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拜見的禮儀

“陛下在這邊,。”

宮人沒有給寧採臣反應時間,率先向前走去。

宮廷禮節本就是由宮人帶路,所以寧採臣沒有說什麼,而是隨後跟着。但是越走寧採臣越是鬧不明白。

這就奇怪了,拜見皇帝不是向殿堂進發,而是向蜈蚣精屍體走去,怎麼這遼天祚帝也來了嗎?

寧採臣搜索着任何與龍袍有關的服飾,但是看了一圈,卻是一個也沒有看到。

“宋國使臣,見了陛下還不跪下!”宮人徑直走到了那取刀劈蜈蚣精屍體人身邊。

這是皇帝?你沒搞錯?

獸皮製衣,頭上辮着辮子,玉環、玉珠點綴其上。看上去便是那麼非主流。

這又是無恥文人的誘導,說什麼遊牧民族仰慕漢文化。以致於寧採臣這個穿越者纔會找穿龍袍的。

但是事實絕對不是這樣,遊牧民族是極重視自己傳統的,輕易不會改變,。反倒是自稱爲華夏的漢人更容易改變自己迎合他人,說是遊牧民族仰慕漢文化,漢化,民族大融合。不如說是漢民族改變自己,迎合他人,被人家融合。

君不見後世少數民族仍然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民族語言。漢人呢?沒有了自己的服飾,就是語言,也不是漢腔,如此何談華夏?

華夏者,服飾華採之美爲華;以廣闊的疆界與和雅的禮儀爲夏。

後世這兩點,做沒做到,瞎子也知道。

天祚帝着胡服,留胡發,這便是他們的民族裝束。

而且這跪拜之禮,漢人是極少用的,跪天跪地跪父母,這便是真正漢人的禮。

反倒是胡人,他們更喜歡他人跪自己。享受高高在上的快感。

只是他這一次選錯了人,無論是穿越來的寧採臣,還是這時代的寧採臣都不會跪他。甚至可能譏諷幾句“何以跪胡人?”

不是想提點他兩句。使遼金相爭,寧採臣早發火了。“大宋使節見過遼國皇帝。”

拱手行禮,這便夠了。漢人禮節就是如此。

君爲輕,民爲重。誰會跪一個君,還是胡人的君。

看到寧採臣沒有跪,宮人很是憤怒,大聲喝斥:“大膽!”

天祚帝一擺手:“算了。”

“可是陛下。千萬不可對漢人手軟啊!這漢人就是賤骨頭。只有讓他們趴在地上,與泥土爲伍,他們才懂得哪個是天,哪個是地,。”

說話的是個桔子皮,同樣的胡服打扮。沒人介紹,寧採臣並不知道他是哪個。

其實介紹也沒用,以今日之遼,是免不了毀滅一場。遼國一亡。他們這些人又有幾個活下來?

知道一個將死之人姓什麼叫什麼,寧採臣還沒那麼無聊。

天祚帝繞着蜈蚣精看個不停,一副毫不在意寧採臣跪不跪的樣子說道:“這些虛禮就不必了。漢人真有那個本事那就不是漢人了。還會受我等統治。無禮無能之輩,有什麼好糾纏的。”

他倒是看得開。

實力爲重。真有那本事,便來打我好了。只是不見禮,不握手什麼的,我又不失什麼。我可不是漢人,那麼要臉面。最後丟人的還不是你們漢人,因爲你們無能,只敢這樣發泄發泄罷了。

就像是殺豬,殺的時候叫的那個聲色俱厲、震耳欲聾。難不成你還要與豬置氣不成?它叫的越是大聲,我吃的越是開心。

這些裡外事情。天祚帝是明白的,只是他不願意說罷了。

由此惹惱了他身邊的都統耶律章奴,也就是剛纔開口的那個契丹人。

耶律章奴,字特末衍,季父房之後。父查剌,養高不仕。章奴明敏善談論。

大安中。補牌印郎君。乾統元年,累遷右中丞,兼領牌印宿直事。六年,以直宿不謹,降知內客省事。天慶四年,授東北路統軍副使。五年,改同知鹹州路兵馬事。及天祚親征女直,蕭胡篤爲先鋒都統,章奴爲都監。大軍渡鴨子河,章奴與魏國王淳妻兄蕭敵裡及其甥蕭延留等謀立淳,誘將卒三百餘人亡歸。既而天祚爲女直所敗,章奴乃遣敵裡、延留以廢立事馳報淳。

