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九我有一個夢想中

九百九十九我有一個夢想中

從離開長安城的那一天起,蘇寧就知道這個世界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了,他所看到的天下不再是悲慘世界了,不再是貪官污吏橫行的世界,蘇寧一直很擔心,在古代王朝中,無論皇帝多麼鐵心反腐,其成效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歷史上殺官殺得最狠的皇帝是朱元璋,對付貪官的刑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發明不出來,可是大明朝的貪官絕跡了嗎?

權力得不到制約,貪污就難以杜絕,但是絕對的權力平衡是不可能的,所謂水至清則無魚,貪污如何能被趕盡殺絕?所謂民主制度只是將貪污遏制在了一個相對較小的範圍內,讓更多的人可以去監督公權力使用者,並且有權利罷免公權力使用者,可是那就能完全避免貪污嗎?以皇帝手握生殺大權之威尚且不能根除貪污,無論多麼鐵血的帝王也做不到,甚至很多情況下,皇帝都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爲厲行反腐,會讓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脅。

蘇寧想過很多種辦法,從擴大御史數量到修訂法律,在這個時代所能做到的所有的事情他都嘗試過,力圖做到最好,可是在李二陛下時代,依然發生了三大港口的貪腐事件,李二陛下大開殺戒,殺了近一千人,廢掉了幾百名官員的職位,轟轟烈烈的大航海行動幾乎夭折,以貞觀時代的朝廷政治清明程度尚且難以抑制大貪腐事件的發生,又談何其他時代呢?

李二陛下在位的時候,有些話蘇寧不敢說,李二陛下也絕對不會接受,但是從小就相識的李承乾卻不一樣,比起李二陛下在刀光劍影和陰謀詭計中的成長曆練。李承乾接受的是正統教育,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蘇寧很大的影響,在行爲處事方面,較之於李二陛下,更傾向於使用溫和談判的手段來解決而不是以刀和劍去解決,這是李承乾的優勢所在。

所以在李承乾即位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每一次和李承乾奏對的時候,蘇寧都會把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的灌輸給李承乾,告訴他,自上而下的反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皇帝個人的言行好惡只能起得了一時的作用,而起不了永遠的作用,若要起永遠的作用,首先就要以法律的形式把這些條文給確定下來,使之成爲國法。其次,就要在手段和方式上下功夫。

昔年諸葛亮治理西蜀,第一步就是召集法正黃權等大臣一起制定了嚴苛的《蜀科》,有人說這樣做是否太過嚴厲,容易傷害當時立足尚不穩定的劉備集團和蜀民之間的感情,但是諸葛亮說,亂世重寬容,弛世用重典。在和平年代,失去了戰爭的威脅。生產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溫飽水平達到之後,自然就會追求更高水平的東西,貪污和犯罪就會滋生。

這個時候如果不用嚴苛的法律把人們的行爲規範住,那麼民心就會敗壞。道德就會淪喪,劉璋治理蜀地被人稱之爲闇弱,就是如此,外界雖然動亂,可是蜀地歌舞昇平。整個蜀地就是貪污的溫牀,蜀地經過劉焉劉璋父子數十年的治理,尚且在兩三年之內就被劉備攻取,那麼多人投降附敵,原因就在此。

但是蘇寧對於諸葛亮的話做了引申解釋,蘇寧對李承乾說,我們的外部環境不夠安穩,但是內部,神州本土已經相當安穩和平,經濟發展很快,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似乎已經到了使用重典的時候,但是千萬那不要忘了,百姓是我們的根本,我們最擔心的是百姓造反,而如果沒有外部因素,很難想象百姓會主動造反,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官逼民反,官不逼,人民生活有着落,爲何要造反?

真正需要用重典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員,我們制定的民法可以寬容,可以溫和,多多采取黃老之術,與民休息,儘量不要去打擾普通百姓,而真正需要控制和對付的,就是各地官員和各地豪強,漢初因爲使用黃老之術,在幾十年裡面爲漢朝積累了強大的國力,爲反擊匈奴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豪強橫行,官府與之勾結,使得百姓不知有朝廷,不知有皇帝。

所以,我們需要對官員和豪強使用重典,以法家之術對之,對於平民百姓則使用溫和的黃老之術,與民休息,儘量不要去打擾他們,交夠了賦稅,沒有犯罪,那就可以了,讓他們繁衍生息,多多生孩子,積累人力物力,藏富於民,等到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感念於朝廷恩德,自然會效命,至於原本就擁有大量財富和勢力的豪強,則要抑制,不能使之魚肉鄉里,對於掌握大權的官府,則要監察,不能使之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更要防備他們和豪強聯合,隻手遮天。

想要做到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我們對付商人很簡單,不允許商人以及其子孫後代做官,一人經商,全家及三族之內親屬不得入仕,主要以學習法家之術的官員充當當地官員,充當市舶司的官員,嚴防商人,但是對付地方豪強和官府,卻是很嚴重的問題,需要小心謹慎,一着不慎,官逼民反,我們是鎮壓,還是不鎮壓?

