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

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

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

之前閒扯了這麼多有些跑題的話,主要是爲了戳破某些民國崇拜者,簡稱“國粉”的真面目。以及那些高雅的“民國範兒”在一般庶民眼中的荒誕。

否則,不管我怎樣描繪民國時代的日常生活,都總是會有人提出這些“歷史發明家”的“新觀點”,“證明”我寫的都是一派胡言,並且指責我是在爲共黨粉飾歷史。

下面言歸正傳,如果要穿越到民國時代,你會穿越到民國時代的什麼地方?

——民國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從沿海到內陸,在全中國的不同地域之間,社會面貌差異極大。

當上海灘的十里洋場,已經亮起了絢麗多彩的霓虹燈光之際;西藏拉薩的農奴莊園,還處於中世紀的愚昧黑暗之中。英國人曾經把一輛小汽車拆卸開來,用馱馬揹着,翻山越嶺、千辛萬苦地運到拉薩。結果在拉薩把汽車拼裝起來之後一看,發現這裡首先沒有司機,其次沒有汽油,最後沒有汽車能跑的路……

鑑於上述種種天壤之別般的差異,所以我們在具體描述民國生活的時候,只能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區作爲樣本,從而以小見大,映射出整個民國年代的社會風貌。

必須要明確一點,那些穿越到民國的現代人,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除了少數想要搞紅色革命的人之外,應該都不會願意去當中下貧農或者拉黃包車的。而想要在民國時代過得比較體面,那麼在鄉下似乎就得當地主老財,在城裡則要當小資闊少,或者索性直接當官走仕途……

在這裡,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民國時代地主們的生活。

在老一輩的很多人心中,最爲經典的民國地主形象,恐怕莫過於《白毛女》當中的那位黃世仁了——他們通過巧奪豪取佔有了大量的土地,並且利用掌握的土地殘酷剝削農民,不勞而獲,侵吞着農民創造的財富,過着荒淫無恥的生活。

與現代那些經營大農場的農業資本家不同,那些傳統的中國地主們,似乎根本不用關心選育良種、租用農業機械、採購化肥和農藥,也不用關心如何興修灌溉水利工程,而是把一切交給農民自己打理。

平時,這些地主們坐在家裡只管享樂,有事情還可以徵發佃農無償服役。到了秋收的時候,就讓管家帶着一幫狗腿子到田間去挨家挨戶地收租。萬一年景不好收不上租子,則逼迫農民賣兒賣女來抵債,或者發一點善心,酌情允許他們減一點租子,基本上跟現代公司裡那些等着分紅的大股東差不多。

如此說來,地主的生活應該是十分輕鬆悠閒的囉?

……這個……怎麼說呢?像這樣悠閒寬裕的地主生活,在清朝的太平年景裡倒是還有可能出現。可是到了兵荒馬亂的民國年代……呃……只能說正應了那句老話:“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哇!”

總之,民國時代的地主,並不怎麼好當。

首先,民國年代是一個戰亂頻繁的時代,全國各地到處都是橫行肆虐的軍閥和土匪。四川從1911年保路運動開始到抗戰前夕,一直在斷斷續續地打川軍內戰;河北省(當時叫做直隸)雖然位於京畿,卻也因此而成了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以及蔣介石二次北伐的主戰場。

更慘的則是河南地區,正所謂爭天下必爭中原,作爲內戰的重災區,河南省在整個民國時代,總是不斷地被各路北洋軍閥還有流寇們一遍遍地洗劫——白朗起義、鎮嵩軍、巨匪“老洋人”、紅槍會、馮玉祥的國民軍、北伐戰爭、蔣介石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最後全省流竄着40萬土匪,幾乎被打爛了。

在如此頻繁的戰亂之中,不要說升斗小民的骨頭都填了溝壑,就連地主士紳的生命也毫無保障。

要知道,在民國時代的一大半年月裡,中國都是一個無法無天的混亂世界。那些軍閥們的兵馬,在大城市裡多少還講點紀律,到了鄉下就完全跟匪徒無異。

在清朝的時候,那些地方上坐擁廣袤田土的地主縉紳們,往往有着舉人、秀才、捐官(花錢買的官,多爲虛職)之類的“功名”,不少人還有子侄或親戚在朝廷內當官,從而編織出一張巨大的關係網。

