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軍火販子的演繹

徐江蒲與阿倍久長雙眼之間的怒火似乎以實質在燃燒,祿東贊和蓋蘇文兩位則大有深意的對視了一眼,作爲大唐鄰國中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的掌權者,他們的眼界自然要高於其它人,且不說巨無霸這樣的大船到底有多麼強大,李世民一抑一揚間輕易而舉的就將兩個有利益爭端的國家挑撥起來,就這份權謀手段也是極爲高明的。

陽林早就知道李世民有當影帝的潛力,他只是稍微點出了其中的道道,具體的計謀當然是李世民制定的,如果說水輪船會引起兩國相互戒備倒是實話,可要是想讓兩國徹底開戰,恐怕還有些難,李世民不用謀則已,一旦用了,當然會叫他們欲罷不能,南夷國的竇鷹山佔了瞭解大唐軍事實力的先機,做了第一個表態的人,料定李世民不好拒絕,會順勢給他們些好處吸引別國建交,他的謀算算是得逞了,倭國則是沒臉沒皮的想跟大唐拉上關係,爭取海上實力第二的可能,無疑大唐是第一的,他們只能爭第二。

“除此之外,我大唐還打算在長安城內興建長安書院,年後動工,一年之內初步落成開院收徒,書院所授,皆乃我大唐中興之道,如工匠技藝,算學經商,冶煉製造技術,各種學科五花八門,甚至連最重要的科技都有教授,院長由朕親自擔當,首席教授則由將作大匠古月刀文先生擔任,當然朕只不過是掛個院長的名頭而已,不過古月刀文先生的本事,諸位大使在長安這些時日恐怕也應當是聽說過了。能得他傳藝,自然不是簡單的事情,朕有意書院開院之日收些外國學子,以揚我大唐海納百川,包羅萬象之名。不過,外國學子求學期間一應費不低,你們想學的話要自行承擔,當然,畢業以後,所學之才能技藝也可帶回你們本國。我皇皇天朝得以中興,自然也不會讓你等小國淪爲落後蠻夷,不過這學子的具體數量嘛!卻是不能太多,畢竟我大唐本國人口之巨,已是有學子無數。所以朕決定,依舊是按照貿易額度來擬定各國能夠來我長安書院學習的學子數量。”

李二講了半天,中心思想其實還是在說誰跟大唐做的生意大,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入長安書院讀書這個好處實在是太巨大了,一個學習了大唐所以工藝技術,甚至玄之又玄的叫什麼‘科技’的人才的價值簡直太高了,有東西十大廠珠玉在前。只要學會其中任意一廠的製作技術,便能瞬間改變一個國家百姓的生活,這由不得各國使節不動心。尤其是會爲了名額,儘量搶奪與大唐貿易額度的倭國和南夷國,他們想要有更大的貿易額度,就必須要搶佔更大的事情,這就會讓他們的矛盾變的更加激烈。

當然,除了幾大強國之外。其餘諸多小國本來就是派來的王子頭人什麼的貴族爲使者,有些短視的。不過是看到了一個留在長安繼續享福的機會而已,如果自己在長安就學。那麼不就可以在長安這個花花世界多留幾年了麼。

聞言眉頭皺的最緊的是祿東贊和蓋蘇文,他們見識過大唐萬騎軍的裝備和戰鬥力,大唐在騎兵本身素質不如他們兩方的情況下,以裝備優勢能夠發揮出數倍於他們軍隊數量的戰力這是有目共睹的,蓋蘇文來長安的首要目的就是想摸清紙甲和大唐兵器的冶煉鍛造技術。

而祿東贊,也大致是如此,不過他更對大唐的火藥和那種撲都撲不滅的火焰感興趣,松贊干布終究是在南詔吃了一場敗仗,而打敗他三萬精騎的,不過是李世績帶領的三千騎萬騎軍而已,十倍於敵的兵力下大敗,松贊干布的名望在吐蕃降到了歷史低點,畢竟交趾,南詔和蜀中三地的戰爭,吐蕃投入了十幾萬兵馬,最終卻損失過半,寸工未建,這也導致了祿東贊勢力在吐蕃的崛起,現在他被推到了對唐事務的前線,可不敢像年輕的松贊干布那樣輕視大唐,李二所說的每一句話背後有什麼含義,他都會謹慎的考慮清楚。

“一年以後的事情,具體會怎麼樣,現在可作不得準,不過請問大唐皇帝陛下,您爲何會肯定我們這些國家的人就一定會購買大唐的商品,以貿易額度來計算所有,是不是有些不公平?”蓋蘇文對李世民並沒有恭敬之色,而他最大的願望,其實是殺進長安,搶了李世民的位置,不過也不敢表露的太過直白,只是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遵照禮節道。

