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大唐疆域

“爲兄想起了遠嫁南蠻部落的大姐,她自小學文習武,曾揚言替父帶兵收復南疆,卻不想最終被父親送到了南蠻部落帳下,與一老頭爲妾。”馮智戴哽咽的邊哭邊說道,一張特別寬大的袖子幾乎要將他整個臉部全部遮住。

關中的大蒜味道夠衝,土生土長的南方人馮智戴自然是受不了,所以他的眼淚鼻涕都是真傢伙,只是這故事嘛,編的有些離譜,馮盎作爲嶺南最大的酋長,他的大女兒再怎麼不值錢也不會讓一個南蠻部落的老頭娶過去做妾,人家南蠻那邊現在已經興起了一夫一妻制,甚至是一妻多夫制,女人去了那邊的社會地位只會比男人更高,不過也正因爲馮智戴的這一句哭訴,徹底的引爆了李二的情緒。

“豈有此理。”李二一把將白瓷小杯摔的西碎,怒吼道。

主辱則臣死,反過來臣辱則主也辱,這樣的羞辱在輕易擊敗了當世有數強軍突厥部的李二的面子上肯定是掛不住的,所以他的怒火被點燃了,然後玩火的兩個小子開始在火上面澆油了。

“父皇,給臣十艘乘風破浪這樣的水輪戰艦,兩年內,兒臣定叫南蠻諸蠻授首。”李氏小字輩三兄弟中,唯一一個有帶兵打仗經驗的李承乾第一個跳出來道。

“父皇,兒臣只消帶着幾百內侍隨同大哥攜帶火藥入南疆,定能將南疆諸部的寨子全部炸飛天。”李恪儘量的避免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的才能,但他畢竟是處在一個熱血期的年紀,一旦這種同仇敵愾的怒氣上來了。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自己最厲害的手段。

兩個怒火中燒的哥哥表了態,作爲他們中最小的一個。李泰自然也不甘落人後,可是李承乾說了船和炮。李恪說了火藥,他卻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東西說:“兒臣,兒臣,兒臣覺得此事不可輕舉妄動,文工團對此事有些計較,小林子團長,你給父皇說說吧!”

李泰沒有李承乾帶兵的經歷,也沒有李恪製造火藥的手段,但他卻是實打實的文工團員。急中生智的情況下,他把話題推給了陽林,他覺得只要將這個妹夫和自己綁在了一起,他在李二面前的恩寵絕對不會比兩個哥哥少。

衆人都將目光投向一臉關切之色看着馮智戴的陽林,陽林有些怕馮智戴的表演被李二看出來端倪,不過現在反應的情況還不錯,李二怒了,兩皇子也跟着怒了,在這個當口汐涼和一干文工團員自然是悄悄撤離了。接下來就該陽林自己長篇大論了。

“父皇,兒臣雖然也很惱怒蠻人的一些做法,但是此時我大唐確實不宜對南疆用兵,先不說南疆地理複雜。地域廣博,非一兩日之功可取,就是我長安城裡外的兩百多萬張嘴。也至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安排妥當,所以兒臣的建議大致就是剛纔小泰說的。不可輕舉妄動。卻也不能不動,兩軍交戰。首重知己知彼,南疆到底有多少個部落,他們都聚集在什麼地方,都有什麼樣的規模,是否願意親近我大唐,都是需要經過調查確認的,兒臣認爲,對於這樣鬆散的組織,拉一幫打一幫最合適,想要長期穩定的統治南疆,可不能製造太多的殺孽。

諸葛亮當年七擒孟獲,以收心爲上的策略是對的,歷時數年才得以平定了南疆,被傳爲美談,但兒臣認爲他做的還不夠徹底,收服統治者的心他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收復所有南疆百姓的心纔算是第二步,但光是收服了他們的心還不夠,今天朝廷有實力對付他們,給他們寫好處,所以他們歸服,明天朝廷出現了大危機,管不到他們了,他們又叛亂,所以咱們還需要他們離不開咱們,至於如何讓他們依賴咱們,離不開咱們,目前有三點需要做到。

第一點是給他們提供醫療服務,先從部落的管理層入手,再到所有平民,如此,咱們兩方的人就可以輕易的進行溝通了。

第二點是給他們提供新型耕種技術和農具,我敢說,南疆之地如果開發出來,各種農作物的產出肯定是被耕種了千年,早已貧瘠不堪的中原之地的倍數,當然,這一項政策必須優先提供給投靠我們的部落,甚至,允許我們派出官員治理地方的部落。

第三點是幫助他們開發他們現有的資源的,並且修繕連接各地的道路,讓南疆可以跟蜀中,關中,嶺南,江南各地通商,據我所知,南疆的金銀銅礦儲量相當的豐富,藥材,上好的花梨木,金絲楠極多,更重要的是他們那裡有成片適合做這種沖泡茶葉的茶樹,沖泡茶在未來的幾年裡必將取代煮茶成爲大唐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項日用品,這幾個項目在南疆開發出來,將是一塊巨大的盈利點,當大唐派去的官員能給他們的百姓帶來財富,帶來更好的生活的時候,他們就算是傻,也不會反對做大唐的臣民的。

