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海上上海(三)

黃雲冉冉升起,隨即慢慢降落,侍衛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慈禧太后慢慢的走了下來,羣臣鞠躬行禮,慈禧太后踏上了吳淞碼頭,笑眯眯的環視四周,點點頭,“十多年沒見,上海這裡,看着又繁華了不少啊。”

慈禧太后一招手,李蓮英心領神會,喝道:“上海巡撫覲見!”

李鴻章心裡咯噔一下,上海巡撫連忙出班請安問好,慈禧太后問了問上海的建設和發展,點點頭勉勵了幾句,“全國洋務看東南,東南洋務看上海,上海這裡搞得好,全國各處纔有了效仿的榜樣,纔有了追趕的目標,你在這兒只要把上海的事兒辦好了,這功勞就是天下一等一的。”

天語褒獎,十分難得,上海巡撫感激涕零,連忙跪下謝恩,慈禧太后朝着劉坤一和李鴻章點點頭,也不說話,徑直走過了紅地毯,進了臨時燕起的小樓。

上海省設立之後,由哪個總督代管,一直是爭論不休的事情,李鴻章在上海,足可以和兩江浙閩成鼎足而立之勢,那時候他在兩江的曾國藩和浙閩的左宗棠之間左右逢源,誰也無法逼着他投向自己一邊,可他轉任浙閩之後,屁股決定腦袋,在其位謀其政,就由不得上海逃出他的手心,兩江總督劉坤一聖眷不如李鴻章,所以打了幾年擂臺,明爭暗鬥了一番,上海省還是歸屬了浙閩總督兼管。今日慈禧太后先就和上海巡撫說話,卻沒有直接和自己這位上海巡撫的上司說話,可見這其中怕是有什麼不好的傾向性問題出現了。

李鴻章心裡敲響了警鐘,面上卻是絲毫不露,和劉坤一一起,陪着伴駕的軍機大臣幾位尚書到了燕起的小樓前,預備着慈禧太后叫起,此處小樓在前幾日已經由中樞來人接管,任何人不得靠近,就算李鴻章也不知道此處關防如何,幾個人垂着手在外面等了好一會,結果沒人先被叫起,裡頭反而出來了幾個人,看清爲首來人,不僅李鴻章不免臉色大變,咸豐年間就在朝中爲官的董元醇和慶海更是要險些驚叫出聲。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從裡面走了出來,他的身上穿着尋常的粗布衣服,可氣勢驚人,隱隱有迫人之感,鷹鉤鼻,雙眼含煞,兩道又粗又黑的眉毛十分醒目,竟然是祺祥政變之中被流放至欽州的肅順!

肅順可是慈禧太后昔日的死敵!原本已經定下了遇赦永不返的肅順,爲什麼會出現在此地!

這絕不是說驚訝就可以解釋心情了,只能說羣臣實在是太過於震驚了,一時間就連交頭接耳的人也都沒有,知道肅順身份的人震驚到了失聲,慶海結結巴巴的說道,“肅順?你爲何在此地?”

肅順朝着慶海微微拱手,“給慶中堂請安。今個是太后召見,”肅順的臉上十分冷漠,“故此我前來覲見。”

說了這麼一句,肅順也不繼續解釋什麼,“我先告退。”他看了一眼又喜又悲眼中含着熱淚的郭嵩燾,微微點了點頭,就帶着一個太監離開了,李鴻章顯然也是認識那位太監的,赫然又是一位昔日的傳奇人物,被髮配到合浦養珍珠的昔日太后寵臣安德海。

這天下,李鴻章微微搖頭,只怕又要多事了。這時候不遠處似乎傳來了嘈雜聲,李鴻章皺眉,不一會,一位穿着號服的警察疾步跑了過來,“啓稟督臺並各位大人,有一羣日本人在外面鼓譟,其中還有日本國駐上海領事。”

“都給我打出去,”李鴻章不悅的說道,“這個時候那裡輪得到他們來放肆!”

