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

在大雪紛飛的日子,朱翊鈞專門去佛塔的工地瞧了一出熱鬧,大明的科道言官和筆正們,在大雪天在土裡夯土,幸好已經快要完工了,否則這過年也過不利索。

朱翊鈞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即便是科道言官,這股清流,其生活依舊是奢靡的,帶着一堆的僕從,皇帝明旨,讓科道言官們幹活,這些出行的僕從,都只能在外面候着。

四十多個科道言官,帶着一百三十多個僕人,在外面候着,這場面極其壯觀。

“一個科道言官最少一輛車駕,一個車駕再配上一個馬伕在外面等候,還有傭奴拿着湯婆子,生怕自家爺凍着累着,這還不算完,這車裡還有個侍妾,等着給咱們的士大夫們暖手,若非朕今日過來看看,也看不到這場面,大明士大夫的日子,是真的窮奢極侈。”朱翊鈞站在大隆興寺佛塔的工地之外,看着外面的雲集的僕從,感觸極深的說道。

張居正特別樂意皇帝跟輔臣、廷臣、朝臣們接觸,也願意小皇帝多走動走動,不要像嘉靖後期、隆慶年間一樣深居九重。

所以皇帝一說要到工地看看言官穿短褐幹活的樣子,就立刻從善如流來到了佛塔工地,幹活的場景的確看到了,手無縛雞之力的科臣們真的不會幹活,快要把他們給累斷氣了。

張居正吐了口氣,無奈的說道:“若是出京,那排場更大,前幾日驛丞奏稟,一個七品科道言官出京,前往嘉峪關任職,光是隨行佣奴就有十多人,這驛站只供給言官一人飯食,此言官極爲不滿,要毆打驛丞,驛丞手下有七名驛卒,差點打起來,言官見驛丞兇悍,便不多言語,上奏彈劾,要裁撤驛站。”

驛站的驛丞之所以敢只供給言官一人水食,是因爲這個言官是被貶斥的,但凡是這個言官正常外任,大抵就要驛站把這些人一起養着,就是十多人的水食,對於驛站而言,都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是原來戶科給事中石應嶽吧,朕記得他彈劾侯於趙被朕貶到了西北去,看來是死性不改啊。”朱翊鈞稍微盤算了一下,鎖定了這個言官究竟何人。

“陛下英明。”張居正點頭,確實是石應嶽,這個人被貶斥後,隨行佣奴太多,導致驛站怨聲載道,而石應嶽因此上諫,要裁撤驛站。

張居正只覺得是石應嶽瘋了。

大明的驛道官路是皇帝皇權的延伸,驛路延伸到哪裡,皇權就延伸到哪裡,再貴這驛站驛卒也要養着,隆慶年間因爲國用不足,風力輿論就數次以修省的名義要求裁撤部分驛站,但是都被駁回了,現在石應嶽再談此事,張居正確切的知道,是石應嶽瘋了。

周良寅那種幡然醒悟的儒學士,少之又少。

“他哪裡是讓朕裁撤驛站,分明是讓朕做亡國之君啊。”朱翊鈞對這個諫言非常不滿,崇禎皇帝因爲財用大虧最終在言官制造的風力言論下,裁撤了驛站,結果裁撤出個李自成來。

萬曆四年,大明的局面自然要比崇禎年間要好,但是也好的有限,真的把驛站裁撤了,民亂們必然四起。

而石應嶽的要求裁撤驛站的理由僅僅是驛站怠慢了他。

“不僅不裁撤,這興利以來,這驛路要拓,這驛路要翻修,大明百貨通衢,水馬驛就是重中之重。”朱翊鈞十分鄭重的說道。

“朕記得先生講史,說到了永樂年間的戶部尚書夏原吉,有一次夏原吉的弟弟進京探親,最後走的時候,夏原吉就給了二石米讓弟弟回家,就這,還被言官彈劾奢靡。”小皇帝和大明首輔看着佛塔工地外那些個傭奴,一時間感觸頗深。

夏原吉作爲永樂朝的戶部尚書,作爲朱棣的鐵桿心腹,他要是想貪,那給弟弟的絕對不止二石米了,可是夏原吉就是沒有多餘的資財給弟弟。

夏原吉在永樂二十年,極力反對朱棣繼續北伐,打了那麼多年仗,國帑的確是空空如也,而夏原吉反對朱棣親征的最大理由是,朱棣已經不年輕了,征戰多年的朱棣身上舊傷極多,理應好生休養,即便是作戰,也可以讓英國公張輔代勞。

但是靖難第一功臣、淇國公丘福當初的輕敵冒進,人死被殺,讓朱棣覺得不親征就不安心。

最後朱棣也在第五次北伐的路上龍馭上賓。

夏原吉本身不是個貪官,二石米,連一個傭奴都養不起,漢王謀叛的時候,夏原吉就力主親征,防止出現意外,畢竟也是叔叔打侄子。

張居正的生活是十分奢靡的,全楚會館一年基礎花銷就1000兩,可是張居正是國朝首輔,是帝師。

科道言官什麼身份,什麼貢獻,居然也是如此的奢靡!

