莊之所謂「智」也。願世人,了悟大道康莊之真理,勤而修之,則成佛成仙成聖成賢不難也。

清淨靈臺慎勿迷 康莊大道好修齊

異端邪說毋輕信 了悟真銓理可稽

8-5 修大道定能成仙佛之說

赤精子仙翁

修大道定能成仙佛之說

三字經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言意謂:人之初生爲人,其本性,生成是善良,本性雖均善良,但因其所學之差異,致性有不同而相差甚遠者。譬如其所學習者是善良的,則其性爲善性。其所學習者是罪惡的,則其性,終變成爲惡性也。因而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謂也。

所以修道就是要修其生來具有之善良本性,使其永遠光明不矇蔽也。修道乃修大道之真理,真理者何?「仁、義、禮、智、忠、孝、廉、節」之八德也。修道如能修成大道之八德,則可謂之成道。成道者,有白日昇天,有死後昇天,其昇天後,當然能得到聖、佛、仙、神之果位,此乃千真萬確之事實。我可提出下列確切之明證,以悟世人。神農大帝:教民耕種稻穀,以維民生。試藥性,着本草,以治百病,濟世活民,昇天爲聖神。

軒轅黃帝:劃地分野,定九州,創建中國萬萬代之基業,以政教合一的教化,賜姓於民,修道一百餘年,鼎湖龍馭,白日昇天,爲道之最高聖神。所以,中國人是神的子孫。

倉頡帝君:制文字,造福社會人羣,昇天爲聖神。

天官堯帝:黃帝五代孫,以大道八德治天下,而天下太平,昇天爲聖神,即三官大帝之一,天官大帝。

地官舜帝:以孝治國而天下太平,施仁義於民,昇天後爲聖神。即三官大帝之一,地官大帝。

水官禹帝:治天下之洪水氾濫,導入於海,以安民生。以八德治平天下而太平,昇天爲聖神,即三官大帝之一,水官大帝。

至聖孔子:啓發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刪詩書,贊禮樂,周遊列國講道宏道,設杏壇以授弟子,成爲萬世師表,死而爲文聖。

李 老 君:發揚黃帝道統,以道化人,導人遵守大道,死而昇天,爲仙爲神。

武聖關帝:忠心昭日月,義氣貫乾坤。興漢扶劉,忠義不二,讀春秋而實踐春秋,死後昇天成聖神。

孚佑帝君:即呂洞賓,學道、修道而成道,濟世救民,昇天爲仙神。

嶽武穆王:精忠報國,匡扶宋室,視死而歸,死後成聖神。

文 天 祥:忠心勤王,威武不屈,富貴不移,正氣凜然,捨身成仁,死而成神。

天上聖母:盡孝悌,學道成道,救護漁民,貢獻國家,死而升神。

釋迦文佛:看破富貴,修煉尼珠,空色相,說法渡衆而成佛。

觀音菩薩:看破紅塵觀自在,修慈悲之道以救世,尋聲救苦而成佛。

地藏菩薩:立宏願,不渡盡地獄之幽魂,決不成佛,蘭盆海會,撫卹恩施。

以上所述僅萬分之一而已,其它尚有三萬六千神,難以枚舉,皆是以大道之八德修而成道,昇天爲聖佛仙者。所以勤修大道而成道者,定能成仙佛之說,實不謬也。如現世爲國陣亡之三軍壯士,皆列祀於忠烈祠,以褒揚其忠義,他們均已成神,享受千秋俎豆,萬民敬拜。此英靈均在生前,有表現大道之忠義,故死後能升爲神也。

又如吳鳳捨身救人,感化高山族不復出草殺人,此乃吳鳳已充分表現大道之仁與義,故其死後能爲神,受人立廟敬拜也。願世人應了悟此理,勤修大道之八德,則康莊大道可行矣。

8-6 三從四德

天上聖母

三從四德

三從: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未嫁從父」—

乃婦女未出嫁時,在家要孝順父母,凡事聽從父母之言,對兄弟姊妹,兄嫂弟婦要和氣相處,相讓相敬,更應敬老尊賢,絕不可在父母之前,唆弄是非,暗中陷害兄嫂弟婦。自己如有差錯地方,一定要接受長輩之糾正及相勸,而隨時改過自新。交女友要慎重,擇善友而交,對男女之間必須有分別,不得混雜自惹罪過。無父母之命,不得外遊,對鄰里要和睦,不談人之是非。勤讀聖賢書,不看邪說異端及**,舉動端正,有禮義廉恥,應學習女工手藝,終日無懈怠。始得謂之良家女,而受人愛慕。

