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鐵路紛擾(四)

軍機處並內閣、六部九卿(應該稱七部了)齊聚勤政殿,就穆揚阿提出來的修建鐵路之事,吵着沸反盈天,但是吵架又無甚心意,幾個清流大臣反對的話無非是“以夷變夏,列祖列宗陵寢不安”的老話,無聊到同治皇帝都忍不住打了哈氣,地方上的幾個督撫都甚是主動支持,軍機處的幾個人除了李鴻藻不痛不癢得說了幾句話之外,大家都表示贊同,寶鋆估計是讓穆揚阿有事兒可做,不讓太后盯着自己的戶部尚書的位置,和幾個內閣大學士,比如載齡、瑞常等人吵的分外兇,言語之激烈,連半閉着眼睛養神的賈幀都不免眉梢急跳。

正在沸沸揚揚之間,勤政殿正殿紗屏的後頭響起了太后的聲音,“好了,”瞬間殿內一片寂靜,“都是國家的大臣,穿朱帶紫的,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交通部上的摺子,我看了,甚好,議政王和軍機處也是這個意思,鐵路的事兒肯定要辦起來,”太后定下了調子,所有人都不再言語,“若是再來一次洋人攻打天津,咱們的勤王大軍迅速集結,總不會出現勤王大軍姍姍來遲的可笑事兒,只不過,大學士們說的話也是在理,直隸列祖列宗的陵寢在這裡,的確是不能輕易驚動,”太后又溫言安撫了一番,“所以這鐵路的事兒,直隸這裡,就先不搞了,議政王,你以爲那裡先辦爲好?”

“軍機處議了一下,先定於上海和天津兩地新設鐵路各一條,交通部已經將英國的工程師請了回來,奏明兩地都是平地,設鐵路較爲方便,且兩地都是出海貿易的重鎮,有了鐵路,出口就方便了許多,赫德也是這個意思。”

“還有一事要稟告太后,”恭親王慢慢說道,“有幾個國外的公司,說想他們來興建,之後鐵路就歸着他們管。奴才以爲這事兒不可爲,畢竟是在咱們的地面上,若是給他們管了去,日後交戰,這鐵路是咱們的還是洋人的?”

“議政王說的極是,”太后讚許得說道,“這技術、鋼鐵、火車都可以從洋人那裡買,只是不能給他們管了。這事兒就這樣罷了,”太后說了這句話就把這事兒定下來了,“湖廣總督胡林翼身子很不好了,軍機處的意思是要先讓他養病嗎?”

“是,”文祥說道,“若是歿於任上,不能顯示國朝優待功臣的態度。”

“那就先讓他卸了總督,安心在老家養病,等到病癒,再讓他出仕,告訴他,只要他身子好了,馬上補缺,”太后說道,“軍機處看看,誰去湖廣,擬了人來告訴我,跪安吧。”

“嗻!”

內閣並各部尚書陸續散去,穆揚阿湊在恭親王身邊說了好些話,態度極爲謙卑,原本心裡頗爲不痛快的恭親王聽了這些話,很是受用,對着穆揚阿的惡感少了不少,又約好過幾日一同去西山圍獵,穆揚阿這才和軍機處大臣一一問好道別,告辭離去。

文祥細心,等到穆揚阿走了之後,纔對着恭親王說道:“今個王爺瞧見了沒,諸王大臣沒有來。”

“太后宣了,只不過幾個人都告了病,我瞧着也沒什麼病,只不過不肯來罷了。”

“諸王大臣估摸着是不樂意建鐵路吧?只不過如今太后面上雖然尊敬的很,裡子卻不太信他們,所以他們的話也沒人聽了,”寶鋆不覺唏噓,“如今瞧着,還是王爺是說話響亮的人!”

“且別說這個了,”恭親王搖搖頭,“這些勳貴們,沒來,可不是什麼好兆頭,文山,等下出了園子,你陪我去豫親王宅子瞧瞧,他是第一個老派的人。”

“是。”文祥應下,恭親王又問:“上次的事兒你料理的怎麼樣了?”

“就等着太后問了,”寶鋆詭異笑道,“只欠東風。”

恭親王點頭,“務必要做的漂亮,不能出任何紕漏。”

“曉得了。您就放一萬個心吧。”

。。。。

安德海回到了圓明園,之前的頹廢淡去了許多,只是眼角還是通紅的,素來嬉皮笑臉的他見到侍衛宮人們,也不多說話,木着臉進了勤政殿,給慈禧太后打了個千,太后放下摺子,轉了轉右手的寶石護甲,“回來了?”

“是,奴才回來了。”

“這些日子可是想通了?”