“公平?兩國之間如何追求公平?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只是利益交換而已,朕之所以這麼肯定你們都會購買我大唐的商品,是因爲朕知道你們需要,而需要,就要付出,只可惜我大唐物產豐富,對你們這些小國則不太需要,卻也自持上國身份,一般不與你們諸國爭利,只可惜有些人冥頑不靈,擅起兵禍,擾亂我大唐,所以大唐不得不出手還他們以顏色,突厥就是例子,朕希望你們不要做下一個突厥,也體諒你們日子過的不好,所以造些你們需要的東西,改善你們的生活,免得你們活不下去了,又起戰端。”

李世民言辭之間,把自己擺在了天朝上國的位置,把與諸國通商當做是改善他們生活,甚至是接濟他們的善事,無恥是無恥了點,但是能夠從中得到利益的人卻是愛聽,比如徐江蒲就第一個跳出來拍了李世民一通馬屁,他是商賈出身,處事圓滑,也謹記了竇鷹山的叮囑,當世已無人可與大唐爭雄,最先出來表示恭順的,好處肯定也拿的最多的,就剛纔巨無霸水輪船一事,他們就比倭國付出的代價小,還順道在李世民心裡留了個好的印象,此番,自然是想將那個好印象加深了,如果能夠多爭取幾個到長安書院讀書的名額,那就更好了。

“大唐陛下說的是,不過是利益交換爾,但不知我吐蕃國有什麼東西是大唐想要得到的,或者說想要交換的?”祿東贊問道。此地使節,以他年紀最長,身份也最珍貴,畢竟大唐現在沒有如歷史軌跡上那樣打下整個西域,建立安西都護府,而是先取了南邊的半邊天下,而現在西域諸國,其實都是以吐蕃爲尊,畢竟談到控制力,吐蕃人對西域諸國的影響力更大。

“吐蕃有良馬,遠征機動力遠非我大唐可比,想要保持邊境武力平衡,我大唐自然還要下些功夫,否則你們今天打了蜀中,明天又去南詔搗亂,再不就是想到我交趾搶些糧食,這都會讓我大唐頭疼不已,所以,吐蕃產的高原耐寒馬,大唐需要一些,除此之外,當然需要一條路,一條通往天竺,或者更遠的地方的商路,當然還有一些別的,只是大唐如今的需求並不迫切,否則,定然會想辦法上去取的。”

李世民的話也不客氣,畢竟兩國之間的連場戰爭纔剛剛結束,他與祿東贊不需要裝着和氣的樣子,據陽林小子所說,吐蕃高原盛產一種叫做冬蟲夏草的東西,乃大補之物,效用堪比人蔘,然吐蕃人並不知其作用,白白的浪費一大財源,還有一些其他的珍惜礦物,也是大唐少有,製作更先進的東西的時候,定然會需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吐蕃轄地蘊藏着豐富的石油,李世民稱之爲火油,這種東西其實是坦克最好的動力燃料,一旦吐蕃人將其發掘動用起來,其軍事戰力會瞬間趕超大唐,畢竟,沒有無煙火藥的情況下,汽油彈的威力完全可以堪比黑火藥,一旦大量應用,甚至比黑火藥造成的傷害還要巨大,起碼身穿紙甲的萬騎軍是不能與之對陣的了。

“唐軍能夠上得高原?皇帝陛下怕是說笑了,莫說是我吐蕃鐵騎數十萬皆是勇猛之士,就算讓唐軍攻上去了,高原之上,四季冰霜,並無甚物產,唐國要來又有何益處?徒增傷亡而已,陛下剛纔的話說的很好,我等苦寒之地的百姓生活窮困,然而大唐則物產豐富,自應接濟一些,只要讓我等旗下百姓生活得以改善,有好日子過了,又如何會興兵大唐。”

祿東贊絲毫不避諱李二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悠悠然道,他話中的意思其實很明白,大唐跟他們交足讓他們百姓過日子的錢糧,他們自然就不來攻打大唐了,這是一種變相的要收取平安錢,保護費的意思,當然,他們可以給大唐一個虛名,說這些東西是上國接濟他們的,而他們則是實際上得了實惠的。

如果祿東贊這個提議是同等國力下的宋朝提出,那滿朝文武定然會深以爲然,然後商議一個雙方能夠接受的數字,用錢糧買平安,可惜這是在唐朝,祿東讚的話,只會讓李世民的怒氣更甚,不過還沒有怒道失去理智的地步,祿東讚的話沒錯,即便是放在後世,解放西藏也是件極困難的事情,得付出很多人的生命,在這個時代,近乎是不可能的,花錢買平安也是大唐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眼下,李世民卻有了更好的選擇。