“陛下,籌建西山煤局,最近還要出事。”張居正給小皇帝打了個預防針,告訴陛下,這件事絕對不是這麼輕易就結束的。

朱翊鈞頗爲平靜的說道:“那就來吧。”

“大司寇,沒有恭順之心啊。”朱翊鈞對着王崇古說道。

“臣惶恐。”王崇古人都傻了,自己怎麼就沒有恭順之心了?這幹活乾的好好的,剖開肚子自己就是沒有偷工減料,怎麼就被打上了沒有恭順之心的標籤。

朱翊鈞看着工地上人來人往,無奈的說道:“大司寇,明明聽懂了朕的話,填坑,就是故意爲難科道言官,可是大司寇沒有爲難他們,這年前居然就結束工期了,就應該挖開了填,填滿了挖,挖開了填,如此循環往復,這些科道言官吃盡了苦頭,下次說話,就知道踐履之實,認真調查之後再言語了。”

“糾正朝中高談闊論,平時袖手談心性的風尚,比佛塔的工期更加重要。”

王崇古完全明白了,爲了趕工期,他安排了不少民夫一起幹活,這些個科道言官,大多數都在偷懶,幹活的還是民夫,他只想把佛塔趕緊修好,而陛下更在意風力輿論。

“就幹這幾天活,他們就能罵幾十年,若是讓他們幹幾個月的活兒,豈不是要罵幾輩子?”王崇古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幹幾天活,就能罵幾十年,王崇古這話是基於踐履之實的說法,流放大員到邊方,哪怕是後來寬宥其家眷,其家眷回鄉之後,就開始寫小作文,而且一寫就是幾十年。

王崇古身上的罵名已經夠多了,就沒有太過於苛責。

“就先挖個十次吧,填好了就讓他們挖,如此反覆十次,朕說的,不滿意科臣乾的活兒,偷奸耍滑,就這麼定了。”朱翊鈞見王崇古不肯擔這個罵名,就親自來了。

“大明國法誣告反坐,既然他們說大司寇偷工減料,朕也能說他們偷奸耍滑,這不過分吧,也就是挖開十次,再回填十次,朕又不是不給他們吃飯。”

他年紀小,德涼幼衝。

“臣遵旨。”王崇古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看向幹活的言官們,滿是同情,陛下這眼睛珠子一轉,就是個折磨人的餿主意,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偷奸耍滑。

“走了。”朱翊鈞揹着手離開了佛塔工地。

“恭送陛下。”張居正和王崇古再次恭敬行禮。

“元輔啊,定要好生勸諫陛下仁善,大明臣工,都仰賴元輔先生了。”王崇古看着小皇帝的背影,這哪裡是孩子,分明就是個怪物。

“我一個人也有些獨木難支,讓大司寇入閣,大司寇死活不肯。”張居正的語氣裡帶着濃烈的感慨。

“這事還是得先生來,先生是帝師。”王崇古很難想象,陛下親政後,這幫科臣會遭遇怎樣的劫難。

是夜,天空飄揚着三日的鵝毛大雪終於是停了,天空終於放晴,久違的明月,在天宮高懸,給大地撒上了一片銀白,京師內外銀裝素裹,大雪紛飛的日子裡,人們很少出門,這街上便愈發冷清,譙樓裡的更夫們,仍然在大街小巷裡敲着鑼和梆子,吆喝着: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走水了!走水了!”一聲暴喝,更夫聞言面色大變,看向了西北方向,開始不停的敲鑼,告訴人們走水了。

大明每年過年放煙火都是謹慎謹慎再謹慎,因爲京師全都是木製結構,只要有火燒起來,都是成片成片,更夫們敲鑼打鼓,就是提醒所有人趕緊離開房舍,一起出來救火,防止燒到自己家來。

譙樓瞭望到了火情,立刻開始出動,向着火場而去,火場的位置位於煤市口。

大明京城,內城和外城一共有兩個煤市口,一個在西直門,一個在廣寧門內,燒起來的是最大的廣寧門內的煤市口。

由擡柴夫從京西門頭溝煤窯運進城裡的煤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在此堆放銷售,因此得名,而溝通金水河與護城河的水道,其上架有石橋,稱爲煤市橋。

