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中

九百八十一 兩線作戰(中)

伊薩姆被用來威脅起義軍,使得他們不敢繼續往前進這個目的,的確是達到了,起義軍們懾於皇帝的威脅,忌憚着皇帝如果真的對伊薩姆下手了怎麼辦,其實起義軍那麼多組織也未必都是一條心,少數的是真心想要救回伊薩姆,更多的則是趁火打劫而已,抒發一下自己對政府的不滿,從大流,推翻皇帝,然後逐鹿天下,他們不在乎伊薩姆的死活。

只是伊薩姆現在是整個起義軍的一個標杆性人物,大家起義是爲了救他,救他是起義最大的目標,也是唯一的目標,因爲救援伊薩姆而起義的軍隊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否則就是渾水摸魚的,不是好東西,大環境如此,就算他們有再多的其他的心思也不敢說出來,而且如果伊薩姆真的因爲他們某人被殺,那支義軍就別想混了。

而且就算頭頭腦腦們心懷鬼胎,底層的起義軍士兵都是深受改革派官員恩惠的百姓,他們的心思和出發點是純潔的,只是想要救出那些爲民請命的好官,讓他們繼續統治,讓他們過上好生活,並沒有其他的想法,如果起義軍的領導者們背離了這一條原則,或者說是目前背離了這樣一條原則,還真不敢想象他們會面臨什麼樣的下場。

精明如他們怎麼會犯這種錯誤呢?儘管他們在心裡面也認爲只有伊薩姆死掉,這個天下才算是真的大亂,可是誰也不敢導致伊薩姆的死亡,那絕對會成爲衆矢之的,這種傻瓜誰願意做誰做,老子我可不願意做這種事情,那純粹是找死不是嗎?所以他們的目標都很明確,不能讓伊薩姆死掉,皇帝的威脅他們必須要承受着,不管他們到底是不是心甘情願的。

各地的報告都顯示義軍停下了腳步,皇帝和官員們得意的笑了,而那些之前打算跑掉的官員們又恬不知恥的回來了,小皇帝微笑着接待了他們,給他們每人幾十上百的人馬,讓他們出去對付起義軍,這些官員們頓時就被嚇尿了,他們只知道吃飯卻不知道飯從哪裡來只知道看結果卻不知道過程是如何的,讓他們帶兵打仗還不如讓他們去死,而且還是隻有幾十上百人!

據說最大的一股義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佔據了兩個行省還要多的地盤,誰腦子壞掉了去和他們打仗?十多萬軍隊都被打的全軍覆沒,老子纔不去冒險,於是他們私下裡一合計,全部都聚在了一起,把軍隊也聚合在一起,湊出了一萬多人,自己尋求生路去了,至於他們的結果,呵呵,不說也罷。

波斯朝廷正因爲他們的計策成效顯著而高興,邊防軍精銳部隊也按時趕到,四面八方的撲向那些起義軍,形勢發生了改變,小皇帝和文臣武將們別說多高興了,可還沒等他們把興奮的心情表現在面色上,一個壞消息從天而降,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於這個世界的深深的惡意……

大唐安西都護府兼安西軍最高統帥杜荷對波斯境內爆發的民變和伊薩姆被下獄的消息感到極爲震撼,同時也爲波斯境內的唐人的安危感到擔憂,波斯政府必須讓伊薩姆親自來和大唐談判,商討具體事宜,然後大唐才能決定是否出兵波斯,保護大唐子民的安全。

蘇寧估計波斯小皇帝和一羣文臣武將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表情一定非常精彩,剛剛安定了國內,結果國外又來了大唐的要求,真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讓他們防不勝防,而且這頭老虎還特別強悍,他們根本不敢招惹,生怕老虎生氣了把他們全部給幹掉,可是伊薩姆斷斷放不得,一旦放出去了,難說大唐會不會把伊薩姆保護起來,然後義軍失去了最後的忌憚,被伊薩姆振臂一呼——然後……遊戲結束。

他們想了想,覺得與其這樣作死,還不如緩一緩,拖一拖,看看能不能爭取到消滅起義軍的時間,然後掉過頭來集合全國兵力和大唐決一死戰,他們已經受夠了大唐的趁火打劫,不想再被大唐所限制,現在就是最後的機會,把起義軍收拾掉,然後再和大唐攤牌,在這之前,要先敷衍一下,就說這種事情完全是子虛烏有,然後找人用伊薩姆的筆跡和口吻寫一封信給大唐人。

