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將

可寧採臣認識的人,夏侯劍跑去比劍去了。蜘蛛精不知死哪去了,魚娘在閉關,這妖精閉關,不知多少年後才能出來。小青與白素貞劍術不錯,可她們實在不適合出名。

龍脈之地,機遇是多,可危險也不少。

沒奈何,寧採臣只有親自出馬了。

這次比鬥與上次夏侯劍、十三娘之戰不同,上次是穩與準,只求傷敵,不求花式。

這次主要是演,怎麼酷怎麼來,調動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就不信就沒有一個以武入道者。

既然是演戲,配合很重要。寧採臣的角色是以靜制動,十三娘則是動,越多越好,越神奇越好。

白素貞她們不能出席演員表,但這幕後製作,聲光效果還是可以幫忙的。

浩然正氣也好,仙靈之氣也好,凡人是看不到的。她們的工具在幕後,在寧採臣與十三娘所用的劍上施法。

不爲別的,只要有光就好。

如果兩劍相接,再迸出火花來,就更加出效果了。

而爲了讓人羣能看清楚,寧採臣可還準備了一些慢動作。電影中的“子彈速度”搬到現實,有了妖精們相助,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寧採臣是不會真的用槍的。這時代的突火槍,一槍下去,全是鐵砂。寧採臣不覺得他能避過,所以在這裡他用的是柳葉。

和《新白娘子傳奇》中一樣,那柳葉會飛到半途變爲飛刀,然後寧採臣慢動作躲過。飛刀飛過,重新變成柳葉,插到地上牆上。

讓這古代人親身體驗一把“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可將萬物‘轉化’爲自己手中之‘劍’的境界。路邊的一根木棍、一個野草、甚至石頭均可用劍法轉化爲‘劍’,用來退敵。

現在的問題,就是向文衙內借地方,以及觀衆了。

沒想到,當文衙內得知有人要在他的樓上比武,推廣武道時,他二話沒說,拍胸脯保證剩下的他包了。

真是沒想到,比起掌櫃的不信,他倒是信的。

那《鳳舞九天》,他一開始便買了一本,每天每天照着練。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白素貞已幫寧採臣做好了符。左邊衣袖是銀河落九天,點點星光從天而降;右邊是劍輪舞,符一撕開,便周身變化出光劍來。

寧採臣要做的是控制好浩然正氣,不要影響了符咒施術便行了。

文衙內真的很給力,把他老爹都請了來。由他老爹出面,地方上的廂軍都統、將軍都有出面。

唯一遺憾是,宋朝的重文輕武,以致文人幾乎全體缺席。

“這就夠了。武道是隻有武者纔看得明白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來與不來,無關緊要。”寧採臣安慰他道。

這時,一將軍走了進來,聽了,大聲道:“你這書生很好。早知道這書是你寫的,還是寫我們武人的,我非讓我軍中的小崽子們,一人一本。哪用得如許麻煩!”

《鳳舞九天》實在不好賣。崔老闆便把寧採臣的名頭打出去了。就連這鬥武大會,文衙內也借用寧採臣的名號。

說服他爹時說:“寧公子爲武人著書立說,卻沒有人欣賞。爲了讓世人認知武道,不惜請來武道高人以演武。這等盛事,我等武人不支持,還有何人支持。”

這一番話不要緊,所有軍官,能來的不能來的,全都來了。並對寧採臣好感大生。

武人在宋朝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爲了讓武人從軍,朝庭竟然在人臉上刺字。

平日裡別說寧採臣這大才子了,就是普通書生,他們也得賠着小心。萬一那人若做了文官,他們不就慘了。

縱觀開朝以來,有哪個文人會高看他們武人一眼?更不必說著書立說了。

面前這武將,一身常服,並沒有做武將打扮。

文衙內趕忙上前介紹道:“這位是呼延灼呼將軍。呼將軍是汝寧郡都統制。今路過杭州,特意請來。”

呼延灼哈哈大笑道:“若知杭州有寧公子這等人才,我呼延灼早來拜見了。”

“不敢不敢。是學生拜見將軍纔是。”

寧採臣說的不是客套話。

呼延灼,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祖籍幷州太原(今屬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爲汝寧郡都統制,武藝高強,殺法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因其善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故人稱“雙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時,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應“天威星”,爲梁山第八名好漢,又被封爲“馬軍五虎將”之第四員。梁山受招安後,隨宋江征討遼國、王慶、田虎、方臘,多建功勳。班師回朝後,呼延灼被封爲御營兵馬指揮使。後來率領大軍,打敗了金兀朮四太子。

這樣的人物顯然讓寧採臣吃驚不小。

是,宋朝是有水泊梁山,是有梁山起義,但是這呼延灼可是小說中的人物。歷史上是沒有此人的,只有呼延綽。

“將軍之名可是灼燒之灼?”

