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興師問罪

劉仁軌在得到了樞密省的回信點後,並沒有古刻發動兵山軍壓境。而是向外使部借人,先禮後兵,畢竟大夏如今已經不是一個小國,面子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

大夏聖元五年,六月,由海之角出發的五艘大夏外使團坐船一路沿着通往朝鮮半島的航線進入了北高麗國海域,大夏船隻仍然在海面之上。但北高麗國卻已經鬧了開來小而爲的就是該如何迎接大夏外使團的問題。

北高麗國雖然是一箇中央集權的諸侯國,國君金昌正也是一箇中正之主,但朝廷內,難免的會因爲地方長期割據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而如今的北高麗國內最大的兩派就是金昌正的元老派,也稱爲西山派,這一派以文官爲主,輔以部分陸上將軍,擁有不俗的勢力,元老派是跟隨着金昌正一起打江山,起兵興國的一干大臣,所以在北高麗國上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勳貴利益團體,這一派也被稱爲西山元老派。

而另外一派就屬於後來進入北高麗國權利核心的水軍派,也被稱爲新派,這一派的人多是由水軍構成,同時也在陸軍中有很大的影響力,主要勢力集中在軍隊上,政務上的勢力則相去甚遠,新派與元老派可以說是兩個不同利益階層的對立派系,分別代表了兩種新舊勢力的利益。

西山元老派勢力雄厚,然而內部也分爲多個山頭,所以西山元老派雖然勢力龐大,但依舊讓新派坐大。其實新派的崛起很大的程度上也是金昌正暗中支持的結果,任何一個君主都不會希望自己的朝堂之上只有一個聲音,那樣的話,他纔會更加的擔憂,西山元老派的官員多爲地方上的大地主,陪同金昌正起兵的這些勳貴,已經部分投奔他的落敗諸侯。這些人在新派未崛起時,也是劃分出幾派來,相互爭鬥不停,但從根子上,這幾派卻是同出一源,而隨着北高麗國越發的強盛,疆域越來越大,這些勳貴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訴求,勢力也日益根深蒂固的同時。權柄也越發的深厚。

金昌正自然不會坐視自己的朝堂上出現一個他無法掌控的存在,所以他暗中扶薦了新派,所謂的新派就是在烽火七年之後,北高麗國佔據了沿海區域,而這個時候,投奔了着北高麗國的林雅,李舜臣等一干人。當然還有與他們形成利益集體的沿海利益世家,因爲沿海區域劃入北高麗已經是烽火八年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元老派已經很強大,所以這些與元老派沒有利益糾葛的勢力就成了金昌正制約元老派的新派,而李舜臣等人也成了新派的領袖。

這一次大夏派來使團,本來並不是一件耍不得的大事件,按照章程接待就是,但是這事情就怕爭,就怕鬥,元老派與新派之間如今已經勢如水火,金昌正也樂得看着朝堂上的大臣們爭吵,這就是平衡的手段,你們不爭,不搶,如果能體現出他這個國君的重要性。

元老派與新派的爭鬥經過這些年來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尤其是近年來,新派勢力日益的龐大,尤其是新派掌握着外海貿易這一塊,可謂是財源滾滾,有錢好辦事,新派的地個就這麼被金銀越墊越高,已經隱隱有與元老派分庭抗爭的地步,這對於元老派來說是無法容忍的,而且元老派對於外海貿易說獲得的利益也是眼熟不已,畢竟出一趟海的收益比他們家中耕作一家說產出要出幾十倍。上百倍來,誰看到心裡都不平衡。

林雅,李舜臣等人當年當過海盜。劫掠了大夏寶船的事情不知怎地就傳到了元老派大院政李政的耳中,這李政如今不過五旬的年紀,雖過了壯年,但依舊是老當益壯,乃是金昌正最爲重要的承相,李政在處理朝政上對元老派和新派都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過那是在元老派佔據主導地位的時候,這兩年李政明裡暗裡都開始對新派勢力的一些朝臣進行打壓,大大的削弱了新派在朝堂內的勢力,但是李政卻無法動搖新派的根基,也就是新派掌握的水軍。

如今新派勢力日強,尤其是每年都繳納大批的稅賦,眼看着新派日益得寵,而且也有些傳聞說新派打算推人上位,爭奪大院政的職務,儘管新派如今在朝廷內勢力不強,但是有着聖眷,再加上新派的財力,未必就沒有那麼一點的可能性,以往他還能泰然處之,因爲事不關己,如今連自己的位置都有些動搖了,李政這大院首如果還能坐得住,那就等着被人趕下臺吧。