杜荷接到信的時候是有些想笑的,因爲他發現這封信是用波斯文寫的,而伊薩姆和自己交流從來都是用漢語,不用波斯文,無論是寫信還是說話都是這樣,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說自己很好很幸福的伊薩姆完全是個西貝貨,至於真正的伊薩姆,估計已經失去人身自由了。

那麼,自己終於有理由對波斯開戰了,雖然,之前太上皇李二陛下遇刺事件讓杜荷非常的擔憂,但是,他已經接到了來自於李承乾陛下的指令,允許他便宜行事,隨之而來的是一塊調兵虎符,象徵着安西軍二十七萬大軍的調動指揮權,杜荷對此很感激,決定要打一場漂亮的戰役給李承乾長長臉。

蘇寧的指示也來了,說讓杜荷千萬不要爲其他的事情所顧忌,完全不用擔憂其他的事情,只要打好自己的仗就可以了,至於長安城裡面的事情,不要擔憂,你的行動會有縱橫部和血滴子協助你,你千萬不要分心,無論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都要打好仗,守好領土,消滅波斯之後,隨時準備和羅馬人打最後一戰,一定要記住,不要分心東顧。

可是蘇寧越是這樣說,杜荷越是擔憂,太上皇在三原縣遇刺,蘇寧卻又是三原縣侯,這件事情如果說不是針對蘇寧的,杜荷打死都不會相信,不僅僅蘇寧,連李承乾都會陷入輿論危機,國朝內部不安,外部卻要開展國戰,這樣真的沒有問題嗎?這樣難道不會影響戰局嗎?這場仗對大唐來說真的很重要,全部交給自己,真的沒有問題嗎?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這件事情很重要,讓自己非常在意,可是如果不能把仗打好,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二十八歲就是二十七萬大軍的統帥,這是杜荷夢寐以求的事情,十幾年前,他還是一個廢物,但是如今,他已經蛻變了,多少父母指着杜荷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不過杜荷卻不這樣認爲,如果不是被逼的,誰會走上這一步?自己瘋將軍的名號背後有多少血與淚,誰又知道?天底下只有一個杜荷,這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真理。

所以,大戰就要開始了。

但是波斯方面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他們倒也試圖往大唐派間諜,但是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一點兒消息都沒有了,所以他們也就死心了,完全不知道大唐安西軍正在緊急調動着,火炮隊緊急集合,各種攻城武器使用隊全面集合,各支精銳強悍的軍隊全面集合,大戰即將開始,大唐在積極的做着準備。

而波斯方面仍然沒有其他的舉動,一邊騙着大唐,一邊緊急調派強大的邊軍對起義軍進行滅殺,還別說,多了一層忌憚之後,一些弱小的人數少的起義軍被比較強大的邊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十幾只起義軍因此而覆滅,波斯邊軍取得了不錯的戰果,然後繼續高歌猛進,打算一舉把起義軍打敗,不過他們忽略了他們所打敗的只是少部分人。

最強大的幾支起義軍還沒有動彈!一支五千多人的波斯邊軍不知死活的衝擊義軍中最強大的“伊薩姆拯救軍”,也就是伊薩姆家鄉的那支首義軍,結果給他們團團包圍,包了餃子,全軍覆沒,打響了起義軍對波斯邊軍的反擊浪潮,結果不久之後,波斯邊軍損兵折將,偷襲反被襲,不偷襲更被襲,打着打着,很多人都發現了,當地百姓都是義軍的眼線,他們幫着義軍,邊軍住在哪兒,有多少兵力,有什麼行動計劃,往往在行動前就會被義軍知道,然後……

邊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面被打的損兵折將,十多萬的總兵力損失了一大半,要不是伊薩姆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估計邊軍都能被全部消滅掉,很快政府軍防線就會全部擊破,然後皇城就會被包圍,他們就要全部完蛋了,可現在有了伊薩姆這根救命稻草,當然要好好兒的使用一下,要不然送命了,丟掉了皇位還算是小事。

波斯小皇帝和文官武將們再一次陷入了憂愁當中,本以爲戰鬥力比較強的邊軍擁有戰勝義軍的實力,結果邊軍也被打敗了,還損兵折將,小皇帝大怒之下撤了不少武將的官職,然後緊急調動住房在羅馬邊境的波斯最強軍團回來,準備破釜沉舟,一舉幹掉起義軍,有些官員和將軍認爲這樣做會給羅馬人可乘之機,但是小皇帝怒道:“內患不除如何御外辱?”

