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七月底的夜風,全無燥意,四娘看着家廟正堂門前的九娘,頓時覺得風一吹一陣寒。

她在翠微堂被老夫人嚴訓一番,又要跪又要禁足,剛剛哭過,此時看見九娘,禁不住一縮。她只是早間看到張蕊珠的翡翠梅花釵有感而發,怎麼知道隨口一句話,七娘就會惹出這樣的大禍。

七夕前的那夜,她聽見九娘在東暖閣慘叫,想過去看看。可看見寶相在廊下和侍女們打趣說笑,忽然就不想進去了。東暖閣裡總是歡聲笑語,不像她房裡冷冷清清。她坐在小池塘邊發呆,看到木樨院的侍女捧那盒子過來。一問是淑慧公主送的,她一時好奇打開來一看。那個穿白裙的磨喝樂分明是九孃兒時的模樣,公主怎麼可能有心思送這個?還有那隻翡翠釵,巧奪天工。她才明白,必然是燕王殿下借了公主的名義送給九孃的,還已經送了許多年。

她只是無意間提醒一聲七娘罷了,免得七娘跟自己一樣,還傻乎乎的,做着白日夢。她做錯什麼了!?

九娘靜靜地看着四娘走近。眼波如海,深不可測,眼波如冰,寒不可近,眼波如刀,利不可擋。四娘喃喃地低聲道:“對不住,我沒想到阿姍她——啊——!”

錢婆婆聽見“啪”的一聲脆響,頭也不回,徑自往家廟中添加燈油去了。七娘轉過身來,想說什麼,還是沒敢說。院子裡的慈姑和玉簪都嚇了一跳,先前聽見七娘尖叫,她們還猶豫着不敢去看發生了什麼,可眼前的的確確是九娘動手打了四娘!九娘子怎麼會動手打人?!九娘子竟然動手打人!

“疼嗎?”九孃的聲音,在院子裡格外清冷。

四娘捂着臉,竟說不出話來。這人,還是九娘嗎?

“你被我打一巴掌就覺得很疼了?我姨娘的臉有多疼你想過嗎?”九娘淡淡地問。

四娘委屈之極,七娘做的事憑什麼都要算在她身上!她們憑什麼都要怪她!她們憑什麼都敢掌摑自己這個姐姐!她們纔是錯的!四娘舉起手想要打回去,她想打,可是看着眼前比自己還矮一點的九娘,寒星似的眸子淬着冰,她竟然只扶住了槅扇門,搖着頭啞聲道:“你瘋了!你姨娘的傷不關我的事!”她更氣自己沒用!

“你想說你只是好意提醒她是嗎?你真是可憐。你連自己都騙,你是不是還覺得自己是個好的?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你不過是多一句話而已?”九娘直直看進四娘心底:“你其實明明知道七姐做事不過腦子,一點就着;你明明知道她會闖我的庫房翻找髮釵;你明明知道我姨娘白日裡都在東暖閣做針線。你其實都知道,但是你心底巴不得她鬧騰,巴不得她鬧得越大越好越糟糕越好。所以你纔會故意多一句話兩句話,還要自己騙自己你不是有意的。你自己都不願做你姨娘那樣的人,你也不肯相信你做了那樣的人,因爲你心裡清楚那是亂家之女,類不正也!”

亂家之女,類不正也!

四娘眼前一黑,一塊大石壓得她胸口血氣翻騰,似乎有什麼最可怕的東西要涌了上來。她拼命抓住槅扇,漲紅了臉:“你!你胡說!你胡說!”她已經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大聲喊出來,爲何卻似乎只有自己聽得見那很輕很輕的聲音?

“你覺得人人都待你不公,人人都偏心我,善待我,明明我姨娘的出身卑微,我應該樣樣不如你,對嗎?你覺得因爲你姨娘姓阮就連累你不受婆婆重視?我們三房和姓阮的能脫得開干係嗎?”九娘眼中泛起萬千星輝:“你不記得了?我原本是樣樣不如你。爹爹只喜歡你和七姐,從沒有多看過我一眼。我甚至連名字都沒有,進學也沒人管,成日穿你的舊衣裳,得了個金鐲子你也想法子奪過去。迎痘娘娘的時候只有慈姑一個人照料我,我死了都沒人知道!你習慣了要踩着別人才舒服,才覺得自己站得高。可是,四姐,人只有自己站直了才能堂堂正正地往高處走的。我靠自己唸書,靠坦坦蕩蕩一腔誠意待人接物,站直了走向高處,不是靠搬弄是非、逢迎諂媚、哭哭啼啼,踩在姐妹身上和指望靠在男人身上。”九娘緩緩地說道。

門檻裡面跪着的七娘無力地蜷縮在蒲團上,渾身發寒。不知爲何又隱隱慶幸九娘對自己還是口下留情的。

四娘只覺得自己內心最隱蔽的最見不得人的那份心思,被九娘血淋淋地剝了出來,痛極,羞極,她搖着頭,翕了翕嘴脣:“我——我不是——我沒有——”

