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

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

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

彼此甘心無後期。

——白居易《潛別離》

“山川載不動太多悲哀,歲月禁不起太長的等待。春花最愛向風中搖擺,黃沙偏要將癡和怨掩埋。一世的聰明情願糊塗,一生的遭遇向誰訴?愛到不能愛,聚到總須散,繁華過後成一夢啊!海水永不幹,天也望不穿,紅塵一笑,和你共徘徊。”臺灣歌手蔡幸娟二十餘年前唱響大江南北的一曲《問情》,似乎正是白居易與湘靈愛而不能的寫照,思不盡,情牽絆,轉身之後,卻是人難寐。

草長鶯飛,杏花微雨,一回瞬,輪迴的四季便拉開了又一個春天的序幕,溫暖的情愫亦在燈火通明的夜晚綻成了迷人的笑靨。貞元十六年(800年)春,白居易在長安參加了由中書舍人領禮部貢舉高郢主試的省試,作《性習相近遠賦》《玉水記方流詩》及策五道,以第四名的成績中進士第,在當年同中第的十七人中最是年少,時年二十九歲。

及第後,白居易東歸洛陽,於毓財裡祖宅省母,睹物思父,不由得悲從心來,寫下《重到毓財宅有感》詩:

欲入中門淚滿巾,庭花無主兩回春。

軒窗簾幕皆依舊,只是堂前欠一人。

——白居易《重到毓財宅有感》

然而,他心中最爲掛念的人仍是遠在符離翹首以盼的湘靈。去年,在他寫下《生離別》詩後,本打算立即趕赴符離與湘靈聚首,卻因爲母親陳氏的堅決反對不得成行。而今,他已高中進士,母親似乎也沒有更充足的理由阻止他前往符離,於是,在陳氏萬般阻撓下,他還是以省親的理由,毅然踏上了遠去符離的旅程。

陳氏雖然早已返回洛陽祖宅,但白氏家族尚有衆多宗親留在符離未歸。陳氏自是明白兒子此次出行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在兒子一再的堅持下,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在他面前一再說下重話,希望他能明白自己心意已決。無論他怎樣乞求,採取怎樣的迂迴“戰術”,她都不會同意這門親事。

“你就死了這份心吧!”

“母親大人,您答應過孩兒的,等孩兒高中進士,您就會和我正式商談與湘靈的婚娶之事,您怎麼能一再出爾反爾?”

“娘只是答應你可以跟你商談,又何曾承諾同意你將那個窮村姑娶進白家來?”

“母親大人!”他痛不欲生地望向陳氏,“難道您真的打算棒打鴛鴦,非要拆散我和湘靈這段好姻緣嗎?”

“好姻緣?虧你說得出口!堂堂官宦子弟、新科進士,居然要娶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村姑野婦,傳出去,連九泉之下的祖宗都要跟着你一起丟臉,你還說是什麼好姻緣?!”

“從古至今,並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講究門第之念,難道母親就不能看在湘靈苦等孩兒這些年的份上網開一面嗎?”

“你要爲娘如何網開一面?”

“湘靈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眼看着就是奔三十歲的人了,莫非母親真的願意看到她老死閨中,終身不嫁?”

“那是她的事情,沒有人逼她不嫁人的。”陳氏盯着他冷冷地說。

“可是……”

“我說過,別再跟我提和湘靈的婚事。如果你非要娶她,除非從爲孃的屍體上踏過去!”

“母親大人……”

“別以爲我不知道你那點小心思。”陳氏望着他淡然地說,“去符離探視從兄弟?你當爲娘是白癡嗎?符離最讓你牽腸掛肚的人就是那個一無是處的村姑,難道在這世上,那個女人真的比娘還要重要嗎?”

“既然您知道,她是我牽腸掛肚的人,又爲什麼不能成全我們?”白居易顫抖着聲音乞求着,“母親大人,湘靈是百裡挑一的好姑娘,她一定會成爲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的。”

“夠了!”陳氏目光犀利地瞪着他,“你還想不想去符離了?如果不想我繼續攔着你,就別在我面前提到湘靈兩個字!湘靈,湘靈,我的耳朵已經聽出老繭來了!”