淳猶豫未決,。會行宮使者乙信持天祚御札至,備言章奴叛命,淳對使者號哭,即斬敵裡、延留首以獻天祚。

耶律章奴見淳不從,誘草寇數百攻掠上京,取府庫財物。至祖州,率僚屬告太祖廟雲:“我大遼基業,由太祖百戰而成。今天下土崩,竊見興宗皇帝孫魏國王淳道德隆厚,能理世安民,臣等欲立以主社稷。會淳適好草甸,大事未遂。邇來天祚惟耽樂是從,不恤萬機。強敵肆侮,師徒敗績。加以盜賊蜂起,邦國危於累卵。臣等忝預族屬,世蒙恩渥,上欲安九廟之靈,下欲救萬民之命,乃有此舉。實出至誠,冀累聖垂佑。”

西至慶州,復祀諸廟,仍述所以舉兵之意,移檄州縣、諸陵官僚,士卒稍稍屬心。

時饒州渤海及侯概等相繼來應,衆至數萬,趨廣平澱。其黨耶律女古等暴橫不法,劫掠婦女財畜。章奴度不能制,內懷悔恨;又攻上京不克,北走降虜。順國女直阿鶻產率兵追敗之,殺其將耶律彌裡直,擒貴族二百餘人,其妻子配役繡院,或散諸近侍爲婢;餘得脫者皆遁去。章奴詐爲使者,欲奔女直,爲邏者所獲,縛送行在,伏誅。

由此可見這是個守舊者,用今天話說是個大契丹民族主義者。

寧採臣的不跪不僅引來他的不滿,更是連天祚帝都恨上了。

當然這其中的變化,寧採臣是不知道的,因爲他又不知道他叫什麼。就算是知道,寧採臣也不會承認這耶律章奴今後造反是因爲他。不過利用一下,他倒是一點兒都不會介意的。

可惜他做了那麼多的工作,遼天祚帝卻對蜈蚣精的屍體比他這個真神的興趣還大。

看了蜈蚣精,又跑去看法海。

見法海爲冰所封,他竟然有意伸手去摸。

“陛下,碰不得。”蕭百里一直在旁邊照看着,見遼天祚帝果然伸手去摸,。立即擋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的陛下是個好奇心重的人,所以他既喜歡投其所好,又是小心又小心。不小心不行,這投其所好。最多算個佞臣,但是萬一若因此傷了陛下,他可吃罪不起。就是這都統之位也做不下去。

隨着契丹人立國,這人口便吹氣似的膨脹,百倍千倍都不只。可是這國土就這麼大,官位有限。這御營都統的位子,盯上的人可不少。

更危險的是這契丹人封官不以能力。而以血緣。這姓蕭的總是比姓耶律的差一截。

老實說不是蕭爲大姓,爲平衡兩姓矛盾,這正都統一職是輪不到他的。

雖然名爲百里,但是他知道自己沒有百里之才。因此他對遼天祚帝纔是小心又小心,不使任何人有動他的機會。

遼天祚帝卻是不知他這一番苦心,見他阻了自己,反而面現不滿:“蕭都統,你阻我做什麼?”