煤市口一條街都是做集散煤炸生意的。

這燒起來,火光沖天,煙塵滾滾,四處都是奔走救火的人,更夫在街上游走,火燒起來的時候,更夫們已經在不停的錘門,但仍然不可避免有人在熟睡中,感受到了炙熱,喪命在火場之中。

朱翊鈞在半夜聽到了喧鬧聲,猛地坐起,披上了一件大氅,就走出了自己的寢室,已經看到了王夭灼在門口候着,神色焦急無比。

“是寶岐司燒起來了嗎?”朱翊鈞的臉色依舊平靜,萬曆四年年初一場大火,年末又是一場大火,他的面色複雜,自己就那麼招人恨嗎?可是王崇古說過很多次,大明越是富有振奮,肉食者們的財富就越多,這是個相輔相成的結果。

不是直接把權豪給抄家了,把財富集中到了朝廷就是振奮。

朱翊鈞想不明白,自己、張居正、王崇古、譚綸、王國光爲何這麼招人恨,恨到必須要殺死自己纔算完嗎?張四維縱火焚宮,大案剛剛落下帷幕,這還沒喘口氣,這又來了一遍。

“沒有,宮外來的消息是煤市口燒起來了。”王夭灼趕忙回答道,這要是寶岐司燒起來了,王夭灼早就不顧禮義廉恥闖進寢宮把小皇帝搖醒了。

王夭灼睡的很淺,這和她過慣了朝不保夕的日子有關,有點動靜就會驚醒,這煤市口燒起來後,王夭灼聽到聲音就起來了,不是寶岐司着火,她也是在門前候着,陛下醒了,就伺候着,陛下沒醒,就等着。

“哦,不是寶岐司着火,是煤市口…煤市口!”朱翊鈞立刻驚醒了,煤市口燒起來!

朱翊鈞立刻登上了文華樓,眺望着正南方向煤市口大街,火光已經將半個天都燒的通紅,他眉頭緊蹙的看着天邊,緊了緊大氅。

次日的清晨,廷議如常召開,煤市口大火案,就成爲了大案要案。

“火災燒死了一百二十七口,其中有三名火夫,因爲救活殉難,臣以爲建忠勇祠祭奠爲宜。”兵部尚書譚綸首先爲火夫求身後名,忠勇祠的修建標準就是:如果此軍兵爲下救黔首而亡,則修建忠勇祠祭奠錄功。

忠勇祠並不大,一個八角亭裡面放着一塊碑文,上面刻着軍兵爲救百姓英勇犧牲的詳情。

人們可能會忘記他們的付出,就像陳友仁污衊平倭的戚繼光所統領的南兵一樣,但是石頭會記得。

“準了。”朱翊鈞立刻點頭說道。

這個沒有任何異議,火夫屬於軍兵,由五城兵馬司的軍兵擔任,火夫比普通人更清楚水火無情,但還是爲了救活殉難,理應有此殊榮。

“查清楚起火的原因了嗎?”朱翊鈞急切的問道。

王崇古眉頭擰成了疙瘩搖頭說道:“沒有,大火,燒的乾乾淨淨。”

放火是最難查的大案,張四維敢放火燒宮,也是摸準了這種案子根本查不到,但是宮裡全都是檢舉箱,從火燒起來之前,就已經有人奏聞說恐有火災,這纔算是確定了人爲而不是天災,順着這條線索才查了下去。

煤市口的大火,根本沒有什麼提前的情報,根本無從查起,即便是稽查,線索和情報,也是真假難辨。

“剛剛下過雪,天氣異常的乾燥,用煤取暖,確實容易發生火災,每年冬天都會出現幾次,但是這次格外不尋常。”張居正認爲不是意外,而是人爲,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是,煤市口起火。

要知道堆煤的地方,甚至連個爐子都沒有,就是怕起火,許多的煤場,都會設置隔離帶,防止大火蔓延到自家,而且緊鄰金水河與護城河,周圍也都是火夫,這場火起火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了連火夫都把命搭進去了。

再加上,西山煤局的籌辦,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張居正認爲是人爲的。

“其實也能查。”王崇古端着手說道:“陛下,就看看最近何人放大量放煤,就可以了。”

“若真的是人爲的,那就必然是有些人提前轉移了自家的煤炸,大雪封路,煤市口再被點了,這煤價必然漲到天上去,到時候,就看誰大量放煤,就可以順藤摸瓜尋到罪魁禍首了。”