再往後第四點,自然是興盛教育,在南疆之地多建學校,以文化來教育他們的新生兒,一代之內,南疆將再難有反對我大唐統治的聲音,三代之後,南疆與中原之地無異矣。

陽林的話讓李二陷入了沉思之中,若不是因爲汐涼的問題,他不會這麼早跟李二談這麼細緻的問題,南疆的具體情況馮智戴知道的也比較少,後世的兩廣,兩湖,雲貴,四川,七省都有一部份被少數民族佔據,外加越南,泰國,老撾,甚至柬埔寨,所以現在陽林定義的南疆的實際面積其實比大唐還要大,要吃下這麼大的疆土,沒個幾代人的謀劃是不可能成功的,陽林心中理想的方針是逐步蠶食法,一方面在與南蠻部落交界的地區推動一些小部落的發展,吸引更多更遠的部落前來投靠。逐步的招撫,一方面從長江水道下江南。走海路到南疆現有文明最發達的地區交趾三郡進行遠交,當然。遠交的目的是在交趾挑動各方勢力內鬥,只要那裡的人鬥起來,大唐這股強悍的外來勢力才能左右逢源,只等大唐的內政緩過勁來,能夠抽調大軍拿下交趾的時候,那時整個南疆就會被大唐包圓了,再怎麼吃下去消化掉就是個時間問題。

“能再說的具體點嗎?”李二細細的體會了陽林的這一翻長論,認爲有些地方太過理想化了,真正的民族戰爭是殘酷的。蠻人未必會因爲從漢人這裡得到了好的生產技術就臣服漢人,拉一幫,打一幫是漢人爭鬥中才會用的,蠻人未必懂,至於茶葉,和金銀銅礦那是大唐打下南疆之後的戰利品,爲什麼要幫助他們開發?

“其實兒臣說的再具體也沒用,南疆的情況兒臣並不清楚,真要是有什麼有用的信息。得兒臣沿着南疆走過一道再說,陛下不妨沿着兒臣的行走路線調一批官員到地方,這些官員別的事情不用會,只需不仇視蠻人。會耕種就好。在父皇的眼裡現在恐怕還將他們看成異族,在兒臣看來大可不必,其實我早已經將他們看成我大唐未來的百姓了。人口,地盤。都將是我們的,何來幫他們一說。”陽林微微一笑打了個響指道。

隨着他的響指聲音一落。兩個文工團的男兵擡了一個巨大的黃紙卷軸上來,不待李二發問,他們就將那黃紙卷軸向聚光燈照射的木質地板上鋪開。

“陛下請看這副大唐疆域全圖。”陽林率先離座向那幅巨大的圖紙走去。

“疆域全圖?”李二眼睛一亮,蹭的一下就從案几後面躍到了圖紙前面。

“沒錯,這是兒臣這幾日在王家村的時候畫出來的,只有那裡的新紙作坊才能造出這麼大的紙張,這個比例大概是一米比一千里,以長安爲中心,山川河流十分詳盡,只是兒臣對大唐的地名不是很熟,還需要懂這方面的人前來標註。”陽林一邊指向數米長的黃紙地圖的中央長安位置,一邊解釋道。

陽林說的是大唐疆域圖,其實整幅圖基本已經將整個亞洲囊括在內,從地圖上來看,別說吐蕃,突厥,就連已經接受冊封的回紇國的疆域也比大唐還要大,更別說將交趾三郡和一大部分受少數民族控制的區域連在一起的南疆了。

“朕的大唐才這麼點?”李二怒指着由成都,廣州,定州組成的三角區域圖吼道。

“就是這麼點,突厥吐蕃的地域比我們大唐還大,卻還來打劫我們,陛下只有將南疆這塊吃下之後才能對他們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陽林用手指了指南邊沿海的的一大片深林密佈的地方道,現在西突厥大敗,大唐卻無力遠征,只能抓住機會收復南疆,將交趾三郡,南蠻諸部的地盤全部收了,大唐的地域才能與佔據西藏和中東一大片疆域的吐蕃,佔據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大部分區域的突厥相抗衡,至於東北角的高麗,李二現在只能保持勉強的守勢,這個朝鮮外加東三省大部分區域建成的一國,無疑也是大唐的勁敵。

一向以自己爲大的李二盯着這幅地圖久久不語,他在爲自己之前的自大默哀,他征戰了半生纔打下大唐這片疆域,誰成想真如陽林所說,這只是世界的一小角,原來世界如此之大,更讓他心臟受不了的是陽林接下來的一句。

“陛下不必認爲大唐太小,兒臣所畫下來的這些地方都將會是大唐的,等陛下全部將它們拿下來了,在這個世界上才能算是一個強大的君王,咱們再以這一小片地方爲根基,將統治延伸向全世界。”

“什麼?這所有的地方加起來纔是一小片地方?”李二扯着陽林胸口的衣服瞪着眼睛問道。

“是啊!這邊是東亞,那邊是中亞,合起來纔算是亞洲,而這個世界,從地理上講,應該有七大洲,如果算上比陸地還大好多倍的海洋,咱大唐真的是很小的一個角。”陽林指了指李二抓的太緊的手,老實的回答道。