見他不滿。更是恭敬:“回陛下,這和尚身上的冰是至寒,爲把他帶來。凍傷了不少軍士。”

“哦?竟然是如此?”遼天祚帝的好奇心讓勾起來了。

蕭百里一見,立即向後招手。

只見立時有軍士提着水桶過來,水桶中裝有河水。

蕭百里對遼天祚帝說:“陛下,末將這就演示與陛下看。”

“演示?演示好!”天祚帝是不知道他是怎麼演示,但是他這一好奇心一起,他是不管手下人怎麼演示。就是抓了個漢民丟上去,他也不會阻止。只要看的清楚明白,滿足他的好奇心就好。

蕭百里又勸說天祚帝離遠一些,免得身上濺上水,然後……

譁一桶水潑上去,。立時結了冰。不,水都沒有完全碰到法海便結了冰。

水立即變冰?他們哪兒見過這個。天祚帝先是一呆,立即拍掌大笑:“好,好!速速去提水,再來一次。”

玩的開心,就是他自己也親手潑了一桶水。

寧採臣是看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法海雖然有些固執。勉強算個敵人,可再怎麼說,他也是位得道高僧。

這世間的羅漢竟然成了件玩具?

實在是無語,無語的很啊!

直到玩的累了,這天祚帝纔想起正事。“這兩件是誰進獻的?”

一隻蜈蚣精,一個法海,在他眼中也就是兩件物件罷了,而個有意思的物件。

蕭百里一指寧採臣說:“就是這個宋使臣。”

他是想昧下來,可是天祚帝已經見到人了,再加上與耶律小王一番衝突。他想了一下,還是把寧採臣推了出來。

也是他見天祚帝高興。

前面說了,這天祚帝一高興是不吝封賞的。現在他高興了,蕭百里知道自己的封賞是跑不了的,也就不再爭取寧採臣了。

是的,他本意是想把寧採臣爭取到他這邊,怎麼說也是個法師。但是這是寧採臣與耶律小王衝突前,他是不願爲了一個漢人與一個王爺起衝突的。

漢人沒什麼大用,即使是會法術,在遼國也站不穩腳跟,更加升不上去,這自然也就沒了太大的價值,。

現在他自然要與寧採臣撇清關係,不爲別的,只因爲他的族人是真的不講理的。

如果他說蜈蚣精是他的,那麼受蜈蚣精屍體吸引而來,並在一羣漢人面前吃了大虧的耶律小王絕對會把他也記恨上。

這不是可能,而是事實。他的族人他知道,就是這個脾性。所以他纔會這麼大方。

封賞照領,但是這仇恨值還是還與宋人的好。這也是爲什麼天祚帝問是誰進獻的,他立即指向寧採臣的原因。他這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都看到,這兩件東西是宋人的,與他無關。更重要的是傳入耶律小王的耳中。

看是寧採臣所獻,天祚帝高高仰起頭來,就差用鼻孔看人了,如果他的鼻孔可以看人的話,說不定他還真這樣做了。“宋使,說吧,你要什麼賞賜?”

寧採臣猛的擡頭。這太意外了。什麼賞賜?不過他又立即低下頭。“大宋使節奉我皇之命出使,以解兩國之憂。”

“哈哈!”天祚帝哈哈大笑“好!好!好!”

他是真的高興。心說:這個宋人不錯,看我勇武不凡。竟然連多看一眼都不敢,就這麼讓朕(胡人極少稱朕,到了元朝才這麼定下來)的英武不凡嚇到了。好!好!太好了!有眼力!

天祚帝哈哈大笑回了宮,寧採臣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寧採臣不知道,可蕭百里知道。

這契丹人以高貴立國,而身爲契丹人的皇,天祚帝。更是傲慢的無邊無際了。

天祚帝一直自以爲自己英武不凡,任何人看了自己都應該讓震到,任何事到了自己手上都應該迎刃而解。

這就是他的高貴,他的傲慢,。

這樣的高貴與傲慢,是蕭百里到了他身邊之後,才體悟到的,所以他是沒能用上。“厲害!你們宋人就這點厲害,察言觀色。真是比不了!”蕭百里感慨良多。

他是見過宋人文人的,知道他們擅於逢迎,但是這麼厲害。一眼便知道怎麼搔到癢處,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至於事實……

別說這凡人有沒有這種氣勢,就是有,寧採臣會怕他?可能嗎?

