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

在荊、益二州,發生轟轟烈烈的改革時,在濡須口的大戰,也接近了尾聲。

十月下旬,曹操吸取上次的失敗的教訓,使用小股部隊襲擾孫權的同時,也派出探子迅速將濡須口一帶的地形探明,而後採用程昱之計,聲東擊西,集結重兵圍攻孫權的江西大營。

此役,曹、孫兩方總投入兵力超過十萬人,在水、陸等十餘處地方廝殺。

雙方鏖戰至第二日拂曉,曹軍攻破江西大營,俘獲了江西大營都督公孫陽,而江東兵善於水戰,在江面上大破曹軍水師,導致曹操無法繼續進軍濡須塢,雙方依舊在濡須一帶對峙。

對峙至十一月,天氣漸漸變得寒冷,萬物逐漸沉寂,而在南方叢林,以打獵、採集爲生的山越,因爲缺少食物,開始走出叢林,劫掠江東南部諸郡縣,形勢危急。

鑑於此,孫權寫信給曹操,欲讓雙方握手言和,罷兵回師,好讓他有時間回頭處理山越問題。

對於孫權的請求,曹操考慮再三後,便同意雙方罷兵,畢竟曹操後方也不安穩,這幾年的大旱,讓各地糧食欠收,加之連續多年四處征戰,糧食等物資消耗極快,如果不是有往來的糧商供應,恐怕早就撐不下去了,再加之許都的皇帝最近有點不安分。

所以,曹操打算回去後,好好整頓內部事務,同時也順路回一趟許都,敲打敲打皇帝,告訴他在北方,誰纔是天。

十一月初,曹、孫兩方握手言和,孫權留淩統領兩萬兵馬,駐守廬江、濡須口,其餘近四萬大軍回師後方,繼續深入叢林剿滅山越。

曹操則留下張遼、李典、樂進三人,領兵萬餘駐守合肥,其餘十餘萬大軍,加上從襄樊撤退的于禁軍,兵分兩路,分別前往鄴城、許都。

至此,持續三個月的第一次濡須之戰結束,曹操損兵三萬,水軍遭受重創,孫權損兵兩萬餘,折大將公孫陽,同樣損失慘重。

……

益州,犍爲郡,武陽縣

平日裡肅穆的太守府,今日卻滿是了肅殺之氣,府內各處都矗立着持槍衛士,讓路過的太守府屬官們,不由得低下頭,加快腳步急匆匆的離去。

“許太守,作爲犍爲郡長官,主公倚重之臣,你竟不思感恩,公然違抗主公令,在蜀郡老家屯糧超過萬餘斛,簡直其心可誅。

現奉別駕之命,現在對你進行緝拿,送至成都聽候發落,還請太守自重,不要讓我等難做”

堂中,許靖癱坐在案前,雙目無神的看着堂外,任由馬良宣判罪行。

他原以爲,自己將傅家抄家滅族後,魏延會高擡貴手,放自己一馬,畢竟自己和李嚴一樣,是堅定的挺劉派,在黃忠攻克成都後,鞍山馬後的勸說城中世家,爲防守成都出過人,也出過力。

許靖現在想明白了,自從府庫失火後,自己就成那隻雞,不管是從官職、名望、功勞來看,他都是最合適的那個,所以,魏延從頭到尾就沒想放過他,而是要殺雞給猴看,震懾那些認爲朝中有靠山的蜀中世家們。

“馬監察使,在下認罪,還請看在迎主公入蜀的份上,放過在下的家人吧”

許靖回過神來,從案几後走入堂中,對着馬良深深一躬,然後請求道。

“許太守請放心,別駕有命,本次監察諸郡,除非罪大惡極者,均不累及家人”

對於許靖的請求,馬良直接答應了下來,魏延的意思很明確,將許靖逮捕和抄家,就夠震懾其他不軌之徒,

用不着刀斧加身,畢竟作爲入蜀功臣之一,他還是要有資本任性幾次的。

“許太守,請吧”

“遵命”

