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異地爲官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幽州一帶的戰事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呂布的近衛師是要護衛着呂布回到鄴城過年,便把俘虜全都交給幽州將軍趙雲和幽州典農中郎將田疇,近衛師跟幽州兵團交接完戰俘,再行整頓完畢,就啓程回鄴城。

呂布白天忙着整頓部隊,晚上便點起蠟燭,思索吏治問題。

經過幾天的辛苦思考,呂布終於擬定出一個差強人意的官吏任職迴避制度,便召集所有文武將領一起來商議,呂布要集思廣益,爭取把這份制度修訂得更加完善。

被呂布帶來幽州的文武將領幾乎佔呂布麾下三分之一的人員,基本上覆蓋了呂布麾下將領的所有成分,若是這項制度能夠被他們認可,也會被呂布麾下其他將領認可,只要麾下大部分將領認可,爭取到了自己人的支持,呂布就會毅然決然地把這個註定會被很多外部官員特別是世家官僚反對的制度強力推行下去。

呂布將自己手寫的制度文件遞給秘書令路粹,讓他當衆宣讀。

路粹讀完以後,不待衆將有什麼意見,呂布先說了幾句,他的語氣很沉重:“我們大漢,最重家族宗法,以親屬和地域爲紐帶,最容易結成一起徇私枉法的幫派團夥,他們謀取地區或團伙的私利而不顧及整個團體的長遠利益,像袁紹麾下就有豫州派和荊州派的明爭暗鬥,若不是這兩個派系的文武將領勇於私鬥怯於公斗,那我們數月前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把袁紹那十萬大軍擊敗。

反觀我們鄴城朝廷治下。也已經有不少中央和地方要員利用親屬故舊和同籍關係勾結成奸,謀求私利,他們的行爲已經開始動搖和影響着我們中央朝廷的共同利益。”

呂布說完這句話。銳利的眼神掃視着在場的所有文武將領,除了幾個新加入的文武將領之外,其他文武將領大多都心中有愧地低下頭。不敢跟呂布正視。

呂布心裡非常明白,自己麾下原本的嫡系將領是幷州將領,來到冀州後又蒐羅了一批冀州將領,此外還有從其他州郡招攬來的將領,他們按照各自的籍貫形成了幾個大大小小的山頭,幷州的部下便以張遼爲中心,聚集的多是武將,冀州的部下以董昭、張頜、朱靈等人爲中心。此外的豫州的郭嘉、徐庶、魏延和青州的于禁、管亥也各立山頭。

這些人在現在雖然沒有明顯的衝突,卻也有了朋黨的雛形,若是呂布不加以控制,他們之間的紛爭遲早會像袁紹手下那個豫州派跟荊州派的水火不容一樣。

呂布見大部分將領都神色不對,心裡一突,看來自己這個主公跟歷史上任何一個主公一樣,都逃不開麾下將領山頭林立的窘境。看來自己做這個官員任職迴避制度確有必要。

還好,呂布麾下還有高順、趙雲、田豐、沮授、太史慈等一心爲公、未曾結黨營私的干將,讓呂布心中非常欣慰。

而呂布真正想要用這個制度防範的並不是自己麾下的嫡系將領,而是那些遍佈朝野上下的世家文官。

因爲呂布麾下親信多是武將,在治政文官上比較缺乏親信。以至於朝野內外的六品以上文官裡,一半以上都是世家人物,而世家的存在本身就是利用親屬關係勾結起來的政治團體,是這個制度針對的不二對象。

呂布一直要在治理地方政務上倚重於有治政經驗的世家賢才,所以他根本不會在口頭上表現出針對世家的姿態,他做出的任何制度任何行動都是針對所有官吏,覆蓋寒庶的時候也覆蓋到了世家而已。

呂布輕咳一聲,打斷了許久的平靜:“各位,有什麼意見就提出來吧,咱們一起把這個制度完善起來!”

