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
崔澈的慰藉並非沒有效果,至少都藍可汗又重新振作了精神。
自從叛隋以後,都藍可汗彷彿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如今部衆離散,麾下僅有三萬餘帳,也不得不在崔澈的面前伏低做小。
夜晚的篝火會上,酒過三巡,都藍可汗特意下場向崔澈進獻草原歌舞。
崔澈也來了興致,當衆奏響胡笳,以作應和。
然而歡快的時光轉瞬即逝,次日,雙方便落到了具體條件之上。
都藍可汗希望崔澈能夠效仿楊堅,將此戰俘獲的六萬餘帳鐵勒婦孺賞賜給他,以壯大他的實力,能夠獨自抵禦啓民可汗的威脅。
但崔澈可沒有楊堅那麼豪爽,他的確不準備將這些鐵勒婦孺作爲奴婢賞賜給將士,但不等於他就要白送給都藍可汗。
崔澈準備仿照後世遼朝的制度,在大青山南側修建一座避暑王宮。
以這座王宮爲中心,崔澈會在周邊安置這六萬餘帳鐵勒婦孺與前後兩次大戰,捉來的一萬餘鐵勒俘虜。
這些鐵勒人將會盡數交由行宮留守進行管理,收取賦稅,同時宣揚漢人文化。
毫無疑問,在古代,中原文明相較於周邊的遊牧文明,確實是更高等的存在。
沒有比文化的傳播,更能緩和仇怨,凝聚人心的途經了。
等到其中的少年長大成人,崔澈便能從中挑選精於騎射的驍勇之士,組成宮帳軍。
將來再要往草原用兵,便無需抽調國內主力,徑直可以驅使宮帳軍的將士。
而崔澈將他們安置在避暑王宮周邊,也是方便每年夏季來此之時,能夠藉機與王宮周邊的部民加深感情。
他並不僅僅是要當東隋的權臣,也要做草原上的可汗。
只是這一野心,自然不會與都藍可汗透露。
所謂宮帳軍,還得等到被擄來的少年們長大成人,以及徹底歸心之後,才能着手準備。
對於都藍可汗的請求,崔澈果斷拒絕,只是他也沒有一毛不拔,考慮到都藍可汗匆匆南下,如今缺衣少食,崔澈還是答應會給都藍可汗一部分物資援助。
當然,不可能是北魏爲了扶持柔然,贈送給阿那瓌各種兵器、衣物、馬駝、牛、羊無數,以及粟米二十萬石這樣的大手筆。
崔澈從此戰的繳獲中,分出牛羊萬頭,賞賜給都藍可汗,已解決他的燃眉之急,供其部民繁衍牲畜。
實際上,都藍可汗壓根就沒指望能夠真的從崔澈手中要來六萬餘帳鐵勒婦孺,以及一萬餘名俘虜。
他與崔澈相識多年,對這位老朋友也足夠了解。
之所以索要這些婦孺、俘虜,不過是漫天要價罷了。
若不是獅子大開口,被崔澈回絕,崔澈又怎會爲了安撫他,許下牛羊萬頭。
否則以崔澈的性子,只怕給個五千頭,意思意思就行了。
在他眼裡,無論是都藍可汗,還是啓民可汗,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勢窮之時,自然是要搖尾乞憐,但若是實力強大了,便會回身咬你一口。
若不是爲了去除自己進取關隴的後顧之憂,不使啓民可汗能夠威脅北疆,崔澈纔不會選擇收容都藍可汗。
都藍可汗得了這一萬頭牛羊,自然是欣喜不已。
而崔澈也並不怎麼心疼,反正是從啓民部落中搶來的。
這一戰收穫頗豐,婦孺雖然只搶來了半數,但是卻搶來了啓民部落中的大半牲畜。
除去出塞數月間的耗用,以及今日贈給都藍可汗的萬頭牛羊,剩餘的數量,其價值,甚至還要超過崔澈返回晉陽後,將要賞賜給將士們的米布。
如今既然拿了軍餉,這戰利品便不能私分,得要歸入國庫,至於奮勇作戰,自然是有戰後賞賜、撫卹。
在崔澈與都藍可汗敲定了援助數目之後,二人又就都藍可汗的安置地發生了分歧。
都藍可汗希望崔澈能夠允許他在恆州、朔州之間自由遊牧。
當初都藍之父,沙鉢略可汗阿史那攝圖在依附隋朝後,楊堅便是將他安置在了恆、朔之間。
但崔澈要在大青山南側建設避暑王宮,便是位於朔州,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崔澈倒不是懼怕都藍可汗,而是擔心他趁機在鐵勒部落中施加影響。
這一點,崔澈無論如何也不鬆口,非得讓都藍可汗前往大漠與漠南的交通要衝,磧口王庭,以監視大漠。
都藍可汗無奈道:
“還請大王體諒,如今小汗兵微將寡,一旦啓民南下,磧口首當其衝,單以微臣一己之力,實在難以抵擋。”
崔澈也知道他說的是實情,於是安慰道:
“可汗無需爲此憂心,啓民如今遭受重創,短時間內再難有所動作,足夠可汗能有喘息之機。
“將來啓民南下,若是可汗實力尚未恢復,便可移駐大青山北麓,同時命人往代州求援,代州都督麥鐵杖自會領大軍北上,與可汗合力抗敵。”
說着,崔澈看向下方的麥鐵杖,麥鐵杖會意,他出列朗聲道:
“我受大王之命,鎮守北疆,可汗既是大王舊友,又是大隋睦鄰,麥某必與可汗同心抗敵,不使染干(啓民可汗)侵擾邊疆。”
有了崔澈的安撫以及麥鐵杖在王前表態,都藍可汗纔算稍微放下心來,答應了崔澈讓他留在磧口的提議。
又有許多事情商議完畢,都藍可汗告退,等着明日崔澈再來通知他參加祭天盟誓大會。
在都藍可汗走後,崔澈屏退衆人,獨獨留下麥鐵杖,語重心長道:
“都藍此人,反覆無常,縱使今日收容了他,終當必叛,不可信任。
“我讓你協助他抵禦啓民,更是要你爲本王暗中監視都藍,你可明白?”