法家之術和黃老之術交替使用,雖然說起來好聽,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又該如何呢?其中有太多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朝廷官員終究難以把握,所以,應當把這份權力下放給當地人,組織民衆推選德高望重之輩擔任鄉間三老,並不一定要年齡大,有德才,有名望,足夠公正,就可以做三老,爲民間代表,與當地官府一起治理地方。

本地人總會照顧本地人,和外來的官府官員不一樣,如果官府做出了不利於當地發展的決策,三老可以駁斥,就像是門下省駁斥皇帝旨意一樣,三老可以駁斥官府政令。乃至於彈劾縣府官員,甚至是州府官員,直接告御狀,三老可以代表民衆直接上報皇帝,懲治當地官員等等。

這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主監督政策了,也是目前蘇寧可以做到的最高程度。蘇寧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可行,也不知道這樣的政令推動到地方上會不會得到徹底的貫徹與執行,也不知道執行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問題,所以這一次蘇寧離開長安城,順便還帶上了李承乾“代替天子巡視天下”的指令,不告訴官員具體行蹤,以此震懾官員。

承和朝的主要法令修改都是針對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難保地方官員對於朝廷政令多有抗拒和陽奉陰違之做態。蘇寧自己也有些擔憂,雖然已經不能在朝廷裡面做出什麼決策,可是自己還是可以發揮餘熱的,杜如晦選擇去當一個教書先生,去發揮餘熱,李靖選擇寫兵書,給軍事大學做教材,以此發揮餘熱。蘇寧也就選擇遊歷天下,巡視天下。震懾天下,以此發揮餘熱。

越來越多的老人會退下來,會把權力讓給年輕人,讓他們去發揮自己的能力,可是老人的經驗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越來越重視實幹才能的朝廷用人方針指導下。難以想象以後的朝廷會出現很多的只知清談而不知實幹的官員,大家都很能幹,都有預熱可以發揮,老死家中不是最好的選擇。

以杜如晦、李靖、蘇寧爲首,大唐的臣子們也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和皇家禪位傳承相對應,臣子一旦到了精力不濟的情況下,就該主動向皇帝上表辭官,讓出權位給更年輕的官員發揮,而自己就該退居二線,不是說完全退隱,而是可以選擇學習杜如晦、李靖或者蘇寧,選擇當一個教書先生,或者寫寫回憶錄或者自己的經驗之談以遺後世,再或者就像蘇寧一樣遊歷天下,巡視天下,發揮餘熱,就算是離開了朝堂,也是可以發揮出作用的。

李靖杜如晦和蘇寧的做法無意間爲大唐的臣子們準備了另外一條道路可以走。

蘇寧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會給以後帶來多大的影響,他只知道自己目前的做法是最合適的做法,他南下江南,渡過淮河長江,進入他曾經奮戰過的地方,在這裡他看到了薛仁貴曾經死戰的河道,看到了曾經破敵的江岸之戰,他抵達了廬江,在十多年前曾經大醉的周瑜墓碑前,再一次和已經作古的周都督把酒言歡,周都督遇到過明主,可惜明主離開的太早,繼任的主子顯然不具備容納周瑜的胸襟和氣魄。

蘇寧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李世民,遇到了李承乾,李世民雄才大略是不容置疑的,膽氣十足也是不可置疑的,縱使有錯,可是大唐盛世一手由他打造也是不可置疑的,他沒有殺功臣也是不可置疑的,他有足夠的胸襟和氣魄駕馭羣臣,在他的手下,功臣很好的善始善終,這在歷代帝王中是極其少見的,定天下而大殺功臣幾乎是一個定理,沒有多少皇帝可以避免,李世民就是爲數不多的其中之一。

而他遇到了李世民,正如同周瑜遇到了孫策,而且蘇寧的運氣也很好,李世民沒有早死,而他的繼任者李承乾也不像孫權那樣,城府太深,表面寬宏,內裡氣短;所以他可以活到現在,可以活得這樣瀟灑,甚至可以在私下裡場合不對李承乾稱臣,而依舊以幼年稱呼相稱,滿朝文武大臣,僅他一人而已,他很感激這一家子,被改變過的一家子,總是他知道如果沒有他,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

他來到了當初居住過的府邸,見到了當初和自己並肩作戰的人們,巡視了當初因爲自己的政策而定居在這裡的人們,因爲土地政策而定居江南的江北人,他們都生活得很好,沒有人欺壓他們,沒有人折磨他們,政策在這裡很好的貫徹實施,大港口所帶來的充裕資金爲這裡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充足的資本,這裡的人們的臉上,可以看到昂揚向上的鬥志,和對未來的期望。

