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天命

河陰,行宮後殿裡,元子攸幾個一夜無眠。

天明時分,殿門再爲推開,一行人虎虎涌入,皆甲冑在身、跨刀背箭。爲首者龍行虎步,赫然正是昨夜不曾現身的爾朱榮。

殿中一片死寂,元子攸幾乎站立不穩:終於。。。還是躲不掉麼?

爾朱榮幾步已近,避無可避。元子攸長長嘆息,緊接着一正衣冠,又使力甩開元寶炬拖住自己的手,迎了上去。到底天生貴胄,又已是當今皇帝,這點氣度,丟不得。

元子攸搶先開腔:“帝王迭興,盛衰無常。今天下紛亂,天柱奮袂而起,所向無前,此天意也,非人力所及。我本相投,志在全生,豈敢妄希天位?原是天柱見逼,我無奈爲帝,才至今日之局。若天命有歸,天柱大可正尊號;若天柱有意推卻,尚願存大魏社稷,則當另選親賢之人輔之。”頓了頓,又道:“子攸今日所言,至誠至真,望天柱聽之。”

這番話聽着是不卑不亢,其實仔細咀嚼,元子攸已是在乞憐活命。一任大國新帝,竟至於斯,殊爲可悲。於謹一臉悲憤,握起雙拳,幾難自持,還是元修上前輕拍他肩頭兩下,這才鬆弛些許。

爾朱榮目光悠悠,四處飄散,也不知在想些什麼。身後爾朱兆卻是蠢蠢欲動,恨不得上前再勸一句,要爾朱榮就此繼位。

便在這時,人叢中忽然有人輕聲嘀咕:“天命,天命。。。”正是賀拔嶽的聲音。

爾朱榮悚然一驚,飄散的目光頓時收回,定定落在了元子攸身上。

兩個目光相接,爾朱榮面相再是俊美,瞧來也只是如狼似虎。元子攸就覺着心底咚咚大響,如捶巨鼓,好歹強自鎮定,憋出幾個字來:“天柱,你。。。”

話音未落,爾朱榮撲通跪倒在地,咚咚,咚咚,咚咚,竟是磕頭不止,更大叫道:“爾朱榮錯矣!陛下天命所歸,我竟屢屢見逼。過誤如是,唯有一死以謝陛下!”

這一下莫說元子攸幾個,便是爾朱榮麾下,也盡愕然變色。殿中陡然沉默,個個作不得聲,不知如何是好。

還是元天穆見機得早,忙跪地奏道:“天柱一時糊塗,望陛下赦之!”

對面屬元修最先反應過來,上前一步,同樣跪倒:“天柱一時糊塗,望陛下赦之!”

餘人再是遲鈍些,這時也都跟着跪倒,一起大喊。

“天柱再造之功,何罪之有?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元子攸說完這句,猶然覺着雲裡霧裡---由死到生,從砧板上的魚肉重又變回君王,就這般簡單,這般莫名其妙?

待衆人一起站起,殿中笑聲復起,彷彿其樂融融,元子攸赫然發覺,原來背心一片溼冷,早是汗漬重重。

爾朱榮乃諫曰:“恭請陛下回朝。”

元子攸哪敢不準?於是千軍萬馬即刻出發,至河橋接了留守的朝臣,共回洛陽。

。。。。。。

紙包不住火,雖只寥寥數天,河陰之變的消息早是傳遍洛陽。衆人驚懼,只恐這些北地契胡縱兵殺掠。一時間無論貧富,京中百姓十之七八逃逸出城,又因百官凋零,洛陽頓作蕭條。

爾朱榮看在眼裡,也自心驚,怎不知自個怕是得罪了全天下?擔憂心起,便不大願意入洛。念頭一起,竟想遷都晉陽,把新帝元子攸置於自個治下。

元子攸卻硬氣起來,死活不肯,剩餘的朝臣們也都據理力爭,寧死不從。爾朱榮無奈,只得作罷。

元子攸忙不迭大赦天下,百姓免租役三年,又追贈河陰死難人士。元修與於謹幾個也日夜忙活,修復典章,修繕宮室,更破格擇人,以彌補朝中空缺。譬如當初被胡太后罷黜的長孫稚、楊侃等,皆爲起復。