雖然兒子已高中進士,但陳氏對他與湘靈婚事的態度依然決絕得毫無商量的餘地。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白居易此時唯一能做的便是閉上嘴巴,默默返回寢室,無精打采地收拾起行囊,準備隨時趕往符離與那日思夜想的湘靈相聚。

現實中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的空虛,而時常徘徊於寂寞邊緣、沉溺於對往事追憶的那顆凌亂的心,卻恰似春日的霏霏細雨,其間夾雜的苦澀居然是如此的令人牽腸掛肚。一次次地吞下世情的哀傷,咀嚼出的卻是冗長悠遠的滋味,人世間,多情有天來嫉,多怨卻無天來憐,而情是何物,從古至今,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夠看得明白?千萬個人生,便是千萬個故事,千萬個答案。問世間情爲何物?卻道是如夢似幻。

情天動,隱隱的青山中,這似久遠而曠古未聞的一種聲音,卻是他用一生的夢換來的一句癡纏,只一個回眸,便有洶涌的淚水更替了門外已是千年的風雨。葉子又開始在亙古的空曠裡續讀藍天,一眨眼,落入眉間的飄絮,早已輾轉成經年累月的古剎苔深,寫滿落寞與孤寂。嘆,情之一字,是霸王別姬的不得已,唱盡人間的離愁別恨;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難捨難分,唱盡人間的癡情怨語;是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長城的撕心裂肺,唱盡人間的纏綿悱惻;更是他與湘靈愛不能聚的悽迷……然而,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夠超脫於情海之外,歡喜一生,快活一生?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溫婉柔和的月光下,天地在他眼前被罩上了一層薄薄的煙霧,一切的景象都讓他恍如夢中,只是不知,那住在遠方的她,此時此刻,又將如何用心演繹這愛的美麗與哀愁?她不在,所有的美都是幻覺,亦是一成不變的幻想。到底,何年何月,他才能枕着滿腹的無憂無慮,輕輕劃至她的心海?

感嘆這千年之前的情憾,千年之後的我,忍不住打開電腦裡的音樂,任耳邊的風聲,緩緩化成一曲甜美略帶哀傷的《問情》,心,莫名地悸動着。紅塵多少清夢,即使愛到不能愛,聚着又何須散?莫非,繁華過後,終只有彼此相忘於江湖的結局嗎?爲什麼不能是相濡以沫,白首偕老?其實,我並不是太理解白居易對湘靈的態度,既然早已愛到深入骨髓,爲何偏偏不能成全她一份終身廝守永相隨?或許,那些個年月裡,於他而言,醒着就是夢,夢着亦是醒。他終日度日如年、醉生夢死,終不知心處何境,可只要再努力一點點便可以給她永恆的幸福了,不是嗎?

萬丈紅塵裡,不知道她的港灣,是否是他最終的停泊?風逝水無痕,幽幽青蓮化不成心香一縷,人生裡那些一瞬間山川也載不動的悲哀,難道只是因了那個歲月禁不起的“等”字嗎?爲什麼不說話,是他也覺得一直都愧對於她嗎?是的,他愧對她,愧對了千年,即便默無一言,他也該在她的疼痛裡努力着掙扎,帶她翱翔於天際,渺萬里層雲,看千山暮雪,只管把悲歡離合一一丟棄在深海里,不是嗎?

他在風雨飄搖中徘徊,孤單的身影去不到任何癡纏的方向。他徘徊了千里,徘徊了千年,還是沒能找到停下的理由。悽清的燭光裡,我看見他千年之前有些蒼白的臉,蹙起的眉頭刻着深深的悔意,不盡的遺憾。春夜,難以成眠,他依然以一副千年前的姿勢立在不眠的窗前,在她的世界裡,詮釋着一種生命的靈韻,而感傷纏綿的音樂則繼續在我的書房內瀰漫、縈迴。聽着那“海水永不幹,天也望不穿,紅塵一笑,和你共徘徊”的歌詞時,禁不住想要問他一句,是否,時過境遷,他那日悲慟欲絕的心事亦早已隨風埋葬於無人還會憶起的荒冢之下?

