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伏

笑鬧了一陣,連蔓兒才坐下來寫信。在信中,她依照着上次玉米的事,將他們是如何種植地瓜,又如何發現地瓜產量很大的事詳細地說了,好列上了她估計的地瓜的產量。當然,她在心裡還着重提到了地瓜是來自於王幼恆王家。

寫好之後,連蔓兒就將信遞給王幼恆看。

王幼恆看了信,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麼。

他們王家交遊自然廣闊,但是在遼東府做事,他們不好越過了沈家。王家與沈家也有來往,王太醫就曾幾次去沈府,爲沈家的老太君診脈。當然,他選擇沈家還有爲連蔓兒考慮的原因在內。

說實話,從方方面面來考慮,沈家都是必然的選擇。所以他才說他就能夠做主,並不需要回家去問家裡的意思。

連蔓兒又將信給五郎和小七看過,這才裝進信封裡。時辰還早,她打算現在就將信送去石太醫的府上。

“我送你去吧。”王幼恆就道。

從書房出來,王幼恆就叫王掌櫃將連蔓兒送來的地瓜挑好的裝了個小籃子。

“總要讓人看到實物纔好。”王幼恆道。

連蔓兒也沒和王幼恆客氣。

“幼恆哥,等我回去,另外送地瓜過來。”連蔓兒就道。

王幼恆又要叫人準備馬車,被連蔓兒攔住了。

“幼恆哥,總共也沒幾步路,走過去就行了,花不了多少工夫。”連蔓兒就道。

“那也好。”王幼恆笑了笑,沒再叫車,而是叫夥計送了兩把油紙傘來。

“幼恆哥,拿傘幹啥,天又沒下雨。”小七就道。

莊戶人家的孩子,都沒那麼多的講究。冬天的北風地裡,夏天的大太陽底下,他們都能玩的活蹦亂跳。油紙傘是稀罕物,而且只是在雨天用來擋雨的。他們根本就沒有遮陽這個概念。

“太陽有些毒,遮着點好。”王幼恆說着話,遞給五郎一把傘,然後就將自己手裡的傘撐開,遮在了連蔓兒的頭上。

五郎也將紙傘撐開,遮在了他自己和小七的頭上。小七並不怕太陽曬,但是傘下的陰涼很好玩。

紙傘撐在頭頂。連蔓兒有瞬間的錯愕,隨即就莞爾,王幼恆真的是個相當體貼的男人。

他們挑了條安靜的小巷子走,不逢集日,巷子裡行人稀少。有了年歲的青石板路面,因前兩天的雨水沖刷,顯得格外的乾淨,雜草頑強地從石峰裡鑽出來。偶爾還能看見一朵、兩朵黃色的、小小的野花,就在路中間,向行人揚起它的笑臉。小巷兩側。大樹下有三三兩兩乘涼的人。

空氣中瀰漫着花香、草香、還有某一戶人家廚房裡飄出來的飯菜香,某個小媳婦剛晾出來的新洗的衣裳上淡淡的胰子香,不知哪家淘氣的孩子突然大聲哭了起來,隔壁鄰居家的狗就跟着汪汪叫,一個男人的斥罵聲,接着是一個老年女人的斥罵聲、勸哄聲,之後都歸於沉寂。