哪怕是在征戰動盪的太平天國時代,除了作爲反賊的太平軍、捻軍之外,湘軍、淮軍、楚軍這些掛在朝廷名下的兵馬,通常也都會對他們有些顧忌,從而不敢劫掠得太過分。不管是再怎麼跋扈的兵頭們,只要尚未決心謀反,否則對待這些人脈關係盤根錯節的地主縉紳,多少也會有些忌憚。

但問題是,到了破舊立新的民國年代,這一切護身符和特權就統統打了水漂。民國時代的兵痞和軍閥大帥們,可都再也不會把清朝的功名身份放在眼裡。該勒索就勒索,該屠殺就屠殺,根本不會客氣——那年頭在鄉下死一個人,就真是跟死一隻螞蟻沒啥兩樣。

在楊白勞眼中,黃世仁無疑是主宰生死的存在;但是在手握兵馬的軍閥面前,黃世仁也就是個屁。

雖然地主們也試圖走新時代的上層路線來維護自身權益,例如去競選國會議員之類。但民國前期畢竟是一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哪怕你在北京跟什麼高官攀上了交情,到了地方上也未必有用。

想法子結好當地軍閥也是一條路子,畢竟縣官不如現管。但問題是大多數的軍閥旋起旋滅,這個“現管”更替得實在太頻繁。士紳們剛剛花大錢投資下去,軍閥就已經通電下野了……於是又白忙乎一場。

其次,在民國初年的河北、山東、河南、四川這些戰亂頻繁之地,就算是遇上了不打仗的年月,軍閥們爲了供養龐大的軍隊,以及維持奢華的生活,從而攤派給地主們的賦稅,也遠比清末時期更加沉重。

例如四川全省在清末只需供養新軍一鎮(相當於一個師)12000人,外加差不多數量的綠營舊軍,還有向雲南、貴州、甘肅提供約250萬兩白銀的財政補助。

但是到了1935年的時候,四川人需要供養的川軍總兵力,卻已經膨脹到了340個團,約84萬人的龐大規模!每年所需的開銷自然是幾倍十幾倍地往上翻。在某些地方,農稅居然“預徵”到了民國一百年(2012年)以後!再加上川軍混戰對地方經濟的破壞,縱然是四川這樣的天府之國,地主士紳們也同樣叫苦不堪。

北方各省農村被“預徵”賦稅的狀況,雖然不如四川這麼荒誕,但由於自然條件差,災荒頻繁,民間財富有限,戰爭的破壞慘烈,實際的負擔比例還要更加沉重。

當然,地主們也可以設法提高地租,把這些負擔轉嫁到農民頭上。但是土地上的出產就只有這麼多,哪怕不給農民留下一粒穀子,能夠搜刮到的糧食也是有極限的。而軍閥們發明苛捐雜稅的本事,卻是從來都無上限的,一下子搞出來六七十種附加稅也是常事——例如青苗捐、煙捐、衛生捐、青山費、馬路費、招待費、人口稅、花燈稅等等。正所謂“自古未聞屎有稅,如今只剩屁無捐”嘛!

而且,在這些苛捐雜稅之外,軍閥們還喜歡向地主們以各種名義大肆攤派勒索,時常能讓人傾家蕩產。

例如在民國初年,陝西省便一邊推行剪辮令,一邊大肆攤派“光復款”。於是,鄉紳們便領着村民圍攻政府,號稱“復辮豁款”(我要繼續留辮子,所以不交錢了)。前清一衆遺老遺少聞之,皆以爲“人思聖清”!

