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暗結將領

bookmark

第393章 暗結將領

一加一,效果不一定是小余二,也可能是小余一。

崔澈聽說楊廣給楊素安排了一位御史監軍,好不容易纔憋住了笑,他與衆將說道:

“楊廣以文御武,楊素不得自由,戰機只怕就應在了此處。”

崔澈成竹在胸的模樣感染了衆人,諸將無不對即將到來的決戰滿懷信心。

也許劉士龍這位御史監軍干涉不了楊素排兵佈陣,但崔澈相信,有這麼一個人在某些方面桎梏楊素,總比放開手腳的楊素容易對付。

畢竟楊廣一朝的御史監軍,放眼整個歷史,也還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西河縣與晉陽相距五百餘里,楊素當然不可能一直維持每日二十里的行軍速度,否則光是走到晉陽城下,就得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

到時候楊廣怪罪起來,劉士龍可吃罪不起,故而在放任楊素緩慢行軍三天,讓將士多多少少得到些許休息時間以後,劉士龍再一次找到了楊素,催促他快速行軍。

楊素能得到這寶貴的三天,已然是心滿意足,也沒再與劉士龍爆發爭執,北上的第四天,便加快了速度,每日行軍達到六十里,沿途還是佈置了大量的哨騎,以免步入崔澈的埋伏圈。

只是崔澈根本就沒有半道伏擊的意圖,他在耐心等待楊素北上的同時,也在私底下暗中結交楊諒麾下的將領,譬如喬鍾葵的副將王拔。

先是遠征關西大敗,又在西河縣丟了部衆,只跟隨喬鍾葵領了百餘騎逃回晉陽,王拔大受打擊,終日流連於城中酒肆。

而他也是在酒肆之中‘偶遇’的房彥藻。

房彥藻數次作爲崔澈的使者,來往晉陽,謁見楊諒,但與王拔卻是不熟的,畢竟王拔只是一名小小的副將。

不過在房彥藻有心結交下,二人還是很快熟絡起來,偶爾房彥藻還會找王拔一起耍錢,但也不知道房彥藻是點背,還是臉黑,他總是可持續性地輸給王拔銀錢。

一次兩次還能歸結爲運氣,但次次如此,哪怕王拔是個武夫,也多少察覺到了房彥藻別有意圖。

因此,當房彥藻再一次邀請王拔賭錢的時候,王拔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大敵當前,房兄不在營中輔佐燕王,卻每日入城與我博戲,所爲何事?”

房彥藻見王拔捅穿了窗戶紙,也不藏着掩着,他笑着坦誠道:

“非房某有事相求,而是燕王喜愛王兄之才,故而命我與兄臺歡樂。”

王拔瞠目結舌,他詫異道:

“王某官職卑微,賤名何以入燕王之耳。”

房彥藻笑道:

“王兄莫要過謙,素聞兄臺在河東軍中,負有無敵之名,又怎可妄自菲薄。”

原來這王拔雖然只是喬鍾葵的副將,但憑着一身武藝,也在河東軍中闖出了驍勇無敵的名頭。

楊諒西征之際,王拔時常手執長矛,領着幾名騎兵衝鋒陷陣,讓隋軍吃盡苦頭。

甚至有一次,在戰場上斬將之後,王拔僅憑十餘名騎兵,就將楊素的先鋒嚇退了幾十裡。

頗有當年東魏名將高敖曹,僅憑十餘騎殺敗爾朱羽生五千大軍的風範。

雖然崔澈麾下已經有了秦瓊、程咬金等後世名將,但像王拔這樣的猛將,又怎麼會嫌多。

房彥藻勸說王拔不可妄自菲薄,但王拔卻搖頭嘆息道:

“自聖人(楊諒)起兵以來,先敗沙苑,再敗西河,哪還有什麼無敵之名,說出來,不過是惹人發笑而已。”

只是房彥藻並不認同王拔的說法,他反駁道:

“燕王曾道:‘英雄豪傑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方可展布其材。’

“燕王將王兄比之高敖曹,然而庸主不能識人,以王兄家門不顯,僅授副將,安能盡用王兄之才。

“猛士懷才不遇,是上位者之過,又怎能爲此自慚形穢。

“燕軍之中,有一人名爲程咬金,此人年少,未有盛名,但燕王深知此人才幹,故而不拘一格,越級提拔,使之爲大將。

“自舉兵南下以來,程咬金隨燕公征戰四方,名聲漸起。

“王兄捫心自問,以君之勇猛,何遜於此人,然而今日處境天差地別,無非便是燕王所言:‘欲有作爲,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王兄不受庸主重用,卻有燕王賞識,傾心結交,如今便是王兄見機行事之時也!”

房彥藻一席話,對於王拔來說,無異於是當頭棒喝,將他點醒。

正如房彥藻所言,王拔出身貧寒,否則也不會以擅使長矛而聞名。

就因爲家世不顯的緣故,只得給遠遜於自己的喬鍾葵當副將,難有出頭之日,平日裡,王拔對此便早有憤慨,只不過是生在這樣一個重視血統的年代,對於這種不公,也實在是無能爲力,只得忍受。

但如今有了崔澈作爲對比,王拔卻不願意再受這份氣,他認真道:

“房兄一語驚醒夢中人,王拔微末之輩,卻能得燕王賞識,又怎敢不盡心竭力,以報知遇之恩,還請房兄轉告大王,王拔當效犬馬之勞!”

房彥藻大喜,他勉勵王拔重新振作,將來必有大用。

王拔不過是被崔澈暗中拉攏的幷州將領之一,楊諒在關西慘敗,如今幷州局勢危在旦夕,對他不滿的,大有人在。

謀逆是重罪,投降朝廷也難以保全自身,面對崔澈暗中拋來的橄欖枝,又有幾人能夠拒絕。

畢竟楊諒雖然僭越稱帝,但由於河東主力覆滅在沙苑,沒有了相應的實力,這位天子便是秋後的螞蚱,當崔澈與楊素決出勝負之後,他也蹦躂不了幾天了。

當然了,對於崔澈來說,準備與楊素的戰事纔是重中之重,因此他纔會派遣房彥謙等文士替他拉攏,而不是自己出面,爲此事分心。

哪怕楊素身邊多了一個劉士龍作爲御史監軍,但崔澈也不會掉以輕心。

當楊素小心翼翼來到晉陽城外二十里,在此安營紮寨,他與崔澈之間的這場戰鬥,也將一觸即發。

還有兩章,應該都在凌晨。

(本章完)

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502章 進抵蒲州更新要晚一點第63章 楊堅建隋請假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94章 含飴弄孫請假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91章 作戰計劃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22章 求學之心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86章 佳人邀見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39章 李淵爲將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75章 雕版印刷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1章 憾失姻緣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64章 再別長安大家不要等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26章 希望落空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41章 吃瓜羣衆第38章 大戰將起第59章 爲友尚義第72章 誇大成果第368章 仁壽宮變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23章 北齊舊人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613章 宴無好宴請假一天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91章 作戰計劃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500章 徐姓少年
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502章 進抵蒲州更新要晚一點第63章 楊堅建隋請假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94章 含飴弄孫請假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91章 作戰計劃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22章 求學之心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86章 佳人邀見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39章 李淵爲將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75章 雕版印刷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1章 憾失姻緣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64章 再別長安大家不要等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26章 希望落空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41章 吃瓜羣衆第38章 大戰將起第59章 爲友尚義第72章 誇大成果第368章 仁壽宮變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23章 北齊舊人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613章 宴無好宴請假一天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91章 作戰計劃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500章 徐姓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