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風起北疆(五)

“你?”老提調官一時間語塞,邊上有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同文館設立的初衷,通其文,察其事,知己知彼,這是同文館學外文的用途,和人心如何有關係?朝廷的旨意,從來都是西學爲體,中學爲用,怎麼可能朝着洋人說話!”

邊上走出了一個穿着青色布袍的書生,淡然朝着激動的人羣開口說話,聲音雖然不高,可在場的人均是聽得清清楚楚,“韓汝兵,你這話實在是太放肆了!”

韓汝兵看清了說話的人,瞳孔爲之一縮,幾個提調官見到此人,連忙拱手行禮,“侍讀大人。”

被人稱之爲侍讀大人的正是王慶琪,他朝着提調官們拱手回禮,“先生們多禮了。”他緩步走到場中,環視衆人,“朝廷之事,自然有朝中的重臣當差,皇上定奪,如何行止,你們毋庸多言。”

“可天下大事,匹夫有責。”

“人各有責,學外文的把外文學好,日後留洋或者是和洋人交涉,不至於吃了暗虧,學技術的,把技術學好,日後不用再朝着洋人重金購求,這纔是我們同文館乃是京師大學堂,學洋務人的正道,這纔是你們的責任!”王慶琪朝着衆人喝道,“而不是如今要圍着幾個手無寸鐵的外國老師要什麼理論的,若是有那個氣性,講武堂就在豐臺大營,何不投筆從戎,和洋人們在戰場上較量去?這會子在這裡搞什麼嘴炮!”

幾個提調官,又紛紛呼喝,這才叫同文館的學生心不甘情不願的散去,只留下了韓汝兵一個人尷尬的站在地上,提調官們抹了抹額頭的汗,對着王慶琪感激的說道,“多虧侍讀大人了,不然今日之事難以收場。”

王慶琪又是進士,又是翰林,清流華貴,幾個提調官是極爲佩服的,之前覺得王慶琪有些倖進,沒想到今日這樣快刀斬亂麻的處置風波,的確是有本事在身的,難怪皇帝也時常讓王慶琪來同文館看看,王慶琪擺擺手,“先生們謙虛了,”他走到了韓汝兵面前,凝視一番,“韓汝兵,你日後不許再進同文館了,不然,有你的好果子吃。”

韓汝兵陰着臉,“我的事兒輪不到你來操心。”說完瞪了王慶琪一樣,拂袖離去。

幾個提調官圍了上來,“這個人日後不許他再進同文館。”

“那要不要通知京師大學堂那邊?”

王慶琪看着韓汝兵的背影,搖搖頭,“京師大學堂和咱們這裡不同,那裡出來的盡是這種人物,若是咱們告訴了他們,反而讓此子更有聲勢,不用說了。”王慶琪說道,“這幾日俄文課暫時別上了,把幾個教師都安置好,叫人保護着,不行就叫警察署的人過來,千萬不可出現天津教案的故事,我可不想當晁錯!”

“是。”

“朝廷到底是怎麼回事?”之前那個提調官還強自忍着,這時候沒了學生,自己的怒氣勃發了出來,“俄羅斯人都欺負到頭上來了,怎麼還忍着呢?”

。。。

“實在不能忍着了,必然要還擊。”皇太后拿着一個軟木錘子,輕輕的敲打着自己的小腿,去了香山一趟,當日還不見得,這幾日卻突然痠痛了起來,這一日才找了一個錘子出來,自己打着自己的腿,安茜上來準備接過錘子,太后擺擺手,示意不用她來弄,“昔日叫左宗棠先按兵不動,倒是讓俄羅斯人以爲咱們軟弱可欺了,越發得寸進尺了起來,俄羅斯人的脾氣,我是最清楚的,他們是欺軟怕硬,貪得無厭,從來不知道適可而止,浩罕國主時時上摺子哭訴要復國,皇帝也只是好言寬慰,從來不說什麼幫他復國的話,這事兒,原本就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罷了,浩罕國,自己不懂事,丟了也就丟了,沒什麼不打緊——只要俄羅斯人知道輕重,以夷播海爲界,不要再來生事,就這樣算了也不打緊,他們南下要多少土地,都和我沒關係。可他們倒是好,永不知足,有了浩罕,還想着伊犁,嘿嘿,若是把新疆送給他,他估計還要蒙古青海之地,如今剛好有了藉口,有了理由,不愁不能用強硬的手段對付了。”

對面站着的是德齡,德齡依舊是乾巴巴的樣子,“這土爾扈特部之人來的蹊蹺,這時候居然出現在了伊犁河……”德齡說了半句話,看了看太后的臉色,下半句話隨即不說了。

太后微微一笑,“他們在那裡,不算蹊蹺。”(未完待續。)