這一點上,小皇帝倒是看得挺清楚的。

不過他看得再清楚,也抵不過軍隊的無能和義軍的強大,還有唐軍的突然出動。

大唐承和二年三月初三,大唐安西軍統帥杜荷下令十五萬大軍全面出動,兵分五路,每路三萬大軍,都是以年輕的將軍爲主將統帥大軍出戰,迅速突破邊防軍主力被抽調的波唐邊境,然後才向波斯政府宣佈了宣戰文書,警告波斯政府不要對伊薩姆下手,還有就是保證大唐子民的安全,否則,一旦城破,玉石俱焚!

波斯上下震恐,小皇帝一下子昏了過去,這下子是真的昏了過去,朝堂上亂作一團,一大批戰將和文官全部逃竄,誰也不再管小皇帝的死活了,唐軍真的出動了,十五萬大軍,勢如破竹,整個波斯東部缺乏軍隊,更沒有強大的邊軍可以作爲屏障,東部諸多行省都是心向大唐,誰敢說他們不會不戰自潰?或者直接投降?

後來發生的事情的確順應了他們的預料,東部八個行省出了兩個堅決抵抗之外,六個直接投降了,大唐的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六個行省給佔據了,區區十天,大唐軍隊強行軍數千裡,轉戰方圓數千裡,五支軍隊大戰波斯軍隊,剩下兩個堅決抵抗的行省很快就被大唐的火炮給摧毀了,摧毀了之後,再也沒有其他的抵抗,區區十九天,大唐軍隊全線向波斯首都出動。

戰況的迅速發展沒有出乎任何人的預料,波斯政府不敢對伊薩姆有任何的不軌舉動,義軍得知大唐軍隊出動以及大唐軍隊的要求之後,欣喜若狂,立刻出兵,全線出擊,往首都攻擊而去,那些在東部的義軍則聯合大唐軍隊,和大唐軍隊並肩作戰,一起收拾波斯政府軍,西部強大的義軍自成體系,相互支援,相互幫助,不斷地摧毀着波斯政府軍的防線。

一切都朝着當初設計的方向前進,小皇帝斷然不會想到,僅僅是罷免了一個伊薩姆,卻會導致亡國的下場,他的大臣們跑得就剩七八個人了,這一次沒有伊薩姆出來保護他了,他頹喪地坐在皇位上,看着宮人們慌慌張張自顧自的逃竄,還有忠心耿耿的親衛隊長拼命帶人維持秩序,他只覺得痛苦莫名。

這一切,或許本不應該發生,如果自己沒有罷免伊薩姆,或許一切都不會發生,他這樣想着,但是沒他清楚地明白,不管自己是否罷免了伊薩姆,都挽救不了現在的局面,自己已經把路給走死了還聽命於中央政府的軍隊不到三十萬,就是那支正在行軍中的波斯最強兵團似乎也被義軍給阻止了,統帥是他父親的舊部,他相信那名統帥不會丟棄他。

皇城的軍隊不到十萬,都是些烏合之衆,那些大臣們偷偷跑出去的時候還順手帶走了不少軍隊,加上逃兵,他不知道等唐軍和義軍打過來的時候,他還有沒有足夠的軍隊可以防守……r1152