“七大洲?”李二和幾個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他們慣性的思維以爲七大洲的大小和人口都是一樣的,所以對於沒見識過的別洲的國家和軍隊有着一種天然的恐懼心理,一齊驚叫道。

“七大洲裡陛下之需要征服了亞洲,實力就絕對是七洲之冠了。”其實好幾個洲現在壓根就沒什麼文明,不過陽林不想讓他們生出小看外面世界的心理,故而模糊講解道。

第192章 雙簧第150章 嶺南公馮盎第276章 龐大的教育體系改革第30章 火爆的時裝拍賣第9章 神蹟處處的王家村第117章 妥了第232章 士農工商第122章 道門的擔憂第315章 火爆演唱中第106章 謝夫人第164章 大軍議第31章 初見白玫瑰第219章 浴血疆場第240章 蓋蘇文到長安第326章 大軍開拔第35章 領兵剿匪第45章 好個神曲第127章 蘇州政治協商會第4章 大塊朵頤第45章 好個神曲第10章 進帝都第341章 高麗滅東北定第304章 祿東贊之殤第283章 事變第10章 進帝都第344章 赴泰山第232章 士農工商第196章 發動第66章 突厥人來了第188章 連勝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294章 各得一半第208章 熱鬧的夜第282章 時代變遷第187章 開胃菜第104章 臨死前的一眼第62章 南疆攻略第353章 抵達波斯灣第235章 朝政事第195章 銀行票號第321章 長孫家的選擇第153章 練兵第118章 八戒誕生了第136章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第213章 局變第197章 交戰第268章 霸道丈母孃第101章 洪災和蝗災第184章 帝王心思第165章 大唐三亞港第28章 籌劃匯演第95章 組建萬騎第12章 長孫皇后第116章 商談第189章 包圍圈第10章 進帝都第242章 誰也擋不住他們生孩子第293章 胡軍大營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89章 包圍圈第43章 見智戴第19章 賑災計第214章 花露水第184章 帝王心思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63章 天上人間計劃第163章 篝火夜話第326章 大軍開拔第352章 這樣才公平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第12章 長孫皇后第271章 他就這麼招人愛?第80章 吵起來了第233章 挖巨坑第131章 單刀赴會第271章 他就這麼招人愛?第46章 組建文工團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209章 忽悠第199章 將計就計第259章 拿人第65章 火藥試驗第283章 事變第167章 邑州開打第86章 牆角‘合’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28章 長安長安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253章 全民購物消費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177章 圍困第103章 水戰第237章 坦克問世第45章 好個神曲第15章 武學師從第49章 白麪道士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154章 軍銜
第192章 雙簧第150章 嶺南公馮盎第276章 龐大的教育體系改革第30章 火爆的時裝拍賣第9章 神蹟處處的王家村第117章 妥了第232章 士農工商第122章 道門的擔憂第315章 火爆演唱中第106章 謝夫人第164章 大軍議第31章 初見白玫瑰第219章 浴血疆場第240章 蓋蘇文到長安第326章 大軍開拔第35章 領兵剿匪第45章 好個神曲第127章 蘇州政治協商會第4章 大塊朵頤第45章 好個神曲第10章 進帝都第341章 高麗滅東北定第304章 祿東贊之殤第283章 事變第10章 進帝都第344章 赴泰山第232章 士農工商第196章 發動第66章 突厥人來了第188章 連勝第94章 火槍和紙彈第294章 各得一半第208章 熱鬧的夜第282章 時代變遷第187章 開胃菜第104章 臨死前的一眼第62章 南疆攻略第353章 抵達波斯灣第235章 朝政事第195章 銀行票號第321章 長孫家的選擇第153章 練兵第118章 八戒誕生了第136章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第213章 局變第197章 交戰第268章 霸道丈母孃第101章 洪災和蝗災第184章 帝王心思第165章 大唐三亞港第28章 籌劃匯演第95章 組建萬騎第12章 長孫皇后第116章 商談第189章 包圍圈第10章 進帝都第242章 誰也擋不住他們生孩子第293章 胡軍大營第71章 浮橋之戰第189章 包圍圈第43章 見智戴第19章 賑災計第214章 花露水第184章 帝王心思第264章 純屬誤會第63章 天上人間計劃第163章 篝火夜話第326章 大軍開拔第352章 這樣才公平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第12章 長孫皇后第271章 他就這麼招人愛?第80章 吵起來了第233章 挖巨坑第131章 單刀赴會第271章 他就這麼招人愛?第46章 組建文工團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209章 忽悠第199章 將計就計第259章 拿人第65章 火藥試驗第283章 事變第167章 邑州開打第86章 牆角‘合’第244章 大唐霸業第228章 長安長安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253章 全民購物消費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177章 圍困第103章 水戰第237章 坦克問世第45章 好個神曲第15章 武學師從第49章 白麪道士第298章 從新理順第312章 越發看不懂的大唐第154章 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