二十三、亂象四起(五)四十六、壯志凌雲(四)三十、項莊舞劍(七)七、江東才俊(下)十一、會議前夕(一)給第一粉絲!三十四、怎定風波(九)二十六、一元復始(九)二十、不請自來(七)五十六、風聲鶴唳(四)二十二、圍魏救趙(一)四、公使來京(一)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二十三、步步生蓮(十二)二十六、羣英薈萃(二)十九、不速之客(三)七、以退爲進(中)八十三、兩處齊發(七)六十一、觥籌交錯(三)一、金鼓畫角(一)十三、大漠孤煙(四)十六、爆竹聲中(一)十七、金蟬脫殼(下)二十五、夜帶金刀(五)二十四、開邊興兵(九)二十四、開邊興兵(九)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八)二十三、三家分晉(六)十二、天京事變(二)六十、正月初二(三)十一、宮車晏駕(一)九、阻礙重重(七)八十、日報三篇(一)七十九、逆轉之勢(四)七十九、逆轉之勢(四)十四、武昌大戰(八)三十三、天津條約(七)二十七、大捷之後(三)四十三、檢閱三軍(四)二十四、一波已平(五)十二、小山重疊(二)十二、巍巍宮闕(一)七十、壯心不已(一)八十三、兩處齊發(一)三十、扶搖直上(四)十二、天京事變(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一)二十五 導火之索(二)九十七、英魂不遠(四)二十、神女無意(五)八十八、大戰前夕(三)八十八、大戰前夕 (九)十八、雷公電母(三)六十二、無妄之災(三)十六、南轅北轍(一)二十一、翻雲覆雨(四)八十、瞞天過海(四)三、趁火打劫(三)十九、一馬當先(九)四十一、牡丹臺上(中)七十一、擡棺出征(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一)十、海不揚波(二)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五、香腮豔雪(二)二十五、萬國大會(四)六十七、宣室訪逐(三)三十七、天下無主(四)十七、燈前笑語(八)十二、北國七月(三)三十五、勤政親賢(二)八、初會貞嬪(下)十六、爆竹聲中(三)十一、大國小國(二)三十八、南軍勤王五、德意志國(五)十五、新桃舊符(四)七十一、故弄玄虛(二)十五、香腮豔雪(二)三十二、楊柳依依(四)二十六、少年之國(四)八、鐵路紛擾(四)十八、再破大營(一)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下)十六、財源水患(二)十、萬壽節誕(完)十六、其樂融融(二)三十七、英雄末路(七)三十三、雷霆雨露(六)九、阻礙重重(一)五、訪華儀注(四)七十五、鼓掌之間(一)四十七、可與人言(四)三十七、另有所圖(四)十一、宮車晏駕(四)三十四、怎定風波(七)十八、五馬進京(三)十、江南江北(二)三、梨花滿地(六)一、眼前大敵(一)二十、黃昏驚變(五)
二十三、亂象四起(五)四十六、壯志凌雲(四)三十、項莊舞劍(七)七、江東才俊(下)十一、會議前夕(一)給第一粉絲!三十四、怎定風波(九)二十六、一元復始(九)二十、不請自來(七)五十六、風聲鶴唳(四)二十二、圍魏救趙(一)四、公使來京(一)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二十三、步步生蓮(十二)二十六、羣英薈萃(二)十九、不速之客(三)七、以退爲進(中)八十三、兩處齊發(七)六十一、觥籌交錯(三)一、金鼓畫角(一)十三、大漠孤煙(四)十六、爆竹聲中(一)十七、金蟬脫殼(下)二十五、夜帶金刀(五)二十四、開邊興兵(九)二十四、開邊興兵(九)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八)二十三、三家分晉(六)十二、天京事變(二)六十、正月初二(三)十一、宮車晏駕(一)九、阻礙重重(七)八十、日報三篇(一)七十九、逆轉之勢(四)七十九、逆轉之勢(四)十四、武昌大戰(八)三十三、天津條約(七)二十七、大捷之後(三)四十三、檢閱三軍(四)二十四、一波已平(五)十二、小山重疊(二)十二、巍巍宮闕(一)七十、壯心不已(一)八十三、兩處齊發(一)三十、扶搖直上(四)十二、天京事變(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一)二十五 導火之索(二)九十七、英魂不遠(四)二十、神女無意(五)八十八、大戰前夕(三)八十八、大戰前夕 (九)十八、雷公電母(三)六十二、無妄之災(三)十六、南轅北轍(一)二十一、翻雲覆雨(四)八十、瞞天過海(四)三、趁火打劫(三)十九、一馬當先(九)四十一、牡丹臺上(中)七十一、擡棺出征(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一)十、海不揚波(二)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五、香腮豔雪(二)二十五、萬國大會(四)六十七、宣室訪逐(三)三十七、天下無主(四)十七、燈前笑語(八)十二、北國七月(三)三十五、勤政親賢(二)八、初會貞嬪(下)十六、爆竹聲中(三)十一、大國小國(二)三十八、南軍勤王五、德意志國(五)十五、新桃舊符(四)七十一、故弄玄虛(二)十五、香腮豔雪(二)三十二、楊柳依依(四)二十六、少年之國(四)八、鐵路紛擾(四)十八、再破大營(一)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下)十六、財源水患(二)十、萬壽節誕(完)十六、其樂融融(二)三十七、英雄末路(七)三十三、雷霆雨露(六)九、阻礙重重(一)五、訪華儀注(四)七十五、鼓掌之間(一)四十七、可與人言(四)三十七、另有所圖(四)十一、宮車晏駕(四)三十四、怎定風波(七)十八、五馬進京(三)十、江南江北(二)三、梨花滿地(六)一、眼前大敵(一)二十、黃昏驚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