「出嫁從夫」—

乃女人若結婚之後,必須合理合法順從夫婿,孝敬翁姑。對妯娌必須和合相敬,對大伯、小叔、小姑,亦要和氣圓滿,切莫唆使夫婿分居以求自己清閒,而放棄父母翁姑之生活而不顧,家事若是翁姑主事者,必須勸丈夫協助翁姑辦理家務,若自己主事家事,必須勤儉。家中大小事務,必須夫婦商量,敬重丈夫,協助丈夫做正當事業,勸丈夫爲人必須謙讓爲懷。

自己如有犯錯,必須衷誠接受翁姑或丈夫之勸說,隨時改過自新。做事端正待人誠實,以幫助丈夫成家立業。如此,則可成爲模範婦人,賢內助,受人尊敬。

「夫死從子」—

乃爲人之婦者,若不幸丈夫先亡,子女均尚幼少者,必須謹守貞節。學習先賢之善良德行,將此善德,依法教養子女長大成器,應學孟母教育孟子,成爲偉大賢人。以及岳母教育岳飛,能知精忠報國,成爲一代忠臣孝子。教養子女若能成器,對國家社會就有偉大之貢獻。子女之成功與失敗,均出自於婦女之教育所造出來者也。可見婦女在家庭中所負之責任與地位之重要也。若能守節,教養子女成器者,就能成爲節婦賢母,而流芳千古也。

「婦德」就是婦女之良心德行。存良心,無惡毒之行爲者,謂之心合德,婦女若能以良心來做事,才能符合天理,必須體天地好生之德,愛惜一切活物,孝敬父母、翁姑、丈夫,尊敬長輩,做事端正嚴肅不苟且,宣揚他人之善,隱藏他人之惡,一家大小和氣相處,善教子女,不作長舌婦,說人是非,克己待人,公正無私,助人成美,勤儉溫讓,端莊禮貌,可謂之婦德也。

「婦言」乃指婦女之言語也。言乃由口而出,而有分別善言與惡言。所以婦女應要輕言寡語,出言不粗野,存有禮貌。不虛言妄語,不暴燥亂罵,不亂言唆使人行惡,不顛倒是非,不口蜜藏刀,此皆婦女均要謹慎言語者也。世人所說之言語,均有善惡,若不謹慎其言,雖不是故意要說出惡語,致引起人之誤會,此皆平素言語不謹慎以成習慣。故能說出粗野之惡言也,所以婦女必須勤修口業,言必正而有信,溫和而有禮貌,必受人之尊敬,此乃婦女之言德也。

「婦容」乃指婦女之面貌也。面貌有美有醜之別,亦有正邪善惡之分。若婦女之容貌美麗,不是指她善於豔妝,或妝得妖冶,才說是美麗之意。其真實之美麗,乃其內外行爲,舉動端正,知禮義廉恥,其容貌之化妝,不過於妖冶,其美目均正視,不亂送秋波,此謂之真善美也。若豔妝妖冶,見人就送秋波,此乃「冶容」,又說「桃花面」,乃屬邪容、惡容也。所以人生之面貌有美醜之別,乃父母所生成,若面貌之善惡,則由自己之心行而表現,若容貌之正邪,乃由自已之妝飾化妝所造成者也。但其貌醜而心地善良者,其行爲舉動不越乎禮,雖其貌醜,亦是美人也。所以婦女應不豔妝冶妖,以樸實端莊者,謂之婦容之美麗也。

「婦功」乃婦女在未出嫁前,必須學習勤儉耐勞,幫忙父母兄嫂之工作,學習管理家庭事務,如廚房、針指、刺繡、縫衣等手藝,以便出嫁後。拿人飯碗拿得起,不愧爲家庭主婦,使丈夫免有內顧之憂,始堪稱爲賢內助也。如無婦功之人,每日只能妝飾自己,化妝容貌。,不理家務;只知看電影、跳舞、打麻將、遊覽、奢華浪費,雖其夫家有財產,是一個大商人,亦將走上倒運,所以爲婦人者,應有婦功,才能幫助丈夫成家立業,而堪稱爲賢內助也。