有了對未來的期望,就有了未來。

蘇寧繼續南下,在梅嶺關祭奠了當初南下開疆拓土的五十萬秦兵,祭奠了爲華夏開拓了這一片寶貴土地的秦始皇嬴政,親手爲之立碑做轉,使後人不忘當初雄壯的五十萬華夏秦軍;不論他的其他所作所爲如何,功就是功,過就是過,不能一概而論,開拓嶺南,移民百萬,始皇帝之胸襟氣魄,高瞻遠矚,不可謂不讓人感到震撼,感到拜服。

轉道古柴桑,蘇寧意外地發現當初自己立下的那塊碑的周圍,已經有了很多人居住,這裡的人們相信這塊蘇侯爺親手書寫的碑文可以保佑他們,所以以此爲中心,南遷的難民們自動的居住在這裡,開荒,種地,建造房屋,休養生息,州府官員自然願意他們在這裡開荒,增加縣府,增加賦稅,對於這裡的人門要求將這個新的聚居地的縣名取爲“寧”的要求也答應了。

寧縣,一個最早人口六萬,方圓數百里的新縣,在荒蕪的南國逐漸發展,十多年以後的如今,承和三年,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三十萬,方圓數千裡,乃是南國著名大縣,北承最早開發的揚州之地,南接藉助海運迅猛發展的嶺南諸州縣,承上啓下,成爲著名的中轉站,蘇寧蘇侯爺的生祠也是這裡最著名的景觀之一,香火不絕,蘇寧抵達這裡的時候,萬人空巷,人們都去瞻仰蘇侯爺……現在應該叫做蘇公爺的真實樣貌了……

蘇寧大大方方的站了出來,與這裡的人們親切交談,親自去看了一下被看護的很好的蘇侯碑,還有香火不絕的蘇侯生祠,看到自己的雕像那樣“威猛”——唐人的威猛似乎就是滿臉橫肉,滿臉大鬍子,怒目圓瞪,震懾宵小……蘇寧有些鬱悶,自己明明是脣紅齒白,就算不是多麼帥氣,但是也足夠好看,可以在對相貌有嚴格要求的朝堂上站穩腳跟了……

很多很多年以後,當初跟隨在蘇寧身邊的幼子蘇慶智寫回憶錄描述當初父親抵達寧縣的時候,男女老幼臉上的激動和發自內心的崇敬之情對自己帶來了第一次衝擊,從那以後,這種表情就是他的憧憬,父親那樣的人就是他的憧憬……

蘇寧在寧縣足足待了兩個月,在這裡人們爲他建造了一座別院,蘇寧欣然接受,帶領全家住進去,在離開之前的兩個月裡面到處走訪,走遍了整個寧縣,在寧縣縣官的陪同下考察了整個寧縣的周邊地勢,然後寫了一份詳盡的發展藍圖交給了寧縣縣府,告訴他們接下來應該如何規劃寧縣,規劃整個周邊地區的發展,還另外寫了一份整個周邊地區的發展藍圖交給了州府,囑咐他們小心行事。

自己的藍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要拘泥於自己的藍圖,因地制宜,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這裡有很多官員都是新科舉選拔的實幹人才,也有政法大學的畢業生,蘇寧告誡他們,爲官一方,切記保境安民,做出政績,不要做出讓百姓痛恨的事情,天道輪迴,自有定數,若是不想遺禍後人,就千萬不要做違心的事情,不信你們擡頭看看,上天放過誰?

兩個月之後,蘇寧離開了這裡,繼續往南,離開之前,又是一次萬人空巷的相送,縣府縣官帶領全縣府官員和百姓相送十數裡,蘇寧好言相勸讓他們回去,各自耕種土地,發展當地,今後,他還會再來,那座別院他很喜歡,如果有可能,他會選擇在這裡,和他的家人一起,陪着這裡的所有人一起,在這個以他的名命名的地方,終老一生……(未完待續。。)

