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蘇州政治協商會

蜀中在大唐的物產和經濟是與淮南江南相齊平的,天府之國的財稅一直獨立支撐着大唐的西路軍抵抗吐蕃,同時它又是與吐蕃和南蠻全面交界的一塊戰略要地,在這個時期長安與蜀中的往來甚至多過江南,在地裡位置上蜀中更靠近長安,可真正通行起來,從長安走一趟蜀中卻比下江南更難。

開拓蜀中商路是李二臨時給陽林下達的任務,並沒有讓他親自去蜀中的意思,張亮負責的是路,陽林負責的是商,只要長江水道活起來了,江南與蜀中便可以順暢溝通,陽林能想到的發財路子那簡直就是太多了,蜀地好山好水,盛產糧食大米,絲綢茶葉,不僅最適合做釀酒基地,也是東西十大廠許多原材料的生產基地,這邊陽林也打算建分廠,未來發展成爲商業侵蝕西方諸國的重要基地。

陽林接下來的日子基本都是在會議中度過的,沿江經濟發展早已被他提到了南疆全面戰略的高度,蘇州臨時的淮南水軍都帥府現在就是由九歲左右的他當家,今天召開的不僅是軍議,也是‘商’議,所以陽林給他取名爲‘政治協商會’。

左邊數十個席位裡,有淮南揚州商會的人,也有以陸氏爲主導的蘇州大戶商豪,右邊則是淮南水軍沒有跟去嶺南的一小部分將領,以及芙蓉兵寨裡李二同意讓他動用的江南府兵將領,這個聯席會議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怎麼賺錢,怎麼建立一個穩定的賺錢機制,即能讓江南的商人賺錢,也能讓蜀中的商人盈利,當然只要商人們賺錢,朝廷就肯定賺錢,爲什麼有軍方參與進來呢!因爲陽林在朝廷即將組建的洞庭水師新軍中看到了商機,在人員方面陽林的準則是不要求你多會打仗,但一定能搞活地方經濟,擔任起漕運方面的任務,能與商人們接洽好至關重要,洞庭湖畔的嶽州將是朝廷開發中部地區的重中之重,也是朝廷收服湘西苗疆各部的前站,協商會議完成後,陽林就要逆水而上走一趟嶽州。

“我覺得軍方借貸商家資產,在洞庭湖建設軍港的方案可行,軍方要的軍事設施,裝備,以及一定數量的船舶,商人先出資幫助他們建設和購買,等建設完畢後,軍方承擔幫商家保護運送貨物的任務,從中收取一部份佣金慢慢抵扣貸款,這樣可以將商人要投入到運送貨物,僱傭護衛上的錢省下來幫朝廷建設軍港,即方便了朝廷,也方便了商人,軍隊建好之後也不會無事可幹,只要貸款還清,他們就能賺取一些錢財,自給自足,商人在貨物運送方面也得到了安全的保障,沒有多花冤枉錢,享受了更實惠的保障,還不違背朝廷建設護衛型內陸水軍的宗旨,三全齊美,大妙矣。”

陸炳昌將與陽林早就協商好的一個提案在衆商家和將官面前說的頭頭是道,李二當然是不允許內陸水軍太過強大的,現在長安城水路暢通,如果各路水軍都配上水輪船,他們就都具備快速的將部隊運送到長安的能力,很有可能會威脅到他的皇權,看現在唯一有戰鬥力的部隊只掌握在他的死忠張亮手上就能明白他的意圖。

當然,大唐也不是完全不建設具備超強攻擊性的水軍,但那是在海上,嶺南水軍和遼東水軍這兩支空有名頭的水軍部隊將來的建設將會是以海船爲主,據說海船會造的奇大,大到進不了運河水道,即便那兩隻水軍的戰鬥力再強,進不了內陸,也威脅不到內陸的安全,李二也就能放心的多了。

陸炳昌有揚州商會和蘇州地主的雙重身份,他說好的事情,天然的就會有一幫人認同,陽林點頭後,此方案就算通過了,現在就輪到軍方的將領與商人集團的代表討論貸款額度,以及洞庭水師建設完畢之後商家能享受的好處方面的問題,在這方面斗大字不識的軍伍之人自然是鬥不過商人的,當內定的洞庭水軍大都督薛琮伸出了一個大大的剪刀手的時候,商人們無不哀聲嘆氣的搖頭。