麥鐵杖拱手道:
“大王教誨,末將謹記於心。”
都藍可汗此前叛隋,麥鐵杖是親身經歷的,他還跟着崔澈往漠北痛擊都藍可汗,以平息隋文帝的怒火。
對於崔澈所言的都藍可汗反覆無常,終當必叛,麥鐵杖深以爲然。
見麥鐵杖是真的把自己的話記在了心裡,崔澈這才放他離開。
由於此前衆人齊聚帥帳之中商議事情,楊阿五提前去了義成公主的帳篷。
二人在名義上,都是楊堅的女兒,自然也算是姐妹。
楊阿五與崔澈在大漠之中團聚後,便與同在軍中的義成公主常有往來。
後來楊阿五與崔澈坦誠心意,義成公主也在崔澈口中得知楊阿五不會阻止她將來進入王府,更是感激,二人往來也更爲密切。
實際上,楊阿五此舉自然是聰明的,崔澈真的鐵了心要將義成公主帶入王府,哪怕她極力反對,也阻止不了。
還不如大度一些,讓義成公主記自己的情,也討好了崔澈。
畢竟也只是讓本就擁擠的燕王府多一個側妃罷了。
崔澈行至帳外,便聽見帳篷裡的姐妹二人正說起關中的風土人情。
掀開簾子,崔澈進門笑道:
“無需在此回憶,爲父將來必定帶你二人重遊長安、大興,相信我,這一天不會太遠。”
二女見着崔澈進來,都是雙目一亮,楊阿五喜道:
“夫君這麼快便談好了事情?你可不許哄騙妾身,妾身等着與夫君故地重遊。”
義成公主同樣笑靨如花,她若在後世,便是標準的顏值黨。
原時空中,由於突厥人有收繼婚的傳統,在先後嫁給了啓民可汗、及其子始必可汗、處羅可汗後。
義成公主因爲處羅可汗之子奧射設相貌醜陋,故而廢黜不立,而是選擇改立啓民可汗另一個兒子,嫁給他作妻子。
相較於年紀老邁的啓民可汗,三十八歲的崔澈正當壯年,年輕時有美崔郎之稱,如今也差不到哪去,故而義成公主才心甘情願的委身於他。
崔澈與二人說起自己要在此王宮的想法,他說道:
“如今一年熱過一年,哪怕是住在晉陽宮裡,夏季也讓人覺得悶熱,如今我在大青山南側依山修建王宮,將來天氣炎熱了,也好有個能夠避暑的去處。”
聽得崔澈這般說,楊阿五最是開心。
晉陽燕王府還是崔澈給楊廣當總管長史時購置的宅院,老舊不說,地方還小,只是崔澈在世人面前標榜自己節儉,始終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擴建。
如今聽說崔澈要新建一座王宮,雖說相距晉陽甚遠,但在夏季時,也能在避暑的同時,欣賞草原風光,如何不使楊阿五心中歡喜。
但她還是略帶幾分擔憂地提醒道:
“夫君過去生活儉樸,如今卻要在草原上興建王宮,是否勞民傷財,太過破費。”
崔澈也不避着點義成公主,他將楊阿五摟在懷中,搖頭道:
“在大青山興建王宮,並非只是爲了滿足一己私慾,而在將來另有大用。”
楊阿五聽他這般說,終於放下了顧慮。
她的的確確擔心崔澈跟二哥楊廣一樣,由儉入奢。
過去的楊廣在外人看來,不也是生活儉樸,但等坐上了皇位之後,種種鋪張浪費之舉,讓人瞠目結舌。
崔澈在帳篷中與二女嬉鬧一番,直至天色將黑,纔將楊阿五帶回了帥帳,此時負責籌辦祭天盟誓的魏徵也派人來報,一切準備就緒,就等着明日崔澈與都藍可汗登臺。
白天去醫院做術後複查了,所以更新比較晚,來回五個多小時的車,人也累死了,今天只有六千,我先休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