這次大夏使團出使北高麗,讓李政從中看到了一個契機,既然新派的領袖人物曾與大夏有過這麼一段恩怨,他自然可以從中調和調和。給新派製造些麻煩,也讓國君對新派厭惡,從而遠離新派,這種打壓對手的事情或許以往李政還會多尋思一下,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如今他卻顧不得那麼多了,而且近年來,元老派和新派鬥爭日趨激烈,幾乎什麼事情都要鬥上高低,只要你這邊同意的,我這邊肯定要反對,似乎已經發展到爲了反對而反對的地步。

不過此事自然不能由李政來挑頭。所以李政派人將西山派內的主要人員都召集到府上,開始了商議。最後由尚禮院挑頭,爭取在明日朝堂上將這個事情定下來,對於能噁心一下新派,元老派這邊自然是樂意之至,紛紛大營了下來,爲來日朝堂之上的爭鬥做起了準備。

“夫人,這元老派的人怕是要挑事啊!說不得明日朝堂上又會吵咋,不休”。李舜臣望着用挑針撥動着蠟芯的林雅,林雅幾近三旬的年紀,卻依舊是雲英未嫁,不過那成熟飽滿的身子包裹在那輕紗裙中,卻是凸顯的淋漓,隱約的,甚至能看到那雪白的紗衣內,那鵝黃色的胸衣,對於林雅,李舜臣的角色似乎有好多,似哥哥,似屬下,似知己,似欽慕者,不過或許她太光彩照人,讓他變的有些微不足道,這些年過來了,他與林雅就這麼在多種角色中徘徊,卻始終沒有邁出一步。北高麗國內同樣是女人不得上的爲官,似乎這在東方是一介。峨引。畢度朝鮮世代爲中華也藩多東西都凡經漢化,典甲甘宮話也都是以漢語爲主,林雅雖不爲官,但對於新派來說,卻是核心大腦的存在,因爲新派的兩個領軍人物小也是實權人物,李舜臣和約翰都對林雅馬首是瞻,甚至忠誠比過北高麗王。

林雅領首一笑,那俊俏的容顏卻不着半分歲月,韶華依舊,但心卻早已經隨着那歲月而沉靜,此刻的林雅早已經不是之前的那個不更事的少女,聽聞着李舜臣的言語,卻只是淡淡一笑,並沒有半點的慌亂的道:“此事畢竟是瞞不過人的,自從去年有人暗中查訪,我就知道,這一日早晚都要來,索性就由他們去吧,不過此番不論結果,卻是少不的會有一些麻煩,我們也需做些準備,如果此處容不得我們,卻是又要流浪了!”

當初商會發展,靠的就是劫掠再來的大夏寶船以及上面的資金,靠着這些纔有了他們今日的榮光,不過搶了這麼大一筆錢財,就算是過了數年之久,但想必對方也不會那麼善罷甘休,況且這一次對方怕是所圖甚大,而他們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引子。

李舜臣點了點頭,道:“大不了就退往王佛島,那邊如今已經發展的很有模樣,我們就算是放棄了這裡,也不至於沒地方安身!”王佛島位於外海深處,是他們在一次前往日本貿易的時候,遇到了大風暴後。遇到的一處大島嶼,島嶼上只有一些土人存在,如果非要尋一個大致的位置的話,那應該就是如今的琉球差不多的地方。

翌日的北高麗朝堂之上,本來預料之中的一場爭論卻沒有上演,罕見的新派保持了沉默,整個就是元老派在表演,有點耍猴的樣子,而坐上上首的金昌正辦有些納悶,他作爲國君,對於林雅,李舜臣等人的事情自然也是聽到些風聲的,本以爲今日新派會激烈反對,沒想到卻是如此輕描淡寫的過去了。

元老派在這次朝堂上大獲全勝。但卻沒有多少的喜悅,反而有種被人耍了的感覺,不過事情定了下來。那麼接待自然是不能差的,至少也要讓那個什麼大夏見識見識北高麗國的國威不是。

