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往事

“啪”的一聲,一本奏摺在空中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隨即落到了地上。

楚曄一拍御案,人已經站了起來,略帶稚氣的臉上隱隱帶着怒意。寬大的明黃色袍袖拂過御案,將御案上的奏摺帶落了滿地。

一旁服侍的小太監忙趴在地上去撿奏摺。

楚曄揹着手走了幾個來回,突然高聲喊道:“擬旨。”

在外候命的尚書匆匆跑進來,跪伏於地:“微臣在。”

楚曄一揮袍袖,那名尚書忙又磕了一個頭,這才站起身來,走到一旁的書案後。

楚曄走了幾步,吩咐道:“擬旨,太史林伯禮大逆不道,妄言天象,妖言惑衆,罪在不赦。傳朕的旨意,林伯禮凌遲處死,誅滅九族,家中女眷充作營妓。”

楚曄說完,目不轉睛的看着站在一旁的許懷恩。

許懷恩垂手侍立,表情木然。

楚曄看了一會兒,冷哼了一聲,隨即吩咐那名尚書道:“擬好後呈上來。”

那名尚書忙躬身答道:“遵旨。”

楚曄一甩袖子,人已經出了上書房。

楚曄一走,許懷恩就冷冷的看了那名尚書一眼,那名尚書的額頭上不由冒出了冷汗。

早有小太監將楚曄剛纔摔在地上的那本奏摺拿給許懷恩,許懷恩接過奏摺,順手翻開,一目十行的看着。

林伯禮奏摺上不外乎是說他夜觀天象,見星象有異,因此預言國將有大亂,勸楚曄修德敬天等語。

許懷恩不由在心中喟嘆:這個林伯禮雖是當世大儒,可卻如此的不識時務。如今楚曄剛剛親政,他就上奏摺稱天象有變,這豈不是說楚曄不適合爲君,難怪楚曄如此動怒。

想到這裡,許懷恩輕嘆了一口氣,吩咐小太監道:“好生侍候着,咱家要去太皇太后娘娘那裡。”

許懷恩雖是說給小太監,實際上卻是說給那名尚書聽的。

那尚書也知楚曄雖然親政,可朝中大權還是掌握在太皇太后何氏手中,許懷恩如此說就是告訴自己,這件事要請示太皇太后的意思,因此只做沉吟,卻遲遲不肯落筆。

許懷恩朝太皇太后所住的永信宮匆匆走去,等到了永信宮,卻見蘭陵大長公主也在座,一時有些不知該如何開口。

太皇太后見許懷恩有些吞吞吐吐,知他是顧忌大長公主,就對大長公主說道:“韋太后昨日略有些不適,你過去看看她可好些了。”

蘭陵大長公主聞言,知自己不便再坐,也就起身告辭走了。

蘭陵大長公主一走,許懷恩就將剛纔的事情一一回明瞭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沉吟了一會兒,嘆道:“林伯禮此時上這道奏摺,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我不肯還政於皇上,所以才指使林伯禮上的奏摺。如今有人虎視眈眈圖謀天下,如果我與皇上再起嫌隙,只怕將在朝中掀起新的風波。”

太皇太后說到這裡,不由長嘆了一口氣:“只是可惜了林伯禮這個人才,我曾讀過他寫的文章,倒是難得的才子。”

太皇太后揮了揮手,許懷恩已經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思,那就是此時太皇太后不會干涉此事。

許懷恩行了一禮就躬身退了出去,在往回走的路上,他不由有些黯然:這就是宮廷,林伯禮是不過是政治的犧牲品,太皇太后同意殺他,是因爲殺了他可以穩定朝局;而楚曄要殺他,不過是借殺他立威,告訴羣臣誰纔是朝堂的主人。在政治這盤棋上,誰都有可能被犧牲,那麼自己呢?

許懷恩不敢再想下去了,不由加快了腳步。

許懷恩一離開,太皇太后就疲倦的嘆了一口氣,手臂支在扶手上,用手撐着頭:天下,有太多的人覬覦,所以纔會紛爭不休,殺戮不斷。

陶嬤嬤忙低聲問道:“奴婢去給娘娘端一碗蔘湯來?”

太皇太后微微點了點頭。

陶嬤嬤心中一喜,忙快步走了出來。

原來林伯禮是當世大儒,許多學子都師從於他,陶嬤嬤的侄子陶景文也是林伯禮的弟子。

陶嬤嬤聽了許懷恩的話,知道林家將有滅門之禍,怕混亂中自己的侄子被誤殺,所以急着送信出宮。如今找到了這個由頭,她忙出了永信宮,令自己的心腹出宮帶信給自己的侄子,告誡他千萬不要去林家。

陶嬤嬤的心腹到了陶府,恰好陶景文剛要出門,那名心腹忙將事情稟明瞭陶景文。

這陶景文雖然年少,可卻天生的一副俠義心腸,聽說老師有難,豈能袖手旁觀,故此雖然滿口答應,可等信使一走,陶景文就騎了一匹快馬飛奔林府而去。

陶景文到了林府,也不等下人通報就邁步走了進去。林伯禮平日裡素喜陶景文,因此下人們倒也沒阻攔。

陶景文快步朝書房走去,一進書房,就見林伯禮正端坐在書案後看書,忙喊道:“老師。”

林伯禮聞言擡起頭來,招呼道:“快過來坐。”

