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金陵王氣(五)

此時因爲太平軍失了水師的大船,已然比歷史上晚了一個月左右才攻克江寧,此外,在安慶、九江等地擄掠的財物和人丁都比歷史上少了大半,而且除了江寧空城一座,其餘的財物糧草均未得到。

江蘇省,揚州城外。

揚州城外的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陸建瀛升了帥帳,陸建瀛自從上次在湖北吃了敗仗,到底不敢靠着江寧城紮了大營來防敵,只是遠遠地在揚州城外建了江北大營,拱衛漕運並切斷長毛逆賊北上的可能性。陸建瀛面容憔悴,一品朝服補子上的仙鶴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雖然是奉了皇上的旨意退出了江寧城,但是陸建瀛清楚的知道,若是守不住這揚州的江北大營,阻不了長毛逆賊望着北邊攻去,自己就算是當過皇帝當阿哥時候的太子洗馬,當過帝師也免不了,到時候旨意一到,摘取頂戴花翎,鎖拿進京!此時的陸建瀛已然沒有在山東省主持鄉試時候的風流倜儻,還有閒心去路人家中賦詩“這個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養的兒子是強盜,偷來蟠桃獻母親。”的從容君子姿態了。

江寧將軍祥厚苦着臉進了帥帳,跪下給陸建瀛行禮,“參見大帥!”

“怎麼,你帶出來的旗人出了問題?”陸建瀛連忙開口問道。

“這些人倒是好好的,今個早上江寧城裡安插的探子拼死出來稟告,他們日常放在江寧吃印子錢本地鄉紳家,已然被逆賊滅了滿門,金銀財產並家人妻女全部被賊擄走了,那些人正在營中罵娘,盈沸翻天呢!”

“逆賊如此倒行逆施,必然會自取敗亡,祥將軍,如今皇上救了你們滿城兩萬多的旗人,你說你們該怎麼辦?”

“不消大帥激將!標下的旗人已然怒不可遏,連連叫着要幫着大帥守住江北大營,若是逆賊敢來,定然和那些逆賊拼個魚死網破!”

“好,立刻傳本總督的鈞旨!將軍以上立刻到帥帳議事,咱們好好商議商議,不僅守住江北大營,還要伺機打回江寧城去!”

“喳!”

孝陵衛位於江寧城的東部,紫金山南麓。孝陵衛得名於明代,因爲當時曾在這裡駐軍保衛明孝陵。

專辦軍務的欽差大臣向榮騎着馬站在紫金山橫出來的小山麓上,身後的清兵正按紮營地,搞得一片火熱,向榮用手搭了個涼棚遠遠的凝視江寧城,可惜城中的煙已經日夜燃了三日,黑茫茫的一片,怎麼看也看不清楚。

向榮嘆了口氣,撫了撫身上御賜的黃馬褂,轉過頭厲聲對着自己的親兵說道:“叫這些龜兒子加快速度,一個時辰之後,本官要看見這裡的大營巍然矗立!”

“喳!”

皇上下的密旨裡頭旨意要我阻斷逆賊前往蘇杭的進攻路線,若是能多殺逆賊,更是大功一件,日後剿滅逆賊叫我做兩江提督!

正一品武將,兩江提督!從未有過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提督,穿麒麟補服,和兩江總督分庭抗禮的正一品兩江提督!

向榮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富貴險中求,龜兒子的,老子拼了!

湖南,長沙府,湖南巡撫衙門。

一箇中年書生拿了一本孫子兵法在沉思不語,連簽押房外頭的一對春燕在窗頭纏綿不去,嘰嘰喳喳地響個不停,那有着一雙極大的眼袋的書生也是捏着鬍鬚苦苦思索。

簽押房外頭腳步聲響起,外頭走進來了穿着錦雞補服的正二品大臣,赫然是湖南巡撫張亮基。

張亮基看到那中年書生正在發呆,不由開口笑道:“季高,你這又是在想什麼呢?”

中年書生被驚醒,看到來的是湖南巡撫張亮基,連忙拱手行禮,“東翁,季高在想着咱們湖南的局勢呢,這逆賊大軍雖然已然東去了兩江,可是殘留的餘孽還有不少,各地受了逆賊蠱惑的老百姓也有不少揭竿而起的,上次皇上詔令各地組建團練,如今這綠營不行,何不想着另起爐竈呢?湘人熱血驍勇,上次長沙之圍倒是磨練出了不少將才!”

張亮基在正座坐下,思索了一會子,方纔開口道:“此事也是該及時去辦了,另外如何安靖地方,穩定民心也要季高你多多擔着,若你想好了法子,本官自然立刻畫押簽字!我雖然是要即刻去山東巡撫的任上,但早已書信一封,命人寄給了儒齋公,告知你的事蹟,必然要他留下你在湖南再盡一番力纔是!”

“大人有命,季高自然是不敢不從。”自個自從三次進京會試不第,幾乎已然熄了名利的心思,自從聽了郭嵩燾的勸勉下,決意出山,在炮火連天的日子裡縋入長沙城,巡撫又授以全權,軍事上任由我施爲,這才堪堪守住長沙城,逆賊圍了三個月之後無奈悻悻而去。這才發現自己以前學的歷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經世致用之學果然是功不可沒,亂世中第一等的才學,心中建功,立業的心思又冒了出來。

左宗棠,你才四十一歲!不算太老!

正如自己在湘水邊上的一個無名古廟裡頭求到的籤裡頭說的那樣:

太公八十遇文王,

百尺皆有渭濱藏。

一旦佐君治天下,

萬古傳芳人不忘!

