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上)

1348年2月,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馬賽城

這座最初由古希臘移民建立,早在羅馬帝國時代之前就已經誕生,如今已經繁華喧囂了將近二十個世紀的著名海港,此時卻彷彿被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面紗,猶如木乃伊的裹屍布。

從那幾艘來自克里米亞半島的,被病魔玷污的“死亡之船”,在上個月因爲馬賽市民的一念之仁而被放進港口開始,恐怖的黑死病就像海嘯一樣,淹沒了這座城市,涌進了馬賽的每一條大街小巷。

——先是高燒、嘔吐、咳嗽和膿腫,然後就是寂靜和死亡,還有揮之不去的恐怖腐臭

很顯然,那些多半隻懂得灌腸和放血的中世紀歐洲庸醫,根本無法治療這種聞所未聞的烈性瘟疫。新年剛過,馬賽城內每一座教堂的喪鐘就開始終日長鳴,從無停息。墓地裡從早到晚,總是迴盪着身披黑紗的遺屬們的哀哭。一個神父經常要同時給六七具屍體主持葬禮——而這還是上層階級權貴纔有的待遇

至於城裡的下層階級,以至大部分的中層階級,情形就更慘了。他們也是是因爲沒有錢,也許因爲存着僥倖的心理,多半留在家裡,結果病倒的每天數以千計。又因爲他們缺乏適當的醫治,無人看護,幾乎全都死了。白天也好,黑夜也好,總是有許多人倒斃在路上。許多市民一家子都無聲無息地死在了屋子裡,於是直到屍體腐爛,發出了臭味,鄰居們才知道他們已經死了。總之,不到一個月,這座城市裡就已經變得到處屍體縱橫,附近活着的人要是能夠找得到腳伕,就叫腳伕幫着把屍體擡出去,放在大門口;找不到腳伕,就捏着鼻子自己動手擡,他們這樣做並非出於惻隱之心,而是唯恐腐爛的屍體威脅他們的生存。

每天一到天亮,只見家家戶戶的門口都堆滿了屍體。這些屍體又被掘墓人放上屍架,擡了出去,要是弄不到屍架,就用木板來擡。一個屍架上常常載着兩三具屍體。夫妻倆,或者父子倆,或者兩三個兄弟合放在一個屍架上,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驟然爆發的死亡,已經讓人們哭於了眼淚,都快麻木了。

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屍體運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墳地再也容納不下了,尤其是那些有權有勢的富貴人家,按照習俗要求葬在家族的祖墳裡面,情形就更加嚴重。等墳地全葬滿了,他們只好在周圍掘一些又長又闊的深坑,把後來的屍體幾百個幾百個葬下去。就象堆積在船艙裡的貨物一樣,這些屍體全都層層疊疊地放在坑裡。只蓋着一層薄薄的泥土,直到整個坑都裝滿了,方纔用土封起來。

但事實上,教堂裡的喪鐘還有人敲響,城市裡的屍體還有人收埋,在這個悲哀的時代就已經稱得上幸福。最起碼,馬賽城的市政機關還在運轉,神父和貴族們還在竭力維持秩序,而根據從西西里島傳來的消息,那邊已經是滿街腐屍無人收埋,城市被啃食屍體的野狗和烏鴉佔據,整個國度彷彿已經被死亡所統治,甚至連西西里的攝政王都逃到山裡去當野人了——因爲他的衛兵、侍從、近臣和騎士們統統都死光了

然而,隨着瘟疫的持續蔓延,沒有人知道馬賽城會不會步上西西里島的後塵,最終徹底被死亡征服

在黑死病傳入的一個月之後,不僅人口稠密的馬賽市區變成了一片人間煉獄,由於染病市民紛紛外逃,導致瘟疫擴散的緣故,郊外的普羅旺斯鄉村也已經變得哀鴻遍野(馬賽城是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首府)。

那些可憐的法國農民以及他們的家人,如果在村子裡和田野中一旦病倒了,往往比市民們的下場更慘——既沒有醫生、也沒有誰來看顧,就這麼倒斃在路上,在田裡,或者死在家門口,然後被野狗分食,沒有棺材容身,甚至沒有墓穴下葬。他們死得簡直不象是一個人,倒象是死了一頭牲畜。

在這樣絕望的世界裡,不要說維持生存,甚至就連能夠有尊嚴地體面死去,都已經成爲了一種奢侈

此時此刻,馬賽港的近郊,一座懸掛着醫院騎士團紅底八角白十字旗幟的莊園裡,正在舉行一場葬禮。

“……我們在天上的天父,願人們尊你的名爲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降臨人間如同還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赦免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赦免我們的敵人。

願我們遠離誘惑,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爲國度、權力、榮耀全屬於你。

直到永遠,阿門”