董昭被呂布任命爲幽州刺史,足證呂布對他的器重,而且他在現在跟着呂布的文職官員裡面算資格較老的,所以他當仁不讓地站起來闡述道:“主公,您這個制度的第一點,地區迴避,沿用的是桓帝時指定的三互法,甲州人士在乙州爲官,乙州人士在丙州爲官,則丙州人士對甲、乙、丙三州均需迴避,這三互法立意雖好,但它規定的交錯迴避,致使禁忌過於嚴密,往往造成選用艱難的局面,全國十三個州中就有十一個州的人士不得擔任幽、冀二州的長官,致使這兩州的長官連着好幾個月都是空着的。”

董昭雖然亦是世家人物,但他知道呂布一直有抑制那些野心世家的心思,只要自己的董家不像汝南袁家那樣野心勃勃,就不會遭到主公的忌憚,所以董昭根本不去考慮呂布在制度裡面遏制世家的部分,只考慮制度的可操作性。

呂布點點頭道:“公仁言之有理,那就容本公好好想一下,怎麼才能把這一點給指定的更好實施一點。”

呂布便緊鎖眉頭,絞盡腦汁地想歷史上各朝代的官吏迴避制度。

呂布隱約記得,爲割斷官員與原籍鄉土的諸種關係,唐宋兩朝明確規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鄰近州縣任職;明太祖朱元璋,鑑於以丞相胡惟庸爲首的淮右勳貴集團結黨的教訓,將全國分成三大任職區,實行的是“南北更調”制;到了清朝,則進一步明確規定,上到總督巡撫,下到州縣佐雜,乃至不管地方事務的河道、鹽務諸官吏,任職地都必須避開本籍地五百里。

如此這般,呂布跟沮授、郭嘉、董昭、趙雲、鞠義、閻柔等文武將領做了一番深入的商討,在兩漢時期的官員任職迴避制度基礎上,再綜合唐、宋、明、清各朝任職迴避制度的優點,制定出一個既嚴格又能推行下去的官員任職迴避制度。

這官吏任職迴避制度,涉及人事關係的各個方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地區迴避,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鄰近州縣任職。

一個縣令,不得在他原籍所在的縣以及附近縣任職,一個太守,不得在他原籍所在的郡及其附近郡任職,如此這般,以此類推,文武官員皆是如此規定。

原本有希望從呂布手裡拿到涼州將軍任命的涼州金城人閻行聽到這個地區迴避的規定,知道自己眼看到手的涼州將軍泡湯了,禁不起心裡的失望,騰地站起身,大聲質疑道:“主公,官員遠赴他鄉,異地爲官,對於任職地的風俗很難事先了解,也可能會出現語言不通的現象,治理必然存在困難,以屬下觀之,此地區迴避之法弊大於利。”

呂布知道閻行心裡失望,卻也不能因爲他一個人而毀了整個制度,微微一笑道:“彥明,你的顧慮是實情,卻也容易解決。針對不熟悉任職地的風俗習性,因本公已經規定下去,每一任官員的任期都是五年,若是稱職還能繼續留任五年,加起來就是十年,而瞭解一個地方的風俗只需要三個月就可以了,要治理一個地方十年,花上三個月的時間去了解,也不算過,至於語言不通的問題,以後我們要強力推行官話,數年之後,這個問題也不復存在了,其實這些問題再多也都可以解決,還都沒有結黨營私魚肉鄉里的問題大。”

對於這第一點,呂布不想直言卻希望閻行明白的是,這一點根本就是爲了瓦解地方世家豪強的統治基礎,世家之所以爲世家乃是他們世代爲官,以前做官都在原籍地做以便培植親屬形成龐大的勢力,以後要想做官只能到幾百裡外了,想要繼續培植下去是不可能的。

