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江東十二虎臣

周泰和蔣欽,都是九江郡人,兩人都是活躍在長江一帶的江賊,擁有部曲三四千人,呼嘯江湖,無人能敵,袁術屢次圍剿都無可奈何。

孫策得呂布之助,前來平定江東。孫策親自前往拜會周泰、蔣欽,經呂範的說服,周泰、蔣欽願意加入官軍,成爲中央朝廷麾下將領,服從呂布的命令,暫時聽從孫策的調遣。

周泰、蔣欽一開始的校尉之職,以及隨後的數次升職,都是由呂布簽發的,孫策無權簽發,周泰、蔣欽也陸續知道江東軍的糧草物資、兵器盔甲都是由中央朝廷支援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泰、蔣欽只會把自己當成朝廷官軍,而不願成爲孫策的私兵。

而由於呂布對孫策的警惕,孫策的家人都先困在鄴城,後來遷往洛陽,有吳老太、孫權、孫翊、孫瑜、孫尚香等家人做質子,孫策一直不敢擅自發展自己的勢力,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周泰、蔣欽被呂範拉走。

歷史上,周泰與蔣欽隨孫策左右,立過數次戰功,孫權喜愛周泰,向孫策要求將周泰歸到自己麾下。孫策討伐六縣山賊時,周泰膽氣絕倫,保衛孫權,勇戰退敵,身受十二處傷,很久才康復。後來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於是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時朱然、徐盛等爲周泰部下,心中不服。孫權特會諸將,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孫權手自指其傷疤,問起受傷緣由,周泰一一回憶作答,孫權遣使者授周泰御蓋。於是諸將心服。

因爲呂布一直把孫權軟禁在洛陽,孫權不在江東,自然沒法跟周泰會面,他們之間也沒有機會演出歷史上那種忠心護主的戲碼。

呂布爲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也爲了消除自己內心的一點擔心,讓孫策親自發話。該如何對付孫權、程普、韓當、朱治、周善等人,孫策沒有別的選擇,只得說殺之,呂布便讓周泰親手斬殺孫權。

跟周泰相比,幾乎是一起長大的蔣欽少了幾分威猛,多了幾分儒雅,他現年已近三十,還能書不釋卷,發奮讀書。若好好培養,應該能成一個獨當一面的水上大將,而不至於老是做周泰的副手。

歷史上一向以識人之明而著稱的孫權曾說過:“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顥,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賜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蔣欽的人品跟他的向學精神一樣,讓呂布欽服,比那個潘璋好上太多。

歷史上,蔣欽屯守宣城,曾經討豫章賊寇,蕪湖縣令徐盛收蔣欽的守官。並上表處死,孫權以蔣欽在遠領兵爲由而不答應,徐盛由此認爲自己和蔣欽有私嫌。曹操攻濡須,蔣欽和呂蒙持軍統領,並調整節約等制度。徐盛時常懼怕蔣欽因過去的事情報復自己。而蔣欽常稱讚他的優點。徐盛敬重信服他的品德,與衆人論蔣欽的美德。孫權曾問蔣欽:“徐盛之前與卿有私嫌,卿如今舉薦徐盛,欲慕祁奚那樣推薦有私嫌的人?”蔣欽回答說:“臣聽聞主公舉賢,應不懷有私人恩怨,徐盛忠勤而強勇,有膽略器用,是萬人指揮的好人選。如今大事未定,臣應當幫助國家求取人才,豈敢以私嫌來矇蔽賢才呢!”

蔣欽爲人節約,孫權曾入其家,母親只用薄帳和布被,而妻妾衣服亦只是普通布裙的,孫權見此特命人爲他的母親制綿被和帷帳,又用錦繡來爲他的妻妾裁衣。

周泰繼續留任長江水師前鋒,而蔣欽則替代甘寧執掌黃河水師,甘寧調往長江水師做副統帥,暫領統帥之職,等周瑜反省整風完畢,再將長江水師的統帥權交給周瑜。

凌操是吳郡餘杭人,爲人俠義有膽氣,因爲是本地小土豪,不願離開江東,故此跟周泰、蔣欽一樣拒絕了呂布的徵辟,但他們接受了呂布的再度任命,在揚州刺史呂範帳下聽命,並接受揚州將軍孫策的軍事指揮。

凌操英勇,常登先冠于軍中,履行先鋒之務,後來被呂布調往東海水師,在陸遜、賀齊麾下任前鋒兼副統領,除了討伐東海海盜之外,還從海上進攻山越,山越與海盜沒有甘寧那樣的猛將,所以凌操身經百戰,身上雖然受傷,卻沒有致命傷。

