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賓至如歸(四)

“柳生小姐垂憐,”張佩倫大膽的說道,他拉住了柳生櫻子冰冷如玉的柔荑,“佩倫實在是不知道如何答謝,只能是用這一片真心來對待小姐了。”

說完了這麼一句,張佩倫就趴在案上沉沉睡去,柳生櫻子翻過手,把張佩倫的手放在了自己的手心內,不斷的撫摸着,嘴角微微上揚,勾起了一抹詭異的微笑,隔板被悄無聲息的打開,純子小碎步的走了進來,她臉上的溫柔之色消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幹練,她手裡拿着一個托盤,上面是一疊雪白的紙張,純子跪坐了下來,看着柳生櫻子,櫻子點了點頭,純子靠近了張佩倫,從他的袖子裡頭掏了一個淡藍色的荷包出來,在荷包內掏了掏,掏出一方小小的印章來,反過來一看:“簣齋主人”,正是張佩倫的私印,又打開邊上的印泥盒子,按了按,準備就把這一枚張佩倫的私印印在空白的紙上。

“櫻子小姐!櫻子小姐!”不遠處傳來了一個十分年輕卻又十分粗魯沒有禮貌的聲音,“你在那裡,起開!”這個男聲很是不耐煩,“再攔住王爺的駕,小心你的腦袋!”

聲音由遠及近,紛紛攘攘,看來人數不少,可見這一位王爺帶了不少人闖進來了,今日梅亭居讓兵部的這些中層官員來宴飲,所圖甚大,絕不能讓人打擾了,純子拿着私章的手忍不住抖了一下,“小姐,”她馬上站起來,“我出去攔住他!”

“他來找我的,怕是你攔不住,”柳生櫻子鬆開了張佩倫的手,刷的一下,轉身一揮袖子,隔板瞬間打開,柳生櫻子飛身而出,不知道何處發出環佩叮噹作響的聲音,隔板又被迅速合上,“馬上收拾好這裡的一切!”

純子用力的點了點頭,她小心的把私章蓋在了空白的信箋上。

端郡王載漪摸了摸鼻子,大搖大擺的推開幾個阻攔的侍女,“起開,柳生小姐呢?我知道今個她在宴請貴客,不過我載漪也不是什麼尋常的客人,今個必須要見到柳生小姐!”兩個梅亭居的侍女苦苦哀求,“王爺,柳生小姐這個時候沒有空,請您諒解!”

邊上的伴當拉住了侍女,“咱們王爺送了這麼多的好東西,又日日來問好,怕是對着皇上都沒有這麼的恭敬,柳生小姐倒是好,”伴當冷笑連連,“擺什麼臭架子?對着兵部的那些酸文人這麼禮貌,怎麼,瞧不起我們王爺?”

這話就不是熄火的意思,載漪聽了越發的火氣大了起來,刷刷兩腳就把兩個婢女踢開,“什麼玩意,”載漪的臉色通紅,顯然是喝了酒過來的,他不耐煩的扯了扯衣服的領子,“今個就算是天王老子來攔着我,我也要見到柳生小姐。”

“老二啊,”不知道何時,在對面響起了一個懶散的聲音,“你的架子這些年見長啊。”

“誰啊!在那邊說話!”載漪不耐煩的轉過頭,纔看到那邊庭院的對面,有一個僕人點着燈籠,邊上站着一個人,載漪聽着這話的聲音有些耳熟,但是晚上光線昏暗,瞧得不真切,“尊駕是誰?”載漪也不全然是無腦之輩,這個“老二”一稱唿出來,大約就知道,來的人必然是宗室之人,且不是長輩就是同輩,長輩裡頭,能來這些地方的大約是已經沒有了,那麼就是同輩之人,而且這樣毫不客氣的“老二”稱唿出來,也代表着此人不是地位低的主兒,載漪雖然有些衝動,可思考起來還是清楚的。

來人帶着圍兜帽子,長袍拖地,袖着手低着頭,看不清楚面目,“你這樣子鬧,要知道親王才過世沒多久,你身上可是帶着孝呢!”

“你少咋咋唿唿的忽悠我!”載漪不耐煩的揮揮袖子,“我出繼到瑞親王府,和親王府沒什麼干係,沒什麼孝不孝的!”

來人不再說話了,只是低着頭輕輕笑了一聲,就不再理會這邊,轉身離開,載漪這會子那裡有心情去看此人是誰,連忙又要擡腳踢跪拜在面前的東洋藝妓,不妨轉過身,就看到了穿着一襲玫紅色和服的柳生櫻子冷冷的站在走廊的盡頭,看着自己。

“哎呀,柳生小姐,”載漪臉上露出了色眯眯的表情,柳生櫻子表現的越清冷決絕,他想着把柳生櫻子這一塊寒冰捂熱,折騰摧殘的心思就越發的強烈起來,“許久不見,”他勉強裝着斯文,“真是久違了。”

柳生櫻子冷冷的看着載漪,突然之間露出了一絲淺笑,“王爺,”她的嗓音還是低沉魅惑,“您是這樣尊貴的身份,也做出了這麼不禮貌的事情嘛?櫻子可是十分驚訝呢。”

“這爲了求見佳人,也算不得顧及什麼了,”載漪快步上前,“招待那些官兒有什麼可樂的,”他迅速的走到了柳生櫻子前面,只覺得面前的這位東洋魔女身上散發着致命的香味,他伸出手想要拉住柳生櫻子,卻被她一下子躲開了,“不如咱們好生喝幾杯酒。”

“王爺不怕您的夫人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啊。”

柳生櫻子走下游廊,站在了卵石地上,轉過身子,翩然對着載漪說道,“王爺既然對着櫻子這麼喜歡,”櫻子微笑說道,“我當然是十分榮幸的,不如今個我們就做一個小遊戲,只要您能追上我,無論您想做什麼,櫻子都會奉陪到底。”

載漪聞言大喜,“櫻子小姐,說的可是真的!”