伴隨着教堂唱詩班的悠揚聖歌聲,疲憊憔悴的黑衣神父表情木然地主持着葬禮儀式。或許是由於在最近這些天裡見證了太多死亡的緣故,他的精神狀態似乎很是糟糕,好幾次唸錯了句子都沒發覺。不過,參加葬禮的死者親屬也沒在意——眼下這會兒,能有個稍微像樣的葬禮,能夠在下葬的時候有一羣人冒着染病的危險過來觀禮,就已經非常非常的不錯了。實在沒法要求更多。

要知道,很多曾經名聲顯赫的死者,往往就連斷氣的一剎那都沒有一個人在場,因爲活着的人要躲避瘟疫的傳染,所以親情和友情都被死亡給撕裂了。以至於到後來大家你迴避我,我回避你;街坊鄰舍,誰都不管誰的事了。一旦有人患病,甚至只是傳聞患了病,親戚朋友就立即斷絕了往來,即使難得說句話,也離得遠遠的。甚至於哥哥捨棄弟弟,叔伯捨棄侄兒,姊妹捨棄兄弟,甚至妻子捨棄丈夫都是常有的事。最讓人難以置信的,居然連某些父母都不肯看顧自己的子女,好象這子女並非他們自己生下來似的。

言歸正傳,在這位憔悴的神父面前,一具外觀粗糙的橡木棺材裡,躺着狄德羅。培根騎士的身軀。

就在上個星期,這位醫院騎士團常駐馬賽港的代理人,身體還壯實的好像公牛一樣,能大口喝酒和高聲說笑話。但自從在五天前不幸病倒之後,可憐的狄德羅老爺立即就渾身浮腫淤血,以肉眼能夠看得出的速度消瘦下去,到了臨死的時候,幾乎只剩下了一副骨頭,除了最熟悉的人之外,都已經認不出他來了

作爲死者的繼承人,李維。培根的心情無疑是十分悲痛的:是真心實意的悲痛,而不是裝模作樣的假哭。

——雖然是主神系統安排的身份,但狄德羅叔叔對待他這個便宜侄子可真是沒話說,完完全全當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待,把自己的一切資產、經驗、閱歷、知識和人脈都傾囊相授……對於李維這位已經永別故鄉的遊子來說,這份發自親情的關愛和照顧,根本就是金錢無法衡量的,真是怎麼回報都不爲過:實事求是地說,作爲一位有節操的好同志,李維真的是從來都沒有期盼過叔叔早日倒斃,好儘快繼承這份家產。

相反,早在驚覺黑死病襲來的那一刻,他就開始絞盡腦汁謀劃對策,好讓自己一家人躲過這番浩劫。

然而,即使是身爲一名穿越者,李維也並非無所不知,更非無所不能。面對着彷彿海嘯般洶涌襲來的黑死病,還有病倒在牀上奄奄一息的狄德羅叔叔,他其實跟同時代的中世紀土著們一樣無能爲力。

確實,作爲一名僅僅是略知少許中世紀歐洲歷史的穿越者,李維騎士曾經聽說過黑死病的名字,也知道它實際上是一種鼠疫,還知道歐洲在黑死病之中死了很多人,但卻偏偏沒記清楚黑死病爆發的具體年份,更沒有深刻理解這場瘟疫到底有多恐怖,還以爲大概就跟2l世紀的“非典”(ar流感差不多,以至於事到臨頭之時,一時間措手不及——按照原來的劇情安排,他們在打完克雷西戰役之後就會自動迴歸主神空間,所以那些準備較爲充分的資深者,也根本沒去關注法國曆史上在1346年以後才發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即使李維提前很長一段時間知道了黑死病的威脅,又能怎麼樣呢?這疾病在中世紀歐洲肯定是無藥可醫的,也同樣是無處可避的。即使是最北方的挪威,也沒逃過黑死病的入侵。難道他還能勸說叔叔放棄馬賽港的莊園和財富,以及醫院騎士團的職位,躲到荒山野嶺裡當上幾年野人不成?