“春花最愛向風中搖擺,黃沙偏要將癡和怨掩埋。”情爲何物?看淡淡雲煙飄過,此去經年,恐怕最後留下的也只是幽思淡淡、憂思淡淡吧?無論想與不想,風花雪月的傳奇,總是喧囂了背後的輕言細語,在今生錯亂的步履中留下刻骨的痕跡,因爲用力過猛,到最後,剩下的便只有演繹的傷。想象着那些前朝的爛漫花事,我輕輕淺淺地嘆,卻不意眼角早已和着他兩行離苦的濁淚。或許,那一世裡,轉身過後,他的世界裡唯餘南柯一夢,亦終隨清風飄逝於再也望不到的煙雲中,他和她,終是此岸是他,彼岸是她;或許,從頭到尾,她只是他眼裡的一道彩虹,而他與她,始終相距一程之遙,卻怎麼也無法彼此抵近。這是他們的命,他無能爲力,她也無能爲力,而我也只有在回望的時候暗自嗟嘆的份,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

那一年,他終在符離見到了苦苦守候他的湘靈。儘管花容依舊,卻無法掩蓋歲月烙在她眉宇間的滄桑印跡。她已是二十五歲的未嫁女,若不是自己一再將她辜負,此時的她早已該是幾個孩童的母親了。再相逢,她沒有一句的埋怨,更沒有絲毫的責備,唯有淚水與笑靨,將滿心疲憊的他歡喜地迎候,怎不惹他悲傷難過?

飲一杯她親手烘焙的香茗,他彷彿把世間的溫暖都握在了手裡。聆聽她輕緩抒情,或悲或喜的琵琶調,翻閱他往昔寄給她的那一首首舊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着她的淚水,輕聲慢語地讀出那些字裡行間的悽苦。關乎風月的句句珠璣,任他讀出了行行遣詞中的用情至深,品出了其中的辛酸浪漫,此時此刻,似乎做什麼都是畫蛇添足,所以只好望着她悲傷地微笑,在她淚如雨下的身前,伴她在交錯的時空裡回味一次次的痛徹心扉。

“湘靈……”

“樂天……”

他緊緊握住她的手,在她額頭印上深情一吻:“跟我走吧!”

“走?”她神色一凜,“去哪?”她已經從他留在符離的從兄弟那裡知道了陳氏夫人對她的態度,“夫人她……”

“如果你願意,我寧可放棄一切榮華富貴,只與你做一對逍遙自在的山野村民。”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她,容不得她有絲毫的懷疑。

可是她不能。她輕輕搖着頭:“不,我不能。”

“可我們……”

“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她潸然淚下,話剛出口便已明白自己問了一句永遠都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傻話。

“我願意爲你受盡世間一切的苦楚與白眼。”他緊緊攥着她的手指,“湘靈,跟我走吧!離開符離,離開洛陽,離開長安,我們到越中去!那裡有青山綠水,你一定會喜歡的。”

“去越中?”

“你忘了,我十一歲隨母親來到符離後,沒過多久就因爲躲避戰禍被父親送到越中生活的經歷嗎?等我再次回到符離時,你已是十五歲的大姑娘了,可我初見你時,你還是七歲的稚童模樣。”

“不,我不能。”她仍然搖着頭,“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但也絕不能和你私奔,亡命天涯。”

“可是……”

“如果夫人還是沒辦法接納我,那麼我願意隨你前往洛陽,做你的妾做你的婢,哪怕是一個沒有名分的丫鬟,只要能夠每天都守在你身邊,也是無怨無悔。”

“什麼?”他沒想到湘靈會爲他自甘墮落成一個卑賤的婢女,可他不能,他絕不能讓自己最愛的女人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做人,那樣豈不是比要了她的命還要痛苦莫名嗎?

“我說,我願意做你的婢女。”

“不。我不能。”他擁她入懷,“這輩子如果不能娶你爲妻,我白居易發誓,終身都不會另娶他人。”

“樂天……”她伸手捂住他的嘴,“別說這種傻話。你是夫人寄予最大希望的愛子,如果爲了我終身不娶,我便要成爲白家的千古罪人了。”

“可,除了你,誰也不配做我白樂天的妻子。”

“你會找到比我更合適的女子的。”

他想不到,她說出的話居然會和母親如出一轍。他震驚,他訝異,他無法揣摩得明白這個曾說出生爲你的人、死爲你的鬼那樣情深不悔的話語來的湘靈竟然會勸他別娶他人。難道,這真是她心裡所思所想嗎?