這是不可能的。

真實情況是,仰起頭來的天祚帝鼻毛露出來了。

這漠北地區,空氣中都帶着浮土,而長久生活在這的人,其鼻腔是不能看的,太噁心了。

但是他偏偏仰起頭,露出鼻毛。而寧採臣又偏偏視力極好。只是一眼便差點吐了,他當然要低頭。

一無所知的天祚帝得意,誤會了的蕭百里羨慕。但是這種事他又羨慕不來,因爲他已經過了這麼做的機會。

щшш т tκa n ℃O

天祚帝只是偏執,又不是白癡。第一次見面,表現害怕。他會得意,認爲是王者之風;可是呆一起這麼久了,才這麼做,他會生氣,因爲這樣做的人分明在耍他。

蕭百里:“宋使,請吧!”

羨慕不來,他也只好裝做看不到,不僅是他,凡是知道天祚帝這脾性的,無不以羨慕、妒忌地目光看寧採臣。

耶律章奴更是恨聲道:“可惡的宋人!十足的馬屁精!”

蕭百里看了耶律章奴一眼,什麼都沒說,因爲他也想這樣罵,。“宋使,隨我入殿,陛下等着你拜見呢?”

繞了一圈,寧採臣這才能夠去拜見天祚帝,去辦正事。

遼上京由於夯土而建,實在是談不上高大。沒辦法,泥土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的高度。

宮殿也是如此,甚至有一種低矮壓抑的感覺。進了宮中,這地面鋪的是地毯。

對地毯,寧採臣是不認識的。不過據說這遼人擁有波斯地毯,也算得上名貴,倒也符合皇室的身份。

只是你鋪地毯也就算了。那是什麼?熊皮。那又是什麼?老虎皮。

擡頭一看,天祚帝椅子上面是塊大匾,上面寫的是契丹文,不過寧採臣倒是覺得寫上“聚義廳”三個大字,更加合適。

無論是城池的建築,還是這裡面的擺設,又或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聚義廳”絕對比什麼“正大光明”、“乾清宮”之類的,更加貼近現實。

“宋使上前,跪拜吾皇。”死太監站在龍椅下的一個臺階,扯着公鴨一般的嗓子,叫得是又長又尖。

天祚帝就坐在龍椅上。

老實說寧採臣一直懷疑這沐猴而冠,這學人穿衣怎麼會穿不出氣度來呢?

可是看了遼天祚帝,寧採臣突然懂了。說他是皇帝,不如說是更像是個山大王,難怪阿骨打對他不屑一顧。

不說這衣服服飾與龍椅不搭,就是這神態。看了的人,不僅不會覺得他威嚴高貴,而是有一種上去給他一拳的衝動。

真他奶奶的欠揍!

寧採臣上前一步,恭身抱拳行禮:“宋使節奉吾皇之命拜見遼國皇帝陛下,。”

寧採臣沒有跪,那太監火了。“大膽宋人,見了吾皇陛下爲何不跪?”

寧採臣擡頭掃了他一眼:“漢人無跪拜之禮。”

太監:“放肆!我大遼爲父,你小小宋國爲子,以子跪父,天地之理。你這宋人還不跪下。”

不要看是個太監,知道的還不少。這宋遼的地位落差,也是宋金聯盟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死太監還說的極爲有理。

你不是說漢人無跪拜之禮嗎?那咱就拿這父子說事。

自五代的後晉稱遼爲父國而自稱兒皇帝,到宋稱金爲伯父之國而歲幣獻納不止。

漢人是沒有跪拜之禮,這誰都知道。可他們不是漢人,他們是胡人,這胡人之間跪拜極爲常見,也是他們彰顯高人一等的手段。

這跪與不跪,只要是胡人王朝,都是分外重視的。

可以說每一次有宋使來,他們都要糾纏於此。爲此他們不惜學習漢學。

漢人沒跪拜禮儀,但是漢人卻也同樣跪拜親人,這是那太監學到的。

越是國力變弱,他們越是如此。沒有人說話,全看着寧採臣。只等他下跪,結束這拜見的禮儀。

耶律章奴看着寧採臣:“哼!你不是好奉迎嗎?跪了才更奉迎。陛下就是太仁慈,還給個臺階讓跪。這若是我的奴才,膽敢不跪,我一鞭子都能抽死他!這奴才跪主子天經地義!”!~!