“大火的確燒乾淨了所有的證據,若是人爲必然是爲了求利,找到那個提前囤積、轉移煤炸之人就行。”

王崇古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去查辦此案。

大明的皇宮本來是跟個篩子一樣四處漏風,廷議的內容,這邊還沒廷議結束,外廷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隨着馮保的舉報箱不斷的增多,再加上張四維縱火案,李太后跟瘋了一樣的清宮,現在宮裡的消息,傳出去也是真假難辨。

所以,只要廷臣裡面沒出叛徒,這個案子,確實也有查清楚的可能。

朱翊鈞對王崇古的建議非常認可,他想了想開口說道:“把鼎建大工停一停,民夫都到西山官窯推煤去,日後,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鼎建大工過年前本就是在準備休沐,朱翊鈞打算再辛苦一下修皇宮的匠人們,王崇古給鼎建工匠們的工價中位數在每人每年十一兩銀子,這是爲了趕工期的工價。

大明的匠人們,其實要求並不高,按時把錢給了,若是讓多幹活,多給點錢,哪怕是不多給錢,給吃點肉,若是再有二兩酒,那匠人們也是肯幹的,而且是歡天喜地。

細細看去,其實匠人們和邊方軍兵很像,給個半餉就安安穩穩,填飽肚子就能擊退來犯之敵。

怕就是怕連個半餉、飽飯都不給,這生產絕對沒有任何的積極性可言。

王崇古給足了匠人們工錢,完全是怕鼎建大工,耽誤了陛下的大婚,那就是萬死莫辭了。

所以,讓匠人們去擡煤,保證煤炭供應,匠人們是肯做的,畢竟,煤炭供應不足,真的會凍死人,而且凍死好多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王崇古領命後,直接就離開了文華殿,連廷議都沒全程參與,專心督辦此事了。

“呂宋總督國姓正茂,送來了奏疏,殷部堂在奏疏中談到了大明漕運。”張居正摸出了一本奏疏,面色多少有點古怪,殷正茂似乎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已經是割據一方的諸侯,還把自己的當做是一個大明臣子,積極參與討論大明國事。

比如這次討論漕運的奏疏,遠在呂宋的殷正茂,仍然非常關心大明海漕,而且是海運漕糧的堅定支持者。

張居正把殷正茂的奏疏傳閱了下去,解釋道:“殷部堂說這大明朝堂如果不海運漕糧,那呂宋就沒得收稅了,不能收稅的地方,那便不是大明國土了,畢竟從呂宋到大明,就只能海漕,所以他支持海運漕糧,而且戶科給事中劉魯、漕儲參政楊一魁、南京兵部尚書劉光濟等相繼附和,請求堅定海漕之事。”

海瑞看着奏疏念道:“臣等呂宋海外臣工,其忠天地可鑑,陛下豈可輕棄臣等不顧。”

殷正茂在奏疏裡,直接上綱上線,海漕必須要做,而且要持續下去,解決了技術問題,就要解決行政問題,如果沒有海漕,大明朝廷就是不要呂宋了!就是棄土!

誰反對海漕,誰就是棄土的佞臣賊子!誰就是國賊!

關鍵是殷正茂的這套邏輯,不是強行上綱上線,根本無法反駁,呂宋有大明需要的黃銅、黃金、桐油、魚油、方糖和海疆安全,呂宋總督區,就是大明和紅毛番鬥爭的前線,不在呂宋鬥爭,難道要在大明海岸線鬥爭嗎?

“這不是麻桿打狼兩頭怕嗎?”萬士和笑着說道:“朝廷擔心呂宋割據,呂宋擔心朝廷棄之不顧,國姓爺在呂宋還是得仰仗着大明,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

呂宋國姓爺,其實就是照搬了雲南國姓爺沐王府,一個在邊方,一個在海外,都有了成功的經驗。

“我比較認同殷部堂所言,放棄海漕等於放棄呂宋,等於棄土之罪,言此事,必爲國賊。”譚綸認同了殷正茂的提議,上綱上線這種把戲,不只是賤儒們會玩,大臣們也會玩。

海漕過去是技術問題,但是在張居正搞出了漕糧箱之後,這便不是問題了,只要船能在海上正常回正,那麼海漕的運費,必然比河漕便宜,這將大大減緩宣大、京畿、遼東的糧食短缺的困局。

北方缺糧,不僅僅是自然稟賦,嘉靖二十九年和隆慶元年的入寇,都造成了京畿地區的農戶逃亡,這種影響是極爲深遠的,這些逃亡的百姓,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張居正的答案是最少十年。