楊侃任度支尚書、給事黃門侍郎,留在朝中聽用;長孫稚一向以忠誠皇室聞名,元子攸加意籠絡,授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 、尚書僕射、西道行臺,令之西去長安,鎮撫關中,既爲防備万俟醜奴、宿勤明達、蕭寶寅等反賊,也算給魏室在關中這一片爾朱榮尚未染指的地方,留下了些許念想。

於是人心漸安,秩序稍復。

爾朱榮在洛中好是頤指氣使了一陣,可心底卻空蕩蕩的,老覺着忐忐忑忑,夜裡睡覺都不安生。到後來實在支撐不住了,滿胸滿腹只留得一個念頭:我要回去晉陽。

。。。。。。

魏建義元年(樑大通二年)五月初,爾朱榮揮軍北歸,元子攸於邙山北麓設宴餞別。

爾朱榮既已野心昭揭,還差點就來了一出弒君篡位的大戲,自不會簡簡單單就此離去,少不得於朝野內外安插親信,正正經經走那權臣之路。

何況他心底隱隱,還存着幾分登頂之慾,此番回去晉陽,權當是先靜靜心罷:費朗興言我功勳不足,民望不夠。。。也罷,想那河北、關中,不知多少亂賊橫行;又有南方島夷,日日小醜跳樑。我爾朱榮自當東征西討,一一平之。終有一日,好教天下只知我爾朱,而不知元氏也。待到那時,誰能阻我?

先是,元天穆入朝,除侍中、遷使持節、驃騎大將軍、京畿大都督。不久,監修國史、錄尚書事,開府儀同三司。

又費穆入朝,遷中軍將軍、吏部尚書。

爾朱世隆同時入朝,除侍中、護軍將軍、兼左衛將軍、領左右。

爾朱榮自是以此三人留鎮京師中樞,不但禁軍全在掌握,更皆專秉朝政。

還不夠,爾朱榮臨行之前,強將女兒爾朱英娥改嫁給元子攸爲後,硬生生將爪牙伸到了禁宮裡頭。

來時五萬步騎,爾朱榮留下八千鐵騎與爾朱世隆,兩萬步卒與元天穆及費穆,以爲震懾。餘下七千騎及萬五步卒,並一衆將吏官佐,皆隨爾朱榮北渡大河,返回山西。

除開遙控洛陽,爾朱榮每日裡厲兵秣馬,目光所指,不外乎河北、關中。

此外,爾朱仲遠進爵頓丘公,增邑五百戶,遷使持節、領軍將軍、徐州刺史、徐州大行臺、都督徐州諸軍事、加侍中,此所謂鎮捍東南。

設若事事順利,當不出數年,東西南北中,盡爲爾朱氏所有也。

。。。。。。

河陰之變的消息傳開,諸多宗室爲之震恐,更憤慨已極,似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顥、郢州(州治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刺史元顯達、北青州(州治東陽,今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刺史元世俊等,或隻身南逃投於樑國,或舉州(如郢州、北青州)降樑。