一百九十二李孝恭的橄欖枝上八百零六吃貓行動下四百五十五着書立說二百三十四生活需要多姿多彩四百六十五火燒熊家上三百六十三亡羊補牢三百九十一籠中鳥三百零四舌尖上的大唐三百八十七李二陛下的警告八百六十四最強之交鋒上一百一十六世紀婚禮之打殺無問求訂閱月票四十大朝會四七百六十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八百五十四遠征軍二五百李二陛下的雷霆之怒八百四十九追逐下六百一十一鬆贊乾布的憤怒七百五十三必殺之二五百一十五雛鷹起飛一百四十名偵探蘇寧上三百三十三現代化的裝備四百八十三廢除和親八百零三貓與鼠二百四十六讓你一輩子快樂六百零三鷹視狼顧上八百九十八英雄下八百六十三狂熱下四百七十四乘人之危三百七十五意想不到的福利七百九十三這是一個局九百一十六新的開始八百一十五換帥五百九十五悍勇吐蕃三百六十開學上八百二十五炮手的特訓三百零五最後的審覈三百四十八殺此田舍翁八百四十六李二的惡趣味四百李二陛下的要求九百零三李二的淚八十五第一窟下九百三十六一個國家的終結九百七十一談判二百零六危局七百六十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五百零四認輸八百一十二保王伐唐上四百六十二爭議下九百一十九大器晚成上八百七十六大唐無賤人九百九十二起源一三百四十三李二陛下的雄心八百六十二狂熱上三百五十三應對之策一百零九秋收求訂閱五百三十一終焉七百九十七天意下四百四十八同案犯三百三十五老將遊大學六百四十一李元昌四百五十三因果循環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九百五十暴風雨三八百七十三平定八荒三百七十九味仙居鬥毆事件上八百七十六大唐無賤人一百二十八冬天快要來了一百六十永久永恆五百六十七病因七十八拜訪李孝恭求收藏推薦九百五十七彩虹二二百零二孤城三更求訂閱月票六百咱們過過招下六百三十八甘霖上八百八十六倭國的覆亡下六百六十五小鮮肉李伯瑤下六百四十五大航海之序幕六百零八常備軍與宗教二三事上四百七十四經濟戰爭下四百六十一爭論上四百一十五新年好六百八十六縱橫部九百三十犧牲八百九十四餘孽上四百八十徐巖之死五百五十九集市的秘密三百七十意亂情迷九百二十一絕辯一百八十長安夜未央上十八漢家衣冠不可棄四百六十八年輕人總會犯錯誤嘛十七時勢造英雄七百五十遊戲規則中七百四十五蘇侯碑四百二十八軍事大學圖書館縱火事件下二百二十阿史那泥孰八百九十第二次卡迪西亞會戰下十五初見長孫衝六百一十普度衆生
一百九十二李孝恭的橄欖枝上八百零六吃貓行動下四百五十五着書立說二百三十四生活需要多姿多彩四百六十五火燒熊家上三百六十三亡羊補牢三百九十一籠中鳥三百零四舌尖上的大唐三百八十七李二陛下的警告八百六十四最強之交鋒上一百一十六世紀婚禮之打殺無問求訂閱月票四十大朝會四七百六十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八百五十四遠征軍二五百李二陛下的雷霆之怒八百四十九追逐下六百一十一鬆贊乾布的憤怒七百五十三必殺之二五百一十五雛鷹起飛一百四十名偵探蘇寧上三百三十三現代化的裝備四百八十三廢除和親八百零三貓與鼠二百四十六讓你一輩子快樂六百零三鷹視狼顧上八百九十八英雄下八百六十三狂熱下四百七十四乘人之危三百七十五意想不到的福利七百九十三這是一個局九百一十六新的開始八百一十五換帥五百九十五悍勇吐蕃三百六十開學上八百二十五炮手的特訓三百零五最後的審覈三百四十八殺此田舍翁八百四十六李二的惡趣味四百李二陛下的要求九百零三李二的淚八十五第一窟下九百三十六一個國家的終結九百七十一談判二百零六危局七百六十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五百零四認輸八百一十二保王伐唐上四百六十二爭議下九百一十九大器晚成上八百七十六大唐無賤人九百九十二起源一三百四十三李二陛下的雄心八百六十二狂熱上三百五十三應對之策一百零九秋收求訂閱五百三十一終焉七百九十七天意下四百四十八同案犯三百三十五老將遊大學六百四十一李元昌四百五十三因果循環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九百八十一兩線作戰下九百五十暴風雨三八百七十三平定八荒三百七十九味仙居鬥毆事件上八百七十六大唐無賤人一百二十八冬天快要來了一百六十永久永恆五百六十七病因七十八拜訪李孝恭求收藏推薦九百五十七彩虹二二百零二孤城三更求訂閱月票六百咱們過過招下六百三十八甘霖上八百八十六倭國的覆亡下六百六十五小鮮肉李伯瑤下六百四十五大航海之序幕六百零八常備軍與宗教二三事上四百七十四經濟戰爭下四百六十一爭論上四百一十五新年好六百八十六縱橫部九百三十犧牲八百九十四餘孽上四百八十徐巖之死五百五十九集市的秘密三百七十意亂情迷九百二十一絕辯一百八十長安夜未央上十八漢家衣冠不可棄四百六十八年輕人總會犯錯誤嘛十七時勢造英雄七百五十遊戲規則中七百四十五蘇侯碑四百二十八軍事大學圖書館縱火事件下二百二十阿史那泥孰八百九十第二次卡迪西亞會戰下十五初見長孫衝六百一十普度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