事實上,在那十二艘“死亡之船”抵達馬賽的第一時間,結合之前從意大利人那邊聽說的疫情傳言,如夢初醒的李維騎士立即就恍然大悟,馬上開始轉動腦筋,跟同爲穿越者的太太一起討論如何對抗瘟疫。

但很快,這位穿越者先生和他的太太就萬分絕望地發現,面對來勢洶洶的黑死病,自己根本無從着手——這地方的衛生條件實在太差了,隔三差五爆發瘟疫那是正常,一直沒病沒災纔是奇蹟啊

沒辦法,這年頭絕大部分歐洲城市的衛生狀況都相當差。在1348年的歐洲,無論在倫敦、在巴黎還是在羅馬的街道上都跑着豬,還有雞和鵝在一邊遛彎,一邊拉糞,更不用說馬賽這種二流都市了。

在馬賽,全城只有最熱鬧的廣場和商業街才鋪了鵝卵石,其它道路都是臭燻燻的爛泥地。到處都是淤泥、垃圾和糞便,腐爛的動物屍體隨處可見,每個人都在路邊隨地大小便,住戶直接從窗口把尿壺往街上傾倒,彷彿把城市變成了一個特大號的茅房,古羅馬帝國時代遺留的下水道系統早已淤塞,一到雨天就滿街污水橫流,行人不得不踩着高蹺一樣的超級高跟鞋走路——這樣骯髒不堪的城市,簡直就是老鼠、蟑螂和跳蚤們的天堂,當然也是滋生各種瘟疫的絕佳苗牀

而且,這年頭歐洲人的建築技術很差,所以房子都挺小,那種童話中的木屋簡直都能稱得上是豪宅了,一般的窮人往往只能住草棚

。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裡,由於規劃不科學的緣故,絕大部分房屋都是通風不暢,採光不良,更要命的是人均居住面積堪比後世的香港“鴿籠”。哪怕是城市裡的貴族之家,尚且常有很多人住在一個房間裡的情況。至於中產階級和窮人家,於脆七八個人擠在一張牀上,也不曉得他們應該怎麼在夜晚做製造後代的事情。有的家庭甚至連牀都沒有,全家人只能睡在發黴的稻草堆上……

更讓人頭疼的是,中世紀的大理石等石材非常昂貴,燒製磚瓦的技術也退化得厲害,所以跟那些財力雄厚、已經普及了磚房的意大利城邦不同,在相對較爲貧窮的馬賽港,大多數房子都是用木頭、泥土甚至於草修成的,英勇頑強的老鼠們當然很容易就攻入這些脆弱的堡壘,以最快速度將致命的病魔帶到每一戶人家:在這樣悲催的城市環境裡,哪怕頒佈了最嚴格的隔離措施,多半也是無效的——以中世紀的技術水平,就算你隔離得了每一個病人,難道還有辦法隔離每一隻老鼠嗎?

接下來,環境衛生的局面已是如此惡劣,個人衛生的情況同樣慘不忍睹。

嗯,雖然真正的中世紀歐洲人,其實並不像某些噁心傳說之中那樣“千年不洗澡”。至少浴盆這類東西,在中世紀歐洲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那年頭的衛生觀念太落後,很多人洗不起澡或不喜歡洗澡罷了。

而且,隨着文藝復興的開始,到了1348年的時候,歐洲人的衛生觀念也比中世紀早期有所進步,尤其是在十字軍東征之後,阿拉伯人的沐浴方式和大型浴室修築技術,也隨着返回的十字軍戰士,慢慢地傳入了歐洲。再加上肆虐橫行的北歐維京人海盜在燒殺劫掠之餘,也把故鄉的蒸汽浴(桑拿)傳到了歐洲各地於是,從10世紀、ll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慢慢地興建起了一些中型和大型浴室。到了2年,巴黎就已經有了2家蒸汽浴室和普通浴室,還專門有夥計走遍巴黎的大街小巷,招呼客人去洗澡。而作爲法國南部最繁華的港口城市,還有與交流往來的前沿窗口,馬賽城內的浴室數量自然也不算少。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由於技術水平的退化,沒有了建設龐大複雜的鍋爐和管道的能力,與古羅馬帝國時代那些收費低廉到窮人都能承受的公共浴場相比,中世紀歐洲人的洗澡費用確實是大大地提高了。所以在黑死病降臨前夕,儘管不差錢的富人和中產階級們,可以悠閒地享受淋浴、泡泡浴、蒸氣浴,甚至溫泉浴。但大多數窮人還是很少洗澡。從農夫到下層市民,每個人身上都是蝨子亂爬、跳蚤亂蹦,所以經常患有皮膚感染、痢疾和感冒之類疾病,於是進一步降低了人們對疫病的抵抗力。

——在這樣骯髒噁心的生活環境裡,根本談不上什麼“健康”和衛生,如果讓後世那些嬌貴的“小清新”、“小鮮肉”們到中世紀歐洲城市的小巷子裡去住幾天,估計不用染上黑死病,他們就該悲憤地自殺了。

最最要命的問題在於,面對如此積重難返的情況,即使李維騎士有辦法設法推動馬賽港統治階層下定決心,開始着手整治市容、加強環境衛生,且不說所需資金從哪裡籌措,遇到的阻力該怎麼解決,光是時間上最起碼就得要很多年……可眼下黑死病都已經大規模爆發了,這麼大興土木搞工程還來得及嗎?