凌操此番覲見呂布,抱來了他的寶貝兒子淩統,是呂布主動提出要見他兒子淩統的。

淩統現年只有九歲,生得虎頭虎腦,有乃父之風,現在在吳郡小學堂上學,他一點兒都不怕生,非常活潑,呂布問什麼,他就答什麼。

淩統把小學堂裡的一些生活學習情況都一五一十地講給呂布聽,呂布把裡面不合適的情況做了一番統計和詳細調查,需要調整的馬上安排下去讓人調整。

因淩統的實話實說,讓呂布從此之後長了一個心眼,每次下去視察都找小孩子問話,而不去找那些大人問話,因爲從很多大人嘴裡問不到真實的情況,呂布從來不會事先說明他要看那個孩子,都是臨時起意突然偷襲,所以他常常能發現下面的負面情況,並會藉機大力整頓,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風暴。

淩統在歷史上的表現可圈可點。

孫權再徵江夏,以十八歲的淩統爲前鋒,統與數十健兒共乘一船,時常先進,離開大軍數十里。駛到右江,斬殺黃祖將領張碩,擄獲其船隻、士兵,報告孫權戰勝,再引軍兼道,水陸並進。黃祖將兩首較龐大的蒙衝打橫阻塞沔口,在船上用箭俯射,兩面大石上又聚集數千張強弩,一時之間火飛上風,兵激煙下,弓弩齊發,流矢雨集,孫軍不得向前。爲求突破,淩統與董襲各率百人死士爲前部,衆人被著兩鎧。乘着舸船衝入蒙衝裡,斷開兩首蒙衝之間的聯結,孫軍才得而進入沔口。其後孫權大將呂蒙打敗黃祖水軍,而淩統則攻克江夏守軍,孫軍大獲全勝。後

從孫權往合肥,爲軍中右部督。時全軍出陣。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卻忽在津北出現,孫權遭圍;淩統便率領親近三百人攻入敵圍,扞護孫權突走。淩統復還奮戰,左右戰士盡死,自身亦被創,仍攻殺數十人,待孫權無事方還。

淩統雖在軍旅之中,卻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又愛士卒,士卒亦敬慕淩統。

淩統跟他父親凌操,都是勇將,可惜都死得早,淩統在歷史上死的時候年僅二十九歲,希望這一個時空裡,因爲呂布的努力。這個小將不會死得那麼早吧。

因爲呂布的大力提倡和極力支持,大漢目前的醫學極其昌盛。每個村寨塢堡裡都有醫生,都要藥鋪,應對瘟疫有專門的體系,軍醫更加普遍,相信這樣的情況下,名將夭折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陳武現年三十歲。身高七尺七寸,是廬江郡一個土豪出身,爲人仁厚,喜好施捨,很多鄉親以及遠來的客人都來投靠他。因爲出身大戶。要維護家族利益,所以他要留在江東,對呂布此前的徵辟拒絕了,但他接受了呂布的任命,在揚州刺史呂範帳下聽命,並接受揚州將軍孫策的軍事調動。

陳武在演義上,與龐德大戰,後面又無應兵,被龐德趕到峪口,樹林叢密,陳武再欲回身交戰,被樹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敵,好悲催地被龐德所殺。龐德現在在呂布帳下,陳武也算是呂布的部將,兩人在戰陣上已經不可能相遇了,陳武這條小命暫時可得保全。

陳武繼續留在江東陸軍之中,爲呂岱的前鋒大將。

呂布此前已經陸續見過周泰、蔣欽、凌操、陳武,並運用道術,催眠了他們,給他們洗了腦,隨後不定期的洗腦,讓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度更高,當然呂布並不指望這一點就能讓他們一輩子忠誠,給予他們官位,給予他們爵位,給予他們家族一部分利益,並約束他們的權力,監控着他們,才能一直讓他們忠誠下去。

歷史上江東有十二虎臣,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除了被呂布處死的程普、韓當、潘璋之外,其他都在呂布帳下,哦,對了,丁奉還沒有找到。