“沒想通,”安德海輕輕說道,“只是也不應該繼續這樣下去,娘娘這裡離不開人,帆兒姐姐走了,娘娘身邊可沒幾個服侍的人了。”(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啦,對了,這個週末去下韓國,希望玩的開心,嘻嘻,稿子不會斷更滴,請放心。

二十三、步步生蓮(十一)八、撤簾風波(二)九十八、割地賠款(四)二十四、圓明三園(五)四十三、檢閱三軍(三)二、日出之國(四)七十二、攘外安內(四)三十、扶搖直上(四)八十九、大幕拉開(五)三十、萬事俱備(一)十九、瞞天過海(四)三十五、議政輔政(三)二十三、慈禧慈安(上)四十五、游擊戰法(七)三十二、內外皆困(五)二十一、襄王有夢(一)三十二、楊柳依依(六)三十四、削減開支(三)四、公使來京(三)二十二、戮力同心(二)五十八,天下熙熙(四)六十九、老驥伏櫪(四)二十六、北海之水(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上)三十一、中宮皇后(二)五、白蓮教主(五)二十八、鏖戰江西(七)十四、營造法式(二)三、東北總督(六)三十七、英雄末路(七)七十四、海上上海(三)十二、小山重疊(二)二、宗親衆人(三)二十五、天京天京(完)三十五、兒女心事(五)五、德意志國(四)七十六、東南蠶神(四)十八、雷公電母(二)二十一、佈局奧匈(六)十一、南海風雲(一)三十三、生死茫茫(三)二十七、大捷之後(二)三、趁火打劫(二)四十二、刀如霹靂(一)三十一、中宮皇后(五)二十九、兵臨廬州(六)二十八、鏖戰江西(十)十六、其樂融融(三)三十四、怎定風波(四)六、金色大廳(五)十九、一馬當先(九)八十六、尷尬之人(一)二十八、新幣銀行(七)十五、九龍治水(四)四十二、同文館事(上)八、鄱陽水火(四)十八、除夕大宴(二)三、萬里風沙(四)十一、大國小國(六)八十八、大戰前夕 (九)三十三、天津條約(九)二十六、羣英薈萃(三)十四、營造法式(一)十七、燈前笑語(七)八十四、風雲再變(六)三十四、怎定風波(九)十四、功在詩先(二)二十九、兵臨廬州(六)三十三、北圻金鼓(三)三十四、削減開支(三)十九、來而不往(二)三十四、條例風波(四)十一、大國小國(五)二十八、返京之前(四)四十八、艱難唯死(三)三十一、意在沛公(一)十六、協理六宮(五)二十六、北海之水(二)三十、南國煙雲(一)三十二、圖窮匕見(五)三十六、粉墨登場(三)二十三、舉國之力(一)十三、人盡其用七、出將入相(一)六、英國大使(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九)一、金鼓畫角(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三)十九、有客來兮(一)二十四、圓明三園(四)十八、五馬進京(三)十九、急轉直下(下)十一、大國小國(四)十四、武昌大戰(八)九十四、戰爭延續(八)五、德意志國(二)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六)三十三、生死茫茫(一)二、日出之國(六)
二十三、步步生蓮(十一)八、撤簾風波(二)九十八、割地賠款(四)二十四、圓明三園(五)四十三、檢閱三軍(三)二、日出之國(四)七十二、攘外安內(四)三十、扶搖直上(四)八十九、大幕拉開(五)三十、萬事俱備(一)十九、瞞天過海(四)三十五、議政輔政(三)二十三、慈禧慈安(上)四十五、游擊戰法(七)三十二、內外皆困(五)二十一、襄王有夢(一)三十二、楊柳依依(六)三十四、削減開支(三)四、公使來京(三)二十二、戮力同心(二)五十八,天下熙熙(四)六十九、老驥伏櫪(四)二十六、北海之水(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上)三十一、中宮皇后(二)五、白蓮教主(五)二十八、鏖戰江西(七)十四、營造法式(二)三、東北總督(六)三十七、英雄末路(七)七十四、海上上海(三)十二、小山重疊(二)二、宗親衆人(三)二十五、天京天京(完)三十五、兒女心事(五)五、德意志國(四)七十六、東南蠶神(四)十八、雷公電母(二)二十一、佈局奧匈(六)十一、南海風雲(一)三十三、生死茫茫(三)二十七、大捷之後(二)三、趁火打劫(二)四十二、刀如霹靂(一)三十一、中宮皇后(五)二十九、兵臨廬州(六)二十八、鏖戰江西(十)十六、其樂融融(三)三十四、怎定風波(四)六、金色大廳(五)十九、一馬當先(九)八十六、尷尬之人(一)二十八、新幣銀行(七)十五、九龍治水(四)四十二、同文館事(上)八、鄱陽水火(四)十八、除夕大宴(二)三、萬里風沙(四)十一、大國小國(六)八十八、大戰前夕 (九)三十三、天津條約(九)二十六、羣英薈萃(三)十四、營造法式(一)十七、燈前笑語(七)八十四、風雲再變(六)三十四、怎定風波(九)十四、功在詩先(二)二十九、兵臨廬州(六)三十三、北圻金鼓(三)三十四、削減開支(三)十九、來而不往(二)三十四、條例風波(四)十一、大國小國(五)二十八、返京之前(四)四十八、艱難唯死(三)三十一、意在沛公(一)十六、協理六宮(五)二十六、北海之水(二)三十、南國煙雲(一)三十二、圖窮匕見(五)三十六、粉墨登場(三)二十三、舉國之力(一)十三、人盡其用七、出將入相(一)六、英國大使(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九)一、金鼓畫角(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三)十九、有客來兮(一)二十四、圓明三園(四)十八、五馬進京(三)十九、急轉直下(下)十一、大國小國(四)十四、武昌大戰(八)九十四、戰爭延續(八)五、德意志國(二)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六)三十三、生死茫茫(一)二、日出之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