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

呂布這次爵位改革,最爲人詬病的當屬勳、士兩個爵位的設立,因爲這不只是爲有功的軍人設立的,更是爲了出身平民家庭的自耕農、商人、文人、小地主設置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士多是破落貴族的子弟,放在東漢末年,是寒庶地主子弟,他們憑藉各自的才能貢獻入選士爵、勳爵,在朝野上下爲數不少的世家人物還能接受,那些立下戰功的軍人、那些有教化之功的文士能得到士爵、勳爵,那些世家人物還能接受。

可有些自耕農只是因爲繳納的糧食多,有些商人只是因爲他們繳納的稅賦多,或者因爲他們扶助窮困有些名聲就能夠冠以爵位,許多世家人物紛紛表示反對,他們一致認爲,爵士是貴族,既然是貴族,就要出身高貴,不能跟一羣泥腿子、錢串子相提並論。

呂布一言以駁之:“貴族的高貴,從來都不是因爲他們出身高貴,而是因爲他們的行爲高貴!凡是爲大漢中興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士,不論他是什麼出身,都有獲封貴族的資格!”

呂布有感於血統繼承的世家毒害了整個大漢民族,以至於血統、出身、拼爹決定一切的垃圾東西還在後世流傳,成爲阻礙社會進步的一大阻礙,呂布決定以一己之力來蕩平血統論、出身論等錯誤的思想觀念。

呂布在大漢日報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就脫胎於遇羅克的《出身論》。

呂布的文章裡寫到:

“很多人以爲,只要出身高貴,就是貴族,這個觀點不要說本公不認同,便是本朝開國那些布衣將相如蕭何、曹參、周勃、陳平、王陵、陸賈、酈商、酈食其、夏侯嬰、樊噲諸位皆不認同,即便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弘農楊家在一百多年前亦不認同。

自本朝開國一來,有無數外戚封爲侯爵,如擊潰匈奴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如擊潰北匈奴的大將軍竇憲。他們出身高貴嗎?有無數宦官封爲侯爵,如發明紙張的蔡倫,他出身高貴嗎?

按照我們大漢爵位制度,即便你出身貴族之家,可從你出生之後。你的爵位就降了一級。你長大後碌碌無爲,爵位就永遠比你父輩低了一級,若是你違反國法肆意胡爲,你的爵位更有收回的可能。大漢開國以來凡四百年。有多少違反國法而被收回封地甚至處以極刑、株連九族的爵士,恐怕沒有八千,也有一萬。若是認爲出身貴族之家,便可以高人一等,凌駕法律之上。那是妄人妄語。

一言以蔽之,縱然你出身高貴,若是你行爲不高貴,你也難以成爲一個貴族。

真正的貴族,是爲國家做出傑出貢獻而被朝廷乃至民衆共相尊重的人士,他們的高貴的行爲堪爲萬世表率,便如冠軍侯霍去病,他出身何其低微甚至下賤,而他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又何其高貴英偉。大漢就是要多幾個像霍去病那樣的出身低微而行爲高貴的貴族纔好!

許多人提及出身,所說的話,可以用兩句俗語來概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

這兩點,在某些人眼裡是顛婆不倒的真理。但在本公看來,是大錯特錯。

它的錯誤在於。認爲家庭的影響超過外界的影響,看不到外面的影響的關鍵與決定性作用,說穿了,它只承認父輩的影響,認爲父輩的影響超過了一切。

真正深入地觀察名垂青史的大人物的成長曆程,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外界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家庭影響,家庭影響服從外界的影響。

從孩子一出世就受到了兩種影響,稍一懂事就步入學堂大門,老師的話比父母的話更有權威性,集體受教育比單獨受教育共鳴性更強,在學堂的時間比在家時間更長,稍大一點,開始工作了,上司的影響,同事的影響,朋友的影響,書籍的影響,以及藝術的宣傳、習俗的薰染、工作的陶冶等等,都會給一個人以不可磨滅的影響,這些外界影響,統稱社會影響,這都是家庭影響無法抗衡的。

即使是家庭影響,也是社會影響的一部份,一個人家庭影響的好壞,不能一貫地以父親如何而定。父親是學識淵博的達官貴人,子女卻流於放任,有時更糟糕。父母行得正做得端,教育方法如果簡單生硬,效果也會適得其反。

同樣,父親不是什麼學識淵博的達官貴人,家庭影響未必一定不好,我們大漢的開國元勳布衣將相都是明證。總之,一個人的家庭影響是好是壞,是不能只以出身判定的,出身只是家庭影響的參考。

有一句詩寫得很好,本公有必要跟諸位分享一下,“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你們都是受孔孟之道儒家思想薰陶的,因爲我們成功地執行了全民教化的政策,使得所有民衆,無論是農夫,還是商賈,甚至是奴隸,都接受了孔孟之道的教化,你們敢否定孔孟之道的教化之功嗎?你們真的相信孔孟之道是無比正確的嗎?你們真的相信孔孟之道在教化民衆上是戰無不勝的嗎?那麼你們就不應該認爲父輩的影響比一切都強大,至少一個貴族之後若不好好讀書,根本無法跟一個認真讀書的農夫之子相提並論。

出身是死的,表現是活的,出身是家庭影響的一個因素,家庭影響是表現的一個因素,而且是一個次要的因素,社會影響纔是表現的主要因素。而表現好的,影響就好;表現不好的,影響就不好,這和出身毫無牽涉連。

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一般人相馬,總是根據母馬、外形、產地、價錢來判斷馬的好壞,偏忘記了讓馬跑一跑,試一試,看看它到底能不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這樣就分不出哪一匹馬是千里馬。