丁奉在東吳早期並不引人注目,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作爲軍事統率,都可謂國家中流砥柱,程普、黃蓋、甘寧、淩統、太史慈、韓當、周泰雖稍次一等,但也是赫赫戰將,而丁奉與人家相比則又次一等了。後世有人評說,丁奉、徐盛只是周瑜手下哼哈二將,別的大將獨當一面,南征北戰,丁徐二人只是做一些輔助工作,關乎東吳國勢的幾次大戰可以證明。在赤壁大戰時,丁徐二人只是去七星壇捉祭東風的諸葛亮。在呂蒙、陸遜收荊州一戰中,丁奉有幸與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並列爲七員大將,但名列第七,也未立大功,倒是潘璋逮了關羽。在彝陵一戰中,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朱然沿水路進兵,韓當攻北岸,周泰攻南岸,丁奉也沒有派上大用場。

看前半部《三國演義》,不會高估丁奉的能耐,甚至不看好他的前程。但到後來,丁奉的地位卻越來越高,成了東吳的中流砥柱。在吳主孫亮時期,丁奉的地位還沒有孫綝高。孫綝當了大將軍,獨斷專行,欺壓幼主,又擅廢孫亮,立孫休爲帝。孫休時期,孫綝不僅獨攬兵權,連政權也攬了,自任丞相,兼荊州牧,孫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孫休屢受威逼。張布推薦:“老將丁奉,雖不通文字,但計略過人,能斷大事,可與議之”。後丁奉設計,臘日來朝,羣臣大會,丁奉派張布引三十武士,就殿上拿下孫綝,又捉拿孫綝兄弟,盡斬於市,掃清朝廷,替孫休收回皇權,只這一件事,丁奉就可稱國家砥柱。

丁奉又以兵三千,雪中奮短兵,破魏將胡遵七萬,力保東吳不失,從蜀漢滅亡的263年堅持到271年。

現在丁奉估計不到十歲,還在廬江郡的一個農戶家庭,想要找到他,還有些困難,但呂布一直派人不懈地尋找着。(。)

ps:??再次推薦老常的誠意新作《超級曖昧高手》,這是一個裝逼泡妞的爽文,有點搞笑有點曖昧,讀起來很嗨,歡迎你們前來評鑑

第538章 董卓頻遭刺殺第330章 軍民大聯姻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863章 消滅倭國下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516章 董襲救孫策第694章 三十種作物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824章 反聲東擊西第74章 得此美嬌娘第278 章 常山趙雲趙子龍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783章 挫敗孫權陰謀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624章 獲利家屬連坐第106章 董卓進洛陽第828章 擒獲張飛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511章 蔡琰在倒追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542章 董卓重修函谷關第159章 田豐真幸運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104章 拜盧植爲師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21章 赤兔和寶甲第386章 戰果空前第614章 聖女郭芍藥第46章 招張機馬鈞第528章 一半江東已屬呂第373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三)第357章 討董之秘密結盟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825章 劉璋滅亡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175章 中央錢莊第634章 塞外決戰二第102章 黃琬謝呂布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642章 進擊東鮮卑第505章 國師左慈第481章 不讓草原變沙漠第191章 天子之宴第683章 生擒荀彧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851章 滅烏桓蹋頓第370章 討董之元芳你怎麼看第339章 納吳瑕爲妾第440章 收復壺關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401章 郭嘉義正辭嚴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812章 曹衝的母親第394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282 章 把司馬變成死馬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794章 魯肅之才第459章 河北總督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657章 韓遂是毒蛇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322章 管亥退卻
第538章 董卓頻遭刺殺第330章 軍民大聯姻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863章 消滅倭國下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516章 董襲救孫策第694章 三十種作物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824章 反聲東擊西第74章 得此美嬌娘第278 章 常山趙雲趙子龍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783章 挫敗孫權陰謀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624章 獲利家屬連坐第106章 董卓進洛陽第828章 擒獲張飛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511章 蔡琰在倒追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542章 董卓重修函谷關第159章 田豐真幸運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104章 拜盧植爲師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21章 赤兔和寶甲第386章 戰果空前第614章 聖女郭芍藥第46章 招張機馬鈞第528章 一半江東已屬呂第373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三)第357章 討董之秘密結盟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825章 劉璋滅亡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175章 中央錢莊第634章 塞外決戰二第102章 黃琬謝呂布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642章 進擊東鮮卑第505章 國師左慈第481章 不讓草原變沙漠第191章 天子之宴第683章 生擒荀彧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851章 滅烏桓蹋頓第370章 討董之元芳你怎麼看第339章 納吳瑕爲妾第440章 收復壺關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401章 郭嘉義正辭嚴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812章 曹衝的母親第394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282 章 把司馬變成死馬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794章 魯肅之才第459章 河北總督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657章 韓遂是毒蛇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322章 管亥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