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年

其實在這一點上,連守信和張氏是同樣的人。也不只是他們倆,這是很多淳樸的莊戶人家的一種普遍心理素養。他們活的是一個心安。

爲了讓張氏心安,連蔓兒做主送了那株高麗蔘。

不過,事關古氏,就要另外計較了。

連蔓兒不同意給古氏送東西。

“娘,給她東西,她不配。”連蔓兒告訴張氏,“娘,你信不信,咱一頭把東西給她,她肯定對咱甜言蜜語的,可這掉轉過頭,她就能把咱賣了。好讓我奶恨咱們。我奶一恨咱們,那不就少不少精力對付她了。”

連蔓兒話是這樣對張氏說,但是心裡面,她倒認爲,如果現在她們送東西過去,古氏肯定是表示的感激涕零這沒錯,而且,也不會出賣她們。現在連家的情形和以前不一樣了,討好她們,可比讓周氏對付她們對古氏更加有利。

“娘,我也覺得不用這樣。咱有好心,咱也得用到值當的人身上。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五郎就道,他還詳細地跟張氏解說了這句話的意思。

用好心、善行去回報仇怨,那麼與之相比,該拿什麼去回報好心、善行那?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這纔是爲人處世應該有的態度。而很多人,不知道爲什麼,只斷章取義,說人要以德報怨,讓人以好心、善行去回報仇怨。

對於古氏,她們沒有落井下石。這已經是極爲心胸寬廣了。給古氏送高麗蔘,她們是打算做什麼,要用寬廣的聖母胸襟,來感召古氏棄惡從善嗎?

她們只是凡人,做不來傳說中的佛祖、菩薩做的事。

“我也就是這麼一提,不送、不送挺好。”張氏並不用孩子們多說,就點頭道。

“娘啊,說實話。你有時候,也是被我奶那套心眼子不好使喚給迷了心竅了。”連蔓兒就對張氏道,“娘,咱就不說別的,就說總是拿這個說咱們的人,我奶她自己個,把你推小月了,還不給你請郎中。這是心眼子好使喚還是不好使喚?沒分家的時候,咱一張桌子上吃飯,就我老姑能吃上肉,咱們連小七都吃不上,這是心眼子好使喚還是不好使喚?”

“……遠遠不止這兩件,要認真說起來。這例子多着那。我奶那話,就是糊弄咱們,讓咱們聽她的話,不能反對她,要不然就是心眼子不好使喚。都現在了,娘,你還沒想明白啊?”

“想明白了,咋還能想不明白那?”張氏就有些訕訕地,“這不。就是有時候吧。習慣了。以後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你們幾個記得提醒我。”

“嗯。”幾個孩子就都齊聲答應道。

連蔓兒再次慶幸,連守信和張氏這兩口子,即便他們有許多別的缺點。但是這一點聽得進勸說,尤其是不擺爹孃的譜,聽得進孩子們的勸說,這個優點,簡直是太珍貴了。

可以說這個優點,對他們一家人能夠擁有今天的富足、美好生活,是功不可沒的。

………………

轉眼,就已經進了臘月,五郎帶着人去了一趟縣城,又買了些東西回來,並將一家人交給裁縫鋪做的皮毛衣裳拿了回來。

漂亮的新衣裳,誰能不喜歡。就是張氏,已經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穿上新衣,對着鏡子前後照的時候,臉上也露出了喜悅的紅暈。

“還別說啊,這東西貴就是有貴的道理。好看先不說,這穿在身上,真是又輕便又暖和。”張氏摸着柔軟的皮毛,感嘆道。

只是試了覺得合身,張氏就將衣裳仔細地收了起來,要留着過年在家待客、串門子吃酒席的時候穿。

連蔓兒和連枝兒也各自試了自己的衣裳,姐妹倆的歡喜自不必說,就是張氏在旁邊看着,也有些樂的合不攏嘴。那是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驕傲和歡喜。

“這還真是人靠衣裝。”看着兩個閨女被華貴的新衣襯托的更加嬌美的面容和身段,張氏由衷地道。

“依着我看,咱這周圍十里八村,哪家的閨女都沒咱家倆閨女周正。”張氏心裡高興,還偷偷地跟連守信道。

連守信沒說話,只是跟着傻笑。

這進了臘月,連蔓兒家就越發的忙碌起來,幾家鋪子都需要盤賬,計算一年的盈利,發放紅利,家裡還要準備過年的東西,以及過年需要走動的幾家的年禮。這個時候,連蔓兒自然不能躲懶,她和五郎一起進城忙了幾天,回家的時候自然又大包小包地買了不少的年貨回來。

今年這個年,自然又比往年更加富足了。

首先,連蔓兒家就買了三腔羊,八十斤牛肉。這不只是自家要吃的,還有走禮和過年請客擺酒席也要用。還有鞭炮自然也沒少買,至於其他吃的東西,雞鴨魚肉蛋,菜蔬水果,她們幾乎就不用去買。

張氏還照着連蔓兒念給她的食單,學着用麥子蒸了麥芽糖出來。小七吃了,就一個勁的說好。而最讓張氏高興的事情之一,莫過於孩子們喜歡她做出來的吃食。因此,張氏宣稱,過小年時甜嘴的糖由她來負責做,保準比外面買的好吃。