現在有些人不正是這樣嗎?他們只是著眼於出身,恰恰忘了真正可以做爲人才根據的表現,久而久之,不但糟踏了千里馬,就連普通馬也要變成“劣馬”了。

我們必須要擺正出身與表現的位置,衡量一個人是否值得授予爵位、官職,出身不是標準,只有表現纔是唯一的標準。

你們真的認爲出身好,表現就好,儘可以表現上超過出身不好的人?大錯特錯,只有表現糟糕的人才會扯起出身這面大旗當虎皮,拿父親的老臉到處要人買賬。出身這東西只能算是參考,只要把一個青年才俊的現實表現瞭解清楚了,出身之類的玩意就連參考的價值也沒有了。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老爹英雄兒好漢,老爹反動兒混蛋。”若是按照這兩個俗語活着,高祖做秦朝的亭長,陳平、王陵、陸賈、酈商、酈食其、夏侯嬰尚爲農民,樊噲尚爲屠狗者,周勃尚爲織薄曲吹簫者,灌嬰尚爲販繒者,婁敬尚爲戍卒,蕭何、曹參尚爲小吏,我們大漢帝國恐怕永遠不可能矗立起來,我們還活在暴秦的統治之下。

人之所以爲人,就是因爲他不是像畜生一樣蠅營狗苟地活着,就是因爲他不甘心命運的安排而力爭上游。

若是屈服於這出身決定一切的論調,每個農民都得過且過,不好好耕田,每個戰士都得過且過,不好好作戰,那我們大漢又何以立國,那些世家又何以保障自己家族百年甚至更長的昌盛。

我們必須要樹立這樣的風氣,努力爲國家貢獻力量的人們應該得到尊重,應該得到獎賞,反之,那些躺在祖宗的功勞薄上浪費國家錢財的紈絝子弟應該遭到貶斥、鄙夷。

現在你們都從大漢日報以及各地廣發的邸報上了解到我們大漢現在面臨的情況,雖然比四五年前要好上不少,但依然內憂外患,特別是外患,我們大漢的年輕人依然有無數建功的機會,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年輕人只要肯幹,不怕吃苦,就有許多封官加爵的機會等着你們。

不可否認,那些出身高貴的世家子弟,你們是比一般寒庶子弟高一些,只要你們踏實肯幹,你們可以一直延續家族的榮光,但只要你們稍加懈怠,貪戀富貴生活帶給你們的驕奢淫逸,或鬼迷心竅,妄圖以一家之力抗一國之威,你們就有可能保障不住祖宗父輩帶給你們的榮華富貴,便如弘農楊家,就因爲楊彪的一念之差而毀於一旦,便如太原王家,就因爲王允依附董卓而毀於一旦,便如汝南袁家,因爲袁紹、袁術兄弟的野心勃勃而四分五裂,不再復昔年四世三公的威風。

朝廷尊重你們祖先與父輩爲大漢做出的貢獻,所以容許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世襲,但朝廷不容許你們躺在祖先父輩的功勞上睡大覺。換句話就是,我們尊重你們的出身,但我們更尊重你們的表現,你們的貢獻。

那些出身寒微的年輕人,你們是比一般世家子弟低一些,但只要你們牢記那些開國的布衣將相的光輝例子,踏實肯幹,努力爲國家做出貢獻,用盡你們的聰明才智,也許十年之內,你們都要被出身高的年輕人壓在下面,但請你們不要氣餒,不要懈怠,十年開外,二十年,三十年,你們肯定能攀登到各自的高峰,便如當年的開國布衣將相一樣,加官進爵,封妻廕子。

第194章 尊重皇權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414章 逆襲皇后唐妍第717章 堅持走王道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143章 不受胯下辱第510章 通天經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649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630章 四面受敵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581章 陽安公主劉華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205章 誰主浮沉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第813章 大喬的幸福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593章 巧用白馬義從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139章 八萬輔兵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430章 突破滏水第559章 呂布連殺三將第350章 討董之兩條狗曹操劉備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363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四)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370章 討董之元芳你怎麼看第143章 不受胯下辱第316章 東吳大司馬第665章 龐德華雄戰關羽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398章 邪惡世家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41章 就十天時間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721章 效王莽之仁第105章 大匠師鄭渾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571章 分裂的荊州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69章 明珠不暗投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5章 勒索董胖子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151章 平原鞠義第286章 幕後主使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352章 討董之救下張飛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532章 憐愛蔡琰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853章 平定高麗半島第862章 消滅倭國中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332章 司馬懿必成大患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723章 統一戰線第24章 奉呂布爲主第605章 收地方人事權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22章 許諾封孫策吳王第603章 異地爲官第815章 折服孫策周瑜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
第194章 尊重皇權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414章 逆襲皇后唐妍第717章 堅持走王道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143章 不受胯下辱第510章 通天經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649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630章 四面受敵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581章 陽安公主劉華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205章 誰主浮沉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524章 三種勢力之遠交近攻第813章 大喬的幸福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593章 巧用白馬義從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139章 八萬輔兵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430章 突破滏水第559章 呂布連殺三將第350章 討董之兩條狗曹操劉備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363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四)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370章 討董之元芳你怎麼看第143章 不受胯下辱第316章 東吳大司馬第665章 龐德華雄戰關羽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398章 邪惡世家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41章 就十天時間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721章 效王莽之仁第105章 大匠師鄭渾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571章 分裂的荊州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69章 明珠不暗投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5章 勒索董胖子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151章 平原鞠義第286章 幕後主使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352章 討董之救下張飛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532章 憐愛蔡琰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853章 平定高麗半島第862章 消滅倭國中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332章 司馬懿必成大患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723章 統一戰線第24章 奉呂布爲主第605章 收地方人事權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22章 許諾封孫策吳王第603章 異地爲官第815章 折服孫策周瑜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