就這樣,犍爲郡太守,名士許邵之兄許靖,在太守府官邸,被馬良領兵逮捕,並於大庭廣衆之下帶走,武陽震動,犍爲震動,益州震動。

當許靖被革職抄家的消息,迅速蔓延益州時,許多世家瞬間失了方寸,以往他們仰仗的高官,現在自身難保,根本無暇顧及他們。

大世家還好,他們有資本同魏延對抗,畢竟益州上下有很多的官吏,都是他們的門生故吏,除非魏延想要益州吏治崩潰,不然是不會動他們的。

可中小世家就不行了,他們最多在縣、鄉里,依靠賄賂官吏來作威作福,現在保護傘沒了,他們根本無法同手握大軍的魏延對抗,現在擺在面前只有兩條路。

第一,同魏延對抗到底,拒不服從政令,然後煽動鄉鄰、蠻族暴動反叛,讓魏延無暇顧及他們, 這樣一來,短時間內可以無憂,待劉備返回益州後,可再做計較。

可南中的蠻族,以及犍爲的百姓也不傻,糧食都這麼便宜了,推翻劉備,他們哪去買糧食,魏延只是禁止糧食流出荊、益二州,可沒禁止流入南中。

再一個,沒有大世家參與,掀起的反叛規模肯定很小,在各地巡查的兵馬,很容易就將其撲滅,所以萬萬不可取。

第二,向魏延服軟低頭,趁着荊州情況不明,趕緊將手裡的糧食處理掉,這樣雖然會虧一點錢,但能保住大半財富,最多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可如果選擇反抗,成了也就那樣,上面還有大世家壓着,可一旦失敗,輕則像許靖一樣被抄家,保全性命,從頭開始;重則像傅家一樣,人死族滅,百年傳承斷絕。

所以,兩權相害取其輕,除了部分有依仗的世家外,大多數中小世家,嘴上罵着魏延獨斷專行,可身體卻很誠實,紛紛將多餘的糧秣從倉庫裡運出,並拉到官府,以兩百錢一斛的價格賣掉。

在期間不乏小故事,比如上午在聚會時,兩家家主大罵魏延,殘暴不仁,巧取豪奪,迫害士人,待玄德公回來,他們定會陳情稟報等等。

可一到下午,他們兩家趕着糧車,就在大道上狹路相逢,兩家話事人尷尬的對視一線,然後趕緊將視線移開,裝作沒看見,看破不說破,大家都是好朋友。

對於殺雞駭猴的結果,魏延非常滿意,看來以後遴選官員時,可以向他們傾斜一點,畢竟聽話的孩子,誰不喜歡呢。

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五十六 綿竹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十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三章 密謀第四章 歸劉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四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八十一章 南中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五十九章 荊州戰起第一十九章 臨蒸策2第五十九章 荊州戰起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三十七章 囑託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一章 魏延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六十五章 大火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七章 釘子第二章 入獄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五章 革新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四章 鐵礦現蹤第九十四章 驍騎軍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六章 農耕神器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七十七章 工業萌芽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八十二章 戰雲密佈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五十二章 吳夫人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四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七章 釘子第一章 魏延第五十九章 荊州戰起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七十三章 聯姻之事第五章 革新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四十一章 糾結的劉備第二章 入獄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二章 入獄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
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五十六 綿竹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十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三章 密謀第四章 歸劉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四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八十一章 南中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五十九章 荊州戰起第一十九章 臨蒸策2第五十九章 荊州戰起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三十七章 囑託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一章 魏延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六十五章 大火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七章 釘子第二章 入獄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五章 革新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四章 鐵礦現蹤第九十四章 驍騎軍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六章 農耕神器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七十七章 工業萌芽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八十二章 戰雲密佈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五十二章 吳夫人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四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八十五章 名望所累第七章 釘子第一章 魏延第五十九章 荊州戰起第三十一章 入公安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七十三章 聯姻之事第五章 革新第四十二章 取蜀之策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四十一章 糾結的劉備第二章 入獄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二章 入獄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