第二,親屬迴避,分爲兩種,一種是血親迴避,一種是姻親迴避。

血親包括祖父子孫、叔伯兄弟、親母之父舅等。姻親包括,妻之父及兄弟姊妹夫、己之女婿、兒女親家等,凡有這些親屬關係的,不能在同一衙門任職,也不能在有直接上下級關係的衙門或互爲監察的機構任職。迴避的方法是,不論輩分長幼,只要官階不同,均以小官避大官。如某人任某州刺史,當時他族內子弟任當地的郡太守,那個郡太守就必須要調任,只有在官位相等時,才按輩份長幼和任職先後迴避。

呂布再次拿汝南袁家作爲反面例子:“三年前的洛陽城裡,可嘆大將軍何進昏聵無能,使袁隗爲太傅領尚書事,袁紹爲司隸校尉,袁術爲虎賁中郎將,袁基爲太僕,袁術的舅舅楊彪又是衛尉,若不是董卓不甘心繼續做袁家門生,若不是本公識破袁家陰謀,大漢江山早就被袁家篡奪了。這互爲血親、姻親的親屬必須要回避,否則便是跟汝南袁家一樣有意圖謀反之嫌!”

呂布祭出“意圖謀反”的大帽子,沒有任何一個臣子特別是世家臣子敢承受的。

還好這個時代的官員照顧親屬時,不會像汝南袁家那樣野心赤露,更不會像某個朝代的某些官僚那樣“羣衆跟他講法律,他跟羣衆講政治;羣衆跟他講政治,他跟羣衆耍流氓;羣衆跟他耍流氓,他跟羣衆講法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是在乎多顧忌廉恥道德和旁人非議,血親、姻親迴避不是問題。

第135章 張頜高覽第420章 五道防線第127章 對得起我嗎第67章 司馬徽加入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436章 中計了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560章 袁紹潰逃第89章 釜底抽薪計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95章 硬闖王允府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558章 趙雲引開顏良第353章 討董之潘鳳戰華雄第506章 通天教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312章 同族大才呂範638章 兩個狼崽子第69章 明珠不暗投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531章 助甄姜做母親第611章 遼東三賤客第637章 不學李世民第615章 聖女王魯蓮第526章 黃蓋魏延打游擊第445章 快意恩仇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642章 進擊東鮮卑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75章 勒索董胖子第328章 迎娶甄姜(五)第139章 八萬輔兵第30章 軍姿汰劣兵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502章 要有信仰第93章 整三萬精兵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274 章 四支奇兵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214章 關羽看到貂蟬第566章 袁紹水遁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612章 兩個私生子第290章 被他們拒了(一)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586章 典韋大戟士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232章 忘憂丹第741章 愚民的奴性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84章 神物望遠鏡第786章 江東十二虎臣第264章 對付南匈奴(四)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108章 隨我衝陣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455章 嚴禁晚婚第78章 她有未婚夫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357章 討董之秘密結盟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453章 糧食人口
第135章 張頜高覽第420章 五道防線第127章 對得起我嗎第67章 司馬徽加入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436章 中計了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560章 袁紹潰逃第89章 釜底抽薪計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95章 硬闖王允府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558章 趙雲引開顏良第353章 討董之潘鳳戰華雄第506章 通天教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312章 同族大才呂範638章 兩個狼崽子第69章 明珠不暗投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531章 助甄姜做母親第611章 遼東三賤客第637章 不學李世民第615章 聖女王魯蓮第526章 黃蓋魏延打游擊第445章 快意恩仇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642章 進擊東鮮卑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75章 勒索董胖子第328章 迎娶甄姜(五)第139章 八萬輔兵第30章 軍姿汰劣兵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502章 要有信仰第93章 整三萬精兵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274 章 四支奇兵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214章 關羽看到貂蟬第566章 袁紹水遁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612章 兩個私生子第290章 被他們拒了(一)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586章 典韋大戟士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232章 忘憂丹第741章 愚民的奴性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84章 神物望遠鏡第786章 江東十二虎臣第264章 對付南匈奴(四)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108章 隨我衝陣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455章 嚴禁晚婚第78章 她有未婚夫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357章 討董之秘密結盟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453章 糧食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