第272章 改變第305章 真假難分第317章 還陽第479章 玩第163章 龍脈之爭第472章 榜上有名第184章 打雷了第60章 買書第136章 出山第318章 開戰宣言第400章 毀滅第443章 無效第408章 殘魂第1章 蛤蟆追蛇第422章 抓了活該第454章 開啓之法第509章 法海施雷法第292章 竟然還有三光神水第124章 名將第28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77章 沒了,偷了第74章 清明第482章 中氣十足第533章 同苦難同樂第373章 戰馬第220章 專救造反專業戶第239章 開封第142章 勒索第42章 火大第395章 賭鬥第158章 果然是殭屍第508章 興奮第25章 詩比第450章 教育第228章 修煉了第371章 譏諷第381章 動了第51章 寒食第75章 官銀第273章 辨別第196章 同歸於盡第41章 茅府第270章 驚第54章 旨意第506章 吃定了第429章 要問價第69章 怕了第357章 百鳳門第540章 天生將才第190章 爲寶而來第427章 鬧事第48章 捕妖第167章 離去第110章 王道陵第330章 起航第541章 本事第100章 吞銀第348章 一本好功法第199章 調教第423章 認親第1章 蛤蟆追蛇第407章 軍陣攔路第141章 人情第497章 魔第488章 統一思想第484章 我吃你聽第366章 躲着吧第341章 無題第269章 前塵往事第542章 沉默第229章 喜第118章 武之衍化開始第396章 恨也要忍第386章 挖宋江的牆角第96章 鬼域第34章 出家第455章 算計第435章 三人成虎之策第215章 奪取生死簿第164章 對抗龍脈第396章 恨也要忍第321章 壓制第393章 入山門第93章 軍隊第171章 造反的誤會第518章 眼見爲實第125章 文武第50章 拜年第159章 觀禮第231章 桔子第451章 想不到第455章 算計第218章 城大代表危險更大第239章 開封第4章 鼠妖第401章 逃離第264章 戰退第84章 天熱第507章 小人物
第272章 改變第305章 真假難分第317章 還陽第479章 玩第163章 龍脈之爭第472章 榜上有名第184章 打雷了第60章 買書第136章 出山第318章 開戰宣言第400章 毀滅第443章 無效第408章 殘魂第1章 蛤蟆追蛇第422章 抓了活該第454章 開啓之法第509章 法海施雷法第292章 竟然還有三光神水第124章 名將第28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77章 沒了,偷了第74章 清明第482章 中氣十足第533章 同苦難同樂第373章 戰馬第220章 專救造反專業戶第239章 開封第142章 勒索第42章 火大第395章 賭鬥第158章 果然是殭屍第508章 興奮第25章 詩比第450章 教育第228章 修煉了第371章 譏諷第381章 動了第51章 寒食第75章 官銀第273章 辨別第196章 同歸於盡第41章 茅府第270章 驚第54章 旨意第506章 吃定了第429章 要問價第69章 怕了第357章 百鳳門第540章 天生將才第190章 爲寶而來第427章 鬧事第48章 捕妖第167章 離去第110章 王道陵第330章 起航第541章 本事第100章 吞銀第348章 一本好功法第199章 調教第423章 認親第1章 蛤蟆追蛇第407章 軍陣攔路第141章 人情第497章 魔第488章 統一思想第484章 我吃你聽第366章 躲着吧第341章 無題第269章 前塵往事第542章 沉默第229章 喜第118章 武之衍化開始第396章 恨也要忍第386章 挖宋江的牆角第96章 鬼域第34章 出家第455章 算計第435章 三人成虎之策第215章 奪取生死簿第164章 對抗龍脈第396章 恨也要忍第321章 壓制第393章 入山門第93章 軍隊第171章 造反的誤會第518章 眼見爲實第125章 文武第50章 拜年第159章 觀禮第231章 桔子第451章 想不到第455章 算計第218章 城大代表危險更大第239章 開封第4章 鼠妖第401章 逃離第264章 戰退第84章 天熱第507章 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