七百七十八海軍攻略上二百九十八山洞攻防戰上八十二兄最好了求收藏推薦三百零一絕處逢生六百二十七血花組長上四百六十一爭論上一百九十七斛薛造反五百九十七祿東讚的謀劃下五百三十火海六百三十九甘霖下五百九十七祿東讚的謀劃下六百四十五大航海之序幕三百七十一我對不住你二百二十五奔襲王庭上七十九李孝恭也是老狐狸求收藏推薦八百一十八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三百四十六大唐需要戰爭九百七十六重演九十七褚遂良來訪九百七十三英雄二十三火燒連營上二百四十八尉遲恭發飆一百五十二疏而不漏七百八十海軍攻略下一百七十大唐特色的唐式醫院四百零七戰爭狂人李二三百五十六軍事大學教學會議上四百四十三孟雨的決心九百三十八慶仁的戰鬥四百零二勿以惡小而爲之七百九十八進擊的秦瓊上四百五十五着書立說九百八十五我錯了下八百二十六良策四百零八墨門一百一十聖人至四十三無法原諒下一百九十二李孝恭的橄欖枝上十六會師李世績四過目不忘七百八十八運氣一二十九李二陛下的決定上七百六十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六百九十九這應該是徵兆六百零四鷹視狼顧下八可汗夜遁逃上三百一十六燙手山芋四百七十神明教的逆襲五百三十一終焉四百一十六爆竹聲中一歲除八百二十四炮隊一百四十六無間道求月票訂閱一百七十五地道戰五百三十火海七百零四劉仁軌自薦一百六十六我怎麼可以死呢一百四十八老兵不死下七百一十八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六百九十張無悔的野望下七百二十七崛起下三百三十四煉獄三十日二十七老將的感嘆八百零四吃貓行動上三百五十七民間的疑慮二百三十九這不是麻煩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四百六十七毫無意外的結果五百五十一特殊的婚宴三百六十早就準備好了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一百五十三墨者一百四十一名偵探蘇寧下一百一十五世紀婚禮之大軍出發求訂閱月票二百三十特使李孝恭一百一十九世紀婚禮之饕餮盛宴上七百二十三廣州會議二四百三十八重建圖書館五十八李二陛下的野望二百七十六河道是個坑二百三十六奢望四十八可憐天下父母心九百一十七張柬之闖門上兩百八十八抵達薛延陀二百四十四熱戀九百淚水二百八十五組團收徒四百五十五着書立說二百九十六軍事大學教學體制下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中三百八十味仙居鬥毆事件下八百二十五炮手的特訓四百三十六苦惱的孟雨二十三火燒連營上七百三十皇帝的頭像二百八十五組團收徒一百八十三塵埃落定七百八十三險一六百三十七海軍海軍下三百九十六再也不要關禁閉九百九十九我有一個夢想中
七百七十八海軍攻略上二百九十八山洞攻防戰上八十二兄最好了求收藏推薦三百零一絕處逢生六百二十七血花組長上四百六十一爭論上一百九十七斛薛造反五百九十七祿東讚的謀劃下五百三十火海六百三十九甘霖下五百九十七祿東讚的謀劃下六百四十五大航海之序幕三百七十一我對不住你二百二十五奔襲王庭上七十九李孝恭也是老狐狸求收藏推薦八百一十八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三百四十六大唐需要戰爭九百七十六重演九十七褚遂良來訪九百七十三英雄二十三火燒連營上二百四十八尉遲恭發飆一百五十二疏而不漏七百八十海軍攻略下一百七十大唐特色的唐式醫院四百零七戰爭狂人李二三百五十六軍事大學教學會議上四百四十三孟雨的決心九百三十八慶仁的戰鬥四百零二勿以惡小而爲之七百九十八進擊的秦瓊上四百五十五着書立說九百八十五我錯了下八百二十六良策四百零八墨門一百一十聖人至四十三無法原諒下一百九十二李孝恭的橄欖枝上十六會師李世績四過目不忘七百八十八運氣一二十九李二陛下的決定上七百六十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六百九十九這應該是徵兆六百零四鷹視狼顧下八可汗夜遁逃上三百一十六燙手山芋四百七十神明教的逆襲五百三十一終焉四百一十六爆竹聲中一歲除八百二十四炮隊一百四十六無間道求月票訂閱一百七十五地道戰五百三十火海七百零四劉仁軌自薦一百六十六我怎麼可以死呢一百四十八老兵不死下七百一十八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六百九十張無悔的野望下七百二十七崛起下三百三十四煉獄三十日二十七老將的感嘆八百零四吃貓行動上三百五十七民間的疑慮二百三十九這不是麻煩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四百六十七毫無意外的結果五百五十一特殊的婚宴三百六十早就準備好了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一百五十三墨者一百四十一名偵探蘇寧下一百一十五世紀婚禮之大軍出發求訂閱月票二百三十特使李孝恭一百一十九世紀婚禮之饕餮盛宴上七百二十三廣州會議二四百三十八重建圖書館五十八李二陛下的野望二百七十六河道是個坑二百三十六奢望四十八可憐天下父母心九百一十七張柬之闖門上兩百八十八抵達薛延陀二百四十四熱戀九百淚水二百八十五組團收徒四百五十五着書立說二百九十六軍事大學教學體制下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中三百八十味仙居鬥毆事件下八百二十五炮手的特訓四百三十六苦惱的孟雨二十三火燒連營上七百三十皇帝的頭像二百八十五組團收徒一百八十三塵埃落定七百八十三險一六百三十七海軍海軍下三百九十六再也不要關禁閉九百九十九我有一個夢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