“大丈夫絕無戲言!”

載漪也不是不學無術之輩,昔日騎馬射箭甚是了得,聽言就好似餓虎撲羊撲了上去,可是沒想到柳生櫻子一個後退,整個人慢慢的跳躍出去,姿態優美,宛如一隻玫紅色的仙鶴,在庭中飛轉升騰,載漪就算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抓不到柳生櫻子的一件衣服角,她也不是冷眼相待,只是嘴角帶着一股誘人揶揄的微笑,讓載漪忍不住繼續要做這危險的追逐遊戲。

ps:加更奉上!(未完待續。。)

九、爭風吃醋(一)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七十七、上海風潮(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一)三十九、禍水東引(三)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二十五、(五)七十八、一潰千里(三)二十五、一波又起(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二)五十七、一觸即發(一)二十九、聖壽慶典(五)七十六、新人舊人(四)七十六、東南蠶神(三)二、中外震驚(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二)二十三、靜極思動(二)十八、五馬進京(七)二十三、步步生蓮(七)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一、眼前大敵(二)二十七、先公後私(五)給sosoyin!二十四 五羊城中(一)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二十三、步步生蓮(六)五十七、一觸即發(五)二、日出之國(四)三、以勝求和(二)三十七、英雄末路(一)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二十四、一波已平(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一)二十三、亂象四起(四)三、萬里風沙(八)六十九、老驥伏櫪(二)九、星星之火(上)七十、壯心不已(一)二十、福禍相倚(二)二十八、新幣銀行(三)十、東南西北(二)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三)三十一、磨刀霍霍(一)十二、天京事變(三)三十五、硝煙再起(二)五、德意志國(一)二十五 導火之索(一)二十七、萬象更新(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二)二十二、戮力同心(五)七、含笑帷帳(二)十八、追封哀榮(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完)十八、八仙過海(下)二十八、羣英薈萃(中)二十、神女無意(三)三十二、楊柳依依(五)一、白馬過隙(三)二十三、請君入甕(四)四十六、壯志凌雲(五)十二、顧命大臣(一)二、宗親衆人(二)十六、兒女情長(一)五、賦詩受封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二十三、靜極思動(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一)三十八、峰迴路轉(五)四十、一點天星(三)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七十六、東南蠶神(四)七十四、大捷大捷(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七)九十五、英國出手(一)二十四、玉座珠簾(中)二十、不請自來(八)十一、會議前夕(四)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三十三、天津條約(三)三十七、英雄末路(六)三十四、九流賓客(一)二十六、羨慕與否(三)四十六、白雲出岫(一)十四、營造法式(二)二十二、同治之意(上)十五、左顧右盼(四)三十三、洞在清溪(八)三十二、禮儀利益(二)七十七、彼此呼應(一)六十一、觥籌交錯(四)二十、醇酒婦人(一)五十四、步步爲營(五)十三、初涉政務(一)四十三、檢閱三軍(二)三十、同治立後(六)九、阻礙重重(一)三十四、青山隱隱(二)三、萬里風沙(九)
九、爭風吃醋(一)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七十七、上海風潮(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一)三十九、禍水東引(三)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二十五、(五)七十八、一潰千里(三)二十五、一波又起(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二)五十七、一觸即發(一)二十九、聖壽慶典(五)七十六、新人舊人(四)七十六、東南蠶神(三)二、中外震驚(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二)二十三、靜極思動(二)十八、五馬進京(七)二十三、步步生蓮(七)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一、眼前大敵(二)二十七、先公後私(五)給sosoyin!二十四 五羊城中(一)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二十三、步步生蓮(六)五十七、一觸即發(五)二、日出之國(四)三、以勝求和(二)三十七、英雄末路(一)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二十四、一波已平(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一)二十三、亂象四起(四)三、萬里風沙(八)六十九、老驥伏櫪(二)九、星星之火(上)七十、壯心不已(一)二十、福禍相倚(二)二十八、新幣銀行(三)十、東南西北(二)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三)三十一、磨刀霍霍(一)十二、天京事變(三)三十五、硝煙再起(二)五、德意志國(一)二十五 導火之索(一)二十七、萬象更新(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二)二十二、戮力同心(五)七、含笑帷帳(二)十八、追封哀榮(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完)十八、八仙過海(下)二十八、羣英薈萃(中)二十、神女無意(三)三十二、楊柳依依(五)一、白馬過隙(三)二十三、請君入甕(四)四十六、壯志凌雲(五)十二、顧命大臣(一)二、宗親衆人(二)十六、兒女情長(一)五、賦詩受封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二十三、靜極思動(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一)三十八、峰迴路轉(五)四十、一點天星(三)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七十六、東南蠶神(四)七十四、大捷大捷(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七)九十五、英國出手(一)二十四、玉座珠簾(中)二十、不請自來(八)十一、會議前夕(四)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三十三、天津條約(三)三十七、英雄末路(六)三十四、九流賓客(一)二十六、羨慕與否(三)四十六、白雲出岫(一)十四、營造法式(二)二十二、同治之意(上)十五、左顧右盼(四)三十三、洞在清溪(八)三十二、禮儀利益(二)七十七、彼此呼應(一)六十一、觥籌交錯(四)二十、醇酒婦人(一)五十四、步步爲營(五)十三、初涉政務(一)四十三、檢閱三軍(二)三十、同治立後(六)九、阻礙重重(一)三十四、青山隱隱(二)三、萬里風沙(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