陶景文顧不上客套,忙走到林伯禮身邊,將事情講述了一遍。因爲陶嬤嬤只是匆匆交待了幾句,所以陶景文所知也是有限,只知林伯禮因上表獲罪。

林伯禮聞言起身道:“老夫所爲者是這天下社稷,豈能因人君的好惡而巧言逢迎,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陶景文急道:“陛下此時甚怒,只怕老師難逃這牢獄之災,不如暫避一時,徐圖後計。”

林伯禮慨然道:“老夫清高一生,豈能受那些獄吏折辱?又豈能做出負罪逃亡之事?老夫已決心以死進諫,只求陛下能修身慎德。”

陶景文還想再勸,可見林伯禮心意已堅,也深知不可再勸。

林伯禮自幼學儒,篤信“文死諫,武死戰”,如今有機會能以死進諫,得全令名,倒也絲毫不以爲意。

林伯禮洋洋灑灑寫下了幾千字的表章,這才整肅了衣冠,懸樑自盡,不過他臨終的時候倒是鄭重託付陶景文照顧自己的兩個女兒——麗光、徽光。

林夫人聞知夫主身亡,也整整齊齊的裝束了,懸樑殉夫。

林府上下已經亂作一團,管家忙着指揮下人料理後事。

陶景文忙問下人“小姐在哪裡”,下人回說小姐們被姑母接去了,陶景文要去接林伯禮的兩個女兒回府。

陶景文出了林府,剛轉過林府所在的巷口,就見大批的羽林軍朝林府的方向行去。

陶景文見了羽林軍,心中暗驚,如果不是十惡重罪,決不會出動羽林軍,看來老師的事情利害非小,忙催馬快行。

等他到了林伯禮妹妹的家中,才知道羽林軍已經來過,而林伯禮的妹夫懼禍,早已將林伯禮的妹妹和兩個女兒交給了羽林軍。

章五六 新年(五)章四 初雪章三四 暗波章十八 表情章二六 拒婚章三一 黃雀(四)章九 輓歌章六 皇后章二二 貴嬪章九 儒法章三三 驚變(五)章七 刁難章六 先聲章十三 殘陽章四 生死章三五 祭品章三四 驚變(六)章五三 新年(二)章七 《論語》章二六 黃雀(二)章四一 封妃(六)章五 花魁章二二 祖孫章三七 烈焰章四 生死章一 荒齋章十三 殘陽章四一 封妃(六)章三 淚妝章十二 雪夜章四七 謠言章三三 驚變(五)章二一 執手章十一 故人章三四 暗波章十五 意外章一 初七章二七 暮靄章三十 面具章十四 帝師章三六 分梨章六 復活章二十 新月章十一 盟友章二二 相位章三四 暗波章二 明珠章三二 權監章四 初雪章三十 驚變(二)章四五 抓姦章九 輓歌章四二 情怯章二七 暮靄章二四 郡主章十一 國喪章一 初七完結感言(希望大家都看一下)章十四 荷包章二六 拒婚章二七 忠誠章九 月夜章三二 權監章二 明珠章九 責罰章三七 封妃(二)章四 初雪章四三 棋局章十五 歡宴章四三 故琴章二四 心思章四七 謠言章四一 貴妃章三一 驚變(三)章十三 鳳七楔子章三四 暗波章九 責罰章九 責罰章六 復活章三 春雪章六 太妃章十四 兄弟章二六 侍女章六 皇后章四十 封妃(五)章九 儒法章三一 黃雀(四)章四三 棋局章十六 納妃章七 《論語》章十四 帝師章三四 驚變(六)章十八 使命章十八 飛花章三七 巫蠱(三)章三三 序幕章五四 新年(三)章十八 使命
章五六 新年(五)章四 初雪章三四 暗波章十八 表情章二六 拒婚章三一 黃雀(四)章九 輓歌章六 皇后章二二 貴嬪章九 儒法章三三 驚變(五)章七 刁難章六 先聲章十三 殘陽章四 生死章三五 祭品章三四 驚變(六)章五三 新年(二)章七 《論語》章二六 黃雀(二)章四一 封妃(六)章五 花魁章二二 祖孫章三七 烈焰章四 生死章一 荒齋章十三 殘陽章四一 封妃(六)章三 淚妝章十二 雪夜章四七 謠言章三三 驚變(五)章二一 執手章十一 故人章三四 暗波章十五 意外章一 初七章二七 暮靄章三十 面具章十四 帝師章三六 分梨章六 復活章二十 新月章十一 盟友章二二 相位章三四 暗波章二 明珠章三二 權監章四 初雪章三十 驚變(二)章四五 抓姦章九 輓歌章四二 情怯章二七 暮靄章二四 郡主章十一 國喪章一 初七完結感言(希望大家都看一下)章十四 荷包章二六 拒婚章二七 忠誠章九 月夜章三二 權監章二 明珠章九 責罰章三七 封妃(二)章四 初雪章四三 棋局章十五 歡宴章四三 故琴章二四 心思章四七 謠言章四一 貴妃章三一 驚變(三)章十三 鳳七楔子章三四 暗波章九 責罰章九 責罰章六 復活章三 春雪章六 太妃章十四 兄弟章二六 侍女章六 皇后章四十 封妃(五)章九 儒法章三一 黃雀(四)章四三 棋局章十六 納妃章七 《論語》章十四 帝師章三四 驚變(六)章十八 使命章十八 飛花章三七 巫蠱(三)章三三 序幕章五四 新年(三)章十八 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