只怕是就算馬賽港的市政當局發佈了政令,在這樣人心惶惶的環境下,也根本找不到什麼人來執行吧

既然整治市容、加強環境衛生的工作已經來不及做了,李維騎士就開始轉換思路,琢磨着能不能從消滅病菌的宿主着手,搞一次打老鼠的除害運動,來遏止這場名爲黑死病的鼠疫氾濫——這種做法同樣也有良好的實例,比如後世的新中國就通過大規模消滅釘螺的辦法,比較成功地遏止了血吸蟲病的泛濫

然後,李維就無限絕望地發現,在這個悲催的中世紀歐洲,居然連消滅老鼠的手段都是如此匱乏

“……他喵的老鼠都已經氾濫成災了,羅馬教會居然還要宣佈貓是邪惡的動物、女巫的夥伴,組織了前後幾百年的歐洲全民屠貓運動?把貓綁在火刑柱上燒死這到底是作死呢?作死呢?還是作死呢?”

第10章 修仙艱難,陛下還是當超...第2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上)第99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第35章 對未來的思考(下)第535章 這個國家真是太廢柴了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35章 五大勢力入場到齊(下)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29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上)第64章 歷史已經陷入迷霧中第126章 平髡之策(下)第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三)第29章 穿越尋親之旅第47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21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下)第6章 阿虛同學的回憶第1章 不一樣的二戰(上)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67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中)第73章 東方輻射鄉(下)第33章 東亞戰雲起(上)第170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中)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62章 王秋的隊伍終於開張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13章 銀髮雙子第26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下)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7章 初步忽悠成功(上)第160章 炮打白宮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42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中)第47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一)第84章 流寇崛起第198章 世界之門第388章 福建暗流(下)第72章 王秋家的愉悅日常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第70章 迴歸與終結(下)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35章 直搗黃龍猶未足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149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上)二十一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一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64章 歷史已經陷入迷霧中第43章 和平接管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50章 軍火販子哆啦a夢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七)第165章 蘇州十日第99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第33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下)第85章 核爆再起(下)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192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下)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5章 讓時間停止吧!八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74章 墨爾本的陷落(上)第8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黑暗料理?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6章 刷分真容易(上)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中)第23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中)第175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一)第111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二)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30章 南美洲驚變(下)第84章 核爆再起(上)第34章 東亞戰雲起(中)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70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上)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39章 聯合艦隊歸來(中)第50章 軍火販子哆啦a夢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27章 戰士不是一天就能練...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小結其它的國度更悲催第3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73章 九百六十一歲高齡的合法蘿莉(上)第84章 核爆再起(上)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91章 萬里大移民(中)第104章 新月旗墜落(下)第20章 天使戴着貓耳來(上)第59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上)
第10章 修仙艱難,陛下還是當超...第2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上)第99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第35章 對未來的思考(下)第535章 這個國家真是太廢柴了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35章 五大勢力入場到齊(下)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29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上)第64章 歷史已經陷入迷霧中第126章 平髡之策(下)第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三)第29章 穿越尋親之旅第47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21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下)第6章 阿虛同學的回憶第1章 不一樣的二戰(上)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67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中)第73章 東方輻射鄉(下)第33章 東亞戰雲起(上)第170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中)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62章 王秋的隊伍終於開張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13章 銀髮雙子第26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下)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7章 初步忽悠成功(上)第160章 炮打白宮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42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中)第47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一)第84章 流寇崛起第198章 世界之門第388章 福建暗流(下)第72章 王秋家的愉悅日常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第70章 迴歸與終結(下)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35章 直搗黃龍猶未足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23章 從地底出擊第149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上)二十一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一第60章 大統領の憤怒(上)第64章 歷史已經陷入迷霧中第43章 和平接管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50章 軍火販子哆啦a夢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七)第165章 蘇州十日第99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第33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下)第85章 核爆再起(下)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192章 荷蘭人的澳洲異聞錄(下)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5章 讓時間停止吧!八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74章 墨爾本的陷落(上)第8章 什麼纔是真正的黑暗料理?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6章 刷分真容易(上)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中)第23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中)第175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一)第111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二)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30章 南美洲驚變(下)第84章 核爆再起(上)第34章 東亞戰雲起(中)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70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上)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39章 聯合艦隊歸來(中)第50章 軍火販子哆啦a夢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27章 戰士不是一天就能練...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小結其它的國度更悲催第3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73章 九百六十一歲高齡的合法蘿莉(上)第84章 核爆再起(上)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91章 萬里大移民(中)第104章 新月旗墜落(下)第20章 天使戴着貓耳來(上)第59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