所以,在民國時代的華北和山東地區,儘管許多縣裡的地主豪紳,把實際地租已經收到了七成以上,還在荒年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利用高利貸來盤剝農民,把佃農們逼得只能把穀糠麩子當做主食,到了災荒年月就要出門逃荒,乃至於到東北去“闖關東”。但是在軍閥們的橫徵暴斂和土匪的肆意橫行之下,除了極少數最頂級的大地主之外,大多數中小地主的日子還是過得很糟糕。

根據1930年的一份鄉村調查顯示,在民國年間的華北地區,由於科技落後,沒有現代化農業系統,搞不到化肥和農藥,即使是最好的上等土地,擁有最好的澆灌條件,每畝地的糧食產量也只有大概100公斤,約200斤,僅僅相當於現代華北地區平均糧食畝產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所以,如果沒有工商業之類的額外收入,只靠地裡刨食,也沒有辦法逃避捐稅的話。那麼當時的地主家裡,最起碼要有200畝以上的好地,才能頓頓都吃白麪饃饃,逢年過節吃一頓肉。

而在這個標準線之下的地主和富農,自家種的小麥就算磨成了白麪,也不敢多吃,要拿出去賣錢繳稅,以及換一些火柴、食鹽、布匹之類的必需品,只留下棒子麪、高粱面之類的粗糧來給自己果腹。

只有在每一年的初夏季節收了麥子之後,這些人家才能吃幾頓白麪做的麪條,在他們看來,這已算是一種了不起的奢侈了,能夠吃白麪一直吃到八月的人家,已經極其稀少,更不用說吃上一年了。

至於更窮的貧農,每天能喝上兩碗摻着樹葉的番薯稀飯就算老天開眼了。

我們現代的農村常常擺設宴席,雖然菜餚不甚精美,但也是雞鴨魚肉一應俱全,還有香菸和好酒供應。而民國年代的華北地區,根據馮玉祥將軍的回憶錄描寫,鄉村裡遇有喜慶喪祭之事,待客的席面卻多半是“白菜豆腐泡席”,只有素菜而已——白菜、粉皮、粉條、豆芽、豆腐泡等。飯是摻有很多細砂子的大米蒸的,吃時一不小心,就會把牙齒震掉(感覺很像古埃及人的伙食)。馮玉祥將軍在河北清苑縣住了十餘年,也只吃過一次葷席,然而就算是那所謂的葷席,也不過每碗裡蓋了兩三片極薄的豬肉而已。

當時算是小富之家的馮玉祥將軍家裡,吃飯的配菜也只有大蔥、蘿蔔、鹹菜,從來捨不得用油做一碟炒菜,葷菜自然更不用提了。更窮的人家連鹹菜也捨不得吃,只臨時泡點鹹水下飯。

第三、民國時代的北方,一直在接二連三地爆發着可怕的災荒。

例如從1920到1921年,華北四省區大饑荒,死亡1000多萬人,災民3000萬~5000萬。

從1928到1930年,北方八省再次連續大旱,蝗、風、雪、雹、水、疫併發赤地千里,顆粒無收。此次災情延續3年,造成的逃荒人流無法數計,倒斃在荒原上的餓殍最起碼高達1000萬。

陝西原有人口1300萬,但在這三年大荒中,淪爲餓殍、死於疫病的高達300多萬人,流離失所者600多萬,兩者合計佔全省人口的70%。根據某些外國記者的描述,饑民的屍體經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莊,人肉甚至被公開售賣。

1942年,中原爆發大饑荒,“水旱蝗湯”四大災害輪番襲擊中原地區,1000萬人口的河南省,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西出潼關做流民,人口瞬間削減三分之二。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貧苦農民固然是九死一生。地主們的日子也是慘淡無比。縱然家裡屯着些糧食和銀錢,也得首先拿出來招募家丁,購買武器,加高院牆,修築土堡,抵禦土匪和流民的劫掠,以及賄賂前來打秋風的軍閥部隊。能夠維持生存就已是極端不易,更別提什麼奢侈享受了。

最後,哪怕在共產黨誕生之前,鄉下的農民也是整天抗租鬧事,百般拖欠,想要把租子十足地收齊,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收成很差的時候,常有人捲了糧食棄田而逃,讓地主家裡什麼都收不到。

這樣一來,地主家就不得不養上一羣打手,用以催逼佃農繳納租子,於是又多了很大的一筆開銷。

更要命的是,這些打手的忠誠心有時候也非常可疑,如果主人家表現的過於軟弱或過於苛刻,有些沒良心的打手甚至還會背地裡串通土匪,裡應外合幹掉地主全家,然後自己把財產分了,當個小地主享福——所以民國地主必須能打,正如當今的很多村幹部一樣。