九娘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說:“你是,你有。你一直覺得我對你好是應該的嗎?你錯了。我對你好是因爲我們是一個爹爹生的。你自己做不了主,攤上了一個心術不正的姨娘,不是你的錯,沒有人好好教導你,不是你的錯。我只盼着能如時雨化之,能補上你心裡頭缺的那一塊。我不過想讓你知道,就算你是阮姨娘生的,你和我一樣,我們都姓孟。可是你看,你心裡那塊就是填不滿,你就是要去姓阮,誰也攔不住你。”九娘冷冷地道:“七姐不過是蠢而已,可你是壞,你是真的壞掉了。”

四娘無力地靠在槅扇上,拼命搖着頭。這不是九娘!九娘最和氣不過的,這人說的話太可怕,不想聽不要聽!胸口的大石越來越重越來越重,她喘不過氣來了!她拼命壓住喉嚨口的腥甜氣,閉上眼,不要看不要聽就好了。

“阮玉郎要你給吳王做妾,就是看中你這亂家的本事吧。他真懂你,或者是你生母懂你,姨奶奶懂你。”九娘嘆了口氣:“可惜,是我多管閒事了。更可惜的是陳太初竟然被你這樣品性的女子肖想,真是白白玷污了他。”

四娘渾身發抖,胸口的翻騰終於壓不住,喉嚨口的腥甜猝然涌上來,一口壓抑許久的鬱郁之血終於還是吐了出來。四娘垂目一望自己前襟,幾乎要暈了過去,她死死地抓住槅扇上的雕花,啞着聲音喊:“錢婆婆——錢婆婆!——我——”

竟然沒有人理她!四娘心中恐懼到了極限。

九娘慢慢取出帕子替她擦了擦脣邊的血跡:“四姐,你不用怕,氣急了吐這一小口血,傷肝而已,死不了,還能跪家廟的。可惜爹爹不在,翁翁不在,姨奶奶不在,流淚吐血都不頂用,你若要用自盡的苦肉計,還請演得像一些。”

四娘退無可退,臉都靠在涼涼的槅扇上頭,只哭着低訴:“別說了!你別說了——”

“還有四姐,以後你不用費心打探,不用暗中留心,你想知道什麼儘管來問我就是。對了。今日我們結了個桃源社,二哥、太初哥哥、阿昉哥哥、六郎,還有蘇家姐姐,六姐,我,和阿予。我們八個結社了。表叔母是社長,大伯孃是副社長。我們定下每個月初十、二十是社日,我們要去騎馬,吃喝,去瓦子,去茶坊,去夜市。”九娘不緊不慢地說道:“你趕緊進去告訴七姐吧,用盡你挑撥的本事,看看是不是要用什麼來劃傷我的臉,還是要推我下水、害我斷腿?甚至殺了我?你們儘管試試。我們儘管試試。”

七娘在裡面聲嘶力竭地哭喊起來:“阿妧!阿妧你進來——!你聽我說!我不會的!我不會了——!”

四娘哭着閉上眼直搖頭,死死地扒住槅扇才能讓自己不癱下去。這不是阿妧,這是修羅,比阮玉郎還可怕的修羅。

錢婆婆在門外的小杌子上坐下,看了看門檻裡案前跪着的兩個小娘子正哭得傷心欲絕,又看了看那個背挺得筆直,一步步向院門外而去的小娘子。

沒錯,進了家廟,任你吐血、斷腿,跪完才能出去治呢。這祖宗家法,還真有人看仔細了呢。

慈姑和玉簪朝錢婆婆行了禮,跟着九娘而去。

叮叮幾聲,三枚銅錢扔進竹篚之中。錢婆婆伸手拿起竹篚又搖了五次,想了想,皺起眉放下竹篚,嘆了口氣,拿起手邊那本已經翻爛了《周易》,又放下了。

***

九娘到翠微堂的時候,程氏、呂氏和杜氏都還在。六娘正在給老夫人輕輕揉着肩頸。

老夫人待九娘行過禮,柔聲問道:“阿妧是覺得婆婆處置得太輕了嗎?”