“吐谷渾的達延芒結波王子,不知你們吐谷渾對我大唐的紙甲可感興趣,蘭州城外,三千對三萬的戰績,可全賴此物建功了。”李世民盛怒之色已消,突然轉了一下身子,向對坐在祿東贊對面席位的吐谷渾王子達延芒結波道。聞言,祿東贊頓時面色一變。()

第223章 陰謀第116章 商談第210章 劫馬而逃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276章 龐大的教育體系改革第148章 兄弟相爭現苗頭第167章 邑州開打第322章 高麗之敗第47章 秀女們的出路第226章 南詔定第310章 要開演唱會了第337章 行軍途中第103章 水戰第256章 世紀婚禮第120章 西湖論第308章 姨妹子們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210章 劫馬而逃第214章 花露水第310章 要開演唱會了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290章 對策第27章 野心家們第122章 道門的擔憂第243章 改革迫在眉睫第333章 兄弟之間第253章 全民購物消費第218章 候君集的困境第133章 軍政分離試點第355章 會面第10章 進帝都第231章 兩小王爺第167章 邑州開打第268章 霸道丈母孃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85章 牆頭‘吵’第137章 蠱毒第230章 李承乾第31章 初見白玫瑰第178章 招降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194章 組建制衡力量第132章 苗人的弱點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304章 祿東贊之殤第28章 籌劃匯演第177章 圍困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274章 養豬縣令的發家史第15章 武學師從第349章 劫持第95章 組建萬騎第332章 談判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12章 長孫皇后第55章 全場盡噴血第297章 牛鬼蛇神都來了第311章 基地的新計劃第344章 赴泰山第43章 見智戴第324章 東征高麗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320章 螺旋槳飛機起飛第14章 紅薯玉米引發的血案第185章 強盛大唐下的暗流第3章 種地第234章 小白樓秘密基地第55章 全場盡噴血第33章 出大事了第218章 候君集的困境第140章 綠袍人第235章 朝政事第230章 李承乾第84章 組建護衛隊第254章 尿遁第319章 軌道交通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174章 四方戰事第14章 紅薯玉米引發的血案第81章 匯演開場第344章 赴泰山第290章 對策第283章 事變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145章 貞觀三年第254章 尿遁第103章 水戰第192章 雙簧第240章 蓋蘇文到長安第268章 霸道丈母孃第330章 被擒的王爺們第72章 頡利可汗第29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91章 新政議第143章 如此解毒第296章 潛級預案第249章 我得意的笑第3章 種地
第223章 陰謀第116章 商談第210章 劫馬而逃第198章 倭國人又出招了第276章 龐大的教育體系改革第148章 兄弟相爭現苗頭第167章 邑州開打第322章 高麗之敗第47章 秀女們的出路第226章 南詔定第310章 要開演唱會了第337章 行軍途中第103章 水戰第256章 世紀婚禮第120章 西湖論第308章 姨妹子們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210章 劫馬而逃第214章 花露水第310章 要開演唱會了第92章 震撼人心的聲音第290章 對策第27章 野心家們第122章 道門的擔憂第243章 改革迫在眉睫第333章 兄弟之間第253章 全民購物消費第218章 候君集的困境第133章 軍政分離試點第355章 會面第10章 進帝都第231章 兩小王爺第167章 邑州開打第268章 霸道丈母孃第200章 唱唱歌,說說愛第85章 牆頭‘吵’第137章 蠱毒第230章 李承乾第31章 初見白玫瑰第178章 招降第56章 神人族的來歷第194章 組建制衡力量第132章 苗人的弱點第89章 王二萱賣紅薯第304章 祿東贊之殤第28章 籌劃匯演第177章 圍困第142章 急智擒賊第274章 養豬縣令的發家史第15章 武學師從第349章 劫持第95章 組建萬騎第332章 談判第220章 八百標兵奔北坡第12章 長孫皇后第55章 全場盡噴血第297章 牛鬼蛇神都來了第311章 基地的新計劃第344章 赴泰山第43章 見智戴第324章 東征高麗第18章 玫瑰來了,旱災也來了第320章 螺旋槳飛機起飛第14章 紅薯玉米引發的血案第185章 強盛大唐下的暗流第3章 種地第234章 小白樓秘密基地第55章 全場盡噴血第33章 出大事了第218章 候君集的困境第140章 綠袍人第235章 朝政事第230章 李承乾第84章 組建護衛隊第254章 尿遁第319章 軌道交通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第160章 倭國統一戰第20章 李麗質病了第174章 四方戰事第14章 紅薯玉米引發的血案第81章 匯演開場第344章 赴泰山第290章 對策第283章 事變第181章 編組新軍第145章 貞觀三年第254章 尿遁第103章 水戰第192章 雙簧第240章 蓋蘇文到長安第268章 霸道丈母孃第330章 被擒的王爺們第72章 頡利可汗第29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91章 新政議第143章 如此解毒第296章 潛級預案第249章 我得意的笑第3章 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