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這一剎, 蘇瞻凝視着九娘熠熠閃光的眸子和決絕赴死的神情, 有些恍惚。喜歡就上十四歲的小娘子, 哪裡來的這種“士”纔會有的膽氣勇氣,他想不出孟建和程氏兩口子如何能教養出她, 便是樑老夫人親自養育長大的孟嬋,也是恪守規矩品性溫良的女子。

可眼前的少女, 是一把利劍,出鞘的利劍,氣貫長虹,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像阿玞的性子, 從來不知道求全,不知道妥協,不知道退讓。

蘇瞻看到年幼的官家一臉孺慕地看着九娘,就連向太后也挺直了背脊生出豪邁之情,吸了口氣:“九娘,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這也是你先祖孟軻之言,一國之政, 多國之爭,從來不是隻靠流血只靠膽色才行的。我等臣子之性命,微不足道。豈能置官家和娘娘於險地?還有圍城之戰, 你可知汴京這十多萬百姓要死多少人?若不是憐憫生靈, 愛惜百姓, 我大趙又怎會放任燕雲十六州爲契丹所佔許多年?何況此乃一時權衡之策,利國利民,善莫大焉。你這般危言聳聽,毫不變通,有負燕王殿下所託。”

他無奈地嘆息了一聲,自從中元節之後,娘娘和官家越來越聽信九孃的話,加上張子厚和鄧宛這等狂熱派,二府的決策竟然屢遭兩宮駁回,這十多天留中不發的摺子和上書積壓了許多。

“蘇相大約忘了,先祖那話後面還有一句: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九娘朗聲道:“陛下,娘娘,先帝靈樞尚未發引,趙棣前來攻打汴京,有何面目見先帝?汴京臣民又能否隨陛下和娘娘一同退至應天府?若不能,遭棄的臣民會如何作想?”

九娘看着向太后和趙梣道:“娘娘,蘇相所說燕雲之往昔,不正是他日趙棣佔領汴京後的情形?士農工商,爲何獨獨士爲知己者死?皆因農工商所憂心的,一碗飯一張牀和家中老小而已,誰做皇帝,換什麼朝代,又有什麼干係?可不戰而逃,天下士子必共同唾棄我大趙朝廷。民心會向着誰不言而喻。四國入侵,七路謀反,除了東四路和西軍,南方各路至今只有上書沒有發兵,皆因存了觀望之心,怕丟了那份從龍之功。陛下和娘娘又能和諸位擅長權衡之策的臣子們在應天府支撐多久?待那趙棣登基,必然減免賦稅,大赦天下,謀反者可加官進爵甚至得封王侯,觀望者也能平安無事繼續領俸祿,即便是我孟家,也可仰仗六姐的皇后一位繼續簪纓世家書香門第的榮耀。可陛下和娘娘將何去何從?入瑤華宮修道開寶寺出家,抑或被軟禁於深宮殿閣之中?請陛下和娘娘決斷。”

如此振聾發聵的言語,近乎大逆不道。可趙梣兩眼閃閃發光,走下御座,徑直到了九娘身邊行了一禮:“多謝先生,吾受教了。”

***

七路叛軍從西北和南方逼近汴京,各地戰事如火如荼。趙梣每日早朝後便往太廟祭拜。禮部改於八月初一在南郊請諡,八月十五奏告及讀諡冊於福寧殿。京師百姓見皇帝太后和朝廷毫無棄城之意,雖有不少人避往鄉下親戚家去,更多人義憤填膺摩拳擦掌,要給來犯的叛軍好看。

各大瓦舍勾欄的說書人戲班子,紛紛獻上諸多話本子,有的演“王師平四海,聖帝懲奸佞”,罵那趙棣枉爲先帝之子卻勾結異族圖謀篡位,不惜驚擾先帝,不忠不孝不悌竟然還有臉自立稱帝,嘆太皇太后老眼昏花晚節不保,一世英名付諸東流。也有演“燕王救駕”的,把那壺口瀑布脫險,領兵擊敗叛軍演得氣勢磅礴,慷慨激昂,最後燕王腳踏五彩祥雲降落城頭,跪拜年幼的官家,更引得士庶百姓擊節叫好。還有演“叛逆篡位賣國土,英雄誓死護正統”的,將趙棣要割讓的州縣都說得有鼻子有眼,把汴京四美文武雙全表現得淋漓盡致,奈何要找到演四美的着實困困難,四個人倒有三個乃是女伶人扮。