年豬,自然也要殺,今年,連蔓兒家打算留兩頭豬來殺了吃肉,其餘也不再泡給肉鋪子,而是全部留下,按日子運到縣城,供應連記酒樓的廚房。

“你們那豬也都不小了,要泡也就這幾天吧?”這天,趙氏和連葉兒來連蔓兒家串門,說起過年的打算,張氏就對趙氏道。

“葉兒她爹說了,已經跟鎮上的張屠夫說好了,都泡給他。”趙氏就道,“到時候,再從他那鋪子裡定幾斤肉留着過年吃。

這是要將三頭豬都賣了,自家不殺年豬。說起來,莊戶人家,也不是家家戶戶每年都殺的起年豬的。

以連守禮家現在的收入情況,他們是殺的起年豬的。但是連守禮和趙氏過日子都細。

“我們人口少,也吃不了多少肉。還是都賣了,省事。到時候,就買個五六斤肉,就夠吃了。”趙氏就又說道。

“你們要泡豬,那上房的人都沒說啥?”連蔓兒在一邊就問連葉兒。

“咋沒說,前好幾天,二伯和二伯孃那邊就漏出話來,誇我們豬養的肥,還問我爹今年啥時候殺豬,他們好都在家幫把手。說就我爹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他們人多,都是大小夥子啥的。”連葉兒就道,“我看他們兩口人,還有四郎,看着我們家那幾頭豬,恨不得就能給生吃了。”

“說啥幫把手,就是想大吃一頓。還跟我爹說,讓我爹多給他們留幾斤肉。”

“泡豬這事,葉兒她爹跟老爺子說了。老爺子那沒說啥,就說咱這莊戶人家,省細點兒過日子對。”趙氏就又道。

“蔓兒姐,那今年你們家還得殺年豬唄?”連葉兒就問連蔓兒。

“殺,還打算殺兩頭。”連蔓兒就點頭道,他們家和連葉兒家不同,家裡有長工,還要走年禮,請客,不殺年豬根本就應付不過來。“葉兒,到那天,你跟三伯還有三伯孃都早點來。”

“嗯。”連葉兒也沒跟連蔓兒客氣,就痛快的答應了。“蔓兒姐,那到時候,是不是老宅那些人,你們都得請啊?”

連蔓兒家殺年豬,都是要請客的,吳玉貴家,吳玉昌家,老黃,還有村裡的里正,老金等人,這些是都要請的。

“估摸着,今年起碼得請四桌。我哥認識的那些讀書人,單獨就有一桌。”連蔓兒就道,“這還沒算上老宅那些人。”

“那是請還是不請?”連葉兒就問,“是就請咱爺、咱奶還是咋地?”

村裡的人都請了,這連家一家子,是沒有略過去的道理的。

“我們商量了,都請。”連蔓兒就道,“到時候誰來誰不來的,那我們也不能強求。”

連葉兒就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日子過的大了,也有過的大的煩惱。像我們,說不殺豬就不殺豬。不請客,也沒人能說我們啥。”

“那倒是。”連蔓兒點頭,別看連葉兒年紀小,有時候她的某些想法,是相當成熟的,這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這一點上,連葉兒和她們姊妹幾個,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要殺豬的頭一天,連守信親自去老宅說了,第二天,請全家人都過來。

結果,第二天一大早,連老爺子就帶了連守仁、連守義、連繼祖、二郎,四郎、六郎來了。

連蔓兒家殺豬,有家裡的幾個長工就足夠了,因此也並不需要他們幫忙,連老爺子卻是堅持帶着幾個兒孫上前幫了把手,才肯進屋坐了。

今天連蔓兒家請的人多,大家見了連老爺子少不得都紛紛上前問候,連守仁和連守義,就被冷落在了一邊。

第四十八章 救命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五百六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二十八章 挑明第一百六十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六十七章 又一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一十五章 端午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烏米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八十一章 生意經第二百九十八章 爭吵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五百三十三章 醒悟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二百章 殺年豬第二百七十八章 說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責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六百二十五章 念園第三十九章 麻煩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來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五百五十七章 恨極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四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五八十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七百五十章 小心思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誰是吃貨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四百八十五章 四月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第四百一十三章 吐苦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作自受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三十九章 麻煩第八十二章 千層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五百二十七章 隱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陰錯陽差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債大隊第七百一十章 沈城新宅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一百章 房產第二百一十五章 團年飯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股第六百五十五章 煩惱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抓豬羔第五百六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五十四章 呼地瓜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七十七章 夜半尋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五百零三章 富業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三百零五章 定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三百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十章 包子
第四十八章 救命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五百六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二十八章 挑明第一百六十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六十七章 又一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一十五章 端午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烏米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八十一章 生意經第二百九十八章 爭吵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五百三十三章 醒悟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二百章 殺年豬第二百七十八章 說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責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六百二十五章 念園第三十九章 麻煩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來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五百五十七章 恨極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四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五八十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七百五十章 小心思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誰是吃貨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四百八十五章 四月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第四百一十三章 吐苦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作自受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三十九章 麻煩第八十二章 千層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五百二十七章 隱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陰錯陽差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債大隊第七百一十章 沈城新宅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一百章 房產第二百一十五章 團年飯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股第六百五十五章 煩惱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抓豬羔第五百六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五十四章 呼地瓜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七十七章 夜半尋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五百零三章 富業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三百零五章 定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三百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十章 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