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沉默

“朝庭這是想要做什麼?不會是要他們自生自滅吧!”跟隨而來的民衆,到底有沒有戰鬥力,寧採臣絕對是最有發言權的。

“這個……應該不會吧?”老實說,他們也不敢肯定。

往年有災害,朝庭是做過不聞不問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造反了。而陛下又是個喜愛和諧的人,這造反肯定是不和諧,說不定還真會牽怒,真的不願意他們進來。

正因爲有着這樣的可能,他們也纔不出聲了。

而且冗官也是官,如果在他們爲官一方時,遇到天災人禍,遇到流民……他們會不會讓流民入城?

他們也不知道。

他們是冗官,不再是準官員,不是書生意氣。一些棱棱角角,早爲時間的磨平了。

這時,“報,大人,朝庭使節又來了。”

什麼?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個個還來個不停了。

另兩位使節立即說:“寧大人,快迎接,一定是朝庭對他們有旨意了。”

他們有一種脫身的快感。甚至反省自身,覺得自己太邪惡,太墮落了。朝庭怎麼會不管呢?你看,這聖旨不是來了嗎?只是沒有讓我傳旨罷了。

欣喜、渴望,又或是解脫,迎來了這第三份聖旨。

只是這聖旨絕非他們希望的安置歸民的聖旨,而是軍事指導。而寧採臣也總算是見識到了大宋的朝堂指導戰爭,“決勝於朝堂”的文勝“先進性”。

送來的除了聖旨,便是大量的陣圖,上面詳細繪製了魚鱗陣的每一式變化。

總算是知道朝庭爲什麼需要畫師了。原來是用在這種地方,看這圖畫的,名家手筆啊!放在後世值老鼻子銀子啊!

但是你能不能不要這麼先進?

是,後世也是有指揮部指揮前線作戰。但是那是什麼情況。

後世的戰爭,頭上頂着個大衛星、偵察機。通過衛星、偵察機,對戰爭的整體大局掌控力。指揮部是優於前線將軍的。前線將軍雖身處前線,但是在大局上,難免有所疏漏,但是宋朝。什麼間諜衛星,什麼偵察機都沒有。就靠着人力傳遞消息,這樣你都敢在朝堂制訂戰鬥方式。再想掌控軍隊……不,這不是掌控軍隊,這是送軍隊去死,你們還可以再白癡點嗎?

魚鱗陣是什麼陣法,是一羣歸民可以用的?

魚鱗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

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己方優勢時使用,陣形的弱點在於尾側。

……

解說的是夠詳細了。但是你說有優勢就有優勢了。

“寧大人,還不按旨?”

“接你孃的旨!這是打仗?這分明是送人去死!還魚鱗陣。你們看看他們,讓他們上戰場,能排個方陣嗎?”寧採臣惱了。真的惱了。

有國歸不得,是何等的悲哀?

居於外,則是蠻夷,是香蕉人。

上一世,寧採臣沒覺得不對。現在,他體悟到了。是啊!不真的輪到自己身上,誰知道這等狗屁倒竈事。難怪後世網上常說,下一輩子不要再做漢人,一定要做外國人,就是做不了。也要做少數民族。

還記得天價切糕嗎?漢人擺個攤,城管簡直像對付階級敵人一樣。然而,人家少數民族卻可以讓當地政府,一塊切糕賠了二十萬華夏幣。真真是好大方!也不知他這錢是哪來的,不要說是他們自己掏的腰包,不要說他們花用的不是我們這些漢人蟻民的個人所得稅、商業稅、消費稅等等所有稅。哦。華夏特色是不叫消費稅,而是什麼增值發票稅。其實還不是一樣。

“什麼?皇上讓咱們去打仗?”

不知是誰,竟然把聖旨的事傳了出去。

這幾方民衆立即惶恐不安起來。“我早說不要回來,不要回來!你們偏不聽,偏不聽!落葉歸根,落葉歸根!這下好了!”當場便有人怒了。

“可是在胡地,咱們總歸是外人。”老人們是想落葉歸根的。

北方是有漢人,但是在胡人肆虐的幾百年,北地漢人幾乎是死絕了。胡人對漢人的屠戮,歷史總是不做記載,唯一留下的,也只有冉天王時代的人口統計。

不過就是沒有文字,也想象得到。人不是豬牛羊,不是兩三年便可以長成的。以人糜(以人肉、骨頭磨成的飼料)飼養馬匹,想也知道能有多少漢人遭受殺戮。

他們這些人都是後來胡人又到漢地劫掠來的。

“留在胡人那兒,至少還能活下十之一二,可是現在,你我都要死的。我方家要絕後了!”