“二十萬貫怎麼夠呢!至少也得五十萬貫才能將軍港以及船隊都配完善嘛!薛將軍難道不多借點?要知道長安造船廠的千噸級水輪船可不便宜,即便是軍方要購買,沒有三五萬貫可是拿不下一艘的,你與其今後去造船廠打借條,還不如現在直接找我們借貸,也方便償還不是。”

“對呀,五十萬貫都未必夠,我看八十萬貫才比較合理。”

額頭上微微滲出細汗的薛琮剛開始還以爲自己借貸二十萬貫已經是獅子大開口了,誰成想這些商賈們居然嫌自己借的少,要知道朝廷的第一強軍萬騎也不過是花一百多萬貫就建成了,一個五千人的護衛型內陸水軍,要是花八十萬貫建設,那不是要比人家主力作戰部隊還要強的多了。

商家們七嘴八舌的鼓搗薛琮多貸款,鬧的他一頭霧水,沒辦法,誰叫古時候運送商品的代價那麼大呢!許多時候護衛和運送上面的投入甚至超過貨物本身的價值,見駙馬爺沒吭聲,商家們自然想多借貸一些錢財給軍方,他們享受的優厚回報也將會更大,如果借貸出去八十萬貫,省下的很可能是一百六十萬貫,甚至是三百二十萬貫,這樣豐厚的利益很打動商人,所以他們要賣力的推銷手裡的錢財。

陽林不吭聲也有他的原因,他自然不是看着軍方挨宰,因爲軍方代表朝廷,只是商人們沒想到的是,一旦真正的蒸汽輪船誕生,大唐的水上運力將會成倍數的增長,屆時承擔朝廷長江水運的洞庭水軍必然是要配備那種輪船的,與其說是商家們想佔點朝廷水軍的便宜,還不如說是被商人們弄的手足無措的薛琮不知不覺的佔了商人們的大便宜,萬噸輪貨船一出,他很輕易的就能夠賺足抵扣欠款的運費,或許等洞庭軍港建設完畢後的一兩年,他就能有幾千噸級的貨船在水上掙錢了,因爲陽林很有把握在得到橡膠之後造出大功率的蒸汽機,到時候想從水上去大唐的任何地方都會變的十分簡便,至少幾千噸的貨輪是可以造出來的。

討論的結果是薛琮的懷裡多了一張紙製合約,合約上有陽林的和他自己的水軍都督印,在大唐,這就算是合法了,薛琮隨時可以憑藉這紙合約找商人們提錢,八十萬貫之多,這是大唐的第一張類似交子的合同式銀票,而代表兩地商會的陸炳昌懷裡也揣着一份一樣的合約,他更看重的是裡面他們將會在洞庭湖水軍那裡享受的各種服務條款,這將會爲今後的兩地商人帶來多少利潤,無可估量,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蜀中的商路應該是由他把持了,因爲進出蜀中最大的運力掌握在了他手上,蜀中的貨物想往外走,就得看他的臉色行事,賣什麼,收什麼,他的話語權很大,話語權大,就有定價權,這些是陽林有意無意的傳授一些商道知識給他的時候講解的,看陽林今天沒有任何阻止兩地商會賺錢的意思,應該是更偏向幫助商人開拓商路的。

這一個議題結束,還有下一個議題,建設水軍的錢財有了,人手和物資也需要商人調度謀劃,陽林是打算在蘇州做好一切準備之後再動身前往嶽州的,現在他可以想象到的是,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的嶽州附近到處都是屍骸遍地,災病叢生的景象,並且他去了之後還要承擔養活那些投降的水匪以及其數十萬家屬的重任,好在今年江南之地的年成不錯,朝廷的秋糧押送過去之後,還有不少餘糧,陽林已經出資收購了一部分。

“洞庭湖區比洪澤湖更適合水產養殖,大唐水產養殖的第二個分廠就要開設在洞庭湖周邊,其中有個產業就是很來錢,也很有有噱頭的,鱷魚養殖,鱷魚也就是你們所說的蛟龍,由大唐養殖廠出養殖技術,上下游生產加工需要你們商人組織人手來完成,承接這個項目的商家,至少要替朝廷承擔三萬戶,十五萬人口以上的百姓安置問題,如果達成合作協議者,我會直接上奏陛下,給他劃地建縣,由商家自己擔當縣令,主導地方事務。”