“正是。你可認得於我?”呼延灼感興趣道。

“聞將軍是開國功臣鐵鞭王之後,似將軍這等名將,纔是朝庭真正的支柱。”

又一個虛假人物出現,寧採臣儘量保持着平靜。

只是呼延灼不比呼延綽。呼延灼在華夏只是員上將,可是在日本,卻被尊爲軍神。

宋靖康之亂,國難當頭,金兵南犯。建炎3年宋高宗趙構爲避追兵輾轉至海鹽,那時八十歲高齡的呼延灼也隱居海鹽,將軍老當益壯,英姿颯爽,手握雙鞭奉昭赴海鹽西門禦敵,將軍先斬金將杜充後戰主將金兀朮,終因吊橋年久朽爛,馬陷前蹄,將軍壯志成仁,可歌可泣。現在海鹽人民爲了紀念呼延灼老將軍爲他築了塑像,威風凜凜立在街頭。後來,又有呼延灼將軍掉到水裡的兩條鋼鞭的神話傳說:有一年大旱附近的河都乾枯了,只有西門吊橋下面的水始終很滿,每天清早人們常見兩條大黑魚從水低浮到水面,據說這是呼延灼的兩條鋼鞭化爲助民的兩條“烏龍”。

如此人物,沒上前要簽名,已是養氣到家了。

呼延灼將軍進來後,一衆武官依身份魚貫而入。

可惜杭州處江南東路,除了呼延灼再無一名將可引起寧採臣的後世記憶。更多的卻是羸弱不堪,不是過瘦,就是過於肥胖。寧採臣甚至懷疑他們連刀劍都拿不動。

第545章 人質第361章 爲回家而努力的御姐們第53章 回禮第91章 藥鋪第466章 逼第22章 鎮定第368章 好寶貝第170章 搶親第238章 改水路第336章 召見第519章 入宮第290章 禁武令第250章 喬遷之喜第345章 寧母要來第172章 天下名士第111章 怕蛇第223章 美食?!戰鬥第479章 玩第452章 安慰第366章 躲着吧第503章 引神位來第163章 龍脈之爭第404章 滅世大磨第457章 奔波第137章 進粱山縣第101章 赴宴第509章 法海施雷法第159章 觀禮第320章 歷史的節點第496章 真實世界第399章 叛亂第352章 斬殺第92章 捕頭登門第493章 麻煩第300章 三報臨門第444章 變化不斷第405章 別無選擇第496章 真實世界第255章 軍旗上的狼妖第217章 陰兵轉化第129章 影響第170章 搶親第215章 奪取生死簿第429章 要問價第327章 引來一下第215章 奪取生死簿第302章 和解第325章 還是聽話的第492章 挑明第335章 無恥第434章 表面光鮮第186章 受困第407章 軍陣攔路第8章 李公甫第53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516章 蛇吻第308章 白素貞的死劫第430章 夙敵第493章 麻煩第359章 世界不同第528章 逼第33章 詞曲第544章 權力第51章 寒食第523章 拼命第288章 揣摩第164章 對抗龍脈第272章 改變第522章 天變第486章 水退第449章 劫個皇帝做人質第308章 白素貞的死劫第9章 活寶第334章 船中有人第150章 拜師第423章 認親第40章 探病第28章 下山第482章 中氣十足第200章 以毒攻毒第27章 淒涼第152章 追蹤第544章 權力第92章 捕頭登門第531章 求救第429章 要問價第449章 劫個皇帝做人質第210章 擦肩而去的兩個男子第49章 炮竹第503章 引神位來第189章 十萬鬼軍第53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531章 求救第482章 中氣十足第399章 叛亂第134章 田地第69章 怕了第346章 不速不客第161章 行屍出現第130章 仇人
第545章 人質第361章 爲回家而努力的御姐們第53章 回禮第91章 藥鋪第466章 逼第22章 鎮定第368章 好寶貝第170章 搶親第238章 改水路第336章 召見第519章 入宮第290章 禁武令第250章 喬遷之喜第345章 寧母要來第172章 天下名士第111章 怕蛇第223章 美食?!戰鬥第479章 玩第452章 安慰第366章 躲着吧第503章 引神位來第163章 龍脈之爭第404章 滅世大磨第457章 奔波第137章 進粱山縣第101章 赴宴第509章 法海施雷法第159章 觀禮第320章 歷史的節點第496章 真實世界第399章 叛亂第352章 斬殺第92章 捕頭登門第493章 麻煩第300章 三報臨門第444章 變化不斷第405章 別無選擇第496章 真實世界第255章 軍旗上的狼妖第217章 陰兵轉化第129章 影響第170章 搶親第215章 奪取生死簿第429章 要問價第327章 引來一下第215章 奪取生死簿第302章 和解第325章 還是聽話的第492章 挑明第335章 無恥第434章 表面光鮮第186章 受困第407章 軍陣攔路第8章 李公甫第53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516章 蛇吻第308章 白素貞的死劫第430章 夙敵第493章 麻煩第359章 世界不同第528章 逼第33章 詞曲第544章 權力第51章 寒食第523章 拼命第288章 揣摩第164章 對抗龍脈第272章 改變第522章 天變第486章 水退第449章 劫個皇帝做人質第308章 白素貞的死劫第9章 活寶第334章 船中有人第150章 拜師第423章 認親第40章 探病第28章 下山第482章 中氣十足第200章 以毒攻毒第27章 淒涼第152章 追蹤第544章 權力第92章 捕頭登門第531章 求救第429章 要問價第449章 劫個皇帝做人質第210章 擦肩而去的兩個男子第49章 炮竹第503章 引神位來第189章 十萬鬼軍第53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531章 求救第482章 中氣十足第399章 叛亂第134章 田地第69章 怕了第346章 不速不客第161章 行屍出現第130章 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