韃清的小虜酋黃臺吉就很擅長這一招,沒事就從喜峰口入寇,劫掠京畿,擄掠百姓,反反覆覆,如此十數年,硬生生把京畿掏空成爲了無人區,京畿的人口流失,進一步惡化了北方缺糧的困局。

運河不是棄之不用,相反,大明仍然在維護運河,如果海漕真的能成爲長久國策,那麼大運河,這條帝國的大動脈,會因爲運力不再耽誤,爆發出更強的活力來。

漕糧入京,河道封閉,爲了在河道封閉的時候,商賈們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把貨物藏在漕船上,運抵北方。漕糧海運,會進一步釋放運河的活力。

漕糧入京是個政治任務,這玩意兒幾乎成了一種空耗國力的負擔,但是海運需要技術,海運漕糧的海船確實容易翻。

“殷部堂說他們在棉蘭老大島附近捕獵了一頭巨鯨,上貢龍涎香127斤,鮫油三百斤,魚油萬斤。”王國光看完了殷正茂的奏疏。

棉蘭老的海戰,進入了一種枯燥無味的對峙時間,呂宋總督殷正茂也奈何不了龜縮堅城的紅毛番,紅毛番也在海戰中無法獲勝,這種垃圾時間裡,大船捕獲了一頭巨鯨。

龍涎香一兩作價80兩白銀,就這塊127斤的龍涎香,在南衙作價就超過了16萬銀,龍涎香是頂級的香料,而鮫油是一種頂級的照明魚油,燃燒起來更加清潔,火焰明亮而穩定。

捕魚煉油就成了馬尼拉的一種支柱產業,這種海上巨獸,在海里的確是近乎無敵的存在,但是人類是食物鏈的頂端。

按照朱翊鈞的性子,龍涎香會放到皇莊售賣變現,而不是作爲一種奢侈品自用。

能賣錢就賣錢。

“貴州巡撫江一麟題苗民葉賊沒官田二十七萬餘畝,爲建築新縣長寧,以圖長治久寧。”張居正提到了吏部最近推行的改土歸流的最新進展。

這個苗民葉賊,名叫葉楷,苗族首領葉楷憑險爲禍,侵害苗民,奪取官田,橫行一方,而江一麟對付這個世襲土司的手段是離間計,最終搗毀了葉楷的老巢,並且上奏裁撤土司,改設長寧縣。

長寧縣的修建所費,由已死的葉楷冠名贊助。

廷議很快通過,江一麟因此升任爲了都御史兼領戶部侍郎,仍在貴州巡撫,兼領戶部侍郎,就代表着戶部有了空缺,江一麟就有資格入京堂充任侍郎了。

這一步,對於外官而言,極爲困難。

朱翊鈞比較好奇江一麟到底是怎麼解決這個葉賊的,這葉賊一脈的土司,已經從宋時囂張跋扈到了大明萬曆四年,可謂是根深蒂固,這麼多年都沒解決,江一麟怎麼一上手就手到病除了?

問清楚了緣由之後,朱翊鈞只能說讀書人的心思是真的髒。

葉楷好色,萬曆四年五月末,葉楷劫了一美人入山,色字頭上一把刀,這美人就是江一麟的那把刀,美人是真的美,沒過兩月,美人就趁着葉楷熟睡,一刀給他捅死了。

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這美人殺了葉楷,山寨爲了爭位起了內訌,在火併的時候,大明軍攻了進去。

這美人本是葉楷爲禍地方被劫掠的家眷,是江一麟刻意尋找,山寨被攻破的時候,美人已經死了,江一麟厚葬了她。

工部題文,說臺基廠木乏,請命前往儀真瓜洲等地買木,北衙木價昂貴,甚至從揚州買木頭運抵入京,都比在周圍採買要便宜。

朱翊鈞已經下旨停用金絲楠木營建皇宮,但是臺基廠還是把積蓄的木料給用完了。

沒有木料,更沒有柴薪,這就是北衙一到春天,就是漫天黃沙的緣故,種樹也是白種。

“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九年考績,上上,臣爲元輔請特晉崇階,太傅之任。”萬士和奏稟了一件大事,藉着九年考成成績,給張居正請太傅的職位,特晉崇階。

“準!”朱翊鈞也沒猶豫,他看着萬士和越看越順眼,張居正多次推辭升官,這升不升官,可由不得你張居正!

“臣有《考滿辭免恩命疏》。”張居正還是要推辭。

他早就預判了小皇帝要在年前給他升官,準備四封推辭的奏疏。

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
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