“且慢,”郭嵩燾忍住了眼中的熱淚,他也是昔日在肅順門下爲幕僚的人物,昔日官文陷害左宗棠,就是他在其中奔走,說動了肅順,加上慈禧太后在咸豐皇帝面前進言,這才代爲迴轉,這又是有關係的人,突然在此相見,不免有些激動,這時候他定了定神,日本人的事兒,他是清楚的,淡然說道,只是聲音還有些彆扭,“日本人的事情,我已經知曉,先讓他們在外面呆着,等西聖叫起,決定好了對策再做處置也不遲。”

肅順出了碼頭,和安德海分道揚鑣,上了內務府分撥給自己的馬車,馬車上已經有一整套的官府、朝珠、頂戴、官帽、朝靴等擺好在那裡,肅順攤開朝服一看,上面繡着一隻錦雞,這顯然是二品官的服制,他不屑的一笑,丟在了一旁,翹起了二郎腿,仰面躺在馬車上,馬車慢慢的朝着前面駛去,他躺着想了一會心事,從袖子裡拿了兩卷明黃色的卷軸出來。摸了摸,想起了剛纔和二十年未見的死敵見面的場景。

肅順顯然是早就被帶到了此地,就等着慈禧太后一到,就即刻會見,肅順到了正殿,寶座之上坐着慈禧太后,肅順猶豫了一會,還是甩着袖子跪了下來山呼萬歲。

慈禧太后也不知道在想什麼,過了好一會,纔對着陪在一邊的王愷運點點頭,“你的差事辦的不錯,肅順,這麼些年沒見,卻不知道想不想回朝中當差?”

慈禧太后覺得有些尷尬,所以也就不說任何廢話,直接了當的問肅順,肅順冷冰冰的說道,“太后拿端華載垣的性命要挾,奴才不敢不想。”

“你這麼想就是最好,”慈禧太后舒了一口氣,顯然這之前的準備工作到位了,肅順雖然還是倨傲,但不至於無禮,自己現在這個年紀,實在是不願意做禮賢下士的事情,也比以前更容易惱羞成怒,如果肅順不給自己面子,這個後果,怕是很嚴重。

現在這樣是最好的了,慈禧太后心裡放下了一小塊石頭,她朝着李蓮英招招手,李蓮英從袖子裡拿出了兩道明黃色的卷軸,雙手獻給了肅順,“給你留了三個位置,一個是宗人府,一個是戶部尚書,一個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後來想想,還是先定下來一個,別的以後你當差膩了,再換也不遲。怎麼樣?”

PS:適時地需要考慮完結本書了,因爲半個月之內訂閱跌了大約一半左右,但是我覺得最近的情節還行,不知道爲什麼,大概是大家都不喜歡了吧。雖然我不指望這本書賺錢,但是缺乏讀者是硬傷,也不可能說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特別是現在,如果會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我應該會結束這種堅持了。大家給點建議吧。(未完待續。)