親切的、實實在在的生活的味道和聲音。

連蔓兒的臉上不由得露出會心的笑意。

王幼恆略微低下頭,就看見連蔓兒臉上帶着笑,頭上兩根扎抓髻的豆綠色的綢帶子,還有豆綠色的裙襬。都隨着她輕快的腳步,像花叢中翩翩舞蹈的蝴蝶。

似乎感染到連蔓兒愉悅的心情,王幼恆臉上的笑容變得更加柔和。他將手裡的紙傘又稍微向連蔓兒挪了挪,將連蔓兒小小的身影完全遮在陰涼下。

很快就到了石太醫家,有管事的將他們接進去待茶,連蔓兒就將籃子裡的地瓜和信一起交給那管事。

那管事的正因爲上次給連蔓兒送信。過後很得了一些賞賜,沈六還將他叫到跟前,親口問了他幾句話。這次連蔓兒又來要他捎信,他哪裡敢怠慢。

“連姑娘放心,這信,我立馬就給六爺送過去。”管事的說到。

現在動身,要在夜間趕路,凌晨的時候能夠到府城。

“那就有勞了。”連蔓兒笑道。

安排好了送信的事,幾個人從石府出來,回了濟生堂。王掌櫃將他們迎了進去。

“飯菜已經準備齊整了,少東家,要不要就開飯?……已經打發夥計給連記送了信,連四爺和連四奶奶又讓夥計捎了一籃子的鹹鴨蛋過來……”

連蔓兒聽了心裡暗笑,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三十里營子的連家老四連守信和張氏,在衆人的口中慢慢地變成了連四爺、連四奶奶。

王幼恆就讓人將飯菜擺在院內的石桌上,有夥計端來清水,幾個人洗了洗,就都圍在桌子旁坐了。

連蔓兒她們並不是第一次在王幼恆這吃飯。王幼恆遠離縣城的老宅,在這鎮上,一來是學着照看鋪子裡的生意,二來就是爲了專心讀書。廚房的掌勺師父,是王家的老人兒,被打發來,專門照看王幼恆的飲食。

與王幼恆一起吃飯,幾個孩子一點也不拘束,連蔓兒吃的很香,嫩滑的糖醋里脊,還有炸的酥酥的小魚,都是她的最愛。

吃完了飯,連蔓兒幾個要回家,王幼恆就讓人送了一籃子的沙果進來,讓連蔓兒帶回去吃。現在還沒有到大批沙果成熟的時候,早熟的果子並不多。這是王幼恆家裡一個嫁到鄰縣去的姐姐派人給送來的。

連蔓兒略做推讓,也就收下了。

王幼恆又從書架上拿了兩本書下來,遞給五郎。

“拿回去看吧,看完了再還我。”王幼恆笑着對五郎道。

王幼恆的書房中,藏書極爲豐富,五郎愛看書,每次來了,總要擠時間找書看。不過,他是極懂事、不喜歡給人添麻煩的孩子。雖然心裡喜歡的不得了,卻從來不會開口向王幼恆借書。有時候,王幼恆看出他喜歡哪本書,會主動的要借給他。

五郎接了書,小心地收在懷裡。

連蔓兒幾個就要走回三十里營子,這次王幼恆沒聽她們的,堅持讓鋪子裡的馬車,將她們送了回去。

“看你們去了一趟,就給人拿點地瓜和咱家園子裡的菜,這是吃了一頓飯回來,還饒上這麼多東西。”張氏見她們回來了,就笑道。

“王小太醫對咱,是真沒的說。”連守信道。

…………

日子過的飛快,當早起感覺到空氣中有了一絲涼意的時候,連蔓兒才發覺,三伏天就這樣過去了。這個夏天,沒有空調,沒有風扇,但是回想起來,連蔓兒並不覺得如何難熬。三十里營子的三伏天,雖然有烈日當頭,卻有無數的陰涼,有沒被高樓大廈阻隔的暢通無阻的涼風,有豐富的新鮮瓜果蔬菜。貼近大地、親近自然,即便是被曬黑了皮膚,熱出一身的汗,那也是舒暢的。

伏天過去,秋天就要到了。連蔓兒一家又開始忙活菜園子裡的活計。

豆角和黃瓜都過了季節,都要拉架。那些做支架的秸稈經過這些天的日曬、雨淋,已經不能再用了。但莊戶人家是不會浪費一草一木的,這些秸稈再曬乾後,依舊是很好的柴禾。

黃瓜秧子和豆角秧子,則會被從架子上扯下來,扔進豬圈裡,連蔓兒家養的那幾頭豬,如今已經有一百多斤了,它們愛吃這個。

至於從黃瓜秧子上摘下來的最後一茬小黃瓜,則被張氏洗淨擦乾,扔進了大醬缸裡。醃製上一段時間,就是美味的醬黃瓜,最爲下飯。

還有長的十分粗大,顏色早就由綠轉變爲黃白顏色的老黃瓜,這不是留着吃的。當然,如果有人想吃也沒人攔着他,老黃瓜生吃的味道並不好,但是去皮切片做湯,卻有它獨特的味道。將老黃瓜破開,裡面是已經變硬了的黃瓜子。這些,連蔓兒都小心地蒐集起來,留着明年做種。