大夏外使部如今也算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部門,作用不而這外使部的官員,在大夏雖然不是權勢最大的,但卻絕對是最風光的,畢竟外使部代表着大夏的顏面,這架勢自然是不能輸的,尤其是大夏國庫不缺錢,所以這使部的使臣外出當差,都是風光無比。北高麗國登山碼頭,這是一個北高麗國最大的沿河海港,不過這碼頭比之尖夏的碼頭卻顯得小氣不少。但也算是不錯了,外使部的坐船都是經過特製的,上面精心雕琢着麒麟圖紋,造型更是華美,而四面護衛的戰船也都是大夏最新式的戰船。每一艘都是五桅的大船,上面還架着麒麟大將軍炮,擁有兵員數百,而這些士卒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個頭大小都差不多,穿着着大夏的麒麟鎧。就是兩字,威風。

大夏使團的坐船靠上釜山碼頭。北高麗國的人上前迎接,不過所派的卻不過是尚禮院的二把手而已,顯然對於大夏,北高麗是不怎麼放在眼裡的,迎接也不過是爲了禮面上好看。

“大夏使者,請先上馬車,我們已經爲你們安排了居住的房屋,不過按照我高麗國的規矩,使團隨行人員不得超過三百人,而且不得配備兵刃入城!”那迎接的官員雖然說是請。但是語氣卻是十分生硬,而且這身子也沒有半點彎下,就這麼直視着大夏的使臣說道。

大夏使團特使叫箕莊,乃是渤海人,不過幾乎與漢人無異,竇莊是學漢學長大的,所以說話做派都是文人的樣子,一點也不顯粗鄙,寰莊對於那官員的表情卻是淡淡一笑,絲毫不以爲意,反而側目望向北高麗國來迎接的馬車,卻是嘖嘖有聲的道:“就不勞這個大人勞煩,我等自帶了車輛馬匹。”

那官員一聽,明顯一愣,但還沒有張口說話,就聽側面傳來一陣馬鈴聲,不由地側眼望去,但這一看;卻是驚呆了,一輛可以用奢華到無可附加來的馬車在車伕的驅趕下來到了身旁,這馬車整個都是用最金貴的紫檀金香木打造,這種木材可謂是價比黃金,乃是大夏皇室御用的木柴,不過由於外使部代表着大夏的顏面,所以才分配到幾輛專門用於出使之用,除了用最好的木柴,連雕琢之功也是花費了大力氣的,加上做工精巧,鑲嵌着各種名貴的裝飾,這一輛車就價值十萬。

而在馬車前方是六匹毛色純正,沒有半分雜毛的駿馬,每一匹都是選擇體態壯碩,肌肉勻稱的上等馬。六匹。大夏皇帝的座駕是八匹,而外使部使用六匹也只差去一等而已。這大馬車幾乎就是一個小型移動的房屋,外面已經如此奢華了,那裡面呢。怕是更加的奢華,不過寰莊卻是跟幾個北高麗官員打了一個招呼。就徑直上了馬車,揚長而去,似乎連帶路的人都不曾用。

囂張無比,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怕是沒有哪一個詞語比這個。詞語更加合適。

“哈哈,那些高麗官員這一下全都傻眼了,大人果然是高”。

“哼小小的一個高麗官員居然也敢在本官面前端架子,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大的能量,不過這一次來北高麗,卻是一個苦差事,說不得還要冒幾分險,這風光的表面,付出也很多啊!”竇莊鼻子一哼,很是不屑,不過對於這次出使,他心裡卻是有忐忑的。原因無他,這要送過去的興師問罪的遞表,他看着都覺的有點囂張過勁了,這不是逼着自己往火坑裡跳,如果那北高麗的鄉下棒子不講文明,自己固然死不了,但少個零件也不好啊!

“狂妄,真是狂妄之極,這大夏將自己當成了什麼,我堂堂北高麗王國可不怕他,居然用這種居高臨下的口吻說話”享,給我將那個狗屁大縣使臣給我宰了,將腦袋送回去。告訴大夏,我北高麗可不是北面的李朝那個軟骨頭,居然想要孤屈膝稱臣。做夢!”金昌兒:責怒。是的。自從他做了這北高麗國君以來,他的話就是攬叫亞小律。不可違背的聖旨,他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但是今天卻有人用君主對於臣子一般的話來對他說,這怎麼能讓他不怒。

