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偵查敵情
崔澈越說越激動,表情甚至猙獰起來,好似他真的痛恨楊廣弒父。
楊素的面色卻要平靜得多,他淡淡道:
“此間只有你我二人,子澄又何必惺惺作態。”
崔澈聞言,陡然變臉,他笑道:
“也罷,明人面前不說暗話。
“如今北方精兵,盡在崔某與楊公麾下,楊公若響應晉陽天子,領兵入關誅除暴亂,崔某當爲楊公牽制中原之兵,不使其入關增援。
“楊公可取關西自立,崔某據守河東,兩家成後周、後齊相持之勢,楊公可有意乎?”
當崔澈道出了他約見楊素的真實目的,就連楊素也忍不住心動。
可仔細一思索,卻又按捺下來,見崔澈把算盤珠子都打到了自己臉上,楊素譏笑道:
“老夫一旦退兵,子澄可趁勢取河東,一旦關中生亂,子澄又能南下佔據中原。
“至於兩淮,江南,即使老夫佔據關西,也是鞭長莫及,遲早是子澄的囊中之物,子澄倒是打的好主意。
“只是這等言語,就不要再說了,老夫年過六旬,半截身子都入了土,只怕創業未半,就得中道崩殂,哪能與你一般野心勃勃。”
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這一點不好,不能用花言巧語將他糊弄過去。
崔澈無奈,他放棄了繼續勸說楊素,起身道:
“既然話不投機,便也無需再敘,還是在戰場上見真章吧。”
楊素也跟着站起身來,他毫無懼意,朗聲道:
“過去,子澄屢敗外敵,被世人推爲諸將之首,老夫素來是不服氣的,此戰也正好讓你我分個高低,老夫可是盼望了許久。”
崔澈、楊素背向走出涼亭,帶着麾下十名騎士各歸本陣。
二人其實都不是光明磊落之人,楊素就不必多說了,崔澈也在暗中圖謀楊諒,但他們都沒有趁此機會襲殺對方的想法,也許這一場大戰,是曾經並稱爲當時五大名將之中,碩果僅存的二人共同的願景。
大戰並沒有立即爆發,兩軍各回大營,彼此間相隔五里,足以保證他們從容退去。
崔澈回到帥帳之後,便在耐心等待麥鐵杖。
不久,麥鐵杖領着十餘名騎兵返回大營,徑直求見崔澈。
崔澈親自將麥鐵杖迎入帥帳之中,笑着問道:
“麥將軍可有收穫?”
麥鐵杖先將望遠鏡遞還給崔澈,興奮道:
“大王,此物真神器也。”
這望遠鏡跟着崔澈也有好些年頭了。
十四年前,也就是開皇十年,當時崔澈正在朝中擔任兵部尚書,員外散騎侍郎何稠搗鼓出了玻璃吹製法,崔澈聽說此事後,上門虛心請教,故而學會了如何製作玻璃。
他不僅爲崔昭容製作了一副眼鏡,更爲自己製作了這一支望遠鏡,只不過這十四年來,從未將它拿出來示人。
原來,今日崔澈之所以要約見楊素,並不是真的要說服對方倒戈,而是要給麥鐵杖創造機會,洞悉隋軍薄弱之處。
他先在涼亭中與楊素座談,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好讓麥鐵杖能夠儘可能的靠近隋軍大陣,並攀上一處高地,藉助望遠鏡,觀察隋軍。
同時,崔澈與楊素說了許多心中早已知道答案的廢話,也不過是在刻意拖延時間。
將士們站得久了,難免會有懈怠,陣型也會散亂,麥鐵杖便能趁機觀察到隋軍哪一部的意志最爲薄弱。
真等決戰的時候,崔澈也能集結優勢兵力,定點打擊。
麥鐵杖並沒有讓崔澈一番辛苦白費,他將望遠鏡交還給崔澈後,迫不及待道:
“啓稟大王,隋軍左翼有一部,士兵最爲散漫,末將看得真切,將旗之上繡有斛斯二字。”
崔澈聞言,沉吟道:
“應該就是斛斯政了。”
斛斯政是鮮卑人,複姓斛斯,其祖父斛斯椿也算是北魏末年的風雲人物。
此人不僅是楊廣的心腹股肱,更與楊素、楊玄感父子交好,崔澈能夠認得他,便也不足爲奇。
正當崔澈繼續向麥鐵杖打聽隋軍各部的情況之時,回到大營的楊素也立即召集麾下諸將。
見衆人齊聚,楊素開口道:
“崔澈鯨吞河北,麾下士氣正盛,我軍遠來疲憊,不可冒然決戰,不知諸將誰能爲我挫敵銳氣。”
話音剛落,正當衆人面面相覷之際,大將楊義臣出列道:
“啓稟元帥,末將麾下車騎將軍楊恩思,有萬夫不當之勇,兩軍陣前,斬敵將首級,更是探囊取物,若以楊恩思出陣,與敵鬥將,必能挫其銳氣!”
楊素統御十六萬大軍,麾下將校不知幾何,他又哪認得一個小小的車騎將軍,但楊素卻信任楊義臣,能有楊義臣作保,那位楊恩思必然不同凡響。
楊素大喜,高聲詢問道:
“車騎將軍楊恩思何在?”
人羣后頭冒出來一個魁梧壯漢,他出列應道:
“末將楊恩思,拜見元帥。”
說罷,楊恩思感激地朝楊義臣望了一眼,他知道,這是楊義臣特意在爲自己鋪路,若是真的能夠斬將奪旗,重創燕軍士氣,將來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而楊素也在仔細打量着楊恩思。
這楊恩思身長八尺,氣貌雄勇,光看這副身板,楊素便人丁楊義臣所言非虛,他忍不住讚道:
“真猛將也!”
楊恩思聞言,胸膛也挺得更高了。
楊素問道:
“楊將軍可願出陣鬥將?”
楊恩思毫不遲疑道: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末將定爲元帥取敵將首級。”
楊素聞言大聲叫好,隨即便親自爲楊恩思斟一杯酒,笑道:
“請飲此杯,以壯將軍膽氣!”
楊恩思拒絕道:
“還請元帥稍候,待末將取來敵將首級,再與元帥換這一盞酒!”
他這自信的模樣,讓楊素更是放心,隨即命楊義臣領本部騎兵,爲楊恩思掠陣助威,往燕軍大營挑戰。
楊義臣與楊恩思領命出帳,二人點齊兩千騎卒,便匆匆出營北上。
當聽說隋軍在營外挑釁,要求鬥將,燕軍將領們爭先恐後地趕來帥帳,向崔澈請求出營應戰。
不知道是感冒還是復陽,早上只是頭暈,後來開始發燒,人難受死了,今天可能沒有了,紅包我會明後天在羣裡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