至於豆角秧子上,也撿個頭大的豆角留了一些,這個時候已經長的有些乾枯了,將豆角皮去掉,裡面是飽滿的、已經長實長硬了的豆角豆,這也要小心地收藏起來,留着明年做種。至於那些豆角皮,因爲上面的纖維已經長硬了,人類的胃無法消化,也被扔進豬圈去餵豬了。

緊跟着,就是茄子。其餘的辣椒、韭菜那些,可以多留一段時間。韭菜能夠一直吃到秋末,而辣椒,讓它留在秧子上由綠辣椒長成紅辣椒,再曬的乾乾的,最方便儲存。

這樣,菜園子裡就空出好多的空地來。連蔓兒一家就開始忙着種秋菜。

秋菜的重頭依舊是黃瓜和豆角。不過夏末種的黃瓜、豆角和春天種的品種是不一樣的。夏末種的黃瓜是旱黃瓜,而春天種的也有一個相對的名稱,叫做水黃瓜。豆角則是片豆角,這是張氏的說法,實際上就是扁豆。

蘿蔔、芥菜也種了很多,有足夠多的地,種子也沒問題,連蔓兒一家又種了些茄子,這是留着以後曬菜乾,冬天吃的。

出伏了,菜園子裡的玉米已經賣完了,連蔓兒將賬目歸攏了歸攏,拿出結果給張氏幾個看。一家人都笑的合不攏嘴。當初保守算的是三百八十四兩,最後結賬,她們實收的銀子是三百九十六兩八錢有零的銀子。

這是她們分家以來,賺的最大的一筆銀子,比去年賣葡萄酒賺的還多,大家怎麼能不高興那。

“娘,咱地裡的嫩玉米,還能賣上幾百兩那。”看着一家人高興的樣子,連蔓兒就笑道。

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明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四百四十八章 鬧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五百六十八章 拜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賊贓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叫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辭舊迎新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四十一章 連蔓兒算賬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租第十八章 王家藥鋪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章 誰家小兒女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親帶故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一百八十七章 託付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四百一十三章 吐苦水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六百一十一章 肅清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一百章 房產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賀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三百零一章 議親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百零二章 一反常態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來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挑眼第二百七十八章 說理第五百二十七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十三章 雞蛋風波(二)第十三章 雞屁股第七百五十一章 赴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叫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三百章 馬蘭花開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一百二十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三百七十一章 聽誰的第五百五十章 周氏的剋星第三百七十章 勸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二百三十四章 連蔓兒的規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五百五十六章 賊贓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五百六十章 不要錢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股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股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少年心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仲春第二百二十四章 梯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還是不休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地起波瀾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五百四十六章 做好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四百八十七章 小荷第四百零三章 抽水馬桶
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明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四百四十八章 鬧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五百六十八章 拜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賊贓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叫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辭舊迎新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四十一章 連蔓兒算賬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租第十八章 王家藥鋪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章 誰家小兒女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親帶故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一百八十七章 託付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四百一十三章 吐苦水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六百一十一章 肅清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一百章 房產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賀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三百零一章 議親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百零二章 一反常態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來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挑眼第二百七十八章 說理第五百二十七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十三章 雞蛋風波(二)第十三章 雞屁股第七百五十一章 赴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叫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三百章 馬蘭花開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一百二十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三百七十一章 聽誰的第五百五十章 周氏的剋星第三百七十章 勸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二百三十四章 連蔓兒的規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五百五十六章 賊贓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五百六十章 不要錢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股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股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少年心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仲春第二百二十四章 梯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還是不休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地起波瀾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五百四十六章 做好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四百八十七章 小荷第四百零三章 抽水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