是的。她就是這麼想的。樂天眼看着就要步入而立之年,她又怎能繼續拖累他爲之蹉跎這大好的年華?前方還有如花似錦的前程在等着他,在他們那段不爲陳氏夫人所接受的情愛裡,總需要一個人走出來爲對方犧牲,那麼就讓她再爲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吧!

她終是不再與他見面,把自己鎖在了寂寞的柴扉之後。她明白,她與他,即使無緣結成夫妻,遠的也只是距離,而他們的心卻一直貼得很近很近。既如此,她又何必非要奢求朝朝暮暮、天長地久?樂天哥哥,你還是忘了湘靈吧。這段無法得到祝福的愛情註定了最終的別離,儘管暫時會教人痛徹心扉,也總好過一生的悲慟吧?

輕輕地,她走了;輕輕地,他來了。他徘徊在她的門前,希望她能給他最後一次機會,然而等來的卻是他所不曾熟悉的冷漠與決絕。難道,與她十八年的情分便這樣隨風隕落,終成一空?他憂鬱,他沉思,他在問情中痛不欲生,含淚在她門上題一首《潛別離》,幻作風,化爲雨,和着一曲相思,固執地要爲那心中的凝望做一次長長久久的停留: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

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

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

彼此甘心無後期。

“不得哭,潛別離。”淚眼可以綿延,與她的別離卻是遙遙無期。在他眼裡,情是波浪,情是春光,情是靜默,情是憂思,情是那深不可測的神秘。然而,她究竟明不明白,他的心裡只裝得下一個輕輕倩倩的她?

“不得語,暗相思。”相思相念可蔓延,她將他拒之門外的日子裡,他找不到可與之訴說衷腸的對象,只能將這成災的相思留給自己默默咀嚼。難道真的就此放手不成?他不甘心。輪迴轉,問世間情爲何物?茫然徘徊在人世間,何處纔是他要找的答案?苦苦尋覓,千萬人裡都是和他一樣的愚笨,誰能解答這千古的呼喚?終是秋日雨、曠野風,年深月久。

“兩心之外無人知。”曾經的年少無知、純粹無瑕,曾經的兩小無猜、情真意切,莫非就這樣隨着時光的流逝煙消雲散?別離後,兩顆無人能懂卻又相知相偎的心是否依舊能夠相愛如初?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暗夜渾如魔影,轉瞬便吞噬了一整個天日。這萬籟俱寂的夜,偏偏鎖住了枝頭獨自棲居的飛鳥,也鎖住了他探望的腳步,生生將那情愛一點一點地毒殺。凝眸,連理枝雙雙纏繞,怎麼也分不出彼此,它們延續了愛情,延續了美好,卻躲不開利劍鋒利的刃口,而他只能眼睜睜看着那美好的事物被狠心的人一劍斬斷。其實,死去的何止是那相親相愛的連理枝,還有他一顆至死不渝的心。爲什麼,爲什麼那世俗的眼光偏偏要活活將那癡情從他胸腔裡剝離,讓他再也不能自由地去愛?回首情天如夢,他早已淚如雨下,終於拼盡全力,聲嘶力竭地喊出了一句:“卻是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河水再渾濁,也有清冽之日;烏黑的鬢髮再油光可鑑,終究也有白頭之時。蒼天若有眼,是否能看清那從少年到白頭之人的依依情懷,和他那刻骨銘心的愛戀從未更改?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再多的話語,再多的乞求,都不能讓她打開緊閉的門扉。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終是相思無果,於是,只好默然轉身,裹着一身的惆悵悄然離開。情至心底,傷的是魂,冥冥之中,情濃思必多,憂鬱與惆悵終難排遣。只是湘靈啊湘靈,潛離也好,暗別也罷,你可知一轉身便是天各一方,又是否真甘心永不再見?

