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崔澈起兵

bookmark

第370章 崔澈起兵

面對楊諒的憤怒,皇甫誕手足無措,他極力辯解自己並沒有想過要拿楊諒向楊廣邀功。

但奈何楊諒就是不信,命人將皇甫誕收押,派遣使者攜帶書信前往幽州向崔澈說明情況,便在與王𫠆、蕭摩訶等人密謀起兵。

當屈突通無功而返,楊廣見楊諒沒有上當,這才公佈楊堅的死訊。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七月十六,楊廣在羣臣勸進之下,即皇帝位,謊稱楊堅遺詔,賜死廢太子楊勇,其寵妾雲昭訓等人盡數配往少府爲奴。

楊勇死後,楊廣追封其爲房陵王。

不久,楊廣帶着楊堅的靈柩回到大興,爲其治喪。

與此同時,與奚族對峙許久的崔澈也終於接待了楊諒的使者。

雖說楊堅已經將崔澈抗旨的行爲定性爲叛逆,但似乎對他並沒有多少影響,畢竟崔澈自始至終都在申辯、隱忍,並沒有公然叛亂。

此番奉命出使燕地的已然是楊諒的心腹王𫠆。

“楊廣弒父,漢王欲邀燕公一同舉兵討伐。”

王𫠆說明來意,卻讓跟隨崔澈來到前廳會客的楊家姐妹眼前一黑,楊阿五更是當場昏了過去。

楊麗華罵道: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捏造這等謠言!”

楊麗華顯然不願意相信事情真相。

但王𫠆爲她遞上楊諒的書信,楊麗華拆開來看,裡面盡是楊諒的分析,看罷之後,楊麗華也緊接着楊阿五倒了下來。

這讓一直在給楊阿五掐人中的崔澈急了,趕忙喚來婢女去將崔昭容請來,又讓崔彥卿帶人將楊麗華、楊阿五送回後院。

忙活了這些,纔對王𫠆嘆氣道:

“我與楊廣相交多年,卻不想他人面獸心,做出這等禽獸之事。

“王參軍儘管回去告訴漢王,幷州舉兵之日,便是幽州起事之時!”

王𫠆點頭應下,他並沒有太多的驚喜,因爲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送走王𫠆之後,崔澈召來麾下親信,告知他們楊堅的死訊,衆人本要舉手歡呼,卻又尷尬地放下手來,原來是楊麗華、楊阿五姐妹二人身穿孝衣不顧阻攔,走了進來。

楊麗華在看過楊諒來信後,也相信了楊廣弒父一事,畢竟有了高歡的前車之鑑,無論如何也不會忘記將暗號告訴楊廣。

崔澈看着臉上淚痕未乾的妻子,心疼道:

“你不在後院好好休息,出來作甚。”

楊麗華強忍悲痛,問道:

“今日所議,可是要起兵爲父皇報仇?”

崔澈應道:

“楊廣弒父,我與他不共戴天,自然要響應漢王號召。”

楊麗華擦乾了淚水,說道:

“既是要報仇,妾身與阿五作爲父皇的女兒,又豈能置身事外。”

崔澈無奈,只能讓二人旁聽。

有楊麗華、楊阿五在場,衆人在言語上,也都剋制了許多。

房玄齡提議道:

“燕公可派遣使者去往庫莫奚,告知聖人駕崩之事。

“阿會魯蘇受聖人冊封,感其恩義,必然罷兵。”

崔澈頷首,當即喚來十四歲的次子崔彥宗,命他前往庫莫奚報喪,並派五百騎兵同行護衛。

崔彥宗領命而去。

隨即,衆人又開始討論舉事前的各縣準備工作,一直到夜深,這才散去。

不久,出使庫莫奚的崔彥宗帶回好消息,阿會魯蘇得知楊堅死訊,當即下令解散軍隊,就此罷兵。

當然,阿會魯蘇罷兵其實與楊堅的死活並沒有關係,不過是崔澈不再需要奚族叛亂的理由,來聚集燕地將士。

而此時,楊堅駕崩的消息已經在軍中流傳,甚至不少人都在言之鑿鑿,聲稱楊堅並非壽終正寢,是遭奸人所害。

只是崔澈始終不曾加以證實,放任將士們討論此事。

直到他領軍返回薊縣,此時楊勇被賜死的消息也傳了過來,崔澈這才命人在幽州城外築起高臺。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八月二十七,秋收剛過,也是崔澈與漢王楊諒約定起兵的日子。

崔澈披麻戴孝,出現在高臺之上,面對三軍將士,他痛哭道:

“此前漢王遣使來報,太子弒父自立,聖人薨了!”

臺下一片譁然,縱然這一則消息早就在軍營流傳,但今日崔澈出面證實,還是讓衆人不敢相信。

“燕公!還請查清事實真相,不能單憑漢王的一面之詞。”

“或許是漢王謀逆,故而捏造了這一番說辭。”

“燕公今日將我等召集,就是掌握了確鑿證據,又豈會冤枉了太子!”

“我又沒說太子是被冤枉的,只是希望燕公將事情調查清楚。”

臺下爭吵起來,但崔澈全然沒有慌亂之色,這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起兵造反,上有老,下有小,何必非要參與這場九族消消樂。

爭吵聲中,楊家姐妹還是一身孝服,她們走上了高臺,崔澈朝二人暗暗點了點頭,楊麗華受到了鼓勵,她鼓足勇氣來到了高臺邊緣,大聲道:

“我是聖人的嫡長女楊麗華,封樂平公主。

“我知道你們懷疑楊廣弒父的真假,但前些時日又從關西傳來確鑿消息,楊廣矯詔,謊稱奉父皇之命,已經殺害了廢太子。”

楊阿五接過話頭,繼續道:

“我是聖人第五女楊阿五,封蘭陵公主,試問諸位,哪位父親會留下遺詔,讓兒子們手足相殘!

“他能謀害兄長,就能夠爲了皇位,做出豬狗不如的事情!”

三軍將士皆不能答。

崔澈趁熱打鐵,高聲道:

“‘仁壽四年,子弒父,山陵崩。’

“上天早已預警,但我卻沒料楊廣竟然真的生出禽獸之心。

“楊廣殺害父兄,此千古之大逆,我崔澈爲聖人之婿,又豈能坐視不理。

“如今漢王在晉陽起兵復仇,崔某願隨他舉事。

“你等願與我同心者,可袒露右臂!”

話音剛落,楊家姐妹卻先於衆人,勒起了衣袖,露出了自己的右臂。

將士們隨即也紛紛袒露右臂,齊聲高呼:

“我等願與燕公同心!”

“誓與燕公共生死!”

崔澈內心大喜,當即命人將家財盡數擡來,分賜三軍將士。

還有四章

(本章完)

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394章 陣前敘話大家不要等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42章 行差踏錯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55章 徵辟裴矩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99章 放浪形骸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76章 突厥消息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271章 視察宮殿更新要晚一點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2章 相府同僚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48章 奚人受辱番外發不出來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47章 獻策平陳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2章 少年詠鵝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462章 組建水師
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394章 陣前敘話大家不要等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42章 行差踏錯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55章 徵辟裴矩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99章 放浪形骸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76章 突厥消息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271章 視察宮殿更新要晚一點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2章 相府同僚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48章 奚人受辱番外發不出來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47章 獻策平陳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2章 少年詠鵝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462章 組建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