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四十二、同文館事(上)三、東北總督(五)十九、急轉直下(下)三十二、楊柳依依(上)四十七、永通橋戰(一)十一、會議前夕(二)三十二、圖窮匕見(一)三十四、怎定風波(一)七、以退爲進(上)二十二、我心欲託(二)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七十六、新人舊人(三)二十二、同治七年(三)二十一、各方角力(三)二十三、浙江新疆(九)四十八、艱難唯死(一)七十、壯心不已(二)七、出將入相(六)一、三月初三(三)三、以勝求和二十五、夜帶金刀(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一)二十四、一波已平(五)三十七、輕描淡寫(一)十八、再破大營(二)三十八、玉女素心(一)九十一、圍困法軍(四)三十、南國煙雲(五)九、情義大者(一)四、東宮西宮(八)三、雲龍半現(四)十九、不速之客(四)十九、瞞天過海(三)九、阻礙重重(二)二十七、大捷之後(七)十九、不速之客(四)一、阪上之雲(三)十二、北國七月(一)十六、爆竹聲中(四)二十八、鏖戰江西(八)十五、新桃舊符(七)十七、所謂禮儀(一)八、中樞之事(一)四十一、牡丹臺上(上)十、東南西北(一)二十七、萬象更新(二)七十九、海防大戰(三)八、三十五、輪船飛渡(四)十、隨風入夜(二)九、訓政意向(六)給盟主天偌水!二十九、處處籌謀(四)七十七、彼此呼應(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一)二十六、戰爭爆發(三)九十八、割地賠款(三)二、指點江山(五)三十四、九流賓客(一)三十六、北狩爭議(三)二十五、(五)二十一、襄王有夢(六)二十八、返京之前(一)三十五、長阪坡上(二)二十四、一波已平(五)九、阻礙重重(三)七十九、海防大戰(二)四十一、立後封妃(七)八十七、越南新主(四)五十三、火上澆油(二)三十四、青山隱隱(八)五、白蓮教主(三)二十六、驚鴻一瞥(三)十九、瞞天過海(五)十一、大國小國(七)三、東北總督(四)三十一、磨刀霍霍(一)二十、欲加之罪(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二十五、一波又起(一)四十八、艱難唯死(三)寫書三週年,感恩!十五、九龍治水(一)九十八、割地賠款(三)二十五、康慈太后(三)十二、天京事變(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十五、新桃舊符(四)八十、瞞天過海(三)十五、大戰餘波(三)三十二、禮儀利益(三)十七、三勝三敗(上)四十四、臨危受命(續)二十四、開邊興兵(九)二十二、同治七年(二)一、春風花草(六)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三十五、硝煙再起(二)
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四十二、同文館事(上)三、東北總督(五)十九、急轉直下(下)三十二、楊柳依依(上)四十七、永通橋戰(一)十一、會議前夕(二)三十二、圖窮匕見(一)三十四、怎定風波(一)七、以退爲進(上)二十二、我心欲託(二)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七十六、新人舊人(三)二十二、同治七年(三)二十一、各方角力(三)二十三、浙江新疆(九)四十八、艱難唯死(一)七十、壯心不已(二)七、出將入相(六)一、三月初三(三)三、以勝求和二十五、夜帶金刀(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一)二十四、一波已平(五)三十七、輕描淡寫(一)十八、再破大營(二)三十八、玉女素心(一)九十一、圍困法軍(四)三十、南國煙雲(五)九、情義大者(一)四、東宮西宮(八)三、雲龍半現(四)十九、不速之客(四)十九、瞞天過海(三)九、阻礙重重(二)二十七、大捷之後(七)十九、不速之客(四)一、阪上之雲(三)十二、北國七月(一)十六、爆竹聲中(四)二十八、鏖戰江西(八)十五、新桃舊符(七)十七、所謂禮儀(一)八、中樞之事(一)四十一、牡丹臺上(上)十、東南西北(一)二十七、萬象更新(二)七十九、海防大戰(三)八、三十五、輪船飛渡(四)十、隨風入夜(二)九、訓政意向(六)給盟主天偌水!二十九、處處籌謀(四)七十七、彼此呼應(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一)二十六、戰爭爆發(三)九十八、割地賠款(三)二、指點江山(五)三十四、九流賓客(一)三十六、北狩爭議(三)二十五、(五)二十一、襄王有夢(六)二十八、返京之前(一)三十五、長阪坡上(二)二十四、一波已平(五)九、阻礙重重(三)七十九、海防大戰(二)四十一、立後封妃(七)八十七、越南新主(四)五十三、火上澆油(二)三十四、青山隱隱(八)五、白蓮教主(三)二十六、驚鴻一瞥(三)十九、瞞天過海(五)十一、大國小國(七)三、東北總督(四)三十一、磨刀霍霍(一)二十、欲加之罪(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二十五、一波又起(一)四十八、艱難唯死(三)寫書三週年,感恩!十五、九龍治水(一)九十八、割地賠款(三)二十五、康慈太后(三)十二、天京事變(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十五、新桃舊符(四)八十、瞞天過海(三)十五、大戰餘波(三)三十二、禮儀利益(三)十七、三勝三敗(上)四十四、臨危受命(續)二十四、開邊興兵(九)二十二、同治七年(二)一、春風花草(六)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三十五、硝煙再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