汴京城白日熙熙攘攘,夜間鼓樂不斷,不像待戰之城,倒似那竈上的熱水一般,熱氣騰騰的。

各部緊鑼密鼓準備打持久的守城之戰,剛剛纔從黃龍府討回來的孟建回到汴京,還沒來得及到御史臺衙門報到,便被吏部一直文書派去了戶部做老本行。翰林巷除了各房守屋子的僕婦雜役,幾乎是空府一座。三房的程氏帶着七娘、林氏也都南下蘇州去了,偏偏蘇州就在造反起事的兩浙路,如今南北斷了音訊,也不見有僕從來信。宮裡的孟在和九娘知道他歸來,也只送來書信一封,簡短說了說近日發生的要事,請他勿憂心,帶領部曲守好家裡即可。

孟建長吁短嘆地去了兩日衙門,忙得不可開交,這日回到翰林巷,卻見角門旁停了一溜的車馬,不少僕婦部曲正從馬車上往下搬運許多大箱子。一旁在傘下叉着腰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的娘子,卻是程氏。

看到孟建傻乎乎地站在門口呆呆看着自己,程氏瞪了他一眼:“看什麼看?沒看過有身孕的女子麼?”

林氏捧着托盤從角門裡從匆匆出來,竟沒留意到孟建,只大聲道:“娘子喝杯茶先,莫要中了暑氣,明日還要進宮覲見娘娘呢。咿,郎君回來了?老夫人在翠微堂和說話呢。”

孟建奔上前,不敢置信地摸了摸程氏的小腹:“幾時有的?幾個月了?怎麼不曾寫信告訴我?”轉而他連連跺足,看看周圍的僕婦,壓低了聲音道:“你們回來做什麼!京城馬上就要打仗了!”

程氏扶着他的手臂慢慢上了肩輿,看了看天:“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攔得住?到處在打仗。咱們的娘倒不要嫁人,就要返京,做媳婦的能怎麼辦?”她沒好氣地道:“你不知道兩浙路造反了嗎?聽說杭州太守不肯謀反,帶着一些禁軍和叛軍打仗,血流成河。要不是二郎特地繞道蘇州把我們接回來,我們恐怕就要蘇州等着被燒殺擄掠了。”

孟建目瞪口呆,心慌得不行,喃喃問道:“九郎十郎十一郎呢?還有阿姍在哪裡?都回來了嗎?你們明日就去應天府躲一躲。”

程氏嘆道:“六月裡,眉州來信說我娘身子不好了,我那時候胎相不穩,便讓七娘去眉州略盡心意。你那兩個寶貝兒子,耐不住被大郎天天拘在族學裡唸書,死乞白賴地也要跟着去拜見外婆外翁,我想着他們三個一路上好有個照應,便讓梅姑帶着他們去了。十一郎擔心阿妧,跟着回來了。”她嘆了口氣:“躲能躲到哪裡?娘說得對,亂世裡,哪裡都不太平,蘇州至少有大郎安排得還算妥當,這邊孟氏一族老的老,小的小……娘還是放心不下。”

最放心不下

第291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三百零二章第114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123章第16章第58章380.番外第87章 布第209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178章第87章 布第20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385.番外第259章第290章第243章385.番外第3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02章第223章第三百三十章第32章第148章第297章 (捉蟲)第8章第184章第16章第212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202章第188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223章第3章第81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35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17章第三百零二章第20章第111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零九章第234章第三百二十章第260章第133章第19章第2章386.番外第三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二章第251章第140章第56章第51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20章第207章第71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第84章第三百一十一章第55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16章第270章第141章第136章第295章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二章第91章第109章第三百六十章第249章第196章第243章第2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80章第221章第241章第257章第53章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第291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三百零二章第114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123章第16章第58章380.番外第87章 布第209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178章第87章 布第20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385.番外第259章第290章第243章385.番外第3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02章第223章第三百三十章第32章第148章第297章 (捉蟲)第8章第184章第16章第212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202章第188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223章第3章第81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35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17章第三百零二章第20章第111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零九章第234章第三百二十章第260章第133章第19章第2章386.番外第三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二章第251章第140章第56章第51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20章第207章第71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第84章第三百一十一章第55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16章第270章第141章第136章第295章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二章第91章第109章第三百六十章第249章第196章第243章第2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80章第221章第241章第257章第53章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