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漪聽了,更是哀哀道:“師太,還請可憐可憐我吧。我實在走不動了,只想尋個安靜的地方安頓下來。”
老尼就嘆:“姑娘,恕我直言,你的面相看起來,就是那一生富貴的人。貧尼這裡的廟小,卻是容不下姑娘你。到時,若貧尼廟裡的炊飯和住處惹姑娘不滿意了,到時姑娘越來越嫌棄,越來越呆不慣,仍舊想走,貧尼也不好留。所以,因想着這種種不便,貧尼還是勸姑娘你找個別的好的去處,安心地生養孩子!”
秋漪聽了,想了一想,心裡一動,就懇切地對着老尼說道:“師太,我不怕苦,真的!我從小兒就很能吃苦!我五歲就會紡線,六歲就會種菜澆園,七歲就會做飯菜,什麼我都會!真的,師太,您若不信,只管來考我!”
那老尼聽了秋漪這樣一說,想了一想,就問:“姑娘,你果然不怕吃苦?”
“師太,我果然不怕。”秋漪仰着頭,只想懇請師太收留。
老尼就道:“姑娘,實不相瞞,若說房子,貧尼這裡自然是有幾間的,但就是擔心粗茶淡飯的,姑娘你吃不慣。”
秋漪聽了,就道:“師太,其實我也是吃素的。”
老尼聽了,就搖頭道:“雖然如此,但你懷着身子,到底是要將養將養的。若不吃葷腥,你腹中的孩子也長不大!因此,你莫如還是另尋別的地方爲上!”老尼說完了,就朝着秋漪鞠了躬,雙手合十,口中喃喃唸了句:“阿彌陀佛——”就要將門闔上了。
秋漪見老尼仍舊這樣堅持,心裡更是急了。因就在老尼關門的瞬間,哀求道:“師太,行行好,且讓我進去吧!我什麼都會做的。真的,我見這庵堂清靜,想來多一個人住也是好的!再說,我並不是白住,我給房租的!”
老尼聽了,想了一想,忽然就回過頭來,又問秋漪:“也罷,貧尼問你,你可會寫字?”
秋漪一聽,連忙點頭說道:“師太,我會。我讀過書的,也會寫字。”
老尼聽了,心裡一動,也就對她點頭道:“好,你既然識字,那就好。說來,卻也慚愧,貧尼卻是個白丁。我誦的經文,都是我師父在世時口述了給我的。如今年代已久,好些背誦過的經文早就破殘。你如果願意的話,莫如就住在庵堂裡,由我口述,你來執筆將經文抄下。我也不要你的房錢,到底這幾間破屋子也不值幾個錢。只是每日三餐的卻是要辛苦你了,我這裡的齋飯果然就是十分簡陋的。但我也告訴你,雖然這庵堂簡陋,但這院子後還是有一塊菜田。裡面什麼菜蔬都有,只是我年事已高,卻是無什麼力氣去伺弄,你若高興,可替我收拾菜園子,種上些時令的新鮮菜蔬,也好改善改善伙食。”老尼見秋漪說自己識字又會寫字,心裡就有些高興,一時也就改變了態度。
秋漪聽了這話,更是連連點頭道:“師太,您放心,我一定盡力抄
寫!這院子裡的菜田,我一定進行伺弄!其實,我聽大夫說過,這懷了孩子的人,倒也不一定要吃那些雞鴨魚肉的將補身子,每日裡能夠吃上白米飯青菜豆腐蘿蔔茄子的也就可以了!”老尼聽了,就垂着眼睛說道:“庵堂裡當然有白米,都是附近的村民們上香時送的。”
老尼便又對秋漪道:“姑娘,可以進來了!”秋漪一聽,心裡感激,趕緊跟着老尼進了庵堂。秋漪四下一看,這庵堂的房子雖然有些破舊,但一間一間的,看着還結實。庵堂前後都種了好些香櫞樹,香櫞結在樹上,又大又黃又香。一陣風吹來,空氣中散發出甜甜的味道。秋漪忽然覺得這個庵堂就是最適合她將養身子的地方。
老尼便對秋漪道:“姑娘,來,貧尼帶你去那菜園子看一看。”
秋漪聽了,也就跟在老尼身後,沿着一條小路走,越過一個大水缸,果然就見前方開闊處,有一個長滿了青草和菜蔬的園子。老尼就嘆:“貧尼年紀大了,伺弄不了這園子了,這來往做飯的居士們,年紀也都不小了,雖看着這個菜園子也覺得可惜,但都有心無力。你說你會種菜,這固然好,但到底你是個身懷六甲的女子,若因此累壞了身子,這更是不值當。所以,趁着你身子還不笨重,你便進去瞧瞧,看看有哪些菜蔬可以採摘下的,就採摘了下來,總是不能讓這園子荒廢了。”
秋漪聽了,便對老尼道:“師太,那我現在就進去瞧瞧。”老尼聽了這話,卻又搖頭道:“現在還不急,也是我疏忽,這個時候,該佈置你吃飯喝茶纔是。你吃喝完了,我便領着你去看屋子。”
秋漪聽了,口中更是說道:“多謝師太!”秋漪的心裡,一霎時真覺得高興。老尼領着秋漪,就往一處更僻靜的小路走。待進了廚房,老尼看着裡頭一個頭戴僧帽但卻又穿着家常衣服的一個婦人說道:“李居士,這是庵堂裡新來的一個姑娘。她的家裡遭了一些變故,丈夫又在外頭不得回來,她無處可去,因就想借這庵堂住上一段日子。你且將那些齋飯佈置一些,與她吃吧!”