程氏趕緊站起身要說話,老夫人卻擡手止住了她。杜氏和呂氏默默低下了頭。

九娘目不斜視,平靜地答道:“多謝婆婆秉公處置七姐和四姐,阿妧有事來求婆婆。”

老夫人嘆了口氣:“好孩子,不管她們犯什麼錯,畢竟是你的姐姐。你一向心寬,就原諒她們這次吧。等錢婆婆去了木樨院,以後不會再有這種事的。”

九娘屈膝道:“孫女想見見阮姨奶奶,還請婆婆賜下翠微堂的對牌。”

啊???!!!杜氏呂氏幾疑自己聽錯了,霍地擡起頭來。程氏目瞪口呆地看向九娘,連斥責的話都說不出口。六娘也停下了粉拳,擔憂地看向九娘。

老夫人靜了半晌後才喚道:“貞娘。”

“娘!——”杜氏三妯娌齊聲喚道。

“不用對牌,婆婆帶你去,六娘也一起來。我也該見一見她了。”老夫人平靜地道:“你們三個留在翠微堂等着。”

夜已深,池塘裡的蛙聲和樹叢裡的蟲鳴交織,木樨院和青玉堂之間的金魚池,靜靜的,廊燈下一陣微風掠過,池水似乎一絲漣漪都懶得起,白日裡成羣結隊的魚兒們已經安分地藏到荷葉下頭。

被叫開門的婆子們一看竟然是翠微堂的老夫人帶着兩個小娘子來了,頓時亂作一團,進去報信的,出來迎接的,打燈籠的,侍女們在廡廊下穿梭開來,整個正院裡嘈雜起來。

九娘託着老夫人的肘彎,注意到各院的湘妃簾要等秋收後再換,青玉堂正堂門口卻早早地撤下了湘妃簾,換上了青紗門簾。忽然想起兒時的那個晚上,曾瞥見那人一眼,根本不記得她穿了什麼,看不清面容,卻寂寥如星,揮手之間,婉轉風流。那是她兩世見過最具魅惑風情的人,只一面,至今都忘不了。

九娘心中有許多謎團,這位姨奶奶,是因爲幾十年前的屈爲妾侍纔要亂孟家泄恨?是因爲鬥不過婆婆被太后掌嘴才仇恨孟家?可是木樨院明明是她的血脈,和婆婆並無干係,她和阮玉郎爲何要先亂木樨院?她從多年前程氏掌管的賬目上看出來的虧空和填補,會不會也和阮家有關係?還有四娘,明明是她最親的血脈,既是侄孫女,又是親孫女,爲何要她去爲人侍妾?阮玉郎,又究竟是誰?

既然有惑,不如直解。

作者有話要說:今日提前替換。

週末愉快。

注:

1、時雨化之,出自《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亂家之女,類不正也。這雖然是封建殘毒哈。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出自西漢末期的《大戴禮記.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亂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惡疾不取,喪婦長子不取。”這裡的刑,不是刑剋的意思,而是犯罪受刑的意思。

大抵網文裡最常出現和被用成梗的是最後一個:喪婦長子不取。解讀取同娶,子同女。這後來被解讀成爲喪母長女不娶,其實我個人覺得不太合理。《左傳》和《禮記》裡的記載,都是指家中尊長喪期內不能娶。畢竟古代人的壽命很短,好多女孩子都會被歸類到這個範疇。而且喪母的長女不娶的原因無非是缺乏人教導,難道次女、三女兒就會有人教導了?長姐如母?都能教導別人了,還怕管不好自己嗎?所以這個邏輯上是不合理的。

古人在後宅教育上,宋朝的妾侍如果沒主母,是按法律可管理後宅的。對於庶母的法律地位,宋朝也是很認可的,有個當官的不給庶母守孝,也被彈劾下臺。南北宋爲庶母請封誥命的也很多。在兩宋,由於特別重視人倫,庶母的地位沒有網絡文學或電視劇給大家看到的那麼低。就算是《石頭記》中,趙姨娘還敢指着探春鼻子罵呢,探春除了哭也沒啥辦法。這比較接近事實。

祝大家看文開心。明天見。

第4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230章第142章第4章第三百五十九章第37章第99章第273章第235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263章第6章380.番外第三百零九章第21章第205章392.番外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4章391.番外第210章385.番外第249章第98章第21章第113章第283章第127章第219章第96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35章第233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零五章第211章第230章第291章第182章379.番外第121章第254章第255章第189章第51章第240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48章第223章第三百二十章第38章第211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202章第253章第94章第128章第238章第295章第87章 布第一百六十九章第200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154章391.番外第154章第235章第255章第148章第230章第三百五十五章第66章第18章第66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01章386.番外第15章第210章第260章第100章第283章第三百零七章第108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135章第8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19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268章第18章第20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第229章
第4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230章第142章第4章第三百五十九章第37章第99章第273章第235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263章第6章380.番外第三百零九章第21章第205章392.番外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4章391.番外第210章385.番外第249章第98章第21章第113章第283章第127章第219章第96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35章第233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零五章第211章第230章第291章第182章379.番外第121章第254章第255章第189章第51章第240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48章第223章第三百二十章第38章第211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202章第253章第94章第128章第238章第295章第87章 布第一百六十九章第200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154章391.番外第154章第235章第255章第148章第230章第三百五十五章第66章第18章第66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01章386.番外第15章第210章第260章第100章第283章第三百零七章第108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135章第8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19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268章第18章第20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第2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