Tips:

貞元十六年(800年)春,白居易在長安參加了由中書舍人領禮部貢舉高郢主試的省試,作《性習相近遠賦》《玉水記方流詩》及策五道,以第四名中進士第,在同中第的十七人中最是年少,時年二十九歲。中進士後,歸省洛陽毓財裡祖宅的他再次向母親陳氏提出要娶湘靈爲妻,但陳氏又以門第之別斷然拒絕。《潛別離》這首詩應即是這段時期所作,但具體創作時間已不可考。

白居易的感傷詩柔婉感懷,非有銳利的感觸和豐沛的情意而不能成,又因其語意淺白,常以世上平常之事析人間深刻之情,能夠一指就點中觀者的內心,所以總能緊緊扣住讀者的心絃。這首《潛別離》亦是如此,品讀之下,讓人徒然生出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空落惆悵,平白的語句不說恨、不言愁,卻字字深重、尖銳如鋒。

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二十九章 舟夜贈內第十八章 秋霽第十九章 夜雨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六章 潛別離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十八章 秋霽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二章 寄湘靈第二十二章 暮立第十九章 夜雨第二十二章 暮立第二章 寄湘靈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五章 生離別第一章 鄰女第十一章 寄遠第二十八章 逢舊第二十八章 逢舊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十九章 夜雨第十六章 贈內第十四章 宿楊家第五章 生離別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二十三章 夜坐第六章 潛別離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二十章 感鏡第二十四章 有感第十八章 秋霽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二十一章 晝臥第十一章 寄遠第五章 生離別第二十三章 夜坐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二十六章 白牡丹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二十三章 夜坐第五章 生離別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二十四章 有感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十九章 夜雨第一章 鄰女第二章 寄湘靈第十三章 長恨歌第一章 鄰女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十四章 宿楊家第四章 長相思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二十一章 晝臥第十九章 夜雨第一章 鄰女第二十六章 白牡丹第二章 寄湘靈第六章 潛別離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十二章 戲題新栽薔薇第二十五章 答勸酒第一章 鄰女第二十八章 逢舊第三章 寒閨夜第二十九章 舟夜贈內第六章 潛別離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一章 鄰女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七章 離別難第五章 生離別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十二章 戲題新栽薔薇第六章 潛別離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二十七章 燕子樓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二十二章 暮立第三章 寒閨夜第十六章 贈內第二十五章 答勸酒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五章 生離別第六章 潛別離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二十六章 白牡丹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十六章 贈內
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二十九章 舟夜贈內第十八章 秋霽第十九章 夜雨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六章 潛別離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十八章 秋霽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二章 寄湘靈第二十二章 暮立第十九章 夜雨第二十二章 暮立第二章 寄湘靈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五章 生離別第一章 鄰女第十一章 寄遠第二十八章 逢舊第二十八章 逢舊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十九章 夜雨第十六章 贈內第十四章 宿楊家第五章 生離別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二十三章 夜坐第六章 潛別離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二十章 感鏡第二十四章 有感第十八章 秋霽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二十一章 晝臥第十一章 寄遠第五章 生離別第二十三章 夜坐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二十六章 白牡丹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二十三章 夜坐第五章 生離別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二十四章 有感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十九章 夜雨第一章 鄰女第二章 寄湘靈第十三章 長恨歌第一章 鄰女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十四章 宿楊家第四章 長相思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二十一章 晝臥第十九章 夜雨第一章 鄰女第二十六章 白牡丹第二章 寄湘靈第六章 潛別離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十二章 戲題新栽薔薇第二十五章 答勸酒第一章 鄰女第二十八章 逢舊第三章 寒閨夜第二十九章 舟夜贈內第六章 潛別離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一章 鄰女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七章 離別難第五章 生離別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十二章 戲題新栽薔薇第六章 潛別離第八章 下邽莊南桃花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二十七章 燕子樓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九章 冬至夜懷湘靈第二十二章 暮立第三章 寒閨夜第十六章 贈內第二十五章 答勸酒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五章 生離別第六章 潛別離第十章 感秋寄遠第二十六章 白牡丹第十七章 井底引銀瓶第十五章 醉中歸盩厔第十六章 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