鑑於上述這些情況,像電視劇裡那種彷彿《紅樓夢》裡那座大觀園的山寨版,宅院深深,丫鬟成羣,錦衣玉食的奢華地主生活。至少在兵荒馬亂、災害頻繁的華北地區,光靠從田地裡收租子是很難維持的。

那些能夠在鄉下過着奢華生活的人,要麼是另外有工廠、商行、礦山、鴉片之類的非農產業額外收入,要麼就是最起碼有上萬畝地的頂級大地主。

但是,一旦某人的地盤大到了這樣的程度,如果手裡沒有一支過硬的兵馬,那麼根本就看不住場子。而有了上萬畝田地,又拉起了大票兵馬的人,通常就已經是軍閥而不是地主了。一旦被其他軍閥擊敗,這些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土地,最後也別指望還能保得住。

所以,一旦穿越到北方的地主家庭,你想要學功夫高手整天跟人鬥毆,倒是從來不愁缺少對手,基本上每年都有流民和土匪前來串門,地主土豪們也時常拉起團練彼此攻打。那年頭每一個能夠保住家業的地主,幾乎都是打出來的。如果你特別能打,又有本事拉起一幫兄弟,那麼就算是要像“樊哈兒”(電視劇《傻子師長》的原型)一樣晉身軍閥大帥,也是有一定希望的。

但是,如果你對打打殺殺之類的事情興趣不大,只是想要過上比較現代化的生活,那麼可就非常困難了——根據1930年的一份統計,在河北清苑縣11個村2000多戶人家上萬口人之中,總共只有自行車7輛、手電筒6個、熱水瓶2個,而收音機則是一臺都沒有。

電燈和電話自然是不用想了,因爲鄉下一般根本沒有電力,此外也沒有自來水。如果還要自己弄發電機的話,似乎只有那些大軍閥的家裡,才能拿得出這許多款子。例如清末的袁世凱,在老家鄉下退隱之時蓋的別墅,裡面就不光有電力供應,還拉了電報線,連私人電報房都有。

甚至就連普通的金屬製品,在當時也是相當昂貴的東西——直到1949年,中國還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全國鋼鐵產量只有15萬噸,剛剛夠造北京奧運村的那個鳥巢。因此,當時鄉下的普通人家裡很少見到鋼鐵製品:農具往往只在最關鍵部位包上一層鐵,獨輪車的車輪是木頭的,富人的馬車纔有包鐵輪子。家裡的水桶是木頭的,水瓢就是一個大葫蘆一剖兩半。買一把菜刀就能讓一戶農民掏空一年時間節省下來的積蓄。

跟清朝相比,北方農村在民國年間唯一比較明顯的“現代化”標誌,就是較爲普遍地用上了煤油燈,農村照明已基本被煤油取代——在此不得不佩服一下美孚公司的推銷能力。要知道,在當時的北中國農村搞什麼煤油燈的市場營銷,幾乎跟在現代的索馬里做小商品生意一樣危險。

然而,跟之前的清朝相比,普通農民的生活條件非但沒有更加的現代化,反而大幅度地惡化了——爲了轉嫁軍閥們的苛捐雜稅,地主們普遍把種地的租子上漲到了六成至七成,若是隻收五成租子的話,就已經算是天大的恩惠了。在繳納了地租之後,佃農的餘糧通常已經不夠維持生計,爲此不得不去借高利貸,從而陷入“借了新債還舊債”的螺旋陷阱,從而負債越來越高,最終家破人亡。

就算是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在承受了沉重的賦稅剝削之後,同樣也很難避開高利貸的陷阱,從而踏上破產之路。而且,按照一般的規律來說,越是小塊的土地,就越是不容易保住——遇到旱災和蝗災,軍閥們自然會用刀槍逼迫你賣了田地繳稅,而地主們則趁機壓價強買;遇到大雨天,往往也會冒出幾個很有良心的地主,組織狗腿子扒開大堤淹了你家田地,讓大水沖走界標,然後再花幾個小錢到衙門裡活動一番,於是你的地就變成他們的祖業了。接下來若是不想被那些狗腿子打死,就還是早點收拾包裹跑路吧!