而且大夏在遞交的表章裡,提出的事情簡直就是不可理喻,除了納表之外,還要交出新派領袖李舜臣,約翰等一干北高麗重臣,而這還不算。還要北高麗償還當初被劫掠的金銀。但數量可不是一百餘萬兩的數目。直接提高了五倍,索賠五百萬,並且割讓釜山外海的金島與大夏,並廢除一切針對大夏海商的政策,並賠償大夏海商三百萬銀圓的折損,總之,這表章上的東西簡直比霸王條款還要霸道,只要是稍微有點骨氣的人都不會同意,何況金昌正也算是一個雄主,否則也打不下這北高麗的江山。

“陛下,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何況大夏與我北高麗並非敵我之國。大夏的表章雖然狂妄,不過卻是帶着水分的,正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但這大夏所言,卻是沒有商量的餘地,大可以嚴詞拒絕,並將大夏使臣驅逐出境,以表我北高麗的決心!”李政雖然對上面交出李舜臣等人的條款很是眼熱,但他還不傻。北高麗的海疆都靠着這些人來駐守。如果將這些人交出去,固然新派會土崩瓦解,不在成氣候,但北高麗也將失去了海上的屏障,更何況新派會老老實實的束手就擒麼,萬一搞起內亂來,那不是自亂陣腳麼,在對外的事情上,李政還是很清醒的。

金昌正聞言,雖然尤不解氣。但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卻是約定俗成的一個規矩,而破了這規矩,影響可是不殺使是最要不得的,文明之國麼,自然跟蠻子一樣做出蠻野的事情來,於是金昌正氣憤歸氣憤。但還是同意了李政所言。

竇莊是很風光的來,卻是很狼狽的走,儘管金昌正沒有讓人殺了來使。但爲了出氣,卻還是讓人打了寰莊一頓板子,然後派兵馬押送着大夏使團的人送到了釜山碼頭,而在數十戰船的虎視曉眈之下,離開了北

。不過離開了北高麗之後,竇莊卻是鬆了口氣,總算是沒丟了性命,零件也沒缺,雖然這一頓板子挨的很疼,但卻不傷筋骨,回去算是能交差了,順帶着修養個半年一載的,說不得還能得到一份補貼,畢竟這也算是工傷不是。

大夏友好的禮儀行爲被高麗蠻子給無禮的拒絕,而且還當衆打了大夏使臣,這無疑是對大夏最大的挑釁,蔑視,而這種行爲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忍讓的,使臣就代表着大夏皇帝親臨。打了使臣就相當於打了大夏皇帝,打了大夏的臉面,當大夏使團的船回到海之角,劉仁軌當即二話不說,直接召集了麾下幾位重要的艦隊指揮使,連商討都不用,直接發佈命令。

大夏聖元五年,六月中,大夏使臣受辱,大夏海之角海軍,遼東軍政安撫使劉仁軌發佈命令,海軍府四路主力艦隊兵發北高麗,興師問罪。讓北高麗爲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

北高麗國王金昌正在打了大夏使臣,並將其驅逐出境後,冷靜下來也是有些後悔。雖然北高麗對於不遠的大夏並不懼怕,但是這大夏國似乎是一個很強盛的諸侯國,就連長白河西側的李氏朝鮮都對其臣服了,這次打了對方的使者,怕是很快就會有戰爭爆發吧。

金昌正也是馬上奪得的江山,一刀一兵拼出來的,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麼金昌正自然也開始着手準備,一來加強西北部的邊陲,長白河上的防禦,另一面讓海上的水軍嚴陣以待,並開始調撥兵馬,準備應對大夏的報復。

金島,乃是海上商會的總部所在。同樣也是北高麗水軍衙門所在地。金島個於釜山港口外海三十餘海里。可以說撫守着釜山河口,乃是一座十分重要的戰略島嶼。

金島上一座十分大的莊園內,就是林雅的居所,居所是請漢人匠人制造的,具有北方園林的大氣也有南方園林的婉約,林雅端坐在軟榻之上。雙手捧着茶杯小口的抿着茶水,而在下方,卻坐着水軍的一干將領,左右卻是以李舜臣和約翰爲主,兩人的目光都落在林雅的身上,不的不說成熟誘人的林雅對男人有着致命的殺傷力,絕對是男人嚮往的尤物,不過有李舜臣,約翰兩人在,其他的將領卻是連多看一眼也不敢,紛紛眼觀天,鼻朝地。