其中尤以北海王元顥最爲激憤,直指元子攸爲“僞帝”,誓言殺盡爾朱一族及元天穆、費穆等人,以報血仇,重振大魏社稷。

第七十七章 九戰第二十七章 醉生第三十四章 暗算第三十章 孫騰第三十七章 金墉第五十七章 傾巢第二十四章 馬賊第六十五章 發愁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五十章 建城第六十六章 養傷第六十五章 白袍第七十六章 湖心第四章 狼狽第二章 高家第八十四章 北宅第二十八章 伏兵第五十六章 嶽死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一百零五章 服色第十章 天意第十二章 潼關第四十五章 信都第五章 中大第四十一章 三章第六十六章 伽藍第五十六章 邑邑第十四章 五日第六十五章 趙貴第八十一章 穿地第二章 英娥第九十八章 漢宮第八十二章 平滅第七十九章 瘟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樹第五十六章 大事第五十四章 吾師第七十八章 別莊第二十三章 心服第七十六章 湖心第七十章 落幕第四十七章 叛亂第一百零一章 月碎第八十六章 揜於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二十四章 陷陣第三十二章 吃酒第九十二章 小店第五十八章 回來第五十四章 吾師第三十九章 殺雞第六十八章 圖窮第三十八章 羨慕第十六章 癲兒第七章 比鬥第九十一章 打探第五十章 考城第五十章 岐州第十三章 世寧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八十一章 煙塵第七十一章 信否第六十九章 漢兒第四十章 大魚第十六章 風雪第九十九章 南下第六十二章 亂了第四十三章 剛烈第四十八章 百鞭第一百章 滄池第四十七章 高歡第四十六章 與爾第二十九章 慘敗第三十九章 殺雞第七十三章 去留第四十二章 心驚第九十七章 桃林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四十二章 鴻門第九十章 胳膊第九十四章 瞎火第三十四章 往事第二十四章 三弄第八十三章 掠影第三十一章 行宮第七章 留戀第二十四章 陷陣第三十六章 凜冬第三十六章 圍獵第六十九章 度盧第四十二章 濁世第八十九章 破賊第七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章 轟頂第一百零四章 兵法第二十六章 朝爭第六十九章 安排第三十四章 鄴城第九十五章 西奔第三十五章 鞭笞
第七十七章 九戰第二十七章 醉生第三十四章 暗算第三十章 孫騰第三十七章 金墉第五十七章 傾巢第二十四章 馬賊第六十五章 發愁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五十章 建城第六十六章 養傷第六十五章 白袍第七十六章 湖心第四章 狼狽第二章 高家第八十四章 北宅第二十八章 伏兵第五十六章 嶽死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一百零五章 服色第十章 天意第十二章 潼關第四十五章 信都第五章 中大第四十一章 三章第六十六章 伽藍第五十六章 邑邑第十四章 五日第六十五章 趙貴第八十一章 穿地第二章 英娥第九十八章 漢宮第八十二章 平滅第七十九章 瘟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樹第五十六章 大事第五十四章 吾師第七十八章 別莊第二十三章 心服第七十六章 湖心第七十章 落幕第四十七章 叛亂第一百零一章 月碎第八十六章 揜於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二十四章 陷陣第三十二章 吃酒第九十二章 小店第五十八章 回來第五十四章 吾師第三十九章 殺雞第六十八章 圖窮第三十八章 羨慕第十六章 癲兒第七章 比鬥第九十一章 打探第五十章 考城第五十章 岐州第十三章 世寧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八十一章 煙塵第七十一章 信否第六十九章 漢兒第四十章 大魚第十六章 風雪第九十九章 南下第六十二章 亂了第四十三章 剛烈第四十八章 百鞭第一百章 滄池第四十七章 高歡第四十六章 與爾第二十九章 慘敗第三十九章 殺雞第七十三章 去留第四十二章 心驚第九十七章 桃林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四十二章 鴻門第九十章 胳膊第九十四章 瞎火第三十四章 往事第二十四章 三弄第八十三章 掠影第三十一章 行宮第七章 留戀第二十四章 陷陣第三十六章 凜冬第三十六章 圍獵第六十九章 度盧第四十二章 濁世第八十九章 破賊第七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章 轟頂第一百零四章 兵法第二十六章 朝爭第六十九章 安排第三十四章 鄴城第九十五章 西奔第三十五章 鞭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