陽林每一條提案拋出來,都會引起都帥營帳內的一陣抽冷氣的聲音,因爲他的出手的,就沒有低於五十萬貫的買賣,嶽州軍港,八十萬貫,建蛟龍縣一百二十萬貫,最後連嶽州城陽林都要完全推倒重建,加上超級市場等一系列的投資,更是一個高達三百萬貫的巨型項目,這些投資建設會徹底的讓盤踞在洞庭湖周邊的幾十萬半民半匪的百姓動起來,至少在兩三年時間內,他們會只知道做工,拿錢,而這麼大的投資,商人們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來運轉消化,直到敲定了所有要建設的大小項目,以及物資,人手的安排,陽林才定下時間,相約各路人馬啓程同往嶽州,而這次史稱‘蘇州政治協商會’的歷史性會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影響着大唐商人與政府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

第216章 經濟特區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345章 封禪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209章 忽悠第44章 智戴心藏錦繡,駙馬胸有韜略第146章 造紙第127章 蘇州政治協商會第217章 小將薛仁貴第147章 回蘇州第24章 中秋夜宴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45章 好個神曲第318章 新學期第179章 大家一起笑眯眯第203章 情挑蒙娜多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242章 誰也擋不住他們生孩子第62章 南疆攻略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105章 收服論第16章 文學師從第29章 被駙馬了?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330章 被擒的王爺們第59章 夫唱婦隨匠作監第256章 世紀婚禮第101章 洪災和蝗災第187章 開胃菜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149章 出海第332章 談判第86章 牆角‘合’第55章 全場盡噴血第98章 巡演到洛陽第70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二凡鬥蠍子第1章 陽林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96章 潛級預案第75章 奪命術第239章 芙蓉園裡有仙樂第294章 各得一半第284章 局面第174章 四方戰事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48章 秀女汐涼第243章 改革迫在眉睫第209章 忽悠第271章 他就這麼招人愛?第324章 東征高麗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81章 看信第261章 三罪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221章 招安議第350章 如何遠遁第309章 熱鬧的駙馬府第60章 神兵配寶甲第87章 大唐疆域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54章 軍銜第32章 悲催的玩成癮第278章 花園裡的閒聊第237章 坦克問世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第319章 軌道交通第138章 蓮花大蠱師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262章 將門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289章 一言喝破萬軍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47章 秀女們的出路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243章 改革迫在眉睫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83章 一擊而潰第63章 天上人間計劃第287章 前往西域第107章 中臣大相第305章 大漠上的植樹人第58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地一百一十四章 奪船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306章 民用飛船的設想第111章 震之以威,許之以利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246章 商業謀國第215章 喝酒聊天第42章 擒蠍子第117章 妥了第68章 開戰第136章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
第216章 經濟特區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345章 封禪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209章 忽悠第44章 智戴心藏錦繡,駙馬胸有韜略第146章 造紙第127章 蘇州政治協商會第217章 小將薛仁貴第147章 回蘇州第24章 中秋夜宴第211章 狂妄交答卷第45章 好個神曲第318章 新學期第179章 大家一起笑眯眯第203章 情挑蒙娜多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242章 誰也擋不住他們生孩子第62章 南疆攻略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105章 收服論第16章 文學師從第29章 被駙馬了?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330章 被擒的王爺們第59章 夫唱婦隨匠作監第256章 世紀婚禮第101章 洪災和蝗災第187章 開胃菜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149章 出海第332章 談判第86章 牆角‘合’第55章 全場盡噴血第98章 巡演到洛陽第70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二凡鬥蠍子第1章 陽林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296章 潛級預案第75章 奪命術第239章 芙蓉園裡有仙樂第294章 各得一半第284章 局面第174章 四方戰事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48章 秀女汐涼第243章 改革迫在眉睫第209章 忽悠第271章 他就這麼招人愛?第324章 東征高麗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81章 看信第261章 三罪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241章 李二回長安第221章 招安議第350章 如何遠遁第309章 熱鬧的駙馬府第60章 神兵配寶甲第87章 大唐疆域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54章 軍銜第32章 悲催的玩成癮第278章 花園裡的閒聊第237章 坦克問世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第319章 軌道交通第138章 蓮花大蠱師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262章 將門第317章 太子的新動向第289章 一言喝破萬軍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47章 秀女們的出路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243章 改革迫在眉睫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166章 倒黴的神人族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83章 一擊而潰第63章 天上人間計劃第287章 前往西域第107章 中臣大相第305章 大漠上的植樹人第58章 大唐東西十大廠地一百一十四章 奪船第300章 走入視線的李治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306章 民用飛船的設想第111章 震之以威,許之以利第329章 各有心思第246章 商業謀國第215章 喝酒聊天第42章 擒蠍子第117章 妥了第68章 開戰第136章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