最近總是有人吹噓說什麼民國時代的地主個個樂施好善、濟貧濟困,一邊自己啃窩頭一邊卻給長工送肉送白麪,佃農的日子比地主老爺還要闊綽……對於這些“歷史發明家”的顛倒黑白,我已經真是不知該說啥纔好了——如果舊社會的地主當真那麼仁慈豪爽,又爲何要收六七成的地租,把農民活活逼死呢?

總之,民國年間的地主,固然已經是不好當,但民國年間的農民,更是當都不能當了。

第76章 墨爾本的陷落(下)第157章 引狼入室(下)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第28章 劉朝佐,你非法穿越的事發了!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5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中)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番外四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一第175章 “大和旅館”的婚禮第28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下)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43章 三帝對峙(下)第39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上)二衣衫笨重勝鎧甲第38章 磨磨蹭蹭打怪獸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89章 王秋的麻煩還未結束(下)第194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上)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第178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四)第17章 戰鬥的間隙第20章 被染紅的列島(上)第115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上)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29章 魯濱遜鬼畜島(下)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32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下)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26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續)第14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下)第30章 亡靈天災(上)第6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上)第192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下)第21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下)第19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上)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7章 改天換日第14章 突如其來的戰鬥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387章 福建暗流(中)第119章 餘杭鎮掃蕩戰(上)第100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中)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59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上)第1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三)第72章 東方輻射鄉(中)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45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中)第43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會議第80章 我真的找來了一羣假精靈第9章 喪屍被玩壞了十一可悲而又可嘆的臺灣皇民第170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中)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45章 可敦城第40章 星船傘兵?第43章 煩心事(上)第59章 到來與離去(下一)第169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上)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2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上)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10章 刷分好輕鬆!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80章 白色澳洲的末日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54章 中岡麻美第9章 來治病的印度友人第16章 貓玩人(下)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四百四十四萬字的完結感言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第69章 迴歸與終結(中)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119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第132章 杭州無血開城(下)第11章 苦中作樂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85章 女神真難爲(下)第39章 攻入會寧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第180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六)第80章 白色澳洲的末日第37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23章 拒絕配合的傢伙們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64章 小兔娘出生第112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三)一這個是外星人嗎第157章 最後的槍聲(上)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
第76章 墨爾本的陷落(下)第157章 引狼入室(下)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第28章 劉朝佐,你非法穿越的事發了!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5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中)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番外四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一第175章 “大和旅館”的婚禮第28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下)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43章 三帝對峙(下)第39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上)二衣衫笨重勝鎧甲第38章 磨磨蹭蹭打怪獸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89章 王秋的麻煩還未結束(下)第194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上)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第178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四)第17章 戰鬥的間隙第20章 被染紅的列島(上)第115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上)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29章 魯濱遜鬼畜島(下)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32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下)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26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續)第14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下)第30章 亡靈天災(上)第6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上)第192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下)第21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下)第19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上)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7章 改天換日第14章 突如其來的戰鬥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387章 福建暗流(中)第119章 餘杭鎮掃蕩戰(上)第100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中)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59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上)第1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三)第72章 東方輻射鄉(中)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45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中)第43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會議第80章 我真的找來了一羣假精靈第9章 喪屍被玩壞了十一可悲而又可嘆的臺灣皇民第170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中)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45章 可敦城第40章 星船傘兵?第43章 煩心事(上)第59章 到來與離去(下一)第169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上)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2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上)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10章 刷分好輕鬆!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80章 白色澳洲的末日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54章 中岡麻美第9章 來治病的印度友人第16章 貓玩人(下)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四百四十四萬字的完結感言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第69章 迴歸與終結(中)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119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第132章 杭州無血開城(下)第11章 苦中作樂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85章 女神真難爲(下)第39章 攻入會寧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第180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六)第80章 白色澳洲的末日第37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23章 拒絕配合的傢伙們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64章 小兔娘出生第112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三)一這個是外星人嗎第157章 最後的槍聲(上)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