是人都怕死,但是於漢人而言,更怕是自己血脈的斷絕。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更不用說斷絕了。

類似的聲音不斷在寧採臣耳中響起,甚至還有人說在胡人地方生活比漢人地方要輕鬆。

更有老獵人說起了老虎養野豬的故事。

那是自然界的故事,一隻老虎圈養着一羣野豬。老虎餓了,便自動有一頭野豬走出來,讓老虎吃掉。

看上去不可思議,但是這樣一來,野豬們反倒是生存得很好。

是啊!現在的北方漢人殺得太多,胡人已經不怎麼殺了。因爲他們發現漢人殺得太多了,他們就享受不到貴族的生活了。他們胡人只會把田地城池變成牧場,反過來,他們就不會了。

沒有了漢人,這土地本身是不會自己生產物資的。那麼佔了漢地還有什麼用?不過是草原更大了些變了。

有見識的胡人便開始有意識的少殺漢人了。他們是運氣好,沒有經歷冉天王的時代。

寧採臣不想聽,但是這耳力太好了,自動往裡面鑽。

沒有人想聽到這些,就是傳旨使也不願意聽,不過有一個人卻笑了一下。“寧大人,咱們可不可以獨自談談?”

作爲第三位傳旨使,他有着其他另外兩個人所沒有的自信。

“寧大人,那咱們先回避一下。”以爲他有什麼秘旨,前兩位自動迴避了。

看他們走了,第三位傳旨使卻說:“大人,起義吧!”

“什麼?”這朝庭的人勸自己造反?

“大人,爲官不爲民做主,這樣的朝庭要之何用……”第三位傳旨使姓柴,不過他卻沒有直接擺明身份,而是從寧採臣的立場入手。

由此可見,身爲說客,他是合格的。求人造反,和主動造反,是絕對不同的。

但是寧採臣沒有出聲,而是沉默着……

第326章 驚爆連連第508章 興奮第541章 本事第84章 天熱第378章 轟動第27章 淒涼第300章 三報臨門第353章 唸經第88章 勸退第127章 不速之客第87章 法海第249章 交易第254章 軍旗第107章 不着調第480章 冷死了第384章 宋江來了第318章 開戰宣言第70章 裝13第201章 尋靈藥第6章 開宴第262章 祭煉第261章 渡化慧根第453章 誰在插手第443章 無效第440章 判斷第37章 離別第170章 搶親第305章 真假難分第156章 錯了第291章 “伯仲叔季”現世第241章 日遊神第282章 值得嗎?第102章 醉酒第371章 譏諷第266章 援軍第520章 拜見的禮儀第400章 毀滅第208章 新證據第350章 官人我要第447章 使節第95章 雨傘第256章 分割第349章 自家打了自家第271章 兩個聶雙第218章 城大代表危險更大第472章 榜上有名第506章 吃定了第186章 受困第452章 安慰第26章 小姐第68章 奇人第365章 喜歡聽第23章 赴宴第424章 進行第432章 傳信第56章 誅神第205章 殺子真兇第27章 淒涼第275章 仙人第132章 不考第419章 內憂外患第525章 俺是粗人第9章 活寶第136章 出山第452章 安慰第379章 大賣第376章 再遇收徒第373章 戰馬第116章 閒賦田園第251章 書迷第253章 伏擊第86章 律言第22章 鎮定第422章 抓了活該第321章 壓制第341章 無題第508章 興奮第470章 放火第135章 迷路第456章 出使前第63章 雷霆第107章 不着調第406章 飽了第251章 書迷第129章 影響第10章 許仙第126章 開幕第237章 半路劫殺第486章 水退第41章 茅府第269章 前塵往事第173章 名士印起第347章 上火第176章 上船第263章 戰第83章 季考第178章 迴避第373章 戰馬第256章 分割第54章 旨意
第326章 驚爆連連第508章 興奮第541章 本事第84章 天熱第378章 轟動第27章 淒涼第300章 三報臨門第353章 唸經第88章 勸退第127章 不速之客第87章 法海第249章 交易第254章 軍旗第107章 不着調第480章 冷死了第384章 宋江來了第318章 開戰宣言第70章 裝13第201章 尋靈藥第6章 開宴第262章 祭煉第261章 渡化慧根第453章 誰在插手第443章 無效第440章 判斷第37章 離別第170章 搶親第305章 真假難分第156章 錯了第291章 “伯仲叔季”現世第241章 日遊神第282章 值得嗎?第102章 醉酒第371章 譏諷第266章 援軍第520章 拜見的禮儀第400章 毀滅第208章 新證據第350章 官人我要第447章 使節第95章 雨傘第256章 分割第349章 自家打了自家第271章 兩個聶雙第218章 城大代表危險更大第472章 榜上有名第506章 吃定了第186章 受困第452章 安慰第26章 小姐第68章 奇人第365章 喜歡聽第23章 赴宴第424章 進行第432章 傳信第56章 誅神第205章 殺子真兇第27章 淒涼第275章 仙人第132章 不考第419章 內憂外患第525章 俺是粗人第9章 活寶第136章 出山第452章 安慰第379章 大賣第376章 再遇收徒第373章 戰馬第116章 閒賦田園第251章 書迷第253章 伏擊第86章 律言第22章 鎮定第422章 抓了活該第321章 壓制第341章 無題第508章 興奮第470章 放火第135章 迷路第456章 出使前第63章 雷霆第107章 不着調第406章 飽了第251章 書迷第129章 影響第10章 許仙第126章 開幕第237章 半路劫殺第486章 水退第41章 茅府第269章 前塵往事第173章 名士印起第347章 上火第176章 上船第263章 戰第83章 季考第178章 迴避第373章 戰馬第256章 分割第54章 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