那叫做李居士的婦人聽了,也就擡起頭,對着老尼和秋漪笑了笑,說道:“姑娘,請隨我來。”
李居士是個守寡多年的婦人,丈夫去世後,唯一的兒子也因爲生了一場病,在七歲那年死了。李居士傷心之下,從此變得一心向佛,早晚在家裡誦經。後來,她聽得那柳莊裡有一處僻靜的庵堂,李居士想來想去,不如搬去庵堂,既方便唸經,又可以幫着庵堂裡的靜慧師太操持膳食,那庵裡清靜,二人相處也是作伴。因此,李居士見冷靜的廟裡一下來了這麼一個年輕的姑娘,心裡頭卻是很高興。多了個一個人,也就多了一份熱鬧。雖然出家人也很忌諱過分熱鬧,但過分冷清了,卻也不好。
老尼便對着秋漪說道:“姑娘,貧尼也是疏忽了,和你說了這麼一些話,我竟然還不知道你
的名字。你且告訴了吧,我以後也好便宜對你說話。”
秋漪就道:“師太,我的名字叫秋漪。我姓白,師太您就叫我秋漪吧。”老尼聽了,也就點了點頭,對秋漪說道:“好。姑娘,貧尼知道你這一路顛簸的,想必一定是餓了。也罷,我就不擾你用膳了。你吃完了飯,貧尼再過來帶你去看屋子。”
一時,老尼走了後,那居士對着秋漪就道:“姑娘,吃飯吧!”就着剛纔老尼和秋漪說話的當口,李居士已經端了飯菜過來,放在了桌上。秋漪看着桌子,但見桌上擺着一碗碧瑩瑩的米飯,並着一碗青菜燉豆腐,還有一碗蘿蔔扁豆湯。因爲肚子餓,秋漪覺得這樣的飯菜已然很好了。
她坐了下來,拿起筷子,快速吞嚥就吃了好幾口飯。好半天沒進一點米粒,她的肚子確實餓得厲害。因此,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她便將桌上的飯菜風捲殘雲般都吃了個一乾二淨。看着桌上空空的盤碗,秋漪的面色就有點窘,因覺自己不該一口氣吃盡,況吃相也是不雅。
那居士也就又過來了。看着杯盤空盡的,就笑:“好,好。到底是吃乾淨的好。這吃的若是浪費了,只怕佛祖知道了,也是要怪罪的。”
秋漪就道:“我實在是太餓了。因此讓居士您見笑了。”
李居士聽了,就對着秋漪淡淡笑道:“姑娘,實不相瞞,其實這庵堂裡來過很多進來想討口水吃討口飯吃的人。什麼樣的人都有,但大抵都是可憐的。其實,我看姑娘您的面相不錯,委實不該吃這樣的苦,興許,姑娘從家裡出來,是有什麼隱衷不成?”這李姓居士因見的人也多了,確實不大相信慧明師太對自己說的。
眼前這個姑娘,度其氣度,只像是從大戶人家出來的姑娘。她覺得:這姑娘同師太說的,並不就是真的,而是隱瞞了真正身世。不過,她都瞧出來了,師太半世悟禪,又豈會看不出來?不過是不說罷了。
果然,老尼極爲守信。秋漪吃完了飯後,也就又執着念珠進來了。李姓居士已經去庵堂各處添香去了。老尼就對秋漪說道:“姑娘,且隨我來。”
秋漪聽了,也就跟在老尼身後走。待越過了一個灰黑色的銅製香爐,過了一個影壁,走過一間圓形的拱門,裡頭果然有一間簡樸的屋子。屋子前頭有兩株臘梅,屋子後頭栽種着一簇一簇的白菊,卻是襯托得這屋子幽靜而又雅緻。秋漪看了,心裡頭真覺得滿意極了。
老尼便對秋漪說道:“姑娘,你覺得這裡如何?”
秋漪就笑:“師太,這裡果然極好。”
老尼就道::“那麼,姑娘你且隨我進去。”待進了屋子裡,秋漪見屋子雖不大,但裡頭的陳設該有的,卻都有。因此心裡就覺得疑惑。老尼就道:“姑娘,以後你且就在這裡歇着吧。一日三餐的,你只管去廚房吃。那李居士在這裡已久,最是個和善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