“這麼說,大夏已經出動了四支海軍艦隊朝着我金島而來嘍!”林雅抿了幾口茶水之後,終於放下手。那硃紅的脣誘人無比的軟軟柔柔的說道。

“恩,我們的在海之角的探子已經發回了消息,那大夏使臣在回了港口之後,翌日大夏就真已經開始了集結,不二日就出海出發,顯然這是蓄謀已久的,否則大夏戰船不可能這麼迅速的就出動!”約翰收回目光,顯然也是有些氣憤的道,不就是當初搶了你一條船,至於隔了幾年,還不依不饒的。

“看來此番,大夏所圖並非我等。而是耍控制北高麗,我們該怎麼辦!”李舜臣可不是北高麗的忠臣。考慮問題自然不會爲北高麗着想,顯然李舜臣這話裡也有一些退讓,保留實力,退走王佛島的意思。

林雅長舒了口氣,道:“總不好就這麼直接走了,這些日子我已經讓人做了些準備,如今島上大部分船匠都已經被送走,你們的家眷也儘快送出去,以斷了後顧之憂,不過我們也不能一戰不打,就南逃而去。畢竟北高麗也幫了我們很多忙。而且這一次,朝堂上也沒有落井下石。我們也不能沒有一點表示。”

“打一場也好,我們的水軍練日久,卻從來都沒有經過大戰,就權當是練兵了,不過夫人還是近日就離開吧,先去王佛島,很快這附近就要戰亂了!”

“呵呵,不用擔心我,你們只管打你們的,我自有安排!”林雅道。()

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704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323章 奚蠻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188章 奪取黃龍庭第69章 靈夏村第418章 專射心臟的叢林戰士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748章 倭女大采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489章 殺胡令第602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157章 血戰雞鳴驛第285章 俘獲趙雲第576章 多事之秋第19章 周扒皮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287章 內鬥爆發第79章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753章 日月城第714章 楊業死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345章 大夏中第253章 兵部改制第188章 奪取黃龍庭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296章 陽明學宮第574章 我是趙雲第614章 神醫華佗第165章 收服祁連納雪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468章 爆裂燃燒桶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56章 水下大戰第715章 聖山,海市蜃樓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594章 延津口水戰—強橫的大夏海軍第437章 招安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464章 先發制人—密謀石頭城第115章 笑裡藏刀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69章 靈夏村第559章 走馬城破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180章 迂迴大後方第248章 青馬川慕容城第86章 月夜攔截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170章 小日本鬼子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603章 藍銅礦脈第630章 臣服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279章 楞木河大戰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638章 靈樓七衛之暗衛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137章 俘獲雙姝第731章 山中野人第12章 狐狸精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94章 延津口水戰—強橫的大夏海軍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482章 哲別狼弓騎VS柔然飛羽第738章 天地會的分裂第505章 茅山國第408章 茅第48章 想要我就請征服我第286章 訓鷹術第726章 死城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73章 龜甲占卜
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704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323章 奚蠻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188章 奪取黃龍庭第69章 靈夏村第418章 專射心臟的叢林戰士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748章 倭女大采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489章 殺胡令第602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157章 血戰雞鳴驛第285章 俘獲趙雲第576章 多事之秋第19章 周扒皮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287章 內鬥爆發第79章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753章 日月城第714章 楊業死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345章 大夏中第253章 兵部改制第188章 奪取黃龍庭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296章 陽明學宮第574章 我是趙雲第614章 神醫華佗第165章 收服祁連納雪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468章 爆裂燃燒桶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56章 水下大戰第715章 聖山,海市蜃樓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594章 延津口水戰—強橫的大夏海軍第437章 招安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655章 大夏也有黃巾第464章 先發制人—密謀石頭城第115章 笑裡藏刀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69章 靈夏村第559章 走馬城破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180章 迂迴大後方第248章 青馬川慕容城第86章 月夜攔截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170章 小日本鬼子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603章 藍銅礦脈第630章 臣服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279章 楞木河大戰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638章 靈樓七衛之暗衛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137章 俘獲雙姝第731章 山中野人第12章 狐狸精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94章 延津口水戰—強橫的大夏海軍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482章 哲別狼弓騎VS柔然飛羽第738章 天地會的分裂第505章 茅山國第408章 茅第48章 想要我就請征服我第286章 訓鷹術第726章 死城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73章 龜甲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