以上所述三從四德,乃婦女應遵之德行,婦女若能遵守奉行,則大道自然康莊,可流芳千古,受人敬仰也。

8-7 瑤池老母

瑤池老母

立志修身德不忘 康莊大道更光芒

綱常丕振兼天下 普化蒼生慰老孃

莫負羣真救苦心 日行一善福來臨

爭名奪利終何用 不若聚神學道箴

典範長流在聖門 履仁行義禮敦敦

欲登善路迷途省 苦海慈航處處存

爲拯兒女不憚勞 迢迢雲路降天曹

揮鸞警世真詮布 惟願兒女脫苦牢

由來學道必修身 養性還須更履仁

世事遍多不如意 心胸豁落最堪珍

莫怨天心護不公 一分善德一分功

斯時果滿仙班列 須悟玄機慎始終

8-8 嶽武穆王

嶽武穆王

禮義薰陶復古風 斯文丕振始而終

雄心莫葬溫柔裡 壯志長隨方寸中

青史垂名遺正德 凌煙記跡建奇功

齊心協力扶家國 社會繁榮進大同

偏喜題砂到聖臺 揮鸞闡教冠全臺

推敲詩句生花筆 煅煉文章倚奇才

百載樹人心不死 千年遺愛道難潰

修身養性春風裡 護國精忠志不灰

勸爾諸生種福田 狂瀾力挽作中堅

仁心濟世功難沒 義氣參天德可全

投筆從戎伸士志 以文會友寫鸞箋

精忠報國丹誠抱 青史留名萬古傳

蓬萊聖地有鸞堂 木筆揮來醒世方

武廟宏開忠教化 黃魂振起孝流長

浩然正氣丹心抱 崇尚文風大雅揚

千載勳名垂不朽 堯天舜日喜重光

8-9 自作自受

天上聖母

自作自受

世人若非爲作惡,其惡果終歸自受,任何人亦不能代替其所受也。古人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天降大劫,如戰爭、暴風雨、瘟疫等等。猶有可避者,惟獨自作孽事,終歸自作自受也。

蓋因到處有遊神。將爾之罪過紀錄在案故也。

語云:「一甲田,八百主。」主人會更換,用繩纏其身,終亦無法保持其產業,惟有固守道德者,方可保其身、保其業也。語云:「正可辟邪」,所以爲人者,必須行爲端正守道德,則不畏百邪之侵害也。

所以爲人處事。若不端正而偏邪。則其所作所爲之後果。必會自作自受也。願世人悟而戒之。

8-10 南海古佛

詩曰

珠璣句句啓玄微 木筆題詩證是非

庶子勤修真理悟 婆心苦口勸皈依

苦海慈舟處處航 明燈指路振綱常

神仙秉抱仁心意 冀得人間盡善良

晨鐘暮鼓震人心 道德流傳直至今

壽世無辭多教化 鸞門此日布綸音

佛本慈悲渡世人 康莊大道出於仁

唸經禮拜清修者 覺悟由來最可珍

附錄 跋跋

大道降於世,明其真理曰「仁、義、禮、智、忠、孝、廉、節。」

貴堂奉玉旨,扶鸞著作「大道康莊」聖書。有勞三界高真,沐雨櫛風,扶鸞著作,無非是喚醒塵寰,珍重大道而勤修,正視康莊以廣達,期挽人心向善,移風化俗。此書如暮鼓晨鐘,警醒迷頑,上體天心好生之德。廣昭其勸,作蒼生之教化。遠非一般俗書可比論。是書之成,將是輔助杏壇之教化,永垂不朽也。

願世人,珍而研讀了悟,篤志勤修實踐,則大道康莊可以直達天堂,位列仙佛,籍注聖神,實爲不難也。特述數語以爲跋。

南天文衡聖帝關聖帝君

天運戊午年陽月望日

Wωω ▲тт kān ▲c o

第五章:道與人第九章:何謂修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八章:解脫生死第十章:生命第66章至71章第九章:執慧歸真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序章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七章:萬法歸宗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01章至第10章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十九章:魔道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前言第八章:解脫生死第11章至第21章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01章至第10章第四章:良知良能第五章:道與人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十九章:魔道第十四章:天道之進修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二章:道第二十四章:總論第十九章:魔道第二十四章:總論第九章:執慧歸真前言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七章:萬法歸宗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十九章:魔道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十二章:心性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序章第六章:修天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四章:良知良能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七章:道之天秩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四章:良知良能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七章:萬法歸宗第五章:道與人第五章:天人合一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66章至71章第55章至65章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55章至65章序章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七章:萬法歸宗第二章:道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二章: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五章:天人合一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002章:大道康莊之謂仁第六章:修天道第55章至65章第001章:序章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66章至71章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五章:道與人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001章:序章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
第五章:道與人第九章:何謂修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八章:解脫生死第十章:生命第66章至71章第九章:執慧歸真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序章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七章:萬法歸宗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01章至第10章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十九章:魔道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005章:大道康莊之謂智前言第八章:解脫生死第11章至第21章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01章至第10章第四章:良知良能第五章:道與人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十九章:魔道第十四章:天道之進修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二章:道第二十四章:總論第十九章:魔道第二十四章:總論第九章:執慧歸真前言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七章:萬法歸宗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十九章:魔道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十二章:心性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序章第六章:修天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四章:良知良能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七章:道之天秩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四章:良知良能第十七章:修天道的路線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七章:萬法歸宗第五章:道與人第五章:天人合一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66章至71章第55章至65章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55章至65章序章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七章:萬法歸宗第二章:道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第二章: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五章:天人合一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002章:大道康莊之謂仁第六章:修天道第55章至65章第001章:序章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66章至71章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五章:道與人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001章:序章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