四、內外諸事(二)二十四、投名之狀(一)九十八、割地賠款(四)四十六、壯志凌雲(完)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三十九、禍水東引(一)三十二、楊柳依依(完)三十、殷鑑不遠(一)一、金鼓畫角(三)六、英國大使(二)二十五、白雲蒼狗(九)二十一、何患無辭(三)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三)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五)三十七、另有所圖(四)八十二、大勝之後(二)四十、禍起蕭牆(一)十九、有客來兮(二)四十七、針鋒相對(四)三十八、南軍勤王(五)三十六、獨佔剛果(二)十一、會議前夕(三)二十八、環環相扣(三)五、北京條約(一)十六、兒女情長(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二)二十、欲加之罪(五)三十三、天津條約(七)十一、南海風雲(五)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三十四、怎定風波(九)五、德意志國(五)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七十九、逆轉之勢(四)三十、項莊舞劍(二)二十五、夜帶金刀(一)十九、風起北疆(五)三十五、一瀉千里(七)二十、不請自來(四)九十六、接受停戰(二)三十三、朝日鮮鮮(八)八、賓至如歸(四)二十、黃昏驚變(五)三十四、怎定風波(一)十 東南西北(四)二十六、羣英薈萃(三)八、八月十五(四)十、隨風入夜(二)五、補入軍機(一)三十七、天下無主(一)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一)十六、南轅北轍(三)二十四、霸權本質(四)五十七、一觸即發(五)十六、兒女情長(三)十一、離間之計(五)八十二、大勝之後(三)二十五、連鎖反應(四)三十一、橫的楞的(一)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七十五、股掌之間(四)三、趁火打劫(七)九、驚雷清風(三)三十三、戰爭陰雲(一)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二十、福禍相倚(一)二十九、飛騎報捷(下)三十二、禮儀利益(一)七十五、波譎雲詭(二)二十四、玉座珠簾(下)七、以退爲進(三)十四、功在詩先(一)三十五、長阪坡上(二)十二、巍巍宮闕(二)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三十五、長阪坡上(三)三十一、橫的楞的(一)十、海不揚波(三)三十九、直抒胸臆(一)加更九、爭風吃醋(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一)二十九、燦燦萱草(四)十 東南西北(七)四十三、冷月無聲(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五十三、火上澆油(一)五十六、風聲鶴唳(一)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七)二十、見風轉舵(四)十三、各顯神通(四)三十二、身世浮沉(一)九、訓政意向(六)給盟主天偌水!十、萬壽節誕(三)四十、言笑晏晏(二)七十三、南巡之前(一)七十六、東南蠶神(四)三、趁火打劫(八)三十四、怎定風波(二)三十、扶搖直上(一)二十、欲加之罪(二)
四、內外諸事(二)二十四、投名之狀(一)九十八、割地賠款(四)四十六、壯志凌雲(完)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三十九、禍水東引(一)三十二、楊柳依依(完)三十、殷鑑不遠(一)一、金鼓畫角(三)六、英國大使(二)二十五、白雲蒼狗(九)二十一、何患無辭(三)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三)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五)三十七、另有所圖(四)八十二、大勝之後(二)四十、禍起蕭牆(一)十九、有客來兮(二)四十七、針鋒相對(四)三十八、南軍勤王(五)三十六、獨佔剛果(二)十一、會議前夕(三)二十八、環環相扣(三)五、北京條約(一)十六、兒女情長(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二)二十、欲加之罪(五)三十三、天津條約(七)十一、南海風雲(五)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三十四、怎定風波(九)五、德意志國(五)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七十九、逆轉之勢(四)三十、項莊舞劍(二)二十五、夜帶金刀(一)十九、風起北疆(五)三十五、一瀉千里(七)二十、不請自來(四)九十六、接受停戰(二)三十三、朝日鮮鮮(八)八、賓至如歸(四)二十、黃昏驚變(五)三十四、怎定風波(一)十 東南西北(四)二十六、羣英薈萃(三)八、八月十五(四)十、隨風入夜(二)五、補入軍機(一)三十七、天下無主(一)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一)十六、南轅北轍(三)二十四、霸權本質(四)五十七、一觸即發(五)十六、兒女情長(三)十一、離間之計(五)八十二、大勝之後(三)二十五、連鎖反應(四)三十一、橫的楞的(一)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七十五、股掌之間(四)三、趁火打劫(七)九、驚雷清風(三)三十三、戰爭陰雲(一)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二十、福禍相倚(一)二十九、飛騎報捷(下)三十二、禮儀利益(一)七十五、波譎雲詭(二)二十四、玉座珠簾(下)七、以退爲進(三)十四、功在詩先(一)三十五、長阪坡上(二)十二、巍巍宮闕(二)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三十五、長阪坡上(三)三十一、橫的楞的(一)十、海不揚波(三)三十九、直抒胸臆(一)加更九、爭風吃醋(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一)二十九、燦燦萱草(四)十 東南西北(七)四十三、冷月無聲(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五十三、火上澆油(一)五十六、風聲鶴唳(一)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七)二十、見風轉舵(四)十三、各顯神通(四)三十二、身世浮沉(一)九、訓政意向(六)給盟主天偌水!十、萬壽節誕(三)四十、言笑晏晏(二)七十三、南巡之前(一)七十六、東南蠶神(四)三、趁火打劫(八)三十四、怎定風波(二)三十、扶搖直上(一)二十、欲加之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